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瑶家老人叫卜努,住在平湖大江旁边,祖祖辈辈都是给侯爷帮工,受尽凄苦。到了卜努这一辈,侯爷与隔江的万户侯爷争夺地盘打起仗来了。侯爷为了取胜,就要所有的帮工上战场,不去的就要挨千刀万剐。卜努看到侯爷这般凶恶,再也不能在这里等死了,就暗地告诉瑶家弟兄——三十六计,跑为上计。
瑶家兄弟听了卜努的话,一天夜晚大家汇拢起来,就往有山岭的地方逃跑了。
卜努带起一般人逃了不久,就被侯爷晓得了。他气死啦,本来想亲自带兵去把逃跑的人抓回来千刀万剐的,因为正在与万户侯打仗,脱不了身,他就向皇上告了一状,说卜努带起一般人谋反南逃,请皇上派兵追剿。那时的皇上是专护下属的,接到侯爷的禀报,马上派兵将往南,去追逃跑的瑶人。皇家兵将一路追赶,好多的瑶胞都挨他们杀了。卜努呢,是个有计谋的人,一路上躲过追捕,带起一般人跑进了一座大山。这座大山里长宽百里,古树参天,野兽成群。山顶上有一个岩洞,卜努见这里是个藏身的好地方,就带领同胞走进大岩洞里躲了起来。
卜努躲进山洞还没满三天,皇家兵将又追赶上来了。他们四路围合,从下而上,离岩洞越来越近了。卜努这时一看兵将逼近,又无退路,正在唉声叹气等死时,山岩的旁边,突然窜出一只大猴子,带着一群小猴子,跑在卜努的前面,舞着毛绒绒的手臂,“吱吱喳喳”地叫个不停。卜努不懂猴子在说什么,没理它们。大猴子就把卜努拉到岩门口。他往下一看,皇兵直朝岩洞走来,知道大势不好。卜努这时没了主意,便对大猴子说:“猴子老兄啊,你如果有灵性的话,就请帮个忙,把皇家兵将引走,我们瑶家世代不会忘记你们的。”
卜努一讲,大猴子叫了一声,带着群猴一溜窜到岩背去了。
不多久,只听得山林深处的对面大岭上,传来一阵阵钟鼓、铜锣的声音。那响声有强有弱,时疾时,叮叮咚咚,活象有人在岭头庆贺什么。这时,皇家追剿瑶家的兵将,听到山头传来鼓锣的声音,以为是卜努他们在庆贺胜利,于是大喊道:“追呀!他们在那个山头打鼓跳舞呀!”
卜努听到喊声,从岩洞口拨开树叶往对面山顶上一看,只见几只猴子在岩壁上用石头敲着钟乳石,一边敲,一边跳,欢乐得很。皇家兵将,跑得气喘吁吁,爬到山头一看,是一群猴子在游戏,他们气得要命,抓不到卜努,就要抓猴子来解恨。他们扑上去,猴子又跑开了,他们停下来,猴子也停下来,朝着他们跳舞。就这样一追一停,接连跑过了几个山梁,猴子把皇家兵将引到了虫蛇遍地的山里。皇家兵将再也不敢乱窜了,只好退兵回朝。
猴子引走皇家追兵后,卜努带着瑶家弟兄在这深山大岭里住了下来。他们一边打野兽,一边开荒种地,虽然与世隔绝,生活倒也安静。后来,卜努想起瑶家能在这高山上住下来,没遭到追来的皇家兵将的杀害,全靠有灵性的猴子帮了大忙。为了报答猴子的恩情,每年开春,卜努就选定日子,带领瑶家兄弟,备办三牲酒礼,烧香祭奠,并叫大家敲起鼓,打起锣,带上猴子面具,学着猴子们的动作,欢乐地跳起猴鼓舞来、敲起猴鼓来。
瑶民为纪念先祖的迁徙之苦和神猴护送之功,模仿着先祖爬山涉水的情景及神猴攀爬跳跃的神态起舞而成的舞蹈,久而久之,这种祭祀先祖和纪念神猴的舞蹈演化为瑶族丧葬祭祀活动中的一个重要仪式。它是白裤瑶民族祭祀先祖的民间祭舞,仅流传于荔波县境内瑶山瑶族乡的白裤瑶地区。
