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的族称,历代称谓有所不同。商周时称为"濮",壮人自称亦为"布",两者是同音异写;秦汉时期称为西瓯、骆越人;宋代称为"僮";1965年遵照周恩来总理的倡议,将"僮"改为"壮",自此,僮族统一称为壮族。(参见黄现璠等著《壮族通史》)
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前后,生活在中国珠江流域的濮人从炊具铜釜中创造了打击乐器铜鼓。此后铜鼓向北传入四川邛都,向东传入贵州和广西、广东,向南传入越南北部,向西传入缅甸、泰国。至今铜鼓已流传了两千多年,在大部分地区和众多的民族中已相继退出历史舞台,只留下某些遗迹和历史的回忆,但仍有一部分地区和民族还保存着使用铜鼓的古老习俗,为绵延千古的铜鼓文化留下了"活化石"。
铜鼓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中的瑰宝,一般分鼓面、鼓腰、鼓胸和鼓足四个部分。
铜鼓的外形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造型艺术。无底腹空,腰曲胸鼓,给人以稳重饱满之感。鼓面为重点装饰部分,中心常配以太阳纹,外围则以晕圈装饰,与鼓边接近的圈带上铸着精美的圆雕装饰物,最多的是青蛙,其次有骑士、牛橇、龟、鸟等。造型夸张、雄强、有力、庄重耐看。鼓胸、鼓腰也配有许多具有浓郁装饰性的绘画图案。鼓足则空留素底,造成一种疏密、虚实相间,相得益彰的效果。
这些图像都在模坯上用镂刻或压印技术制作而成,采用线地浮雕的技法,画像传神简洁,线条刚劲有力。画像纹饰大抵分物像纹饰、图案纹饰两类。物像纹饰有太阳纹、翔鹭纹、鹿纹、龙舟竞渡纹和羽人舞蹈纹等;图案纹饰有云雷纹、圆圈纹、钱纹和席纹等。这些图像纹饰往往以重复或轮换的形象、构图出现,产生强烈的整体艺术效果,表现出合理的装饰布局。鼓胸装饰带的图像有长卷形式,而鼓腰装饰带的图案则是独立成篇,循环往复。
鼓按形状、装饰的差异分为8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铜鼓有不同风格的纹饰。大体来说,冷水型鼓面复杂并有圆雕装饰,物像纹样抽象化;北流型铜鼓纹样繁褥器重;石寨型铜鼓造型写实精美。
铜鼓上的各种图饰,都是古老骆越人熟悉的事物。一方面表现了他们的生活场景,一方面表现了他们的独特审美意识,富有很强的浪漫气息,也显示了他们战胜自然的信心。
敲奏铜鼓的方法有双槌击和单槌击两种。双槌击即是鼓手两手各执一根鼓槌,同时或交替敲击。这种敲击方法可以奏出快速的鼓点和较复杂的节奏,能够灵活自如地轮奏鼓心音和鼓边音。单槌击即是鼓手手中只有一根鼓槌。这种鼓槌一般比双槌击的鼓槌要大,敲击的力度较强,但是难以奏出快速的鼓点和复杂的节奏。在演奏铜鼓时虽以单独敲奏为多,但有时也与其他乐器一起合奏。在演奏时,铜鼓的放置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正置于地,有的侧置于台,有的正悬于架,有的横悬于架,还有的抬着边走边打。如南丹白裤瑶跳铜鼓舞时,主跳的皮鼓手双臂伸直,击鼓面1次后,双腿原地半蹲,双臂屈肘再击鼓1次。将此动作 重复1轮后,开始进行大跳跃击敲,依次向右向左跳跃并敲击鼓面和鼓边,使"嘭、嗒、""嘭、嗒"的声音对错成韵,共跳40拍之后,右脚向前迈一步,左腿屈膝抬起,上身前俯,同时双手举至头顶,鼓棒相击1次,作猴子欢呼状。继而左脚向前落地半蹲,向左拧腰,左手击鼓1次,自然放下,然后左腿直立,右腿屈膝抬起,上身稍向前倾,双臂屈肘抬至右耳旁,击鼓棍1次,再以右脚落地向前半蹲,躬身向右拧腰,右手击鼓身1次,自然放下,作猴子倾听状。接着分别在颈后、腋下、腰后、大腿外侧、大腿内侧、小腿前、小腿后、脚底等部位方向以鼓棍相击,似猴子腾跃跳挪和欣赏宝物的各种姿态。
铜鼓文化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红水河沿岸的壮家,几乎村村有铜鼓,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家家都要打铜鼓,喜庆吉祥,沿红水河两岸村寨是东兰壮族铜鼓文化艺术的深厚积淀区。据资料统计,2015年全世界馆藏传世铜鼓2400多面,其中我国馆藏量1400面,广西馆藏量900多面。铜鼓是壮族人民心中的神物。铜鼓文化流传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影响之深,世所罕见。
近百年来,铜鼓历尽风雨沧桑,虽然几经大量损毁和流失,但却没有从壮族人的意识中和生活中被夺走,壮族人的铜鼓情结已经溶入了他们的血液之中。实际上,在壮族人的心目中,铜鼓是祖宗留给自己的文化根基及精神家园。
铜鼓在失去权力象征的功能之后回到民众中,至今仍在民间使用,成为一种活着的文化遗存。红水河流域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都使用铜鼓,铜鼓成为这些民族现存文化传统的活见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红水河流域使用铜鼓民族的经济状况、文化面貌和心理素质,以及他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为适应自然环境而产生的独特创造力。
铜鼓涉及矿冶、铸造、声学、历史、艺术以及与之相关的科技史、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