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泗州戏(江苏省),编号:Ⅳ-62
(1)批次/类型:2011年(第三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泗洪县
(3)保护单位:泗洪县泗州戏剧团
2、泗州戏(安徽省),编号:Ⅳ-62
(1)批次/类型:2006年(第一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宿州市
(3)保护单位:安徽省宿州市泗州戏剧团
3、泗州戏(安徽省),编号:Ⅳ-62
(1)批次/类型:2006年(第一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蚌埠市
(3)保护单位:安徽省泗州戏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泗州戏是安徽省四大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原名拉魂腔,流行于安徽淮河两岸,距今已有近三百多年的历史。它与山东的柳琴戏、江苏的淮海戏同是由"拉魂腔"发展而来,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血缘关系。泗州戏是与徽剧、黄梅戏、庐剧并列的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她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以优美的唱腔,动听的旋律,唱响淮河两岸,大江南北。
泗州戏的形成说法不一,许多人认为它发源于苏北海州一带,原是当地农民以“猎户腔”和“太平歌”等民间曲调即兴演唱的小戏,后传入泗州(当时的州治今泗县县城,辖境约今安徽泗县、五河、明光、江苏泗洪、盱眙)并吸收当地民间演唱艺术,形成安徽的“拉魂腔”泗州戏。1920年前后,泗州戏才有固定的班社演出,并开始进入城市。
泗州戏原称“拉魂腔”,又叫“肘鼓子”。叫它“拉魂腔”,是因为它唱腔优美迷人。叫它“肘鼓子”,多数人以为是它曾用狗皮鼓伴奏而得名,其实都说错了。“肘鼓子”是由“周姑子”演变来的。
早先,在山东。邱、葛、张三位民间艺人,把当地许多动听的民歌、小调和民间乐曲“太平调”、“猎户腔”等揉合成一种新的民间说唱,又分别传说到皖北、鲁南、苏北,后来发展成为受人喜爱的泗州戏,柳琴戏,淮海戏。
单说当年邱门老师邱哥,单枪匹马到安徽泗州一带演唱。由于他嗓音宏亮,唱腔好听,表演传神,再加上相貌英俊,待人随和,很是招人喜爱。他走村串户,上集赶会,许多男女老少跟着瞧、撵着听,直唱得人们魂不附体、忘了寝食。
这一天,周家集有个姓周的大户人家为小姐过生曰,请邱哥去“唱堂会”。他在客厅唱,周家老爷起先只准小姐在绣楼上听。哪知,小姐听着听着就下了楼,来到客厅的屏风后面听。由于这位小姐平时爱好抚琴吟诗,所以她一边听、一边就能跟着邱哥唱。大概是 老爷和客人们都听迷了,小姐来了他们也没发现,一会儿唱完了,小姐除重赏他外,还在银包里偷偷夹了一只玲珑剔透的“玉斑鸠”(戴在手指上的玉器)。从此,这位周家姑娘经常和丫鬟一起偷跑出去听戏,还经常把自己的“私房”资助给邱哥添“行头”、“买乐器”,这样一来二往,两个渐渐地蒙生了爱慕之情。
在那旧社会,这可是不得了的事啊!周老爷知道此事,狠狠地教训小姐一顿:“你是大家闺秀,金枝玉叶。怎能和一挨门乞讨的‘戏花子’接近呢!还把我的玉器偷给他,我看你的魂被唱戏的拉去喽!”一气之下,命家人连夜把邱哥赶出周家集。
