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鼓词,又称“瞽词”或“盲词”,俗称“唱词”,是浙南地区最大的曲艺种类,亦为华东和浙江省的主要曲种之一。温州鼓词长于抒情,善于叙事,通俗易懂,内含丰富;唱腔押韵,音节和谐,保持了民间说唱音乐的特色。发源于温州瑞安,流布于温州、青田、玉环等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陈十四娘娘》《十二红》等。2006年5月20日,浙江省瑞安市申报的“温州鼓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Ⅴ-13
  • 申报地区: 浙江省
详细介绍 PROFILE +

相关项目

1、温州鼓词(浙江省),编号:Ⅴ-13
(1)批次/类型:2006年(第一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瑞安市
(3)保护单位:瑞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温州鼓词(浙江省),编号:Ⅴ-13
(1)批次/类型:2011年(第三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平阳县
(3)保护单位:平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艺术特点

表演

温州鼓词按表演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叫“平词”,指演唱历史传书、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的鼓词。凡逢红白喜事,或款待客人,或因争端认错罚词,曲调文雅,抒情达意,赏心悦目;还有一种叫“大词”,又称经词,也称“娘娘词”,都在庙宇中演唱,其形式颇似一种祭祀仪式。唱大词时,用一鼓一拍,擂大鼓,敲大锣,曲调高亢、粗犷,比较原始,可以连唱几昼夜。

温州鼓词的表演形式以一人演唱为主,称为单档。演唱时,艺人的右前安放扁鼓,其下的発脚上系一抱月(梆),前围幔,正中平摆牛筋琴。现在,一些艺人又在右前凳脚上挂堂锣或钗,以增加表演气氛。表演时,艺人端坐椅上,左手执拍,右手持鼓签(竹签),敲奏琴、鼓、梆、锣。温州鼓词有其鲜明的说唱特点,它完全依赖于嘴上快慢得当、轻重有序的“口劲”,要求表演者兼生、旦、净、末、丑于一身,做到交代情节要分明,神态表情要逼真,讲究抑扬、顿、挫,辅之以动作、手势,从而在嘴上幻化出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营造出纷繁复杂的各种氛围。

唱腔

温州鼓词的唱腔曲调是在不断借鉴、创新中发展起来的。原始的鼓词曲调平板单调,基本上是吟唱式的上下句结构。后来,艺人们通过吸收民间音乐如小调、田歌等,借鉴戏曲音乐如京剧、越剧、瓯剧、高腔、梆子、黄梅戏,不同程度地套用戏曲曲牌音乐等,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唱腔和艺术流派,丰富并发展了鼓词。鼓词唱腔板式和戏曲一样,轻重缓急、错落有致。大致可归纳为“原板”、“慢板”、“快板”、“紧板”、“泛板”、“倒板”、“清板”、“散板”、“数板”等。

乐器

鼓词主要乐器有大鼓、大锣、扁鼓、牛筋琴、三粒板、小抱月等。

曲调

温州鼓词常用曲调有“太平调”、“吟调”、“大调”等。“太平调”是鼓词基本曲调,也有称之为“太平唱”。分“正太平调”和“反太平调两种,分别为徵调式和宫调式。“吟调”亦称“田歌”,节奏自由,该调在鼓词唱腔中运用比较普遍,乡间百姓大都会吟唱。主要有“相思腔”、“赞叹腔”、“诗赋腔”等。“大调”亦称“灵经大调”或“娘娘词窦”,属徵调式。

音乐

温州鼓词音乐是一种板式变化音乐,有9种基本板式,常用曲调有正、反太平调等。它的曲式属于单曲体结构形式。往往以一首乐曲为基础,吸收民间小调、歌谣及其他戏曲音乐,运用板式的变化而产生各种变奏。

艺术流派

温州鼓词主要分为阮(世池)、丁(凌生)、陈(志雄)三大流派。阮派善于吸收民间俗语和其他艺术门类之长,咬字准,吐字清,道白通俗,唱词婉约,以刻画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和农妇村姑见长,艺术风格纤细华美,代表曲目有《文武香球》、《十美图》等。丁派表演庄重,唱腔平缓,道白自然,用鼓准确,善于演唱英雄人物,艺术风格庄重浑厚,代表曲目有《天宝图》、《拳打镇关西》等。陈派嗓音高亢清亮,音色甜美醇厚,唱腔刚柔相济,音乐可塑性强,能适应不同类型的人物故事说唱,艺术风格清丽壮美,代表曲目有《三打白骨精》、《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流行地区

