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鼓子,又名兰州鼓子词、兰州曲子,简称鼓子,是流行于兰州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中国曲艺的古老曲种之一。兰州鼓子是以坐唱为主的曲艺表现形式,曲牌丰富,唱腔优美,风格高雅,韵味悠长,严格按兰州方言行腔,乡土气息浓厚。发源于兰州,流布于兰州周边的皋兰、榆中、白银、定西、临洮等地区。代表剧目有《杨子荣降虎》等。现兰州鼓子已经呈现后继乏人的趋势,急需采取有效措加以扶持和保护。2006年5月20日,兰州鼓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Ⅴ-24
  • 申报地区: 甘肃省
详细介绍 PROFILE +

艺术特点

表演

兰州鼓子是以唱为主的传统曲艺形式,其中有一人、两人、三人演唱之分;主要表演手法是唱和说,有的段子光唱不说,有的段子又光说不唱,而有的段子则有唱有说,似唱似说。一般采用自弹自唱形式,演出时要求演员的手势、面风等,都要能给听众以美的感受。

唱腔

兰州鼓子以兰州方言为语音行腔,有较完整体系。兰州鼓子的板式有整板和散板之分。不同于戏曲的梆子腔体,其节奏有单拍子、复拍子和混合拍子,衔接自然,过渡流畅。唱腔中还有帮腔的曲牌体例,如“太平年”、“依儿哟”、“三朵花”、“摔截子”、正反“离情”、“叠断桥”等等,类似于陇剧中的“嘛簧”,一人唱,众人和,经常运用在气氛热烈紧张、富有感染力的特殊场景。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鼓子前辈们还总结出了一套“五音”的演唱技法。这五音是:鼻音、喉音、齿音、唇音和舌音。“五音”的运用有特殊的讲究,要用到适当的地方,恰到好处,不能乱用。比如带气带恨的地方多用鼻音,叱责发怒的地方多用齿音等等。还有“喷口”、“刚口”、“柔口”等多种演唱技法。

乐器

演唱时以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还辅以扬琴、月琴、琵琶、二胡、板胡、梆子、小铃、箫、笛等;早年还有八角鼓、四叶瓦、瓷碟等击节伴奏,后则用小月鼓击节起头。

曲牌

目前所收集到的兰州鼓子十大调所包含的曲牌总共有70个,分为四大类:牌调类34个,越悲调类18个,平调类15个,杂调类3个。这70个曲牌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一个曲牌几种唱法。以“悲调”为例,除正常的“悲调”外,还有“二起悲调”和“七句子悲调”。再如“鼓子头”有四字头起法,有五字头起法,还有七字头起法,还有散板节奏的八角起法和中间“赋调”的唱法等等,灵活多变,妙趣横生。

音乐

兰州鼓子的音乐包括十大调,这十大调是:鼓、词、悲、胯、越、平、勾、荡、令、百,其中“词”、“胯”、“句”三个调类已经失传,无从考证。除此之外,还有三个调类没有列入十大调之中,实际也属于兰州鼓子的范畴。这三个调类是:“海调”“赋腔”(也叫赋子语)和“夺子”,以“夺子”取代“词调”、以“海调”取代“胯调”,以“赋腔”取代“勾调”。

经典剧目

兰州鼓子的曲目,搜集到的已超过一千种,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以及咏赞景物、喜庆祝颂之类。主要有闺情曲、英雄曲两类。前者如《别后心伤》、《拷红》、《莺莺饯行》、《独占花魁》等,曲词重辞藻的雕饰。后者如《武松打虎》、《林冲夜奔》、《延庆打擂》等,曲词通俗流畅,具有民间说唱文学风格。另外还有些反映消极出世思想的,如《红尘参透》、《渔樵问答》等,当是出于封建文人之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编演了一些新节目,具代表性的有《杨子荣降虎》、《夺取杉岚站》、《劫刑车》等。

流行地区

发源于兰州,流布于兰州周边的皋兰、榆中、白银、定西、临洮等地区。

传承保护

流传现状

长期以来,兰州鼓子的继承发展处于自流状态,随着人们艺术观赏的多元化,以及兰州鼓子演唱活动的日益减少,兰州鼓子已经呈现后继乏人的趋势,急需采取有效措加以扶持和保护。

