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大鼓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鼓书暨鼓曲形式,传统曲艺曲种之一。普遍流行于河北境内并流传于周边河南、山东、北京、天津、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在流传过程中曾有过“大鼓书”、“梅花调”、“西河调”、“河间大鼓”和“弦子鼓”等名称,20世纪20年代在天津被定名为西河大鼓。2006年,西河大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详细介绍 PROFILE +

相关项目

1、西河大鼓(天津市),编号:Ⅴ-5
(1)批次/类型:2014年(第四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天津市
(3)保护单位:天津市曲艺团
2、西河大鼓(河北省),编号:Ⅴ-5
(1)批次/类型:2006年(第一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河间市
(3)保护单位:河间市文化馆
3、西河大鼓(河北省),编号:Ⅴ-5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廊坊市
(3)保护单位:河北省文安县文化馆

发展历程

名称来源

西河大鼓由木板大鼓发展而来,河间是西河大鼓的主要发源地,起源时间约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流行于河北、山东、河南、天津、北京以及东北和西北部分地区。

有关专家考察,西河大鼓原名“梅花调”(至今河北省中部农村的老年人仍称之“梅花调”),流入天津后才改名为西河大鼓。因为天津人习惯把大清河、子牙河统称为西河,而原有的梅花大鼓在此两河流域最为发达,为了将二者区分开来,便把冀中传来的梅花调称作“西河调”了。

历史渊源

西河大鼓脱胎于清代中叶的“弦子书”和“单鼓板”。“弦子书”源于“鼓子词”,清乾隆年间(1736~1795),在冀中农村十分流行,艺人怀抱弦索或三弦,自弹自唱,说白相间。 “单鼓板”又名木板大鼓,源于“词话”。据传,清代乾隆年间,保定府艺人刘传经、赵传璧、王路三人,将“弦子书”和“单鼓板”合档同台,鼓、板、弦三者并用,民间艺人纷纷效法,遂在冀中流行起来。

西河大鼓滥觞于清代咸丰、同治年间,首创艺人当推马三峰。马三峰(生卒年月不详),本名马瑞合,浑号三疯子,高阳县人。师承河间木板大鼓艺人白玉福。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他不仅巩固完善了木板大鼓与弦子书合二为一,鼓板弦乐并用的伴奏体制,又将小三弦改为大三弦,以增加音量,扩大音域。将木质简板换成钢质月芽板,改进了音质。同时,还将木板大鼓只有一板一眼的板式,扩充为头板、二板、三板等板式,又将皮簧、梆子、老调以及冀中民歌、俚曲的音乐融人大鼓的唱腔,创立了双高、反腔、紧五句、一马三涧等新曲调。从而形成了西河大鼓的基本形态。

这一演唱体制,后被其门徒朱化麟(1866—1941,浑号大官)、王振元(1853—1917,浑号毛贲,雄县人)、王再堂(1865~1942,浑号转眼王,雄县人)继承和发展,使西河大鼓逐渐发育成熟,其中朱化麟的贡献似乎更大些。他在行艺过程中,广泛收集当地民歌小调,并学习武术,积累了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深厚的艺术经验。以此为基础,将马三峰的改革成果进一步强化,使之更加规范。朱化麟的艺术风格追求“帅”、“巧”、“俏”,行内称之为“朱派”。而王振元的艺术风格则以嗓音洪亮、气度豪迈著称,行内称之为“王派”。

至辛亥革命前后,由木板大鼓向西河大鼓的转变已然成熟,在农村以“赶庙会“的方式说唱中篇书为主,在河北省农村普遍流行,有部分艺人便进入城市谋生。与其发源地最近的城市便是天津,最早到天津的演员有张双来、焦永泉、焦永顺、张士德、张士泉、白文生、白文明等,当时尚无西河大鼓之名,仍沿用在农村的叫法称为“犁铧片“或“梅花调“,也有的就叫“说书“。

1924年,易县的王凤咏在天津“四海升平“与刘宝全等名家合作,在写海报时,因天津已有金万昌演唱的梅花大鼓(也称“梅花调“),为区别起见定名为西河大鼓。因为这个曲种来自大清河、子牙河流域,天津人习惯称此两河为西河和下西河,故而得名。虽然这是在一种偶然的情况下定名,但由于它符合曲种的实际情况,而得到同行的认可。