温州鼓词的流行区域,主要在温州地区。但在丽水市青田县靠近温州的部分地方及玉环县的楚门、坎门,上海的南市,安徽的歙县等地也都流行过温州鼓词。

相关词条推荐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0188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中国十大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曲艺代表曲种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据不完全统计,活在中国民间的各族曲艺曲种约有400个左右。那么,中国著名的传统曲艺有哪些?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相声、评书、二人转、琴书、大鼓、弹词、时调小曲、粤曲等,其中,相声、北京评书、苏州评话、数来宝、莲花落、山东琴书、东北大鼓、山东大鼓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赫哲族伊玛堪入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中国十大非遗曲艺。
【中国非遗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曲艺项目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中国有几百种传统曲艺,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曲艺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曲艺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曲艺名单,包括苏州评弹、山东大鼓、陕北说书、扬州清曲、凤阳花鼓、四川评书等。
广东曲艺品种有哪些 广东音乐曲艺种类 广东曲艺文化概述
广东省内的曲艺品种众多,从广义上来说广东省内各个曲艺品种就有龙舟歌、高州八音锣鼓、信宜采茶调、木鱼书、兴宁市竹板歌、粤曲、粤语讲古、潮州歌册、粤曲星腔、花朝戏;粤东北的“二人转”、新兴花灯调、民间曲艺、东莞木鱼歌、龙舟歌、龙舟说唱等。狭义上来说指的就是广东曲艺单指粤曲演唱。下面就随本文一起来详细的了解广东曲艺的品种有哪些吧!
河南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单公布 河南曲艺非遗有哪些项目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文化底蕴丰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项目众多。河南用非遗诠释中原文化,展现中原历史、诉说中原文明,描述中原人物。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河南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河洛大鼓、河南坠子、三弦书(南阳三弦书)、大调曲子、陕州锣鼓书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河南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吉林非遗曲艺有哪些 吉林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吉林省主要为阿尔泰语系诸少数民族的活动区域,朝鲜族、满族、蒙古族等许多少数民族自古即在此繁衍生息,生产方式以渔猎、采集、狩猎为主,处于华夏文明的边缘地带,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情。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吉林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东北大鼓、二人转、乌力格尔、朝鲜族三老人、盘索里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吉林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重庆国家级非遗之曲艺名单公布 重庆曲艺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除向西接盆地腹地外,北、东、南等方向多为盆周山地环绕,历史以来形成了相对封闭和独立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巴渝文化的独特性和神秘性。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庆市曲艺非遗项目就有四川扬琴、四川竹琴、四川清音、车灯、金钱板、四川评书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重庆市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山西曲艺国家级非遗名单公布 山西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录大全
山西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文化遗传更是数不数胜。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用灵巧的手工艺品,比如剪纸等,通过社会生产和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绝妙的艺术作品。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西曲艺非遗项目就有潞安大鼓、襄垣鼓书、三弦书、莲花落、翼城琴书、弹唱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山西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陕西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单公布 陕西曲艺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陕西分陕北、陕南、关中三个地区创造了众多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陕西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西安鼓乐、中国剪纸、中国皮影戏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陕西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陕北说书、榆林小曲、陕北道情、眉户曲子、韩城秧歌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陕西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山东曲艺国家级非遗名单 山东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录大全
山东省地处齐鲁大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山东省是文化大省,也是非遗大省,非遗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东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山东大鼓、胶东大鼓、山东琴书、莺歌柳书、山东落子、端鼓腔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山东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非遗曲艺有哪些 北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名录
北京建城历史长达3000余年,有着无比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的每一项非遗文化都积淀着岁月的痕迹,也饱含着老北京的时代记忆。非遗文化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北京市曲艺非遗项目就有相声、京韵大鼓、单弦牌子曲、北京评书、数来宝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北京市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青海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录 青海曲艺国家级非遗有哪些项目
青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矿区”,形式丰富多彩、民族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青海悠久历史的见证,更是增强民族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联结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青海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贤孝(西宁贤孝)、青海平弦、青海越弦、青海下弦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青海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安徽非遗曲艺名录 安徽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安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是人们世代相承、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安徽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凤阳花鼓、渔鼓道情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安徽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河北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录大全 河北曲艺非遗有哪些项目
曲艺历史悠久、魅力独特,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门类。曲艺是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通常一个演员模仿多种人物,以“一人多角”的方式,通过说、唱,或似说似唱,或又说又唱来叙事、抒情,把人物和故事演绎出来。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河北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山东大鼓、西河大鼓、木板大鼓、乐亭大鼓、京东大鼓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河北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上海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录大全 上海曲艺国家级非遗名单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中国有几百种传统曲艺,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曲艺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曲艺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上海市曲艺非遗项目就有苏州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锣鼓书、浦东说书、独脚戏、浦东宣卷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上海市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浙江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录大全 浙江曲艺国家级非遗名单公布
浙江是“非遗大省”,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无数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曲艺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的不断变化中,形成了众多地域特色鲜明的地方曲种。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浙江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温州鼓词、绍兴平湖调、摊簧、绍兴莲花落、温州莲花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浙江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四川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录 四川非遗曲艺有哪些项目
“天府之国”的四川历史悠久,巴蜀地域文化厚重,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四川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丰富、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四川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四川扬琴、四川竹琴、四川清音、金钱板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四川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天津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天津非遗曲艺有哪些
传统曲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艺术形式。“非遗曲艺”的精髓在于它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依靠心口相传,无形可循,它是开放的,流淌的!表现民族文化要有国际视角,因为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天津市曲艺非遗项目就有西河大鼓、京东大鼓、天津时调、相声、京韵大鼓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天津市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黑龙江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单公布 黑龙江曲艺国家级非遗项目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东北边疆,区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植于民族民间,凝聚着先民的智慧,传承着深层的文化基因,连接着历史和未来,成为北方民族和龙江大地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黑龙江曲艺非遗项目就有东北大鼓、东北二人转、达斡尔族乌钦、赫哲族伊玛堪、鄂伦春族摩苏昆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黑龙江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湖南非遗曲艺有哪些 湖南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单公布
湖南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民族和文化,独特的自然资源给湖南留下了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湖南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丝弦、鼓盆歌、长沙弹词、祁阳小调、湖南渔鼓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湖南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广东非遗曲艺名录 广东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广东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有粤剧、醒狮、茶艺、蜈蚣舞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东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龙舟说唱、歌册、粤曲、木鱼歌、竹板歌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广东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