保护措施

2009年,兰州安宁区鼓子协会搬到了安宁区政府文化馆内四楼,这是政府出资提供给老艺人的一个稳定的公开活动场所,演出费用也由安宁区政府文化馆提供。

入选非遗

2006年5月20日,兰州鼓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Ⅴ-24。

代表人物

魏世发,1940年出生于一个爱好兰州鼓子的家庭,16岁时跟随父亲魏万育、祖父魏孔吉学习兰州鼓子,在李海舟、陆应魁、张立忠等众多老艺人们的点拨中,通过刻苦认真的学习,精心揣摸研究,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了兰州鼓子的曲牌曲调、调门调类,包括各类前奏、间奏、过门音乐等。代表作有《木樾剑》、《献娇娘》、《踏河》等。2009年6月魏世发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陈增三,1950年出生于皋兰县,16岁时正式拜师学艺,成为当时大名鼎鼎的“北山王”魏学君的徒弟。陈增三从艺50年间,游走在兰州乡间,收集整理兰州州鼓子资料20万字,录制音像资料60余张,整理名家唱段150页,为兰州鼓子留下了宝贵的资料。代表作有《俞伯牙抚琴》、《南湖的灯光》等。2012年12月陈增三入选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相关词条推荐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8546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相关知识文章
甘肃非遗曲艺介绍 甘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名录
甘肃省拥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旅游资源,陇原儿女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流光溢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孕育了优秀的民间艺术,展现了甘肃人民的热情、质朴和豪迈。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甘肃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贤孝、兰州鼓子、哈萨克族阿依特斯、秦安小曲、河州平弦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甘肃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甘肃民间文学非遗有哪些 甘肃国家级非遗民间文学名单公布
甘肃是一个历史久远地域广阔、民族众多人文资源环境独特的地区,多种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孕育了西北高原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展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原生态之美,形成了大量的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甘肃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就有宝卷、格萨(斯)尔、米拉尕黑、祝赞词(肃北蒙古族祝赞词)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甘肃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甘肃传统音乐非遗有哪些 甘肃国家级非遗传统音乐名单公布
甘肃有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格萨尔3个非遗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拥有已公布的83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93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甘肃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就有裕固族民歌、花儿、唢呐艺术、藏族民歌、佛教音乐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甘肃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甘肃国家级非遗传统舞蹈名录 甘肃传统舞蹈非遗有哪些项目
陇原民间舞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陇原人民日常文化和休闲生活的重要内容,凝结着人民群众的智慧,饱含着他们对劳动、生活的理解和期望,成为陇上民俗的亮点。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甘肃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就有傩舞、高跷、兰州太平鼓、锅庄舞、鼓舞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甘肃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甘肃国家级非遗传统技艺名录 甘肃传统技艺非遗有哪些
甘肃省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医药学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河岳根源、羲轩桑梓”,历史文化遗产数量多且丰富。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甘肃传统技艺非遗项目就有生铁冶铸技艺、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雕漆技艺、毛纺织及擀制技艺(东乡族擀毡技艺)、窑洞营造技艺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甘肃传统技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甘肃传统戏剧国家级非遗名录 甘肃非遗传统戏剧有哪些项目
文化遗产包罗万象且异彩纷呈,是古往今来人类创造出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和。传统戏剧作为古老而又常新的表演艺术,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充分认识、发掘、保护传统戏剧对于其传承至关重要。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甘肃省传统戏剧名单非遗项目就有秦腔、曲子戏、道情戏、藏戏、皮影戏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甘肃省传统戏剧名单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甘肃非遗传统医药名单 甘肃传统医药国家级非遗有哪些项目
甘肃省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医药学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河岳根源、羲轩桑梓”,历史文化遗产数量多且丰富。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甘肃传统医药非遗项目就有中药炮制技艺(岷县当归加工技艺)、藏医药(甘南藏医药)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甘肃传统医药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甘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有哪些 甘肃国家级非遗民俗名录
甘肃省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医药学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河岳根源、羲轩桑梓”,历史文化遗产数量多且丰富。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甘肃省民俗非遗项目就有中秋节(吉安中秋烧塔习俗)、全丰花灯、药市习俗(樟树药俗)、灯会(石城灯会)、庙会(西山万寿宫庙会)、稻作习俗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甘肃省民俗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甘肃国家级非遗之传统美术名单公布 甘肃传统美术非遗有哪些
甘肃省拥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旅游资源,陇原儿女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流光溢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孕育了优秀的民间艺术,展现了甘肃人民的热情、质朴和豪迈。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甘肃传统美术非遗项目就有藏族唐卡、剪纸、庆阳香包绣制、夜光杯雕、临夏砖雕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甘肃传统美术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甘肃传统体育国家级非遗名录 甘肃游艺与杂技非遗名单公布