西河大鼓进入天津后,最初在西城根儿一带“撂地说书“,后来移进草创时期的说书棚,以书馆、茶社为主要演出场地,逐步发展成为说唱长篇书的形式,使许多演员在“书路“上不断提高,其唱腔反而放在次要地位,这样的结果,使一部分人弃唱改说,成为评书演员,如咸士章、张起荣、张树兴、赵田亮等。这些人改说评书以后,仍以原来鼓书的“书路“进行表演,一般来说缺乏评书那种细腻的描绘、知识穿插和对书情书理的评论,但却能以情节紧凑为长,也能受到许多观众的欢迎,与评书形成平分秋色之势。

另一部分人则以演唱短段为主,参加各种综合曲艺场演出,他们在原有的小段的基础上,又向当时流行的京韵大鼓等鼓曲学习,运用西河大鼓曲调,演唱固定的脚本,在唱腔上加以丰富,提高了演唱技艺,演出于综合曲艺场。如往返京津的焦秀兰、焦秀云,从北京定居天津的马增芬、马增芳及王艳芬等,都在发展西河大鼓的短段上取得一定的成就。至20世纪30年代,在天津又出现了以赵玉峰为代表的“赵派“;郝英吉及其子女(郝庆轩、郝艳霞等)所形成的“郝派“;建国前后又有以马连登、马增芬父女为代表的“马派“,使西河大鼓流派纷呈,展现出多彩多姿的艺术风格。

兴盛时期

自民国初期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西河大鼓进入兴旺时期,涌现了一批诸如李德全(1869~1932年,原名李丕炳,大城县人)、王云峰(1869—1937年,定兴人)、魏聚奎(1875~1946年,清苑县人)、赵玉峰(1894~1971年,艺名赵双合,河间市人)、蔡宝光(1898~1976年,高碑店市人)等颇负盛名、各具特色的演员。

李德全原坐科弦子书,后发现西河大鼓的长处而改唱西河大鼓。在行艺中,他首创了二板尾腔,规范了常用曲调,从而创立了西河大鼓之“北口”,行内称之为“李派”。王云峰的特点是“俗”,即书词通俗、书理易解、书道好记,颇受市民阶层欢迎。魏聚奎的艺术风格是质朴而不失典雅,委婉而不减真挚。赵玉峰则因曾深交评书艺人梁殿元,结识京剧武生高福安,得以将评书之“扣子”和京剧之“身段”引入西河大鼓的演唱中,颇合京津时尚,被行内誉为“赵派”。蔡宝光既学“朱派”之巧,又学“王派”之冲,遂成自家风格,一时名声鹤起,在保定一带影响极大。

低潮时期

进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河北境内日伪盘踞的“沦陷区”以及解放战争时国民党统治下的“国统区”,曲艺艺人生计艰难,书坛风气委靡,书目内容庸俗,一些女艺人更受尽了非人的凌辱。此时期,西河大鼓在城市中已跌人极其悲惨的低谷。与沦陷区和国统区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与解放区,曲艺艺术颇受重视,成为宣传群众、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

冀中、冀西解放区的西河大鼓艺人如王魁武、王尊三、李国春等,利用西河大鼓作为战斗武器,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繁荣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西河大鼓获得新生。西河大鼓作为艺人最众、书目最多、流布最广的曲种。西河大鼓艺人,配合中国共产党的各项中心工作,说新书,唱新词,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不少艺人再度出山,重显身手,如王书祥、魏炳山、李成林、郑瑞田、朱孝纯、李全林、高庆恩、李跃德、魏德泉、武英占等名家,重新活跃曲坛。马增芬重返北京曲坛,向名弦师朱孝纯学到许多朱派唱腔,后又与其父马连登合作,创出新兴的马派女腔。王艳芬从北京回归故里保定,参加省曲艺实验队,1957年在河北电台连播《呼家将》,引起哄动效应。此时众多名老演员都收了徒弟,如蠡县的刘德欣,从1949年以后就教徒四十多名,并传徒孙二十余名。刘德欣与王彦顺、刘德三、李宝光四人共收徒二百余名,被行内称为西河大鼓在蠡县的“四大家族”。白建章、涨均平、张小娣、李春田、李小红、陈德照、赵长发等也都是当时的著名演员,其他如马俊英(女)、段少舫(女)、壬连君(女)、赵岚章(女)、赵挂芬(女)、张新艳(女)、宋文章、刘焕章、刘艳琴(女)、王增英、刘素仙(女)、许印春、李连魁、赵连芳、陶艳霞(女)、郭金铃(女)等,也都是这一时期陆续涌现出的西河大鼓优秀演员。

为加强对曲艺工作的领导t河北省文化事业管理局于1954年7月成立曲艺工作组。1956年对全省民间艺人进行了登记考核,发给职业演出证的三千八百六十多名艺人中西河大鼓演员不下两千名。1959年省内创办曲艺学校,曲种以西河大鼓为主,又培养了一批新人。1960年河北省曲艺工作组、河北省曲艺工作者协会(筹)在省会天津召开了西河大鼓流派座谈会,对西河大鼓的历史和各流派的演唱艺术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使西河大鼓的发展进入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复苏时期