邱哥一走,四方谋生,去向不明。周家姑娘在绣楼上茶不思,饭不想,整天整夜地倚着楼窗哼着跟邱哥学的“拉魂腔”,呆呆地看着远方。
小姐的心思瞒不过贴身丫鬟,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她买通家院,带着小姐从后门逃出家园。她们历尽艰辛,在泗州城附近找到了邱哥,结为百年之好。
这位周姑娘聪明好学,不久就能和邱哥同台演唱小生小旦戏了。她那婉转甜润的唱腔。窈窕秀美的身段,惟妙惟肖的表演,一下子轰动了整个泗州。那才真的把听戏的魂都拉去了呢!起先人们还叫不出这叫什么调、什么戏,就直呼演唱这个调的人名字。一传十、十传百,就叫开了听“周姑子调”。后来他们又就地取材,自制一个两根弦的土琵琶,就用那只“玉斑鸠”套在指头上作为弹琵琶的拨片,以后又演变用竹子、牛角料子制成。
泗州戏有传统大戏一百多本,小戏和折戏二百多出。泗州戏的唱腔随意性很强,演员可以根据自身嗓音条件随意发挥,故名“怡心调”。男腔粗犷豪放,高亢嘹亮;女腔婉转悠扬,结尾处多翻高八度拉腔,明丽泼辣,动人魂魄。其伴奏乐器以土琵琶为主,辅以三弦、笙、二胡、高胡、笛子等,另有板鼓、大锣、铙钹、小锣四大件打击乐器。
泗州戏的角色主要分大生、老生、二头、小头、丑等几类,其表演在说唱基础上大量吸收民间的“压花场”、“小车舞”、“旱船舞”、“花灯舞”、“跑驴”等舞蹈表演形式,演出时有许多独特的身段和步法,如四台角、旋风式、剪子股、仙鹤走、百马大战、抽梁换柱、燕子拨泥、怀中抱月、凤凰双展翅等,演员必须注意手、眼、腰、腿、步等各部位的协调与配合。
泗州戏旧称『拉魂腔』,安徽四大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安徽北部、苏北及鲁南等地区,近300年历史。据传与江苏、山东的柳琴戏同出一源。因其艺术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时期在泗州,解放后为体现剧种的地方特色,故改名泗州戏。 泗州戏是由民间说唱以展起来的比较典型的板腔体唱腔剧种。其唱腔南、北方风格交融,婉约与豪放并蓄。尤其是女声唱腔,婉转揉情、优美动人。被群众称誉为『有拉魂的魅力』。泗州戏的艺术表演以『压花场』为基础,分『单压』和『双 压』两种,具有明快爽朗、粗犷有力的鲜明特色。 泗州戏剧目丰富,如传统剧目《大书观》 、 《皮秀英四告》 、 《樊梨花点兵》 、《赵美蓉观灯》、《三卷寒桥》、《杨八姐闯幽州》、《剔火棍》 、《阴阳斗》、《白蛇传》、《西厢记》、《双包鱼蓝记》、《济公传》、《化仙庄》、《秦雪梅》、《秦香莲》、《杨八郎探母》、《王宝钏》、《大鳌山》、《小鳌山》、《四平山》、《八盘山》、《翠屏山》、《太行山》、《小金锁》、《莲花庵》、《三女拜寿》、《三子争父》、《双换妻》、《钓金龟》、《鞭打洪桥》、《水母娘娘沉泗州》、《罗成逛庙》、《大红袍》、《白玉楼》、《张郎休丁香》、《临江驿》、《张羽煮海》、《穆桂英搬兵》、《》《双巧姻缘》、《走娘家》 、 《拾棉花》 、 《喝面叶》、《丰收之后》等等长期盛演不衰。
早期的泗州戏,是一种近似说唱的简单戏剧形式。它从一人敲板演唱“小篇子”(简单的生活小故事),一人用柳叶琴伴奏的“唱门子”(沿门卖唱),逐渐发展为“七忙八不忙,九个人看戏房”的小戏班。他们以柳叶琴(亦称土琵琶)、梆子、小锣伴奏,并加人声帮腔,但仍十分简陋,只能在农村“跑坡”唱“地摊子”。后来出现女演员,在唱腔和表演上有所发展。直到1920年前后,才有固定的班社正式登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在城市舞台流动演出。有10个专业剧团。由于泗州戏具有活泼、动听、通俗和乡土气息浓郁等特点,在淮北、淮南及江苏北部一些地区极为盛行,业余剧团遍布城镇和农村。
