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壮剧(广西壮族自治区),编号:Ⅳ-82
(1)批次/类型:2006年(第一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
(3)保护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院
2、壮剧(云南省),编号:Ⅳ-82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3)保护单位:富宁县民族文化工作队
壮剧又叫“壮戏”,是在壮族民间文学、歌舞和说唱技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旧时壮族自称“布托”,意即“土著者”、“本地人”,把壮戏称为“昌托”即“土戏”,以别于汉族剧种。
由于地域环境、方言土语、音乐唱腔、表演风格及伴奏乐器的差异,壮剧产生了广西的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壮族师公戏(又称壮师剧)以及云南的富宁壮剧、广南壮剧等分支。其中广西北路壮剧流行于使用壮语北部方言的地区,以马骨胡、葫芦胡、月琴等为伴奏乐器,唱腔主要包括正调、平调、卜牙调、毛茶调、骂板、恨板、哭调、哀调等,部分角色有特定唱腔,剧目有《卜牙》、《文龙与肖尼》、《刘二打番鬼》等;广西南路壮剧包括壮族提线木偶戏和马隘壮戏,流行于使用壮语南部方言的地区,以清胡、厚胡、小三弦等为伴奏乐器,唱腔主要包括平板、叹调、采花、喜调、快喜调、高腔、哭调、寒调、诗调等,行腔时采用帮腔形式,剧目有《宝葫芦》、《百鸟衣》等;壮族师公戏脱胎于壮族民间师公教的祭祀娱神歌舞,流传于广西河池、柳州、百色等地,另有特点。
建国前各路壮剧都有自己的戏班,但都无职业班社。农忙时停锣,农闲时演出。民国后直至建国初期,南、北路壮剧各演各的,很少相互间的艺术交流,发展缓慢。解放后,壮族自治区各县纷纷成立业余剧团并编写剧本。在1955年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会演时,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壮剧《宝葫芦》参加演出获得表演奖。这一时期创作的壮剧有《百鸟衣》、《猩猩外婆》等,形成一股创作新剧的高潮。1959年成立右江壮剧团,三路壮剧开始合流。1965年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壮剧团,此后又成立了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剧团及百色,德保等县壮剧团。这些剧团经常开展交流。
壮族有七种传统戏剧:流行于靖西、德保的德靖木偶剧,流行于靖西、德保、那坡的马隘壮剧,流传于田林、凌云、乐业、百色等桂西一带的田林壮剧,流传于隆林的隆林壮剧,流传于文山富宁县的富宁壮剧和广南壮剧,流传于武鸣、河池、宜山、来宾、贵县等地的师公戏。
壮族人酷爱壮剧,早期和宗教信仰有关。马隘壮剧的唱腔来自舞蹈,舞蹈也与巫舞有关。师公戏的舞蹈本身就是乐神的动作,"师公"即巫师,戴木面具或纸画脸谱,穿长红袍,唱歌跳舞以娱神,称之为"傩"。壮族人所以迷恋于壮剧,除了戏的内容吸引人以外,乐神消灾、人寿年丰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南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就记述了壮族的歌唱风习:"广西诸郡,人多能合乐,城郊村落,祭祀、婚嫁、喜葬,无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相乐之。"