1962年,随着三千多名农村职业艺人被全部下放农村,省曲艺学校的被解散,西河大鼓的发展一度受到挫折。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量传统书目失传。改革开放后,西河大鼓逐渐复苏,西河大鼓的创作和演出,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一批新人脱颖而出。

1984年,保定的刘晓梅在农村演出新中篇书《莲花魂》,受到领导的重视和鼓励.并在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播放,扩大了社会影响。一些世代说书、家学深厚的艺人,如任丘县的刘焕章,沧州的刘风喜等,也都重新活跃起来。

天津曲艺团又有青年演员郝秀洁(郝艳霞之女)、杨雅琴等。杨雅琴专攻短段,郝秀洁则是长书短段兼演,都成为天津观众熟悉的演员。

传承谱系

西河大鼓在演唱过程中,形成了北口、南口、小北口等三个支系。

北口,流行于白洋淀以东以北地区,代表人物为马三峰(安新县段村人)、朱大官(文安县人)、王振元(艺名“毛奔“,新城县人)、王再望(艺名“转眼王“,雄县人)均是西河调的名家。其中尤以朱大观最负盛誉,他在艺术上有很多创造,并带了不少门徒,形成了河北省中部农村一支庞大的西河体系。

南口,流行于高阳、博野一带,代表人物为马瑞景弟子。经过几代说书艺人的演艺和改进,博采众艺之长,西河大鼓的结构更加严谨规矩,同时又演化出许多新唱腔,大大增强了其艺术性和表现力。

西河大鼓不断发展,逐步形成赵(玉峰)、朱(化麟)、王(振元)、马(连登、增芬)、季(德全)等流派,为西河大鼓的艺术发展开创了新路。“赵派”西河大鼓在北方广大城乡有一定影响,唱腔多借哼音,字郎韵圆,刚劲华丽,表白层次清晰,情理细腻,身段、架功动作借鉴于戏曲,又源于生活而创作运用,说、唱、作程式得当,形成独特的表演方法,鲜明的艺术风格。

艺术特色

表演形式

西河大鼓属于鼓曲类曲种。表演方式十分简单,演员左手持两片钢板,磕打有声,右手以鼓键子击扁鼓,鼓板配合击打,为演唱按节,另有乐手弹三弦为演唱伴奏。有说有唱,说唱相间,叙述故事。一人说唱,称“单口”;二人合演,称“对口”。伴奏乐器,起初主要是大三弦。后来,有的演出团队为了增加音乐效果,又加了四胡、扬琴、琵琶等。

西河大鼓的表演,分“说书”、“唱段”两类。

说书有说有唱,说唱相间,叙述完整的故事。书目基本是中长篇。长篇书又名“蔓子活儿”,往往连续演唱数月。中篇书又名“巴棍儿”,一般可以连演10余场。中篇书大都是实口实词,创作时间比较早,艺术水平比较高。

唱段是通篇歌唱,没有说白。一个唱段,唱词大约100—200句。它表现的只是故事的片断,或具娱乐性、抒情性的诗词。另有“书帽儿”,又名“小巴札儿”,唱词仅数十行,多系笑话儿、巧说之类。一般用它在正书开演之前“垫场”。

板式唱腔

西河大鼓唱腔音乐属板腔体,主要板式有头板、二板、三板。

头板是一眼三板,4/4节拍;二板是一板一眼,2/4节拍;三板是有板无眼,1/4节拍。这三种板式是西河大鼓唱腔慢、中、快的基本节拍。在这三种板式基础上构成了若干个唱腔,这些唱腔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曲调及格式,并有了约定俗成的名字,从而构成西河大鼓的专用唱腔,据说这些专用唱腔原来有30多种。 后来有的不常用,有的少用或者不用了。后来见到的大致有: 起板、紧五句、慢四句、一马三涧、蚍蜉上树、流星赶月、双高、海底捞月、反腔、上反腔、中把腔、下把腔、走腔等。艺人们将这些唱腔称为“曲牌”。正是这些板式和这些“曲牌”的有机联接,形成了西河大鼓唱腔音乐独有的风格特色。

三种板式有各自擅长表现的功能及相应的专用唱腔:头板,为慢板。其节奏缓慢,旋律舒展,主要用于唱段的开始部分,多表现抒情及唱景,或交代事物起因等。头板的唱腔有:起腔、紧五句、慢四句、一马三涧、蚍蜉上山(亦称蚍蜉上树)、流星赶月等。