泗州戏的唱腔相当自由,在一定基调的旋律基础上,演员可以根据剧情的需要和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灵活掌握节奏的快慢、缓急和曲调强弱、高低,自由运用各种花腔调门,尽情发挥各自的特长,艺人称为“弦包音”(即丝弦伴奏必须跟着唱腔走),也叫“怡心调”(根据剧情自由变换腔调)。在发展过程中,创造、积累了不少曲调,特别是女声唱腔,尾声翻高 8度,委婉尽致,动人心魄,故有“拉魂腔”之称。曲调板式有慢板(又叫幽板、澄清板)、二行板(流水板)、数板(垛板)、紧板等。在同一板式中,唱腔变化相当丰富,仅慢板就有柔腔(又名连环花腔)、含腔、射腔、哭腔、停腔、叶里藏花、老公调、一哟调、撩也子(又名送腔)等10多种。伴奏以柳叶琴、三弦等弹拨乐器为主,辅以笙、二胡、大胡以及笛子、唢呐等。打击乐器和锣鼓点,大都来自京剧和梆子戏。
泗州戏擅长演唱农村题材的生活小戏和现代戏,它的表演是在舞蹈“压花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压花场”有许多独特的舞蹈身段和步法,如四台角、旋风式、百马大战、燕子拨泥、凤凰双展翅等,质朴而又富有乡土气息。传统剧目:小戏有《跑窑》 、 《小书房》 、 《借妻》 、 《站花墙》 、 《拙大姐》等200多出;大戏有《皮秀英四告》 、 《大花园》 、 《罗鞋记》 、 《绒花记》等100多本。较有影响的剧目为经过整理的传统戏《樊梨花点兵》、《皮秀英四告》、《赵美蓉观灯》、《大书观》、《三踡寒桥》 、 《杨八姐救兄》 、 《拾棉花》 、 《走娘家》 、 《打干棒》、《女社长》、《丰收之后》和创作的现代戏《结婚之前》 、 《两面红旗》 、 《婚案》等,其中《拾棉花》已摄制成影片。名演员有李宝琴、霍桂霞、李宝凤、周凤云、王宝莲、包桂珍等。
说法不一,许多人认为它发源于苏北海州一带,原是当地农民以"猎户腔"和"太平歌"等民间曲调即兴演唱的小戏,后传入泗州并吸收当地民间演唱艺术,形成安徽的"拉魂腔"泗州戏。1920年前后,泗州戏才有固定的班社演出,并开始进入城市。
泗州戏与流传于江苏省徐州一带的柳琴戏以及海州、鲁南的淮海戏是同属于一个剧种--"拉魂腔"的不同流派。柳琴戏和淮海戏属"拉魂腔"的北派,泗州戏是"拉魂腔"的南派。该剧起源于江苏海州,发展、成熟于泗州,故名。据传,在清乾隆(1736--1795)年间,江苏省海州一带,有邱、葛、张三位老农爱好民间音乐,他们在劳动休息时,常编山歌企盼太平丰年,山歌有两种,一种称为太平调,一种成为猎户腔。后经收集整理,不断丰富,就编出了具有简单人物故事的"小篇子"进行演唱,由于唱腔优美,听者不思饮食,赶场听看,好像魂被拉去,故被誉为"拉魂腔"。后因连年灾荒,张姓在海州一带串门卖唱,发展为淮海戏;葛姓流浪于苏北、鲁南一带,发展为柳琴戏;而邱姓则在泗州一带传艺卖唱,由于是"串门卖唱",民间又称"拉魂腔"为"走股子",因为是 泗州的"拉魂腔",所以又称泗州戏。
安徽泗州戏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以优美的唱腔,动听的旋律,唱响淮河两岸,大江南北。距今已有近三百多年的历史。