壮剧是在壮族民歌、舞蹈、杂耍的基础上发展和形成的。据现有材料看,在清代中期,壮剧就比较成熟,有自己的剧作者,自己的剧本和戏班。由此推知,壮剧大约在清初已初具规模,到了雍正时期,它已经比较成熟了。
壮剧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已有演出。北路壮剧最早称为"板凳戏",起源于民歌、唱诗和曲艺,原是壮族民间说唱的一种坐唱形式。劳动之余,由二三人坐在板凳上唱故事。清康熙二十年(1681)手抄唱本央白平调《太平春》即是此类唱本。清乾隆三十年,(1765)田林县组织龙城班,搭台演出以央白平调自编的唱本《农家宝铁》,即是北路壮剧最早的雏形。清嘉庆二十年(1815)成立半职业性的土戏班。当时土戏艺人已传了七代。第七代班主黄永贵曾参加过南宁的粤剧班社,抄了六十多个粤剧剧本,回乡后与第五代班主廖法仑合作将剧本译成壮语,并以土语形式演出。他还组成螺阳剧社,成为北路壮剧的代表。黄永贵根据章回小说《五虎平南》的故事情节编演了赞颂壮族民族英雄的大戏《侬智高》,最多时有六十四个演员同台演出,从此奠定了北路壮剧的基础。这一代是土戏的全盛时期。北路壮剧流行于使用壮语北部方言的地区。
南路壮剧最早形成于清道光年间。马隘人黄现炯早年流落南宁,在邕剧班当伙夫,道光二十五年(1845)返乡时将邕剧带回故乡并组班演戏,称为马隘土戏,初时用汉语演唱,但因演员不会汉语,改为由师傅在后台唱,演员在前台演的双簧形式演出。辛亥革命前后,逐渐发展为唱做和一的戏曲形式,改唱当地民歌,用壮语演唱,但仍保留了后台提词的习惯。建国后吸收流行在当地的壮族提线木偶唱腔,使南路壮剧的唱腔更为丰富。南路壮剧流行于使用壮语南部方言的地区。南路壮剧的主要唱腔有平板、采花调、马隘调等,传统剧目有《解臼》、《双壮元》、《百鸟衣》等。
壮族师公戏在壮族地方叫"诗剧"、"唱诗"、"壮师"、"调师"。主要流传于河池、宜山、来宾、贵县、上林、武鸣、邕宁、柳州、百色一带,它是从师公歌舞(巫师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小戏。师公戏的舞蹈本身就是乐神的动作,"师公"即巫师,唱歌跳舞以娱神,称之为"傩"。初时师公表演时穿红衣戴木制面具,后用纸画脸谱代替,1911年后才去掉面具,开始代妆表演。
云南壮剧包括土剧和沙剧两个分支,前者以富宁壮剧为代表,后者以广南壮剧为代表。过去称为土戏。土族是壮族的一个支系。富宁土戏有近300年历史,主要流行在富宁县城关、皈朝、剥隘、那能、洞波、者桑、板仑、花甲、谷拉、阿用、郎恒等乡镇,鼎盛时期业余戏班多达百余个。富宁壮族把演壮剧称为“掴弄裰”,意译为汉语就是“做土族的耍”。
广南壮剧流行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支系沙族聚居的广南一带。原名“沙剧”或“沙戏”,系由沙族歌舞受汉族戏曲影响发展而成,分为北路沙戏和东路沙戏,皆形成于清光绪年间。1868-1873年,广西西林县那劳戏班首次到广南北部的一些村寨演出。富宁土戏也同时流传到广南东部山区,群众十分喜爱,便向村中掌权的寨老提出要求,愿意集资建立戏班。平时在本地搞法事活动的"麽公"(一般都是壮族中的文化人)顺应群众要求,有的去外地学戏,有的则从外地请戏师来教戏,并结合本地民歌、舞蹈、说唱等艺术和"麽公"行法事时设坛打醮的锣鼓法令、咒语等,创造了北路沙戏和东路沙戏。清光绪初叶(1875年前后),北路沙戏建立了底圩、弄追、坡佣、者卡、西松戏班,东路沙戏建立了里扣、乐贡戏班。1916年,北路又建立了普迁戏班。1957年,东路建立了板蚌戏班。这九个戏班中,有六个是"麽公"负责执掌,担任戏班班主。故有"'麽公'不开腔,戏班不开箱"之说。沙戏这种戏剧与巫术相结合的局面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改变,原半戏班中的大部分"麽公"成了编剧导演。