甘肃省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医药学的发祥地之一,甘肃省拥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旅游资源,陇原儿女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流光溢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孕育了优秀的民间艺术,展现了甘肃人民的热情、质朴和豪迈。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甘肃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名单非遗项目就有拔河(万人扯绳赛)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甘肃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名单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非遗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曲艺项目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中国有几百种传统曲艺,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曲艺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曲艺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曲艺名单,包括苏州评弹、山东大鼓、陕北说书、扬州清曲、凤阳花鼓、四川评书等。
中国十大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曲艺代表曲种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据不完全统计,活在中国民间的各族曲艺曲种约有400个左右。那么,中国著名的传统曲艺有哪些?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相声、评书、二人转、琴书、大鼓、弹词、时调小曲、粤曲等,其中,相声、北京评书、苏州评话、数来宝、莲花落、山东琴书、东北大鼓、山东大鼓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赫哲族伊玛堪入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中国十大非遗曲艺。
黑龙江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单公布 黑龙江曲艺国家级非遗项目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东北边疆,区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植于民族民间,凝聚着先民的智慧,传承着深层的文化基因,连接着历史和未来,成为北方民族和龙江大地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黑龙江曲艺非遗项目就有东北大鼓、东北二人转、达斡尔族乌钦、赫哲族伊玛堪、鄂伦春族摩苏昆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黑龙江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天津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天津非遗曲艺有哪些
传统曲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艺术形式。“非遗曲艺”的精髓在于它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依靠心口相传,无形可循,它是开放的,流淌的!表现民族文化要有国际视角,因为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天津市曲艺非遗项目就有西河大鼓、京东大鼓、天津时调、相声、京韵大鼓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天津市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重庆国家级非遗之曲艺名单公布 重庆曲艺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除向西接盆地腹地外,北、东、南等方向多为盆周山地环绕,历史以来形成了相对封闭和独立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巴渝文化的独特性和神秘性。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庆市曲艺非遗项目就有四川扬琴、四川竹琴、四川清音、车灯、金钱板、四川评书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重庆市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陕西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单公布 陕西曲艺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陕西分陕北、陕南、关中三个地区创造了众多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陕西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西安鼓乐、中国剪纸、中国皮影戏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陕西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陕北说书、榆林小曲、陕北道情、眉户曲子、韩城秧歌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陕西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青海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录 青海曲艺国家级非遗有哪些项目
青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矿区”,形式丰富多彩、民族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青海悠久历史的见证,更是增强民族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联结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青海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贤孝(西宁贤孝)、青海平弦、青海越弦、青海下弦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青海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内蒙古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录大全 内蒙古非遗曲艺有哪些
内蒙古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地域辽阔的内蒙古有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老的艺术和技艺犹如一颗颗珍珠,串起民族交流、文化互鉴的印记,揭示农耕与游牧文化交流、升华的脉络,展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蒙古曲艺非遗项目就有东北二人转、乌力格尔、达斡尔族乌钦、好来宝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内蒙古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福建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单公布 福建曲艺非遗有哪些项目
福建省较早探索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将非遗纳入文化生态保护中,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等先后设立。“文化生态区的设立,是从传统舞台艺术赖以生存的土壤入手,从民俗信仰等方面改善传统戏曲的生存环境,使福建戏曲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福建曲艺非遗项目就有福州评话、福州伬艺、南平南词、锦歌、歌册(东山歌册)、答嘴鼓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福建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湖北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湖北非遗曲艺名录
湖北省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湖北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鼓盆歌、汉川善书、湖北评书、湖北大鼓、湖北小曲、说鼓子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湖北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