和所有的民间小戏一样,早期的泗州戏表演形式非常简单。最初是一个人的自打板自演唱,或自拉琴自演唱,有明显的说唱和沿门乞讨的痕迹。后来发展为有八、九个人合作的小戏班。有所谓"七忙八不忙,九个人看戏房"的说法早期的演出以柳叶琴、俗称"土琵琶",外带梆子、小锣伴奏。以"帮腔"弥补音乐气氛的单调。直到上个世纪20年代才有固定班社的剧场演出。老艺人徐步俊、魏月华、马兰玉、李国兰、李桂芝等人进入皖北交通枢纽城市蚌埠的演出,一般视为是泗州戏的正式进城。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泗县、灵璧、五河、凤阳曾组织泗州戏艺人排练了《全家抗日》、《打濠城》、《打泗州》等一批密切联系抗日斗争现实的小剧目。这些经历使得泗州戏的表演更加生活化、自然化。1954年,在上海举行的华东地区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泗州戏以《拾棉花》、《打干棒》、《拦马》和《结婚之前》四个剧目到会参演。其中,生活小戏《拾棉花》因其浓郁的喜剧色彩和生活情趣而备受欢迎。这一次的华东汇演,推出了泗州戏建国后第一代担纲演员李宝琴、霍桂霞、李宝凤、周凤云、王宝莲、包桂珍等。
1956年,在安徽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泗州戏又推出了现代戏《女社长》和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打孟良》、《井台会》、《闹菜园》等一批剧目。使泗州戏在安徽的戏曲舞台上大放光芒,成为众多安徽戏曲剧种中引人注目的剧种之一。进入新时期以来,泗州戏又再次焕发青春,排演了《摔猪盆》、《懒大嫂》、《拙大姐》、《花狗子离婚》、《八月桂》、《乡野情》等大量生活情趣浓厚或紧扣时代脉搏的精彩小戏,成为淮北平原上一支活跃的戏曲生力军。《老板娘》一剧表现下岗女工自谋职业是的种种心理障碍。从题材上说,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反映了泗州戏表现现实生活的主动与热情。
1957年,泗州戏曾作为安徽戏曲代表团晋京到中南海怀仁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演。
泗州戏的唱腔曲调源于当地的民歌小调、劳动号子及农民生活、劳动的音调。如赶牛耕地、妇女哭腔等,并吸收了花鼓、琴书等民间艺术形式的音调加以改造发展。泗州戏的唱腔随意性很强,讲究自由无拘,要求伴奏"跟着演员的演唱走",以便于演员的发挥和创造。艺人们还把这种形式名之为"怡心调",可见它带有相当多的随心任性的因素。
泗州戏的花腔调门很多,同一种调门,演员可以自由发挥,各人唱法互不相同,同一演员唱同一段唱词时都难以规范和定型,"怡心调"是本剧种的最大特点。此外,在唱腔的落音处,女腔常用小嗓子翻高八度,男腔加入衬词拖后腔,也是其独特风格。节奏大多是有板无眼的1/4节拍,除了大部分是后半腔起唱外,还有连续切分的变节奏,给人以欢快、活泼、跳跃之感。但也常使人摸不着板眼,有不稳定的感觉。由于唱腔旋律与地方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唱腔中的音程大跳经常出现,再加上频繁的转调,使人听起来既新奇多彩,又自然和谐。
泗州戏在说唱时期无乐队,形成戏曲后乐队建制和伴奏形式也极为简陋,只有1-2把土琵琶,鼓佬一人,有的还由演员兼奏。民国九年之后,才有较大班(如民国20年有徐步俊带领的大毛班在西游乐场唱摊子戏,唱一段,收钱,然后再唱。民国30年,淮北抗日根据地泗县、灵璧、五河、凤阳抗日民主政府为配合抗日宣传,召集当地艺人百余名,组成小分队,演出《樊大娘送子参军》、《全家抗日》等剧目,轰动一时)。解放以后,正式登上舞台才逐步有了小型民族乐队。文场有土琵琶、笛子、唢呐、笙、管、二胡、小三弦等,武场有了"四大件"。