壮剧题材多反映本民族生活内容,如《布伯》《侬智高》《张四姐下凡》《宝葫芦》
《红铜鼓》《金花和银花》《卜牙》《文龙与肖尼》《刘二打番鬼》《莫一大王》和《百鸟衣》《白马姑娘》《红铜鼓》《夜明珠》《玫瑰花》《水轮泵之歌》《解臼》《双状元》《双花配》《宝葫芦》《卜牙》《侬智高》《文龙与肖尼》《牛郎》《刘二打番鬼》《顺知戽海》《白马姑娘》《螺蛳姑娘》《换酒牛》《穷山巨变》《侬智高》《瞎子闹店》《李元庆舂碓》《薛平贵》《金纱帕》《万年树》《曲折的水沟》等。
壮族人迷壮剧,因为不但剧情是壮族人熟悉的,而且唱词、道白也是壮族的方言土语,听来特感亲切。此外,那慢板中的咏叹调,中板中的喜调、采花调、高调,快板中的高腔、快喜调、快采花,散板中的哭调、寒调、诗调、扫板等等,无不来自壮族人所熟悉的民歌曲调,令人喜爱。所谓"腰脚韵",即上一句的末一个字("脚")与下一五字句的第二或第三字,七字句的第五字("腰")互相押韵。这样的押韵,唱起来使人觉得简中有繁, 同中有变,婉转起伏,连绵不断,听而不厌,韵味无穷。这在中国戏曲中是独具一格的。而北路壮剧的音乐唱腔属联曲体形式,
壮剧的伴奏,主要乐器是马骨胡,用马腿骨做琴筒,金属弦,比京胡细长,音色清脆、明亮。配器是土胡、葫芦胡和二胡、三弦、箫筒或笛子,有时吹奏木叶作为辅助,此外还有木鱼、小鼓、大钹、星锣、高边锣等打击乐器。其中以师公戏的蜂鼓最有特色,是我国少数民族多声。
壮剧包括土剧和沙剧两个分支,土剧主要流传在富宇县壮族支系土族人民中间,沙剧主要流传在广南县壮族支系沙族人民中间,在文山州其他县也有所流传。壮剧是在壮族民歌、音乐、舞蹈和杂耍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大约在清初就已初具规模,到了清代中期就比较成熟,有自己的剧作者,剧本和戏班。它不仅受到壮族群众的喜爱,也为当地的汉族、苗族、瑶族、彝族各族群众所欢迎。 从艺术上看,壮剧可大致分成三类:第一类的音乐接近板腔体,表演程度接近京剧、粤剧、滇剧等大剧种,这以"哎咿呀";"哎的 "和"乖海咧"三大声腔为代表;第二类的音乐为联曲体,类似广西彩调、云南花灯那样的民间小戏,以"咿嗬海"声腔为代表;第三类是解放以后吸收了当地民间歌舞新发展起来的品种,以《螺蛳姑娘》为代表。由于流行地区和语言、音乐唱腔、表演等的不同,壮剧分为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和师公戏三类。南路壮剧,主要流行于使用壮语南部方言的靖西、德保、那坡、天等、大新、田东、田阳一带。壮族师公戏在壮族地方叫“壮师”或“调师”?。主要流传于河池、宜山、来宾、贵县、上林、武鸣、邕宁一带。是从“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60年,历史上第一个专业剧团--富宁县壮剧团成立。1962年又将该剧团改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剧团,一些业余剧团也随之兴起,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壮剧的伴奏,主要乐器是马骨胡,用马腿骨做琴筒,金属弦,比京胡细而长,音乐清脆、明亮。配胡是土胡(又叫厚胡)。
打击乐队一般为四人建制,乐器有板鼓、木鱼、座鼓、蜂鼓、小鼓、大顶钹、星锣、高边锣等打击乐器。其中以蜂鼓最有特色,音色沉厚,音响如瓮瓮声。壮剧的伴奏音乐,采用多声部的手法,各种乐器定弦不同,在旋律上形成多种的和声关系,演奏起来饶有情趣。
