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津门法鼓(挂甲寺庆音法鼓),编号:Ⅱ-122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天津市河西区
(3)保护单位:天津市河西区文化馆(天津市河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津门法鼓(杨家庄永音法鼓),编号:Ⅱ-122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天津市河西区
(3)保护单位:天津市河西区文化馆(天津市河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津门法鼓(刘园祥音法鼓),编号:Ⅱ-122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天津市北辰区
(3)保护单位:天津市北辰区辰文故里非遗传承文化促进中心
4、津门法鼓(香塔音乐法鼓),编号:Ⅱ-122
(1)批次/类型:2014年(第四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天津市西青区
(3)保护单位: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拾肆街村村民委员会
法鼓是天津市传统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娱乐活动。法鼓一词源自佛教,是指法堂上做法事时专用的鼓。法鼓起源于僧、道作法时演奏的音乐,后传入民间,鼓牌子都是群众自己创造的,富有地方色彩。
天津法鼓始于400年前,兴在清康、乾盛世;衰在军阀混战、日寇入侵;毁在文革扫除四旧;即将亡于城市拆迁、村落解体。时至今日会所失所,设备丢失,器材损坏,乐手老将老矣,队伍作鸟兽散,偶然有人想练一练,又因为“扰民”不得不偃旗息鼓……这是不可抗拒的历史大背景下“法鼓艺术”的不幸遭遇和面临的窘境。天津法鼓从当初的130多道,到今天的3道(被列入名册的),沦丧的何其悲哀,留下的何其壮烈。但是,在传统文化的感召下,属于我们传统的艺术也必将应该得到复兴。
旧时的天津民间,法鼓常用以庆丰收、贺新年及在各种节庆、年会、庙会上演出。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整个市区法鼓声连绵不断、响彻全城,与各种花会、灯会交相辉映。法鼓还是当年皇会中不可或缺的随驾音乐,在整个皇会队伍中,威武显赫。在天津法鼓最为繁盛的清末民初之际,仅城区就有上百个法鼓会。到1936年最后一次皇会,也还有三十多个法鼓会参加,足见其群众性之广泛。据传,旧时天津有130多道法鼓会。坐落在挂甲寺街的杨家庄永音法鼓老会和庆音法鼓銮驾老会,是天津市的传统民间花会。其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设置的摆设主要包括:软对、硬对、高照、茶炊、茶食箱、点心梢等道具,这些器具和装饰大部分都是用玻璃镶嵌,饰有彩绘、浮雕、镂花,做工精细,造型精美,并装饰有多家流派的字画。每件道具都是成双成对、成套,并配有与之相配套的木友架等。设摆时,对称排列,整齐有序,如在夜晚,华灯初上,灯火通明,更具神奇魅力,颇为壮观。其武场,俗称“家什场”,表演道具主要有:鼓、铙、钹、镲歌、铛裆。鼓为五音之首,这些乐器在万乐之首“鼓”的统领下,按曲谱、词牌各司其职,表演时,鼓、铙、钹默契配合,鼓乐齐鸣,颇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壮观之势。
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成立于1731年(清雍正九年),以明崇祯后妃娘娘所赐半副銮驾予挂甲寺,挂甲寺人于清雍正年间凭此銮驾成立了庆音法鼓老会。它是一个既有精美道具,又有高超表演技巧、优美舞蹈动作的法鼓老会。