二板,也称流水板,中速或中速稍快。二板节奏快慢运用较为灵活多变,是西河大鼓唱腔的主体板式,二板可以独立使用。在与其他板式结合时二板主要用于唱腔的开始和中间部分,适于叙述故事。二板的唱腔大致有:上把腔、中把腔、下把腔、双高、海底捞月、悲腔、反腔、下扎腔、梆子穗、走腔、拉腔等。

三板,也称上板,速度快,节奏急促。它主要用于唱段后部的高潮部分,适于表现事情紧迫、情绪激动的情形,三板的唱腔大致有:三板、乍口、收板、数板等。另外,三板中也包括散板。

西河大鼓的专用唱腔,有的是上下两句结构,如起腔、流星赶月;有的是多句式,如紧五句、慢四句;更多的是单一句,如一马三涧、蚍蜉上山、反腔、下扎腔、走腔、梆子穗等。这些单一句曲调或用于唱腔的上句,或用于唱腔的下句,或用于腔与腔的过渡,或者用于某唱段的开始与结尾。虽然在上面将这些唱腔分别放在三种不同的板式中,但在实际运用时,可根据需要将板式加以变化,如一板三眼的唱腔,可变为一板一眼。一个起腔有头板、二板两种板式。紧五句有以一板三眼记谱;也有以一板一眼记谱的,头板,二板的顺序也可相互置换,等等。由此可见,专用唱腔的曲调是基本固定的,板式则可根据演唱的速度及故事发展的需要做些必要的调整。

基本腔调

西河大鼓唱短段的演员,一般皆站立演唱,书鼓用长腿支架。说大书者略有不同,演员面前摆有一张桌子,上面放矮架书鼓,并一块醒木、一把扇子,桌后有一椅,说时可站可坐,而唱时大都起身表演,弦师则坐在演员左侧桌旁。西河大鼓有它的基本腔调,一般的结构为头板——二板——三板。头板速度缓慢,节奏变化不多,一板三眼,只用于全唱段的开始,或抒情写景或介绍和交待故事梗概。二板也叫流水板,速度可快可慢,曲调平稳、流畅。一板一眼,基本是平铺直叙、按字行腔,有时加用花腔。三板由二板蜕化而来,也是一板一眼,没有花腔,常用在一个唱段的高潮或结尾,能制造紧张的气氛。为了表现各种情感的需要,还创造有多种曲调和花腔,如悲调,用于表现悲哀、愁苦的情绪:“双高调”,多用于二板之中,可描绘景色,曲调比较低沉、压抑;“海底捞月”,用于表现喜怒等激动情绪或某些曲调的结尾;“窜板”,表现紧张、危急的情节。 当地的西河大鼓艺人“祖传三代”板鼓说唱,从小就跟随父亲走南闯北,把祖传的曲艺传承下来,演出释文(唱词)可以阐述人的一生,即从母亲怀孕开始,讲述出生、成人、结婚成家、祝寿等,一直到亡故为止,另外还有宣扬善事,歌颂人民生活,教育人们热爱生活、多做善事等内容。唱词语言为河南方言,曲调比较自由,据传授人讲,板鼓说唱曲调跟河南旱船表演中演唱的曲调相似,由于传授人不能说明曲调名称,故不能尽述。

板鼓说唱表演形式比较单一,舞台表演流动不大,但唱词内容丰富,曲调也较优美。

唱腔音乐

西河大鼓的唱腔音乐,是以冀中语音的自然声韵为基础,吸取某些民歌小调的音乐语汇发展而成的。在音乐结构形式上,约有30余种依附于主曲的乐曲和乐句的唱腔,分别归纳在三眼一板的头板一眼一板的二板和有板无眼的三板等三种板式中,在速度上都可作大幅度的伸缩,有的还派生出多种变格唱法,唱腔和谐流畅,生动活泼,似说似唱,易唱易懂。属于头板的唱腔有起板紧五句慢四句一马三涧快头板等;二板的唱腔有起板流水板双高海底捞月反腔蚍蜉上山梆子穗十三咳等;三板唱腔有散板紧流水窜板尾腔等。西河大鼓的基本曲调大体上体现在流水板中,二板起板是流水板的中把唱和下把唱的伸展,头板起板是流水板的发展变化,其它大多数唱腔也都与这几个唱腔有着一定关联。