壮剧的唱词、道白用壮族的方言土语,富有民族特点。其慢板中的咏叹调,中板中的喜调、采花调、高调、快板中的高腔、快喜调、快采花,散板中的哭调、寒调、诗调、扫板等等,全都来自壮族人所熟悉的民歌曲调;主要唱腔的唱词(包括五字句和七字句),都保持了壮族传统民歌的特有韵律结构:押腰脚韵形式。这在我国戏曲中是独具一格的。南北路壮剧唱腔的特点之一是几乎曲曲都有衬词、衬句。他们同唱腔结合时多用于曲头衬腔、连接衬腔和曲尾衬腔,起着提示情绪、承前启后、烘托气氛、加强语感的作用。
南北路壮剧的表演,都有特色。南路壮剧的表演,角色也有分工。花脸分大小花脸,小生有文生、武生,旦角有正旦、武旦、老旦。
广西南路壮剧
流行于使用壮语南部方言的靖西、德保、那坡、大新、天等、田东、田阳等县。源于当地民间歌舞。
因受提线木偶戏的影响,最初为唱做分开的“双簧式”演唱形式,后逐渐丰富发展而为戏曲形式。唱时常用“呀哈嗨”衬腔,故又叫“呀嗨戏”。伴奏乐器以清胡(比京胡略大,琴筒用?木制成)、厚胡(又叫土胡,琴筒用泡桐木制成。
广西北路壮剧
流行于使用壮语北部方言的田林、隆林、西林、百色、凌云、乐业等县。在当地民歌、唱诗和“板凳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主要唱腔有正调、平调、卜牙调、毛茶调、骂板、恨板、哭调、哀调等。主要伴奏乐器有马骨胡、葫芦胡、月琴等。剧目有《卜牙》、《侬智高》、《文龙与肖尼》、《牛郎》、《刘二打番鬼》等。
壮族师公戏
流行于广西河池、柳州、百色、南宁等地。也称“壮师”、“调师”、“木脸戏”。清同治初年,贵县一带已有师公戏演唱,它与安徽的傩戏、广西桂北和江西的傩舞相类似,是在巫师跳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小戏。用壮语演唱,初时穿红衣戴木制面具,后用纸画脸谱代替,1911年后才去掉面具,化妆表演,并有了戏装。主要唱腔有打水、行游、三光等,多为有帮腔的集曲,属曲牌联套体结构。主要用打击乐蜂鼓(以陶瓷做鼓身)、锣、钹和无膜笛伴奏,风格古朴。主要剧目有《莫一大王》、《顺知戽海》、《白马姑娘》等,多根据壮族民间故事改编。
云南富宁壮剧
流行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支系土族聚居的富宁县一带。原名“土剧”,在本民族的民 歌、小调、歌舞基础上,受汉族地方戏曲的影响,逐步发展形成。按其所唱“衬腔”的不同,分为“哎咿呀”、“哎的呶”、“乖嗨咧”和“咿嗬嗨” 4类。所谓衬腔,就是在每段唱词的开头或一句唱词的结尾,加上几个有声无义的引腔或拖腔。“哎咿呀”、“哎的呶”、“乖嗨咧”属于前一种,如“哎的呶啊──我名侬智高”,这种腔调就叫“哎的呶”,“咿嗬嗨”属于后一种,如“稻谷金黄就要收啊,那斯嗬留嗨呀咿嗬嗨呀嗬嗨……”。“咿嗬嗨”1919年从广西传入,用汉族方言演唱,表演及音乐与云南花灯戏和广西彩调接近,流入富宁壮族地区后,被壮剧艺人吸收、融化,成为富宁壮剧的主要声腔之一。伴奏乐器有土锣、土鼓、铓、钹和土二胡、土三弦、笛、唢呐等。剧目有《螺蛳姑娘》、《换酒牛》、《穷山巨变》等。
云南广南壮剧
流行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支系沙族聚居的广南一带。原名“沙剧”,系由沙族歌舞受汉族戏曲影响发展而成。主要唱腔叫正调,女脚色起唱都带“快哥来”(意即“哥快来”)三字,男脚色起唱都带“侬阿里”(意即“妹在哪里”)三字,明显带着壮族情歌风味。其曲调比较自由,可根据剧中人物感情需要加以变化发挥。此外,还有悲调(近似“皮簧”哭头、滚板)、小调等。伴奏乐器有胡琴(比京胡细长,琴筒用牛角制成)、二胡、三弦、月琴等。打击乐器有脆鼓(竹制小鼓)、大鼓、铓锣、大锣、大小钹、大号等。剧目有根据壮族历史传说改编的《侬智高》,民间生活小戏《瞎子闹店》、《李元庆舂碓》,移植汉族戏曲剧目《薛平贵》、《金纱帕》,以及新创作的现代戏《万年树》、《曲折的水沟》等。
北路壮剧
