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地区是中国杂技的发源地之一。新石器时代晚期,聊城是东夷人活动的主要区域,当时东夷人的首领蚩尤据说便是一位杂技高手,古代杂技就源于角抵戏即蚩尤戏。聊城杂技现分布于东阿、茌平、阳谷等县及其周边地区。
春秋战国时期,聊城杂技马戏得到初步发展,到汉代已经基本成熟。三国时期,杂技马戏在聊城的东阿一带已很盛行,成为一种以杂技为主兼有其他技艺的表演形式,东阿王曹植曾以“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的诗句来描述这种状况。历史上黄河经常泛滥成灾,许多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弃农学艺,东阿县孟庄、贺庄、张大人集等村就是著名的杂技村。民国初期,仅东阿县就有几十个杂技马戏班。此外,阳谷、茌平、莘县、临清等还有几十个杂技团。其中有些团体曾到朝鲜、日本、新加坡演出。1955年,东阿县正式组建马戏团8个。1970年,成立了聊城地区杂技团。聊城杂技历史悠久,艺人辈出,逐渐形成了富有齐鲁特色的杂技行业文化体系。聊城杂技主要包括马戏、魔术、表演三大种别,重视腰腿顶功,突出新、难、奇、美、险,艺术风格朴实、英武、粗犷,素有齐鲁英豪之称,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目前,聊城杂技虽经着力发掘和倡导,但仍存在着衰落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来作为谋生手段的杂技对现在的年轻人已不具吸引力,由此导致严重的后继无人现象。一些颇有造诣的杂技演员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有的相继谢世,使得一些绝技面临失传的危险。1993年文化部批准在聊城建立中国少儿杂技基地,并将其列入国务院蒲公英计划。聊城市政府依托中国少儿杂技基地,建立了聊城蒲公英杂技艺术学校,培养杂技后备人才。但这仍然与科学的、立体的、全面的、原生态的保护相距甚远,非物质遗产的抢救保护意识和工作力度亟待进一步加强。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聊城的杂技艺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据《史记》载:杂技源于角抵,又名蚩尤戏。而传说中的最早的角抵英雄蚩尤,生前主要活动区域之一就在聊城一带,死后,其首葬在聊城寿张。曹植曾为东阿王,史载他精于“百戏”表演,东阿民间就流传过这样一首民谣:“跑马卖解上大杆,跳丸地圈流星鞭,走江行会保平安,莫忘先拜曹子建。”由此可知,那时聊城的杂技马戏已经相当知名。此后,聊城民间杂技长盛不衰,并且涌现出了像李禄友(李半仙)、张义成(张大辫子)等对中国近代杂技艺术有重要影响的杂技艺术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聊城杂技得到长足发展,群众基础更加丰厚。东阿的路庄、臧庄、葫芦头,莘县的刘菜园等村,都是著名的杂技村。据统计,仅东阿县在全国许多省市杂技团工作的艺人就有1200多名,原籍聊城或与聊城地区艺人有血缘、师承关系的杂技艺人,几乎遍及全国各大杂技团体。在聊城市杂技团培训基地,我们看到大批不同时期、不同节目的剧照,栩栩如生的画面,折射出聊城杂技的“守”与“变”。该团团长王广明介绍说,杂技艺术已由单纯的技巧表演转变为技巧表演与舞蹈、音乐、服装艺术和谐统一的综合艺术。杂技团要适应这种转变,唯有节目创新。
传统节目《飞叉》,过去一直是在地上舞叉,他们把它编为男女演员在7根1·8米高的铁桩上对舞,创意新颖,技巧、表演形式都有新的突破。《梅花桩飞叉》曾在第三届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上夺得“银狮奖”,之后又问鼎文化部“创新奖”,并参加45周年国庆演出。
《小小炊事员》是个童趣十足的节目,从前只是锅呀碗呀在几个小演员中飞快地传来传去,样式简单,经过精心改编后,在美轮美奂的灯光下,演员们将转碟舞动得错落有致,让观众美不胜收,这个节目一举夺得文化部颁发的银奖。
1999年,文化部授予聊城市杂技团“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最近几年,他们更努力建设队伍,开拓市场,一年演出600多场次,其中他们编排创作的多个节目获国家及省级大奖,到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过表演。在杂技界有这样一种说法,叫全国杂技一台戏。杂技节目变化不及时,久而久之观众当然就不愿再看了。王广明认为,要多出新节目,必须要多培养新人。为了培育新人,聊城市推出“搭文化台唱旅游戏”的举措,给杂技创造了机遇,政府投资近千万元建成了3800多平方米的杂技培训基地,基地内“数码剧场”的启用,也为杂技创新发展提供了硬件支持。聊城市杂技团联合办学,今年40多名天南海北的新学员走进杂技艺术学校,在5年时间里系统学习杂技专业及文化、音乐、舞蹈知识,为聊城杂技的发展带来希望。
1959年3月10日,《聊城大众》刊发消息,“山东省第一届杂技马戏汇报演出大会,将于明日在聊城市开幕” ,同时发表社论,对会演表示欢迎和祝贺。
1959年3月19日,《聊城大众》用一个整版的篇幅,图文并茂地报道了会演闭幕的消息,而当日的报纸共两版。
一次杂技会演为何让当时的聊城地委机关报用如此大篇幅进行报道呢?19日,聊城杂技团原团长向记者讲述了这背后的故事。
《聊城大众》是中共聊城地委机关报,1958年11月1日创刊,后改为《聊城日报》。
报道显示,这次会演历时7天,有20多个代表团参加,并有北京、上海、江苏、河北、安徽、福建、广东、浙江等省市的观摩代表300多人,文化部、省文化局有关领导以及聊城地委书记、副书记等都出席了这次盛会。“这次会演共演出20多场,表演了120多个节目,其中包括马戏、杂技、魔术、驯兽、气功、武术等节目,观众达3.2万人次……”
那么,这次会演具体表演了什么节目呢?报纸上的记载是,聊城专区代表队的李凤英(艺名“盖山东”)的《蹬技》、刘秀莲的《叼花》以及孟广富的《千斤石》,还有《顶杆》、《秋千飞人》、《钢丝走高车》等节目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同时,济南老艺人李文业和临邑代表队陈兴堂还表演了失传30年的传统节目《飞碟》。
聊城杂技团原团长王大民说,这次大会盛况空前,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举办的杂技盛会。
《聊城大众》的报道还揭示了这次会演的意义:“通过演出,互相观摩,总结检验了我省10余年来杂技马戏艺术取得的伟大成就,广泛交流了经验,整顿了杂技马术队伍,挖掘了许多失传的优秀节目……有力地推动了山东杂技马戏事业的发展繁荣。”
王大民介绍说,聊城专区代表队由八个团组成,是参加会演人数最多的团体。会演后,四个团调到济南成立山东省杂技团,两个团组建成东阿县杂技团,就是现在的聊城市杂技团,还有一个团调往德州,与当地马戏团组建成德州杂技团。另外,很多杂技艺人奔赴全国各地,成为当地杂技团的骨干,所以说这次会演对山东省乃至全国杂技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