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嘴鼓流行于福建省厦门市及闽南其他地区和台湾省,港澳地区以及讲闽南方言的海外侨胞中的一种喜剧性的传统说唱艺术。亦名触嘴古、拍嘴鼓或答嘴歌,台湾人民至今叫触嘴古,触嘴是斗口、舌战的意思,古就是讲古、讲故事的意思。在闽南方言中,“嘴鼓”也作“腮”、“嘴巴”解,答嘴鼓也可解释为专靠嘴巴对答,以语言风趣取胜,内容不一定都是“古”(故事)。2006年0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项目编号: Ⅴ-37
  • 申报地区: 福建省
详细介绍 PROFILE +

历史起源

答嘴鼓的起源、沿革没有文字记载,但在古老的梨园戏以及提线木偶戏、高甲戏中都运用答嘴鼓的形式插科打诨。旧时和尚、道士做法事,也穿插使用这种形式,可见它在民间流传很久。在闽南地区,古来民间卖艺的、卖药的在招揽生意时,乞丐在行乞时,说的话都讲究押韵,即兴发挥,如同顺口溜一样。甚至民间婚丧时也常采用一种“念四句”的韵语形式,例如新娘入洞房时的“念四句”是“双脚踏入来,交椅两边排。新娘是天使,女婿状元才”。

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大军进驻台湾,将士多为闽南人,“念四句”也传至台湾,当地称为“四句联仔”,后来逐渐发展为“触嘴古”,与闽南的“答嘴鼓”形式相同。

由于“念四句”在民间广泛流传,逐渐在人们日常谈天说地时,也被运用来戏谑论争。它要求双方反应灵敏,口舌流利,如一方接不下去,就会引起哄堂大笑。这种形式逐渐发展成为答嘴鼓。

艺术特点

答嘴鼓是二人对口争辩的形式,近似北方的对口相声,但又不尽相同。它的对白是严格押韵的韵语,语言节奏很强,并长于运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诙谐风趣的闽南方言词语和俚俗语,运用闽南方言复杂而富有节奏与音乐美的音韵结构组织韵语,注重情节的展示与人物的刻画,讲究使用“包袱儿”与“韦登笑科”(爆笑料)的艺术手段,以获取喜剧性的艺术效果。又有些像北方的数来宝,只是不用击节乐器。但在和尚、道士做法事穿插这种形式时,曾使用扁鼓、小钹、品萧、南嗳、大吹等乐器,做为段落之间的间奏,并以扁鼓做指挥,所以答嘴古也写做答嘴鼓。偶尔有一人来说答嘴鼓,也是模拟二人对话。答嘴鼓的艺术特点是用韵语对话为形式,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闽南方言来构成笑料,以表达一定的主题。一般只凭语言的风趣、幽默以及韵语的巧妙运用吸引听众。

代表曲目

答嘴鼓传统节目如《乌猫乌狗》、《鸦片歌》、《瞎子哑巴打架》等,抗日战争前曾经录制成唱片。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鳖追飞机》、《笑什么》、《女队长》等一批优秀作品。20世纪70年代以后,又借鉴相声艺术的利用语言来构成“包袱”的手法,产生了《炼红心》、《庆新春》、《中秋月圆》、《唐山过台湾》等比较新颖、成熟的作品。

台湾的现代作品《夫妻相骂》也很有影响。

传承价值

由于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语言相通,习俗相同,答嘴鼓艺术在台湾老百姓当中同样红火。1991年6月,台湾宜兰举行了“台湾首届答嘴鼓比赛”,促进了台湾答嘴鼓艺术水平的提高。闽南答嘴鼓艺术家林鹏翔的答嘴鼓节目通过各种媒体向四方传播,在海外也引起了强烈反响,成为海外专家学者研究闽台民俗和语汇的宝贵资料。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能完整听讲闽南话的人,特别是青年人和外来人越来越少。答嘴鼓的活动空间日益狭窄,创作表演人员和受众群体年龄普遍老化。随着林鹏翔等老一辈艺人的相继去世,答嘴鼓的艺术传承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这一曲艺形式面临断代失传的严重危机,亟需设法加以抢救和保护。