清朝道光年间,河间府的艺人在木版大鼓和弦子书的基础上,吸收戏曲、民歌和民间叫卖声,对原来的唱腔加以改革,将伴奏乐器小三弦和木版改为大三弦、四胡和铜板,初叫“犁铧片”、“梅花调”,光绪年间定名为西河大鼓。曲调分头板、二板、三板,唱词一般是7字句和10字句,表演讲究手、眼、身、法、步,演员1人站唱,自击鼓板,有三弦、四胡伴奏,使说、唱、作、伴奏配合得当,中间分为几个回头。

唱腔发展

西河大鼓的唱腔发展,首先需要把西河整体唱腔划分成两个种类:一个是西河本体唱腔,包括“起腔”以及“上把位”、“中把位” 、“下把位”、“甩腔”等 ,它们都是从同一个基本调子发展来的,代表了西河的原始本体部分。它们的板式(节拍)形式有头板(4/4拍)、二板(2/4拍 ))、三板(3/4拍)。其中二板形式的“上把位”“中把位”“下把位”唱腔习称为“流水板” 。

另一个范围指“一马三涧”、“双高”、“梆子穗”等等花腔,它们其中主要的部分是西河大鼓唱腔里最初所没有的,是艺人们为了丰富西河唱腔、增加唱腔的色彩性,从西河以外的姊妹艺术唱腔中摄取,又在长期实践中融合在西河中的;也有一部分是从西河内部变化发展出来的,但由于明显的华彩性而划归在花腔里。这两类唱腔比较起来,前一类是西河的主体唱腔,它们构成西河大鼓的主躯干。研究西河大鼓唱腔是如何在板腔体这一特定结构下发展的,也主要是针对前一种情况。

基本调式

西河大鼓是板腔体,在西河大鼓的本体唱腔内,有一个曲调是最基本曲调(其他腔调均由此而衍生 、发展)。西河大鼓的基本曲调与京韵大鼓等板腔体曲种所不同:

京韵大鼓的整体唱腔是单一的调式——宫调式(虽然有少量微调式乐句,但并未形成微调式乐段),这与基本唱腔(平腔)的宫调式是一脉相承的,调式关系比较简单。

而西河大鼓的调式关系较为复杂,整体唱腔的调式是成段落型的以徵、宫为主的调式交替形式,即下把位、中把位的交替,每个把位常是连续几个乐句。(在西河大鼓界,艺人们为三弦伴奏方便,习惯将落尾音归为“把位”称呼。落音3为上把位,落音5为中把位,落音1为下把位 。中把位和下把位由于具有调式的稳定性,故实际是微调式和宫调式。但上把位尚不足以确定为角调式。)

华彩腔调

这类唱腔的主要部分来源于西河以外的姊妹艺术(西河大鼓奠基人之一的朱化麟演唱“双高”时,常有插话解说云:众位,这个腔调是从“西城调”里摘来的,因此叫做“双高慢西城”——摘自钟声《西河大鼓基本曲调与发展》,经长时期磨合,已经与西河风格相统一,但仍保留了一定程度的自身色彩,如调式、句型结构等。正因如此,才博得西河艺人们的钟爱,被用来丰富了西河唱腔;此外也有一些是由西河本腔里变化发展出来,由于具有明显的华彩性并形成固定的模式,也被冠以名称当作特殊的华彩腔调应用。

这些唱腔可有两种划分方式 :A、按板式划分,它们也有各自的板式形态,有的是固定一种板式,有的可以变换板式;B、按句型划分,它们有的是单句唱腔,其中有上、下句之分;有的是多句体的乐段(包括两句体)。为实用方便,姑且采用第二种分。

1、属于单句上句体的主要有:

“一马三涧”——头板,商调式。特点是最末尾一字唱腔拖长,三次落在2上。

“梆子穗”——二板,徵调式。

“反腔”——二板,商调式。

“满山芳艳”——二板,徵调式。

2、属于单句下句体的主要有:

“海底捞月”——可有二板、三板两种板式,宫调式。

“蚍蜉上树”——通用于头板、二板、三板各板式,宫调式。

“十三咳”——二板,宫调式。

3、多句体段落的主要有:

“悲腔”——(两句体),徵、宫交替调式。

“双高”——二板,句子较多,落音通常是3、2、6。

“哭相思”(悲调)——二板,徵、宫交替调式。

“蚂蚱蹬腿”——商、宫交替调式。

“嘎腔”——(两句体),宫调式。

主要流派

马派西河大鼓

马派西河大鼓创始人之一马增芬,女,西河大鼓演员。北京人。五岁随父马连登(马派西河大鼓创始人之一)学艺。七岁登台。曾在平、津一带演出。建国后,任中央广播说唱团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1960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擅唱短段,与其父共创西河大鼓“马派”唱腔。擅演曲目有《薛家将》、《花唱绕口令》,《江竹筠》、《一分钱一两米》等。其父马连登系著名评书演员。其兄弟姐妹还有马增锟、马增蕙、马增祥、马岐。

