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魏志.甄后传》裴松之注所引《魏书》记载了曹操的儿媳甄后八岁时观看民间马戏的故事。在明朝以前,东北庄原名叫吕楼,就是三国人物吕布的老家。
另据史料记载,东北庄始成于唐末宋初,因地处“桑间濮上”之东北方向而得名。东北庄的杂技源远流长。早在元末明初,东北庄就有很多人“干杂技”。清朝中期,东北庄杂技进入全盛时期。清朝乾隆年间,东北庄就有杂技班 13 个,其中最著名的是“刘家班”。清朝末朝的时候,该村从事杂技的艺人占全村总人数的 80%,当时著名的是“乔家班”。
光绪年间,自小就从事杂技表演的东北庄人乔恩海练就了一身绝技。他有三个儿子,长子乔进美,次子乔进逢,三子乔进芳。乔恩海的三个儿子当时是“乔家班”的主要演员。“乔家班”最初的舞台都是“明场子”,一阵锣响,一声吆喝,便有观众围成圈子,艺人们在圈子中央表演各项绝活。
随着岁月的推移“乔家班”的演出方式也由“明场子”改为“布搭篷子”,有了专门的舞台和固定的观众席,艺人也从原来的几个人增加到了几十人,并且还增加了驯兽表演。当时“乔家班”还只是一个民间表演班子,真正使 “乔家班”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的是乔进美的儿子乔志清(1875--1950)。在一次外出演出时,乔治清与河北吴桥著名的“张家班”班主之女张素真相遇并相爱,后结为秦晋之好。乔氏夫妇汲取两家杂技的精髓,将杂技艺术中的武术、气功、驯兽、马术、魔术等融为一体,并以原来的班社为基础,组建了有相当规模的乔家职业班,更新杂技节目,变换演出内容,使“乔家班”的名声更响了。
“乔家班”吸取了传统武术和民间艺玩之精华,练出了武功、气功、跑马、变戏法和带彩绝技等,遍游中原,颇有影响。
由于名声越来越大,“乔家班”还多次进宫演出。在乔治清的率领下,这一支有50个艺人加盟的杂技团体先后到过日本、印度、俄罗斯、朝鲜等 20多个国家演出,由于清政府的无能,乔治清等人在国外常常受气。一次在日本演出,有人对杂技团刁难,贬低演员人格并大骂中国人,乔治清听后怒容满面,当即上诉日本官府。在法庭上,他据理力争使那个无理的日本人低头道了歉。当时这件事轰动朝野,“乔家班”名声大振,杂技也被国人称为“骨气”艺术。归国时,清政府特意为“乔家班”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慈禧太后看了“乔家班”的表演后也赞不绝口,并授“乔家班”万寿龙灯两盏,御赐瓷壶一把,以彰其技之优。
民国年间,“乔家班”已驰誉大江南北、名享长城内外。35集电视连续剧《杂技东北庄》就是以乔家班的人物为依据制作而成,并且在濮阳东北庄实景拍摄。
解放前夕濮阳较大的杂技有十三家,乔志清的孙女玉红、水莲、水香均为著名演员。1958年众班合并为两个杂技团,均命名为“红旗杂技团”,一团团长李金发;二团团长谷玉山,副团长崔守堂均为出名艺人。一九六0年一团调属安阳地区,二团更名为“濮阳县杂技团”至今。
黄河有“铁头铜尾豆腐腰”之称,濮阳地处黄河中部的豆腐腰上,历史上十年九灾,濮阳杂技之初是黄泛区谋生的手段,已经结束了“跑马卖闲”的历史,在劳动生产和生活之中,把杂技凝炼成传统文化、升华为传统民俗艺术,供世人休闲娱乐和欣赏。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北庄人的杂技热情更高、技艺更精湛了。该村杂技艺人分赴全国各地,成为各省、市的正规杂技团体的骨干力量,很多人都成了负责人。例如,“乔家班”变成了濮阳的两个杂技团,“李家班”改编后成为安阳地区杂技团。四川杂技团的原班人马全部是东北庄乔贵林所领的“乔家班”中的一支人马。四川省万县杂技团的刘芳、武汉杂技团的刘华芳、新乡杂技团的刘进才、西藏杂技团的乔三磨、重庆杂技团的刘夫录、山西杂技团的乔常顺、甘肃杂技团的刘会、河北杂技团的刘春山等,都是东北庄人。另外,该村还培养了很多著名的国家级杂技演员。例如,广州军区杂技团的刘相宝、李铁牛,沈阳军区杂技团的刘社香,郑州杂技团的刘兰香,刘乡杂技团的刘运祥、乔麦元,重庆杂技团的刘景美等,常在国内外带班授徒或巡回演出。
