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歌诗是汉代以来民间口头文学的杰出代表,是当代《诗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间歌诗流传于河间市,地处河北省中南部的冀中平原腹地,因位于滹沱、中堡二河之间而得名(另一说为九河之间)。河间歌诗是代代口头相传而来,在村里,闲暇没事的时候,老人们会凑在一起,用古韵做诗演唱,以二胡、古筝等乐器伴奏,自娱自乐。
《诗经》十五国风是先秦口头文学的经典代表之一。初传《诗》多家,鲁、齐、韩三家《诗》失传,只有《毛诗》一家传下来。毛诗由毛亨、毛苌叔侄二人传于世间,其发祥地就在今河北省河间市。秦始皇焚书坑儒,诸家经典多遭焚毁,荀子的弟子毛亨来到河间国武垣县(即现在的河间市)隐居。他在整理古文《诗经》的基础上,开始作《诗经诂训传》。在《诗经》传播的同时,河间出现了歌诗。至今河间还流传着用古韵吟唱的《诗经》中的《关雎》、《蓼莪》等民歌。
在河间,依然可以找到诗经文化的种种遗留。诗经村、君子馆、毛公墓、毛公书院,有的遗迹尚在,有的只剩传说,但无不承载着诗经文化的丰富的历史信息。
河间人告诉我们,今天仍有人用古韵传唱诗歌。
裘孝信,70岁,河间市行别营村人,会用古曲歌诗,其中就包括《诗经》中的《关雎》等篇。据他说,《诗经》古韵是代代口头相传而来,他家是十六代官宦之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能用古韵演唱《诗经》,他从小就受到熏陶,自然而然就能演唱了。唐永辉,72岁,他说他歌诗是在两位上过是私塾的老先生那里学的,他被那抑扬顿挫极富韵律感的音调深深吸引,便悄悄地向两位老先生学习,就学会了这种独特的吟唱方式。
裘孝信的吟唱极具乡土味道,曲调之间有西河大鼓的韵味。我们无从探源毛苌是否就是用这样的音调教弟子们传唱,如果是,也不知道朝代更迭,战乱纷争,文化兴衰,几经断裂之后,又是如何流传至今?今人的吟唱与古人的唱和又有怎样的相同与不同?我们无从得知。可以肯定的是,诗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正根,与河间的文化渊源、风土人情、人文环境等诸多方面有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河间歌诗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史价值。
这一点,也有历史文献记载佐证。《诗经》中的每首诗在当时都是流行的歌曲,"风"是在民间传唱的民歌。毛亨毛苌设馆教习时,就是用"今韵"吟唱,即是"河间歌诗"的源头;《前汉书》有"邯郸河间歌诗四首"的记载,河间曾属赵地,说明这里曾有歌诗之风;《嘉靖河间府志》列举了"汉古歌"、"唐古歌""宋古歌"、"元古歌"等的传系条目,说明歌诗之风代有流传;元代至正年间,河间路总管王思诚奏请皇帝在毛公墓前修建毛公书院,讲究传授更为正规,明清之间"歌诗"之风更加兴盛。
另一种现象也可以作为河间歌诗的一种证明:因其吟唱时用一种古老的民间乐器来伴奏,少量诗经的诗篇被称之为"笙歌",裘孝信说他们有时吟唱也有笙伴唱。在河间的乡村间,最多的时候曾有七十多个"笙班"存在。"笙班"的这其中是否也与歌诗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据考,一些古谱很有可能即是来自"河间歌诗"的曲谱。
此外,河间历代都有诗人出现,有名的如刘长卿。诗人们著有诗集或词集,这些诗、词都是可以谱曲演唱的。历史上,每到清明、重阳等节日,紧及民间庙会、官方仪式,都有行唱的习惯,其腔其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如今在河间流行的地方曲艺或戏曲形式,如西河大鼓。这也很有可能是源自"河间歌诗"的调式。
河间既是《毛诗》的发祥地,又是《诗经》文化的传授研究之处。在这里一代又一代的《诗经》学者为《诗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河间歌诗是汉代以来民间口头文学的杰出代表,河间诗经村等村落一直保留着吟唱《诗经》的"活态"文化。河间歌诗是一种古老的集民间文学、音乐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是《诗经》以口头形式在民间千百年来传承不断的独特载体,也是当代《诗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间的《诗经》文化主要表现为:
1、 歌诗的出现和流传
2、 在《诗经》传播过程中,衍生出了相关的历史人物传说和一些村名,形成地名文化
3、 元代修建的毛公书院曾培养出不少人才,留下了与《诗经》相关的历代诗、文、颂、联及碑刻
4、 在当地形成了爱诗、写诗、研究诗的悠久传统和浓厚文化氛围,出现了诗人群体。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05月20日,河间歌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