“猴鼓舞”主要由单人舞、双人舞、群舞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开路、走路、送老人之意。它以木鼓手敲击木鼓发出的鼓点为节奏,舞姿以扣胸屈膝蹲颤、实踏、来回跳动击鼓,伴以模仿猴子的各种姿态神情为特点;其动作有“三击鼓面”、“莲花”、“反背”、“穿脚”等,舞蹈动作柔中带刚、粗犷拙朴、轻重分明、节奏感强,跳跃姿态生动活泼别具韵味。
舞时,众人围成一大圈,皮鼓立于圈中,另一侧悬吊着数面乃至十几面铜鼓。每面铜鼓两名乐手,一人击鼓,一人在鼓后手持饭甑一般的“共鸣箱”,戽水一样在铜鼓背后一进一出,以使铜鼓声更加常深沉、厚重和悦耳。铜鼓声中,皮鼓手围着皮鼓一边敲击,一边舞蹈跳跃,皮鼓手是领舞,也是指挥。他一忽儿敲击鼓面,一忽儿敲击鼓身。众人踩着鼓声纷纷起舞,摹仿猴子的各种姿态和动作,攀、爬、跳、跃,舞姿柔中有刚,轻重分明,充分体现了瑶族人民的慓悍英武的形象。
演奏时,多将鼓置于鼓架上,奏者站立鼓旁,双手执棰击奏。也可鼓身系带挂于颈项,鼓置腹前,边击边舞。还可一人背鼓,另一人边击边舞。音色铿锵粗犷。主要用于瑶族民间舞蹈 《猴鼓舞》伴奏。舞者通常为十二人,多少不限。表演人都化装成猴子,分别敲击猴鼓、小锣、小钹,或手执金箍棒、芭蕉扇等各种道具,模拟猴子的跳跃、抓痒、嬉戏等动作,欢跃起舞,整个舞蹈的起始、疾徐,也都以猴鼓的节奏为据。
在瑶族的达努节,人们集体表演《猴鼓舞》,高亢的鼓声,矫健的舞步,为节日增添了热烈的气氛。一连数日,通宵达旦,尽兴方散。
瑶族猴鼓,瑶族棰击膜鸣乐器。因其为《猴鼓舞》伴奏而得名。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 的上林县一带瑶族地区。
相传,每逢瑶族的达努节(又称瑶年或祖娘节),布努支系的瑶族人民,便在农历五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日,举行三天盛大的民族节日,纪念祖先反抗封建王朝取得的重大胜利。届时,瑶族男女老少身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汇集于鼓堂进行庆祝活动。锣鼓喧天,人们载歌载舞,表演的民间舞蹈有猴鼓舞、铜鼓舞、芦笙舞、牛角舞等,舞者边奏边舞,气氛极为热烈,反映出瑶族祖先的对敌斗争和生产活动。
鼓框多用整段樟木掏空制成,呈圆形坐墩状,两端鼓口直径25厘米、鼓高35厘米,鼓腰稍大 ,腰径27厘米,两端蒙以山羊皮,皮面大于鼓口20厘米,周围边缘钻有若干小孔,每两孔间穿以小木棒,两鼓皮相对应的小木棒用绳索往返勒紧,绳索中间穿以小木棒绞紧,后再打进木楔,鼓皮即可绷紧。鼓棰木制,直棒形,棰长30厘米。
“猴鼓舞”的传承方式至今仍保持着家族口传心授的形式,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远古的遗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的日趋变化,各种外来文化渗透,加之瑶族青年男女外出务工,民间传承人已寥寥无几。加之“猴鼓舞”是民间自发组织形成、自生自灭的祭舞,面临同化、异化、失传、消亡的威胁,其技艺传承岌岌可危,濒危程度十分严重。
全舞风格古朴粗犷、热烈激越,又不乏矫健敏捷跳跃奔狂的场面,充分体现瑶族人民奔放粗狂的原始民族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