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德丝弦(湖南省),编号:Ⅴ-27
(1)批次/类型:2006年(第一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常德市
(3)保护单位:常德市文化馆
2、丝弦(湖南省),编号:Ⅴ-27
(1)批次/类型:2011年(第三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武冈市
(3)保护单位:武冈市文化馆
常德是湘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歌舞之风颇盛,亦是名人雅士荟萃之地,素有"文物之邦"、"人文渊薮"的美誉。地方文化也一直受到文艺巨匠们的影响和培育。屈原、王安石、陆游、袁宏道等人曾在这里留下不少传世之作,为常德文化添加了绚丽的色彩,使本地歌舞习俗升到更高的档次。据《常德府志》记载,自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传世以来,历代文人雅士如唐刘禹锡、宋苏轼等也多次荟萃桃花源,他们的诗文很近似于常德丝弦的唱词。此后,《桃花源记》被常德丝弦的艺术家们认为是常德丝弦早期的唱词的雏形。
宋元时期,常德城市的经济进一步繁荣,各地商贾云集,随同而来的江浙乐师、歌女等往返于沅澧之间,他们带来的时令小曲也在滨湖地区逐渐传播。元末战乱,大量外地人涌入常德,使各地的民间艺术广为交流。王府的娱乐活动,对民间歌舞曲艺的发展无疑也有着重大的影响。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中,逐步形成了常德丝弦这一独特的地方曲种。她上承唐代诗文,有说有唱的形式,借鉴诸宫调、元杂剧、昆曲的音乐格局,从本地及外省的民歌小调、时令小曲中吸取营养,兼容并蓄,用通俗易懂的常德方言演唱。
清中叶以后,由于商业的繁荣,常德的文化艺术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常德丝弦的演唱活动逐渐由文人雅士的自娱自乐走向市场,加上常德人具有大碗喝擂茶的习惯,于是,常德丝弦在茶社中找到了孕育的胎盘。商贾老板为了招揽生意,热闹门面,纷纷邀请丝弦艺人演唱,以示祝贺。随着丝弦艺术的日益流行,道光年间,已有以演唱小曲为业的歌妓。丝弦班社在各地纷纷出现,并涌现出一批有建树的丝弦艺人,他们与文人墨客一起整理编写丝弦唱本。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贺小昆,经他整改并流传至今的传统曲目有《双下山》、《二度梅》、《黛玉葬花》等十多个。
清末,丝弦的木刻唱本已在常德肖福祥商号问世,常德、澧县等地形成了作坊刻印唱本的一条街,所刻唱本有《孟江女寻夫》等曲目及一些小调曲牌,这些刻本被称之为"调子书"或"堂班调"。从此,常德丝弦曲牌在大街小巷流传开来。
清末民初,西方音乐和京剧的传入对常德丝弦音乐的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这时丝弦演唱活动由城市向农村辐射。为适应长时间演出的需要,丝弦艺人把眼光投向戏曲,他们移植剧目,并借鉴戏曲板腔体的创腔手法,形成了常德丝弦"老路",轻松地演唱起长篇故事。丝弦名家徐梅清等人又把从四川传来的曲调加以改造,仿效"老路"另创"川路"新腔,使丝弦音乐的板腔体更为完善,并风行于沅澧。
日本侵略者的隆隆炮声掩盖了常德丝弦的雅韵新声。常德血战,使常德军民承受了巨大的牺牲,常德丝弦也遭遇空前的厄运。一时间,丝弦班社纷纷解体,丝弦艺人被迫另谋生计,百无聊赖者只能沿街乞讨卖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常德丝弦艺术获得新生。各地陆续成立了民间艺人演出组,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帮助艺人改善旧思想,搜集整理传统曲目,文艺工作者与民间艺人共同改革丝弦,创作新曲目。
文化大革命中,各丝弦演唱团体均受到冲击,先后解散。此后,不少有士之识或脚踏实地地进行搜集、整理、研究、或奋笔为文呼吁抢救濒于危境的常德丝弦。被誉为“常德丝弦第一人”的黄挥从事丝弦工作二十余年,搜集了数十万字的丝弦资料及大量曲谱,七易其稿,终成《常德丝弦音乐汇编》一卷,并打印为册。2008年出版《常德丝弦》一书,列入“常德市建设文化名城系列丛书”。
常德丝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艺术价值较高。但因20世纪80年代以来缺少专业表演团体,加上老一辈丝弦艺人相继辞世,已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