解放后,该村的杂技力量成为濮阳市杂技团和河南省杂技技团的主要基础。带有浓郁乡土特色的杂技深受广大城乡群众的喜爱。轻蹬技、顶碗、飞叉等节目参加国家、省区比赛均获好评。其中《双层晃板》获河南省第一届杂技比赛一等奖,第二届全国杂技比赛铜奖及日本杂技研究会特别奖,并且1987年在法国巴黎国际艺术节中获银奖。1989年7月作为中国杂技团在巴黎艺术节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在2002年举办的第四届全国青少年杂技比赛上女子排椅获金奖,晃梯获银奖。据统计,东北庄籍的演员,近10年中捧回国家级、世界级的各种杂技奖杯(牌)达37个。
东北庄人精湛的杂技艺术,引起了有关部门的热切关注。1969年,新华社记者王伟进村采访,先后在《人民日报》、《河南日报》上发表了题为《中国杂技之乡——东北庄》的新闻报道。1981年3月,中央电视台摄制组又在该村进行了实况录像,并在黄金时间进行了报道。近几年来,中央各大媒体甚至外国媒体曾多次到东北庄采访。奥地利国家电视台为寻找中原杂技的发源地,曾两次造访东北庄,高度评价了东北庄杂技艺术的丰富内涵,制成《东北庄杂技专辑》带回本国播出,引起了轰动。2000年9月29日,新西兰阿西博顿市市长麦瑞·安德森到东北庄参观,亲自留言:你们表演的节目很精彩,深深感到东北庄杂技艺术的无穷魅力,真是太棒了!非常希望东北庄杂技到新西兰去演出。2001年上海APEC会议上,东道主为各国首脑准备了精彩的文艺节目。演出时,美国总统布什准备中途退席,这时身边的工作人员悄悄告诉他,下边将表演中国杂技,布什这才又重新落座,他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元首,共同欣赏了精彩的杂技节目。杂技的名字叫--《草帽》,是由濮阳市杂技团一群天真、活泼、可爱的小男孩表演的。这个节目在美国奥兰多迪斯尼乐园已保留10多年了。
“哪里有杂技,哪里便有濮阳人”,濮阳杂技名扬天下。东北庄的老人能说清楚半个中国杂技团团长和名角的名字,比如,四川万县杂技团的刘芳、武汉杂技团的刘夫录、山西杂技团的乔常顺、甘肃杂技团的刘全、河北杂技团的刘春山、广东杂技团的李铁牛等等,这些濮阳人把杂技传遍天下。
乔水春是“乔家班”的第五代传人,现今 75 岁了,从外表看他是一个地道的庄稼老汉,演了一辈子杂技,身材瘦小的他腿部明显活动不便。他的妻子李素云告诉我们:“都是年轻时落下的病,练杂技苦呵,冰天雪地的,扫出一块空地就是杂技场,光着身子在上面打滚、翻跟斗。上年纪啦,一着凉受伤的部位就疼。”乔水春也说:“是呵,今年是耍不动了。去年我还能倒立呢。”说起杂技他是充满感情。
乔水春的家中已经看不到当年乔家老屋辉煌时的影子。乔家老屋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人一把火烧了,慈禧太后御赐的那一对万寿龙灯也在那把大火中化为灰烬。李素云大娘从里屋提出一把老旧的瓷壶对我们说:“龙灯给烧了,就剩下这把‘御壶’ 了。”我们看到,瓷壶釉面光滑,图案清晰,色泽鲜艳,壶底还有“同治贡制”的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