曾经的泗州戏被当时的人们誉为“男人听了泗州戏,忘了孩子忘了爹娘;女人听了泗州戏,把膜贴在锅盖上。”的夸张评价,并且风靡一时,皖北地区的人几乎无人不知。
今天泗州戏乐曲已运用电声乐器伴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泗州戏的主弦乐器,从只有两根丝弦的土琵琶,通过改革,多次研制,相继制成了三、四、五、六弦的多种高中音柳琴。除了运用于本剧种伴奏外,还被国内外中西乐队选用,影响颇大。
李宝琴,女,(1933----2015-5-20),国家一级演员,原安徽省泗州戏剧院院长,在苏皖鲁豫拉魂腔界享有“泗州戏花旦皇后”,泗州戏四大名旦之首,全国人大代表,全国第三、四文代会代表,李宝琴流派创始人,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安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政协委员,蚌埠市政协常委、蚌埠市剧协副主席等职。
自幼跟随父亲学艺,十余岁即唱红了淮河两岸,她嗓音娇亮,以柔为主,善于结合自己的嗓音来设计唱腔,她的唱腔又融入了一些口语化,独具天真烂漫之致,如崭新花朵,节节高的大腔,重叠往上翻,显得特别大气,不厌不俗,得天独厚,设计了好多新的唱腔儿,且又不离泗州戏风格,虽起伏的幅度较大,但是甜润流畅,唱腔的明快中见含蓄,简捷中见委婉,清新的特色让人回味儿无穷。在泗州戏流传:“唱不经宝琴不灵,打不经宝凤不明”可见在泗州戏界的重要性。与霍桂霞合演的泗州戏《拾棉花》1952年获得全国首届民间戏曲调演一等奖,1956年参加安徽省戏曲汇演,获荣誉一等奖。1957年随安徽戏曲代表团进京汇演,得到国家最高领导人周总理、刘少奇主席的亲切接见,京剧大师梅兰芳曾宴请李宝琴到家做客,1959年参加安徽省群英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风靡一时,与严凤英、丁玉兰被毛主席誉为“安徽戏剧三支花”。
周凤云,女(1934-2012),泗州戏著名表演艺术家,泗州戏北派传承人,泗州戏周凤云流派创始人,宿州市艺术职称考级的评委,曾任宿州泗州戏剧团团长。唱腔优美,委婉动听。1956年《人民日报》发表长篇评论将其誉为“淮河两岸一枝花”。一九五四年参加在上海举办的首次华东戏曲汇报演出获表演一等奖。1956年参加安徽省首届戏曲会演,周凤云获表演一等奖,1957年4月参加安徽戏曲代表团进京汇报演出。同年5月6日,演出《思盼》在怀仁堂演出,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50年代到上海华东戏校进修,与严凤英等名家一起学习,并获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周信芳、盖叫天等名家亲自指导。代表作《皮秀英四告》、《樊梨花诉唐》、《王二英思盼》等。
1957年《光明日报》上发表了《看泗州戏樊梨花》的长篇评论。其中写道“......青年女演员周凤云饰的樊梨花一出场就显得老练、生动、活泼、有戏。......内心爱憎矛盾心情,很细致地如蚕吐丝,如日融雪地在她的表演,唱腔中表现出来,把被描写对象的内心世界,极为形象的展示在观众面前,这不得不说是她的成功之处。她的唱腔有高有低,她的低沉和高昂都是围绕剧情发展的,她的表演有紧有松,能紧能松,她的紧张和弛缓,也是围绕剧情发展的,她的唱腔与做工无处不显的熟练,无处不感到自然,在刻画人物性格上,有她永不凋谢的绝妙和美质。”