艳派西河大鼓

艳派西河大鼓创始人是艳桂荣,本名孙桂荣。她自幼家境贫寒,无钱拜师,暗地偷着学艺。后来张锡鹏发现她天赋条件很好,主动收她为徒。15岁登台说书,颇受欢迎,被誉为小西河。后加入天津市红桥区曲艺团,与其夫、三弦乐师赵启文合作,达到了她艺术的第一个高峰。1958年她曾在中央广播电台播演长篇西河大鼓《杨家将》,受到全国各地听众的赞赏,从此名声大振。1960年随天津市曲艺演出团到东北各地演出。“文革”中她所在的红桥区曲艺团撤消,转业到工厂,“文革”后调入天津实验曲艺杂技团,从该团退休后仍长期活跃在舞台,直至20世纪90年代末。2005年1月30日,艳桂荣因病在津逝世,享年75岁。

田派西河大鼓

田荫亭(1915~1997),田派西河大鼓创始人、著名书画家。字悦川,号省骄,原籍河北省河间卧佛堂乡河西村。

自幼承继家学,随父田士杰、胞兄田起山学习书法,聪敏过人,精勤不辍,楷、行、草书俱佳,尤以行书为最。行书兼精颜(真卿)、黄(庭坚)、赵(孟頫)、潘(龄皋)诸体,风华婉转,潇洒流畅。并于攻书之余兼画兰草,其兰草高迈超俗,富有书卷气,同道称之为“书画兼善”、“囊括众美者也”。其子田蕴章、田英章皆蒙其教诲,后成书家。

田荫亭幼年随父(士杰)习学西河大鼓,十岁入津城,以说唱谋生。十八岁拜西河大鼓泰斗赵玉峰先生为师,技艺大进,加之天赐佳喉,直至八旬,黄钟不倒。参加天津市和平区曲艺团后,曾获津门曲荟最高奖——优秀奖。至中年,其西河大鼓艺术已达炉火纯青之境,说、唱、做、念臻于完美,创词编曲无一不佳,弟子数十人,再传弟子多不胜数,优秀门人有河北省曲协副主席段少舫、曲艺家赵连甲等。

赵派西河大鼓

赵玉峰,生于1895,河间北皇亲庄人,西河大鼓“赵派”艺术的创始人,曾任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理事,辽宁省文联委员,鞍山市政协委员。

赵玉峰自11岁随堂兄学唱西河大鼓,18岁后曾两次进京学艺。他学习刻苦,善于独创,取百家之长、姐妹艺术之精华,将西河大鼓的乡音土调改为京韵京白,杂揉京韵大鼓的演唱技巧,在发掘袍带书和短打书上提高西河大鼓的表演技巧,遂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故称“赵派”。

“赵派”是西河大鼓的一个重要艺术流派,后流传到京、津及东北等地。“赵派”的艺术特点:行腔浑厚、健美,说唱并重、字硬韵圆,节奏明快,唱作合谐,苍劲质朴,表演时发挥内在情感,讲究手眼身法,合作自如,成功地将戏剧的刀马、袍带等身段、功架移植于说书之中,使说、唱、做紧密结合来塑造人物,表达书情,主张吸取其它曲种的随腔和衬腔伴奏法以及打、轧指法,用以增强乐感、节奏感。解放前,演出的曲目主要有《包公案》、《隋唐演义》、《杨家将》等。

建国后,在辽宁省鞍山市曲艺团任教师兼演员,改编过《渔夫恨》、《烈火金钢》等曲目,受到好评。1960年赴天津参加西河大鼓经验交流大会,并到北京传艺。有传记《鼓艺生涯五十年》。其弟子很多,享有盛誉的有田荫亭、刘兰芳等。

1973年底,赵玉峰因病去世,享年78岁。

郝派西河大鼓

郝派西河大鼓创始人郝英吉是河北省高阳县人,曾先后师从于王殿邦及马小疯子(艺名)。王、马二人均属“南口”西河的第二代,而马小疯子是“北口”西河创始人马三峰的儿子,兼受其父影响。这样,郝英吉既是“南口”西河的第三代,又兼得“北口”要领。当时西河大鼓作为刚刚崛起的曲种,不但以其新颖而产生魅力,且具有广阔的进一步充实、润饰和再创造的空间。因此一些有见地的艺人便在继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形成新的个人风格,遂在西河大鼓领域形成了一个空前的流派纷呈的局面。郝英吉也是诸多创新者之一,他在“南口”“北口”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发挥个人演唱之特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流派——郝派,在当时各路劲旅中具备了鼎足之实力。