永音法鼓会坐落在天津市河西区挂甲寺街的杨家庄。永音法鼓出会,表现的是太子出游的盛况场面,一般情况下出会的人数在40人左右,一行中分“文场”、“武场”。文场挑担(主要肩挑茶炊、龙梢、点心箱、衣饰箱等十余挑),轻柔慢步、起伏有序、款款而行,武场(主要使用大鼓、钹、铙等乐器)表演节奏紧凑、情绪激昂、气氛爆裂。
文场器具和装饰大多是玻璃镶嵌,饰有彩绘、镂花浮雕等图案,雕刻精致。各种道具、器械、装饰都是成双、成对、成套。行会仪式:会标开路,子旗护卫,门旗前导,纛旗殿后,九龙灯昂首其间;设摆则对称排列,层次分明,整齐有序;如在夜晚,灯火通亮,更具神奇魅力。武场钹、铙等乐器在法鼓曲牌、曲谱的伴奏下,上下翻飞,左右开弓,缠头裹脑,海底捞月。打击乐器演奏的有:富贵图、阴阳鱼、对联、四时如意、八卦图、绣球等六种曲牌。
刘园祥音法鼓会建于清道光年间,参加清末历届民间盛会,原为庙中“娘娘”出巡时的随驾法鼓会,前面是仪仗队,由前彩和乐队两部分组成,由引锣指挥,前彩是娘娘出巡时警示人们回避和随身携带的起居用品的编队,包括两面大门旗,高照、软对、硬对、灯牌、圆笼、八角盒、衣箱、茶桶、茶炊、风灯等,后面是鼓、钹、铙、镲、铛锒、大图、九莲灯等。有40人拿着手旗维持程序,还有30个少年扛着凳子,供表演者击打长曲时使用。此会服装道具保留完好,祥音法鼓原有十套歌谱,后保留五套。在旧历年的正月,由各花会的会头协商,进行以庆丰收,贺新年为主题的有礼节的互拜,然后在每年的三月三娘娘出巡之日,数道花会云集北仓,祥音法鼓在皇会中是随驾会,所以安排在娘娘的宝辇左右,设摆并表演,在花会表演时,祥音法鼓独一无二的彩灯群,亮丽地展示在群众面前,形成以彩灯组成长龙的壮丽景观。刘园祥音法鼓会气势磅礴、壮观,最具浓郁的传统民间文化特色。
天津法鼓的乐曲由若干不同的曲牌(又称“鼓套子”)连缀而成。每奏一套,需半个小时左右,其曲牌有《相子》、《阴阳鱼》、《龙戏珠》等30多个。其中被广为演奏的是《对联》、《绣球》、《叫门》、《富贵图》和《上擂》等。
法鼓表演使用的乐器有鼓、钹、铙、铛、铬共5种打击乐器。一般配备是:鼓1面;铛和铬各4副;钹和铙各6至7副不等。表演时,将鼓放在中央,左为钹、右为铙,铬和铛随鼓后或左右,面对面“坐敲”。法鼓表演开始,由鼓手连续击鼓3次“咚、咚、咚、咚咚咚咚……”,鼓声由强到弱,由慢到快,称为“哨鼓”,表演者听到哨鼓声,立即拿起乐器,双脚八字站立,身体正对前方,目不斜视,表情安详肃穆。这时,头钹(第一个击钹的人)双手把钹一扬,连击4下,俗称“开”,之后全体演员随其击钹的速度合奏起来。演奏的曲谱有:《哨鼓》、《开钹》、《反鼓》、《阴鼓》、《长行点》、《收点》、《首品》、《叫门》、《绣球》、《对联》、《拔洞子》、《凤凰单展翅》、《上擂》等。常用的曲牌(俗称为“歌子”、“歌谱”、“曲子”)有:《龙须》、《老河西》、《摇鼓通》等数十种。
天津法鼓的表演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场地的“坐敲”,一种为边走边奏的“行会”。其乐队由一面大鼓和若干大钹、大铙、镲铬、铛铛所组成,人数可多可少,但都须成双成对地配备。其声音雄浑嘹亮、节奏丰富多变,令观者激奋昂扬。演奏时,大鼓与紧挨身边的“头钹”起着指挥的作用。整套音乐多以慢板开始,逐渐转入中速,进而快速,最后高潮部分以急板结束。演奏《咬五通》时,五种乐器有分有和,变化多端;而演奏高潮部分的《上擂》时,大钹、大铙的演奏者还要加上“耍钹”、“飞铙”等舞蹈动作,它是在武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程序有“鹞子翻身”、“海底捞月”等三十多种。表演时,铙在演员周身上下翻动、金光熠熠;钹在演员手中烁烁翻动,其长长的缨穗凌空飞舞,再配以撼人心魄的音响和节奏,真可谓“鼓打惊雷、钹翻燕飞、铙甩蝶舞、铬拍玉板、铛敲雨潺”。法鼓是边奏边舞。其中演奏“上擂”时,是法鼓的精彩舞段。法鼓舞蹈动作主要体现在钹的上、下飞舞和铙的周身翻缠上,通过钹、铙不同的击打方式而变着不同的舞蹈动作。如“竖击钹”,必须顺势向两侧打开成双臂侧平举,致使双钹缨在身体两侧飞舞。形成了“一字钹”的舞姿。又如双铙“搓击”后,通过相反的作用力,使铙在手中旋转,形成了金光闪烁,耀人眼目的“转铙”动作。诸如“双分钹”、“卷帘”、“缠顶”等动作,都是通过钹、铙的不同击法,产生不同作用力而顺势发展变化为舞蹈动作的。