2012年周凤云去世后,为弘扬泗州戏,在宿州宣传部、文化局的关心和指导下,宿州泗州戏剧团排演了大型剧目《周凤云》以纪念她不平凡的一生。
霍桂霞,女,国家一级演员,(1926-2005)泗州戏四大名旦之一,泗州戏霍桂霞流派创始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安徽省泗州戏剧院艺术指导,被誉为“金嗓钢喉”。
民间有着这样的谚语:李宝琴的浪,霍桂霞的唱,李宝凤的武,包桂珍的苦。自幼就受到艺术熏陶,五岁学戏,八岁登台,擅长青衣。1944年参加嘉山县抗日民主根据地文艺训练班,常演出于淮河两岸农村。19岁组成“霍家班”,进入蚌埠演出。1957年随安徽戏曲代表团进京汇演,得到国家最高领导人周总理、刘少奇主席的亲切接见,同年当选泗州戏四大名旦,与周凤云、李宝凤、王宝莲一起参加文化部第二期戏曲演员讲习班,得到梅兰芳的亲授技艺,1959年参加安徽省群英会。
她的唱腔特色和韵味曾被我国音乐大师贺绿汀所赞赏。1954年,华东上海首届戏曲汇演中,她的唱一鸣惊人。上海音乐学院专为组织了霍桂霞唱腔专题座谈会。对她的唱腔进行专门研究。
李宝凤,女,江苏泗洪人,出生梨园世家,生于1934年,自幼随祖父母及父母学艺,毕业上海华东戏校,著名泗州戏表演艺术家,泗州戏李宝凤流派创始人,泗州戏四大名旦之一,国家一级演员,原蚌埠天桥泗州戏剧团团长、安徽五河县泗州戏剧团团长,在皖鲁苏豫享有拉魂腔“武旦皇后”之称,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人大代表,蚌埠市政协委员、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出生梨园世家,四岁学艺,十余岁就唱红了淮河两岸,1945年参加泗洪儿童抗日宣传文艺团,1957年随安徽戏曲代表团进京汇演,演出拿手武戏《挡马》,展示朝天蹬掏翎子等高难度技巧,得到一致好评,受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周总理、刘少奇等同志接见,同年参加文化部第二期戏曲演员讲习会,得到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周信芳等名家亲授艺术,1959年率团赴南京花旗营部队0970部队、唐山炮兵学院,解放军疗养院慰问演出,同年参加安徽省群英会。李宝凤一生演有四百余出戏,擅长刀马花旦,还能反串小生,唱打弹拉无一不精,是艺术界难得一位艺术家。
她演戏台风端庄典雅,嗓音甜亮,音域宽广,节奏感强。她在大刀的各种扔法上,如左右手扔“面花”,反串腕刀头在下扔出去到台口,跑出去用左手接,这是一个很漂亮、难度很高的技巧。脚上功夫踢法有很多种,有前踢,后踢,旁踢,拐踢,前桥踢,后桥踢,虎跳踢,过包踢,双脚旁踢,双脚前后踢,爬虎绞柱踢,躺下蹬踢,背口袋踢等等。顶功的空顶、左右汗水、左右顺风旗、掐葫芦等。奇妙的表现四功五法。
王宝莲:(1936年生人---不详),出生梨园世家,著名泗州戏表演艺术家,泗州戏五大名伶之一,泗州戏王宝莲流派创始人,宿州市泗州戏剧团泰斗级旦行演员,安徽省戏剧家协会会员。1957年随安徽戏曲代表团进京汇演,得到国家最高领导人周总理、刘少奇主席的亲切接见,同年5月底与泗州戏李宝琴、霍桂霞、李宝凤、周凤云当选“泗州戏五大名伶”,拂晓报曾这样报道泗州戏五大名伶:“李宝琴的浪、霍桂霞的唱、李宝凤的棒、周凤云的像、王宝莲的样”,后因身体病疾,早离舞台,逐渐被淡忘,形成四大名旦,1959年参加中央慰问团赴福建前线慰问演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慰问演出。