广西北路壮剧以马骨胡、葫芦胡、月琴等为伴奏乐器。马骨胡用马腿骨做琴筒,金属弦,比京胡细而长,音乐清脆、明亮。剧目有《卜牙》、《文龙与肖尼》、《刘二打番鬼》等。北路壮剧的音乐唱腔属联曲体形式,主要包括正调、平调、卜牙调、毛茶调、骂板、恨板、哭调、哀调等。部分角色有特定唱腔,除《正调》外,还有供不同角色使用的几种唱腔,如武士用"武公调",老人用"老汉调"、丑角用"丑角调"等多种曲版。北路壮剧的表演,生、旦都拿扇子,丑行彩旦用团扇(葵扇),小生、花旦用折扇。
清乾隆年间北路壮剧形成初期尚无行当划分,演男青年的叫"甫冒"(壮语译音,下同),演女青年的叫"勒肖",演老头子的叫"老布",演老太婆的叫"老虾"(音"娅"),演强盗的叫"甫贼",演仙人的叫"布仙"。清道光年间大至分为生、旦、老、丑等行。清光绪中叶以后,逐渐形成生、旦、武、丑诸行。再往后,行当划分更细。
南路壮剧
南路壮剧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因受提线木偶戏的影响,最初为唱做分开的"双簧式"演唱形式,后逐渐丰富发展而为戏曲形式。唱时常用"呀哈嗨"衬腔,故又叫"呀嗨戏"。伴奏乐器以清胡(比京胡略大)、厚胡(又叫土胡,比中胡短粗)、小三弦为主。剧目有《解臼》、《双状元》、《双花配》、《宝葫芦》、《百鸟衣》等。
主要唱腔有平板、叹调(慢板类);采花、喜调(中板类);快喜调、高腔(快板类);哭调、寒调、诗调(散板类)等,南路壮剧在行腔时,还采用"一人唱众人和"的帮腔形式,演员在台上演唱,乐队在后台助唱。帮腔多用在起板首句和唱段收尾的衬词、拖腔,末句为重句全帮。这种帮腔手法,无论在制造舞台气氛,烘托剧情环境,还是对人物内心感情的的揭示,渲染等方面,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南路壮剧的表演,角色也有分工,行当大略分为生、旦、净、丑四行,花脸分大小花脸,小生有文生、武生,旦角有正旦、武旦、老旦。
壮剧生、旦、净、丑的表演特点是:生行表演温柔、大方、朴实,常用中八字步与正、反摆手法,显示出壮族男子汉的气势。旦行常用转扇舞等身段,表演娇媚灵巧,显示壮族女子的风姿。净行常用重八字步、虎掌,显示壮族武士之风,表演豪放。丑行常用多种眼法、手法、步法,表演灵活多变,诙谐、滑稽。
壮族师公戏
壮族师公戏脱胎于壮族民间师公教的祭祀娱神歌舞,表演初时着红衣戴木面具,后改为化装着戏服,以蜂鼓、锣、钹和无膜笛伴奏,剧目有《莫一大王》、《白马姑娘》等;流行于云南的富宁壮剧及广南壮剧受汉族地方戏曲影响较大。
师公戏的表演,早期有七十二种面具,每种代表一类人物,各有自己的典型身段。以后创作、改编演出的《红铜鼓》、《夜明珠》、《玫瑰花》、《百鸟衣》、《水轮泵之歌》等都博得观众的好评。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壮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壮剧植根于民族生活土壤之中,是壮族人民创造的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剧种,是东南亚地区的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 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壮剧受到多元文化和强势文化的冲击,生存出现危机。青年一代追求时尚,视壮剧为土俗,欣赏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热情锐减。随着壮剧老艺人相继去世,不少地方壮剧的传承出现断代,这一特色剧种开始自然消失。及时对壮剧进行抢救和保护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