简介
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渤海辽东湾的顶部、辽河三角洲中心区域,其行政位置处于辽宁省盘锦市境内,西界与锦州市大凌河口相连,北界为盘山县境内东郭苇场的土地管理区,东部包括大洼县赵圈河苇场的全部苇田,南界到北纬40°45′的滩涂海域。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1°28′24.58″---121°58′27.49″,北纬40°45′00″--41°05′54.13″之间,总面积80004公顷;区域湿地由辽河、双台子河、大凌河、小凌河等诸多河流冲积而成,湿地生态类型以芦苇沼泽、河流水域和浅海滩涂、海域为主,是一个以保护丹顶鹤、黑嘴鸥等珍稀水禽及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
辽河口保护区特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和特殊的植被类型养育着丰富的动物资源,是天然的物种基因库,尤其是多种鸟类的理想栖息繁殖地和迁徙停歇地。保护区所在的辽河三角洲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属于古北界的东北区、蒙新区和华北区的三区交界处,其物种的分布兼有三区的特点,共分布有脊椎动物408种,仅鸟类就分布有282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鸟类9种,包括丹顶鹤、白鹤、白头鹤、东方白鹳等,国家二类保护鸟类38种,有灰鹤、白枕鹤、大天鹅等。
保护区分布的鸟类组成以水禽为主,共114种,呈大群聚集分布的种类有豆雁、翘鼻麻鸭、绿翅鸭、花脸鸭、红嘴鸥和多种鸻鹬类;在分布的42种涉禽中,超过国际1%标准的就有9种,其中包括大滨鹬、斑尾塍鹬、中杓鹬、黑腹滨鹬、灰斑鸻等。这里是多种鹤类和鹳类南北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和取食地,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黑嘴鸥繁殖地,分布有黑嘴鸥8000余只,其繁殖种群达5000余只,是名副其实的“黑嘴鸥之乡”。
保护区内湿地生态景观独特,苇海浩瀚,碱蓬滩涂绵延。共分布有维管束植物126种,尤其是以芦苇为优势种的植被群落与周边的苇田构成了辽河三角洲8万公顷的芦苇沼泽,面积居亚洲第一位,它不仅具有养育野生动物、涵养水源、防洪泄洪等生态功能,还在维持区域生态安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而无可替代的作用。绵延百里的滨海滩涂,生长有茂密的翅碱蓬单一群落,其态如锦、其艳似火,并依靠自身特殊的生理机能成为滨海滩涂的先锋植物,也构成了保护区湿地生态类型中独特又著名的“红海滩”景观,成为重要的生态旅游资源。河口处赤裸的滩涂,生物资源更为丰富,这里是多种贝类的栖息场所,被誉为天下第一鲜的文蛤就盛产在这里。
辽河口自然保护区自1985年建立以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现已完成三期投资建设,建成了管理局办公楼、3个管理站和动物救护中心等基础设施,购置了巡护船和巡护车辆建立了巡护队伍,并围绕保护区的四大职能,积极开展资源保护、资源管理,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保护和管理能力,通过广泛开展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了公众的自然保护意识,在鸟类种群及其栖息地保护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为鸟类的栖息与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提高。通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双台河口保护区湿地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国内原生态保护最为完好的区域之一,具有国际重要意义,并为世界湿地保护组织所关注。保护区先后加入了“东亚及澳大利亚涉禽迁徙航道保护区网络”和“东北亚鹤类网络”。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丽的六大湿地”。2006年6月,盘锦市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以“中国黑嘴鸥之乡”称号。2006年10月,保护区又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示范保护区之一。2011年被人民日报等100多家媒体、网站共同评为“中国生态保护最佳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