郝英吉主工长篇鼓书,他的书段生动紧凑,说“扣子”、唱“扣子”,善用悬念紧紧抓住观众;表演上不仅说、唱俱佳,而且采用口技等手法,使表演有声有色,感染力极强。在唱腔方面,以花腔花调多而著称。他不拘泥于老腔老调,常创造性地运用“二黄大反腔”、“十三咳”、“大悲腔”等华彩腔调,使书段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比如在演唱《汾河湾》时,一曲“大悲腔”,把柳氏悲伤绝望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时台下便有观众立起,泪流满面地说“让她找我来!”——竟到了如此忘情的地步。他拿手的“双高”和“刀刀痛”两段唱腔,也每次演出都令人叫绝不已。对此,不少文字资料有所记载。遗憾的是由于当时缺少录音条件,没有留下音响资料,但我们仍然能够从后人的传唱中略窥其一斑。

郝派西河的传承关系主要是体现在其家族中。以郝英吉为第一代,郝家先后有三代人从事西河大鼓艺术。第二代中的郝庆轩、郝庆国、郝艳春、郝艳霞、郝艳卿都是直接在父亲的严格传授下成才,陆续成为颇负盛名的演员和弦师的。

郝英吉,艺术生涯的前半段是在乡间,后半段进入城市,先在天津,后到沈阳。这一流向同西河大鼓产生、发展的轨迹是一致的。西河大鼓在冀中农村产生,成熟后涌入天津这座繁华的水陆码头城市,然后又传往东北、西北各地。可以说郝英吉当时受到这股潮流所裹挟,把自己的艺术活动从乡村转向了城市;也可以说,正是由于郝英吉这样的一批艺人,才使西河大鼓跻身于城市市民的欣赏圈。郝派第二代基本上是在沈阳成长起来的,他们演出的足迹遍布东北各大城市。之后,其中的一枝郝艳霞三十岁后转回出生地天津,正值其艺术成熟期,很快便成为津门曲坛上的名伶。郝艳霞不但把郝派西河带到了天津,还将自己的女儿郝秀洁培养成为郝派的第三代传人。

内容曲目

西河大鼓内容以民间故事、历史通俗演义、通俗小说为主。在书目上主要有长篇(蔓子活)、中篇(巴绲儿)、短篇鼓词(小段)、书帽(小巴掌),其中长篇和中篇边说边唱,小段只唱不说。

西河大鼓的传统书目,有中长篇150余部,小段书帽 370余篇。内容大部分是历代战争故事历史演义民间故事通俗小说神话故事和寓言笑话等。其中不少书目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愿望,情节曲折,语言生动,继承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学的优良传统。传统书目异常丰富,中长篇鼓书有《封神演义》、《薛家将》、《太原府》、《劫刑车》、《三全镇》、《呼家将》等100多部,小段有《小姑贤》、《兰桥会》等数百个。反映现代题材的中长篇鼓书有《地道战》、《林海雪原》等。反映现实革命斗争的新编书目,如《平原游击队》、《白毛女》、《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晋察冀小姑娘》等。

1937年后,不少西河大鼓演员积极参加了抗日救亡工作,编演了不少新曲目,如王魁武(1891~1947)编演的《昝岗惨案》、《减租减息》;王尊三编演的《保卫大武汉》、《亲骨肉》、《晋察冀小姑娘》等。