相关词条推荐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4619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相关知识文章
福建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单公布 福建曲艺非遗有哪些项目
福建省较早探索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将非遗纳入文化生态保护中,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等先后设立。“文化生态区的设立,是从传统舞台艺术赖以生存的土壤入手,从民俗信仰等方面改善传统戏曲的生存环境,使福建戏曲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福建曲艺非遗项目就有福州评话、福州伬艺、南平南词、锦歌、歌册(东山歌册)、答嘴鼓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福建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福建国家级非遗之传统技艺名单公布 福建传统技艺非遗有什么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部、东海之滨,南音、闽剧、客家土楼营造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福建古老丰富的文化传统,充分体现了当地人民非凡的创造能力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福建传统技艺非遗项目就有德化瓷烧制技艺、客家土楼营造技艺、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雕版印刷技艺、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福建传统技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福建传统音乐非遗有哪些 福建国家级非遗传统音乐名单公布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保留着大量珍贵的古闽越文化、古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遗产,其文化形态多样,地域色彩浓厚,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福建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就有畲族民歌、唢呐艺术、十番音乐、南音、泉州北管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福建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福建民间文学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福建非遗民间文学名录
福建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名录数量众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渐深入人心的当下,福建人“福”字名省、“福”字当头,“福”作为“福、禄、寿、喜、财、吉”六大祥瑞之首,总会在生活的日常烟火中与每个人相遇。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福建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就有畲族小说歌、童谣(闽南童谣)、陈三五娘传说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福建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福建国家级非遗传统戏剧名录 福建传统戏剧国家级非遗名单
福建,全国唯一名字冠福的省份。福文化,是充满幸福感的福建文化。千百年来,福建人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在祖国东南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用双手和智慧努力开拓着幸福美好的生活,不断孕育出独特的福文化。福文化融于闽山闽水,根植于八闽儿女心中,是人们心中最质朴的心愿,也激发着这片土地上最具创造力的实践。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福建省传统戏剧名单非遗项目就有梨园戏、莆仙戏、永安大腔戏、四平戏、闽剧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福建省传统戏剧名单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福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 都有哪些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单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等。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福建省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非遗项目就有中幡(建瓯挑幡)、宁德霍童线狮、五祖拳、地术拳、咏春拳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福建省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福建传统舞蹈非遗有哪些 福建国家级非遗传统舞蹈名单公布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可以说,中国有多少年的文明,就有多少年的舞蹈史。从最蒙昧的上古时代开始,中国传统舞蹈经过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具中国独特形态和神韵的东方舞蹈艺术。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福建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就有龙舞、傩舞、泉州拍胸舞、灯舞、高山族拉手舞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福建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福建非遗民俗项目介绍 福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名录
福建传统文化底蕴深厚,非遗文化众多,比如南音、妈祖信俗、软木画等等哥哥蜚声中外。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福建民俗非遗项目就有端午节、中秋节、妈祖祭典、惠安女服饰、灯会、抬阁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福建民俗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福建传统美术国家级非遗名录 福建非遗传统美术有哪些特点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部、东海之滨,南音、闽剧、客家土楼营造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福建古老丰富的文化传统,充分体现了当地人民非凡的创造能力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福建传统美术非遗项目就有漳州木版年画、剪纸、寿山石雕、惠安石雕、漳州木偶头雕刻、灯彩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福建传统美术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福建国家级非遗传统医药名录 福建传统医药非遗有哪些项目
福建传统文化底蕴深厚,非遗文化众多,比如南音、妈祖信俗、软木画等等哥哥蜚声中外。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福建省传统医药非遗项目就有中医诊疗法(南少林理筋整脊疗法)、中医传统制剂方法(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艺)、中医正骨疗法(林氏骨伤疗法)、中医养生(灵源万应茶)、中医养生(永定万应茶)、畲族医药(六神经络骨通药制作工艺)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福建省传统医药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非遗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曲艺项目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中国有几百种传统曲艺,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曲艺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曲艺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曲艺名单,包括苏州评弹、山东大鼓、陕北说书、扬州清曲、凤阳花鼓、四川评书等。
中国十大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曲艺代表曲种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据不完全统计,活在中国民间的各族曲艺曲种约有400个左右。那么,中国著名的传统曲艺有哪些?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相声、评书、二人转、琴书、大鼓、弹词、时调小曲、粤曲等,其中,相声、北京评书、苏州评话、数来宝、莲花落、山东琴书、东北大鼓、山东大鼓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赫哲族伊玛堪入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中国十大非遗曲艺。
黑龙江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单公布 黑龙江曲艺国家级非遗项目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东北边疆,区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植于民族民间,凝聚着先民的智慧,传承着深层的文化基因,连接着历史和未来,成为北方民族和龙江大地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黑龙江曲艺非遗项目就有东北大鼓、东北二人转、达斡尔族乌钦、赫哲族伊玛堪、鄂伦春族摩苏昆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黑龙江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天津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天津非遗曲艺有哪些
传统曲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艺术形式。“非遗曲艺”的精髓在于它是中国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依靠心口相传,无形可循,它是开放的,流淌的!表现民族文化要有国际视角,因为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天津市曲艺非遗项目就有西河大鼓、京东大鼓、天津时调、相声、京韵大鼓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天津市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重庆国家级非遗之曲艺名单公布 重庆曲艺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除向西接盆地腹地外,北、东、南等方向多为盆周山地环绕,历史以来形成了相对封闭和独立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巴渝文化的独特性和神秘性。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庆市曲艺非遗项目就有四川扬琴、四川竹琴、四川清音、车灯、金钱板、四川评书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重庆市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陕西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单公布 陕西曲艺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陕西分陕北、陕南、关中三个地区创造了众多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陕西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西安鼓乐、中国剪纸、中国皮影戏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陕西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陕北说书、榆林小曲、陕北道情、眉户曲子、韩城秧歌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陕西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内蒙古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录大全 内蒙古非遗曲艺有哪些
内蒙古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地域辽阔的内蒙古有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老的艺术和技艺犹如一颗颗珍珠,串起民族交流、文化互鉴的印记,揭示农耕与游牧文化交流、升华的脉络,展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蒙古曲艺非遗项目就有东北二人转、乌力格尔、达斡尔族乌钦、好来宝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内蒙古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湖北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湖北非遗曲艺名录
湖北省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湖北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鼓盆歌、汉川善书、湖北评书、湖北大鼓、湖北小曲、说鼓子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湖北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广东非遗曲艺名录 广东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广东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有粤剧、醒狮、茶艺、蜈蚣舞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东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龙舟说唱、歌册、粤曲、木鱼歌、竹板歌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广东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青海国家级非遗曲艺名录 青海曲艺国家级非遗有哪些项目
青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矿区”,形式丰富多彩、民族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青海悠久历史的见证,更是增强民族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联结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青海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贤孝(西宁贤孝)、青海平弦、青海越弦、青海下弦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青海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