她嗓音甜润,扮相俊美,唱工保持了缠绵委婉的韵律,优美深情的品格,她做工活泼洒脱,擅长刻画人物,并在“演戏演人物”,“唱戏唱心声”的探索中,不断进步,不断创新。在她的表演中,以柔美靓丽的造型、妩媚传情的眼神、特色鲜明的唱腔,塑造着多种类型的角色,从人物性格出发,巧妙地将程式化动作,灵活融汇于她的表演之中。她在表演中始终遵循花旦艺术的特点,长于表演,长于刻划人物。
包桂珍:出生梨园世家,生于1933年,安徽省泗县草沟镇人,著名泗州戏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泗州戏包桂珍流派创始人,安徽省泗州戏剧院四大台柱之一(李宝琴、霍桂霞、包桂珍、陈金凤),善于老旦、青衣行当,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戏剧家协会理事,10岁起随伯父学艺,15岁时挑梁演出,民间有:李宝琴的浪、霍桂霞的唱、李宝凤的武、包桂珍的苦。1953年携全家加入蚌埠市淮光泗州戏剧团(安徽省泗州戏剧院前身),1957年随安徽省戏曲代表团进京演出,得到周总理、刘少奇主席亲切接见,1959年参加中央慰问团赴福建前线慰问演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慰问演出。
包桂珍先生嗓音宏亮苍劲,吐字清楚,行腔流畅,韵味浑厚,中气尤为充沛,势如穿云贯石。她嗓音洪亮宽厚,音质饱满明净,高低音均佳。气力充沛并善于运用。在泗州戏唱腔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咬字真切、喷口有力的优长,加强了唱腔的力度,高腔唱得苍劲挺拔,低腔更能委婉沉着,大段唱工扎实稳健,行腔舒展大方,尤其是垛板,节奏愈快,气息愈见匀停而且字字有腔,充分展示了演唱技巧的高超,具有醇美的特殊韵味,其中:《小姑贤》、《绣鞋记》唱段被安徽省广播电台录制,向全国播放,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
泗州戏的角色主要分大生、老生、二头、小头、丑等几类,其表演在说唱基础上大量吸收民间的"压花场"、"小车舞"、"旱船舞"、"花灯舞"、"跑驴"等舞蹈表演形式。
"压花场"是泗州戏表演艺术的根本,分"单压"和"双 压"两种,具有明快爽朗、粗犷有力的鲜明特色。艺人从师学艺时,学唱腔从八句子开始,学表演从"压花场"开始。观众对"压花场"的要求非常严格。演员在表演时,必须注意手、眼、腰、腿、步等各部位的协调与配合。如女演员在走四台角、旋风式时,形似风摆杨柳,状若出水芙蓉,舞姿极为优美。泗州戏能够叫出名字的身段和步法有数十种,如整鬓、拨鞋、提领、顿袖、叉腿双蹉步、三合手、舒懒腰、旋风式、四台角、剪子股、下场步、门歪窝、仙鹤走、老汉走、颠步走、蛇脱壳、顶碗、卷席、十字转身、含金闪腰、搂腰抗肩、男女双十字、燕子拨泥、抽梁换柱、百马大战、金蝉脱壳、扑蝶、鬼扯转、鸭子扭、鸭子和泥、浪子踢球、怀中抱月、老龟扒沙、横行蹲步、白鹅亮翅、板脚跨腿、苏秦背剑、凤凰单展翅、凤凰双展翅、懒婆娘簸簸箕等。有些行当的表演堪称绝技,如《拦马》中头顶水碗急走圆场,点水不泼;《大书观》中用碎步表演打水,演员必须是小脚,脚大了则无法表演;表演身段"燕子拨泥"时,必须把脚下的泥块从后面拨起,再从头顶上飞过去。老艺人黄兆林(艺名黄八圈子)则因能头顶水碗,用矮子步在场上转八圈以上而得名。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泗州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