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满族珍珠球(吉林省),编号:Ⅵ-38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吉林省吉林市
(3)保护单位:吉林市艺术研究所(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2、满族珍珠球(伊通满族珍珠球),编号:Ⅵ-38
(1)批次/类型:2021年(第五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
珍珠球是一种满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原名采珍珠,来源于满族古老的采珍珠生产活动。远在清太祖努尔哈赤时代,居住在白山黑水的满族青少年男女在采珍珠之余,欢庆丰收之际,在陆地上用“绣球”比作大颗珍珠,采珠人在水区设法摆脱蛤蚌区的防守,将绣球投到伙伴手里。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满族人又把这项活动带到京城,供八旗贵族子弟游戏。乾隆九年由北京传入五常市,至今已有262年历史。
珍珠球的外壳用皮革或橡胶制成,内装球胆,表面应为珍珠(白)色。球的圆周长54-56厘米,重量300-325克。球拍为蛤蚌形状,用具有韧性的树脂材料制成。抄网兜口为圆形,兜口内径25厘米。
珍珠球队的抄网者在比赛中的抄球动作十分舒展。
满族珍珠球的比赛规则为:
1、珍珠球的圆长为54至56厘米,重300至325克。
2、珍珠球场地长28米、宽15米,分为水区(内场区)、哈蚌区(封锁区)和威呼区(得分区)。
水区(内场区)内双方各有4名队员负责进攻和防守,进攻者可将球传到任何方向,向抄网内投球争取得分。
哈蚌区(封锁区)内双方各有2名运动队,持哈蚌(球拍),用封、挡、夹、按等技术动作阻挡对方进攻队员向抄网内投球。
威呼区(得分区)内双方各有1名手持抄网的运动员,他们的任务是用抄网抄(夺)本方队员投来的珍珠球。
3、每场珍珠球比赛由两队参加,每队上场7名队员。
4、比赛分为上下两个半场,每半场比赛时间为2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竞赛采用单循环赛制,得分多者为胜方。
珍珠球的比赛规则也是在2003年取得3个方面的重大突破:为配合技战术提高要求而设立了2分球;为增加对抗性和战术配合空间,各队增添了1名队员在水区以及在得分区和防守区间设立了隔离区,减少了球场上的混乱和纠纷场面。到如今,珍珠球竞赛规则还是在不断地增加和成熟之中,参赛的队伍都需要临场不断地学习。
珍珠球这一满族体育活动,源于生活、鲜明生动、多姿多彩。场上攻守往复,银球穿梭飞舞,4只蛤蚌急张忽合,一对抄网频频有所斩,其紧张激烈、精彩绝妙,令人目不暇接。珍珠球是民族体育之珠,将体育运动之骄健与生活劳作之优美,两者紧密融汇在一起了。
扶余县是满族的故乡。满族的祖先和其他民族一样,创造了自己的体育项目——珍珠球。珍珠球,亦称“采珠球”,初名“扔核”,满语“尼楚赫”。
满族的青年男女很早就有采珍珠的习俗,他们在欢庆收获之际,用“彩球”比做大珍珠,如果把“彩球”投进鱼篓里就视为采到了大珍珠。
采珍珠最初是作为一种游戏,在江河的岸边上玩的是“蚌”。后来演变为布口袋、牛毛球或彩球代表珍珠。场地划分水区、蛤蚌区和“威呼”(满语“船”)区。采珍珠人在水区设法摆脱蛤蚌区的防守,把布袋儿或彩球投到威呼区同伴的手里。这种游戏当时在松花江、拉林河一带,开展较为普遍。游戏时,蛤蚌区要夹住“来犯”之“敌”,保护珍珠不被夺走,于是就展开了争夺战。1990年,满族这个攻守兼备的民族体育项目——采珍珠,被国家体委定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并定名为“珍珠球”。
珍珠球的现行场地长30米,宽15米。中线两侧划三条线,依次为水区、限制区、封锁区和得分区。比赛在两队之间进行。每队出场6人,其中一位队员站在得分区,手持一个直径30厘米、高40厘米的网兜充当“渔网”,用网兜接住本队员投来的球即得1分。有两名队员充当“蚌”,手持球拍,在封锁区内,拦截对方投向网兜的球。其余队员充当“采珍人”,在水区内进攻与防守。比赛分上下两场,每场进行20分钟。
“珍珠球”为周长50—65厘米的充气皮球或橡胶球,还可以用小手球、儿童排球或小足球代替。球拍呈蛤蚌壳状,长40厘米,宽30厘米,木柄长18—20厘米。网篮用铁筋和网制成,铁圈直径30厘米,网深30厘米,长15厘米。
珍珠球的运球、传递、掩护、投篮、罚球等战略战术和篮球差不多。但由于得分区的持网队员可以灵活移动,增加了投篮的难度。场上队员不但要不停地跑、跳、投,而且还要注意与水区同伴和得分区手持抄网的队员默契配合,同时注意球的移动和对方队员的行动。所以,在比赛中要比篮球更激烈,更有趣味性。经常玩珍珠球,不仅能增强身体健康,而且还能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和集体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