由于法鼓最初是源于佛、道作法的音乐,因而其舞蹈动作除了从打击动作中发展变化外,还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宗教的影响。如“端饭”动作,可以说是直接从佛教地藏菩萨的“禅定手印”移植过来的;“托塔式”则是从佛祖释迦牟尼的“接引手印”演变而来。此外,法鼓表演艺人还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如创作了“叠金钱”、“拾金钱”、“撒金钱”、“单钹闪”、“双钹抖”等动作。法鼓演奏者头戴帽衬,穿中式长袍,挽白袖口,黑色马褂,蓝色中式便裤,圆口皂鞋。艺人们用手中的钹、铙,随着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的音乐,做着上、下翻飞的舞姿。动作要领是双腿不能移动,只用双膝不停地屈直和腰部多方位摆动。舞钹动作一个接一个,钹在手中闪烁飞转、钹缨凌空飘动;铙在周身翻缠,忽屈忽伸,金光夺目,大有神威难撼,法力无边之感。这就是法鼓表演最吸引人的一幕,民间称之为“飞钹缠绕”。当“头钹”双手一扬时,标志着全曲表演结束。
天津法鼓是在天津特定的社会文化土壤中成长的,它综合了音乐、舞蹈、武术、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独具特色。
天津法鼓创始与天津设卫同兴,因此含有鲜明的都市文化元素——表演庄重、摆设豪华,人数众多,崇尚礼节,是具有鲜明的都市风格的民间艺术形态。其独特性表现在:地域的唯一性(天津城、郊区特有);技艺的独特性(音舞结合):音乐的典雅性(五音蝉联);舞蹈的威猛性(舞武相溶);装饰的豪华性(精雕细刻);队伍的庞大性(出会服务人员多于表演人员),恰是这些特点,构成了天津法鼓的都市风格。表演具有庄严相(站姿)、威猛相(舞姿)、从容相(表情),其宗教与民俗共融——雅俗共赏,庄重豪华,不失隆重热烈的仪仗风格——皇家气派与宗教风格的统一的特色。
天津舞蹈的风格都在法鼓里面。具有显著的燕赵文化的特点,形成了以农耕文化(封闭与延续)和海洋文化(开放与包容)为主导,兼有运河文化、移民文化、行帮文化、殖民文化、现代文化等要素,组合而成天津地域文化的内涵和都市文化的特点并影响了民间舞蹈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流逝,传统文化氛围渐渐缺失,津门法鼓也陷入了缺乏资金支持窘境。
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两大法鼓会现状依然。虽然法鼓的名声比从前响亮了,但却没有得到任何资金支持。
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是一个既有精美道具,又有高超表演技巧、优美舞蹈动作的法鼓老会。老会初为民间文法鼓,后传入武法鼓,加入飞铙、飞钹等,技艺代代相传。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銮驾表演家什失去了原有的光辉。虽然表演家什只需用半公斤足金重新镀一遍就能“重生”,但是限于资金情况也无能为力。
另一个问题是老会后继乏人。随着会员的年龄越来越大,年轻人愿意来学这种民俗文化技艺的人少之又少,老会已经远远达不到表演时人员的数量需要。
存在相同问题的还有杨家庄永音法鼓会,原来的杨家庄永音法鼓世代相传,而后随着河西区拆迁改造,杨家庄不复存在,法鼓会的传人散居在城市各处,没有一个固定的排练会馆,资金也同样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