相关词条推荐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6600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相关知识文章
中国十大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曲艺代表曲种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据不完全统计,活在中国民间的各族曲艺曲种约有400个左右。那么,中国著名的传统曲艺有哪些?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相声、评书、二人转、琴书、大鼓、弹词、时调小曲、粤曲等,其中,相声、北京评书、苏州评话、数来宝、莲花落、山东琴书、东北大鼓、山东大鼓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赫哲族伊玛堪入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中国十大非遗曲艺。
【中国非遗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曲艺项目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中国有几百种传统曲艺,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曲艺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曲艺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曲艺名单,包括苏州评弹、山东大鼓、陕北说书、扬州清曲、凤阳花鼓、四川评书等。
北京非遗曲艺有哪些 北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名录
北京建城历史长达3000余年,有着无比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的每一项非遗文化都积淀着岁月的痕迹,也饱含着老北京的时代记忆。非遗文化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北京市曲艺非遗项目就有相声、京韵大鼓、单弦牌子曲、北京评书、数来宝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北京市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四川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录 四川非遗曲艺有哪些项目
“天府之国”的四川历史悠久,巴蜀地域文化厚重,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四川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丰富、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川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四川扬琴、四川竹琴、四川清音、金钱板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四川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天津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天津非遗曲艺有哪些
传统曲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艺术形式。“非遗曲艺”的精髓在于它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依靠心口相传,无形可循,它是开放的,流淌的!表现民族文化要有国际视角,因为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天津市曲艺非遗项目就有西河大鼓、京东大鼓、天津时调、相声、京韵大鼓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天津市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上海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录大全 上海曲艺国家级非遗名单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中国有几百种传统曲艺,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曲艺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曲艺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上海市曲艺非遗项目就有苏州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锣鼓书、浦东说书、独脚戏、浦东宣卷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上海市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山东曲艺国家级非遗名单 山东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录大全
山东省地处齐鲁大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山东省是文化大省,也是非遗大省,非遗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东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山东大鼓、胶东大鼓、山东琴书、莺歌柳书、山东落子、端鼓腔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山东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广西非遗曲艺有哪些 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名录
广西是一个具有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的多民族地区,传承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由于广西复杂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性、多样性、独特性等几个特点。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西曲艺非遗项目就有广西文场、桂林渔鼓、末伦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广西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宁夏非遗曲艺名录 宁夏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宁夏小曲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说唱艺术,是宁夏土生土长的民间音乐形式,其题材丰富详实,语言风趣幽默,生动反映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情景。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宁夏曲艺非遗项目就有宁夏小曲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宁夏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山西曲艺国家级非遗名单公布 山西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录大全
山西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文化遗传更是数不数胜。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用灵巧的手工艺品,比如剪纸等,通过社会生产和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绝妙的艺术作品。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西曲艺非遗项目就有潞安大鼓、襄垣鼓书、三弦书、莲花落、翼城琴书、弹唱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山西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江苏非遗曲艺有哪些 江苏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非遗,是传统文化“活”的灵魂,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承载着文化意识和民族精神。江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江苏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苏州评弹、扬州评话、扬州清曲、扬州弹词、南京白局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江苏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浙江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录大全 浙江曲艺国家级非遗名单公布
浙江是“非遗大省”,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无数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曲艺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的不断变化中,形成了众多地域特色鲜明的地方曲种。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浙江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温州鼓词、绍兴平湖调、摊簧、绍兴莲花落、温州莲花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浙江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安徽非遗曲艺名录 安徽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安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是人们世代相承、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安徽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凤阳花鼓、渔鼓道情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安徽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福建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单公布 福建曲艺非遗有哪些项目
福建省较早探索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将非遗纳入文化生态保护中,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等先后设立。“文化生态区的设立,是从传统舞台艺术赖以生存的土壤入手,从民俗信仰等方面改善传统戏曲的生存环境,使福建戏曲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福建曲艺非遗项目就有福州评话、福州伬艺、南平南词、锦歌、歌册(东山歌册)、答嘴鼓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福建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西藏曲艺非遗有哪些项目 西藏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录大全
西藏是文化资源大区,包括民间文学、传统歌舞、传统戏剧、传统藏医药等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形态多样、弥足珍贵。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西藏曲艺非遗项目就有古尔鲁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西藏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河南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单公布 河南曲艺非遗有哪些项目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文化底蕴丰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项目众多。河南用非遗诠释中原文化,展现中原历史、诉说中原文明,描述中原人物。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河南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河洛大鼓、河南坠子、三弦书(南阳三弦书)、大调曲子、陕州锣鼓书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河南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江西非遗曲艺名录 江西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江西省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省,因为江西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保留下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江西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萍乡春锣、客家古文、永新小鼓、南昌清音、都昌鼓书、江西莲花落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江西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河北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录大全 河北曲艺非遗有哪些项目
曲艺历史悠久、魅力独特,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门类。曲艺是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通常一个演员模仿多种人物,以“一人多角”的方式,通过说、唱,或似说似唱,或又说又唱来叙事、抒情,把人物和故事演绎出来。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河北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山东大鼓、西河大鼓、木板大鼓、乐亭大鼓、京东大鼓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河北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吉林非遗曲艺有哪些 吉林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吉林省主要为阿尔泰语系诸少数民族的活动区域,朝鲜族、满族、蒙古族等许多少数民族自古即在此繁衍生息,生产方式以渔猎、采集、狩猎为主,处于华夏文明的边缘地带,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吉林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东北大鼓、二人转、乌力格尔、朝鲜族三老人、盘索里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吉林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广东非遗曲艺名录 广东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广东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有粤剧、醒狮、茶艺、蜈蚣舞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东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龙舟说唱、歌册、粤曲、木鱼歌、竹板歌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广东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