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角勒哈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舞蹈,关于它的来源,在哈萨克族民间有这样的传说: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一位哈萨克族小伙子,发现了一群野马,他挥动套马索套住了一匹非常剽悍的黑色野马。小伙子历尽种种艰辛,终于将它驯化成一匹上好的走马。当他骑着黑马回到家乡时,乡亲们闻讯纷纷前来祝贺。喜不自禁的小伙子手舞足蹈地用各种动作自豪而诙谐地模拟了他捕捉和驯化黑马的整个过程,他那绘声绘色的描述和活灵活现的表演让乡亲们看得如痴如醉。大家一面听着小伙子精彩的讲述,一面模仿着他手舞足蹈的各种动作,沉浸在欢乐中的人们就这样舞着、跳着……不知不觉中,全乡的人都以各自不同的舞姿,模仿着黑马的动作跳了起来。从此,以骑马为题材、表现草原上骏马奔驰时矫健姿态的卡拉角勒哈舞蹈便在哈萨克族民间流传开来。
“卡拉角勒哈”是哈萨克语,意为“黑色的走马”,最初是一种哈萨克人用来模仿马的走、跑、跳等姿态的简易形体舞蹈,逐渐演变成了哈萨克民间舞蹈的代名词,表演者常把劳动、生活中具有浓郁特色的各种动作融和进舞蹈,使“卡拉角勒哈”的舞蹈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卡拉角勒哈:是哈萨克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卡拉角勒哈是哈萨克语,意为“黑色的走马”。马是哈萨克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伙伴,而“黑走马”更是马中尤物,它形象剽悍雄壮,通体黑亮,走时步伐平稳有力,姿势优美,蹄声犹如铿锵的鼓点。骑上黑走马,犹如进入一种艺术境界,人在舞,马亦在舞。男性的动作模仿黑走马的走、跑、跳、跃等姿态,在全身一张一弛的律动中表现狙犷、剽悍和豪放的风格。女性的动作优美舒展、活泼含蓄,如显示姑娘美丽而自豪的“花儿赞”,窥视恋人的“羞窥”,前俯后仰的“展裙吊花”等。男女的这些动作,都包含着特定的内容,与表演者的内心情感和幽默诙谐的面部表情融为一体,并根据舞者自身水平可以自由发挥,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和动作。卡拉角勒哈以同名乐曲伴奏。这种乐曲的节奏感极强,明快活泼,旋律宛如骏马在草原上驰骋。它由哈萨克族的传统乐器冬布拉弹奏,按照舞蹈的快慢来变换节奏。
自1986年以来,哈萨克族卡拉角勒哈就受到了专业团体的重视,其舞蹈动作及配乐得到了进一步完善。随着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逐步落实,一场挖掘、保护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工作也在全州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在伊犁有着深厚历史渊源、文化积淀和广泛群众基础的哈萨克族舞蹈——卡拉角勒哈(意为:黑色的走马)不断受到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和社会大众的关注。“黑色的走马”从沉寂偏僻的深山被召唤出来,走进了广大观众的视野,成为一支集艺术性、群众性为一体的雅俗共赏的文化奇葩。
2011年5月23日,哈萨克族卡拉角勒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卡拉角勒哈进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一时间,在伊犁城乡掀起了一股方兴未艾的“黑走马”热。无论是在绿草如茵的广袤草原,还是在欢声笑语的广场,或者是在莘莘学子求知学习的校园,都可以看到或轻快有力、刚健苍劲或优美舒展、活泼含蓄的“黑走马”舞姿。2009年8月30日,青河县万人共舞卡拉角勒哈创下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为继续弘扬哈萨克族这一传统的优秀民间艺术精品,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青河县决定将每年的8月30日定为哈萨克族“卡拉角勒哈节”。
为广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运动1小时,新源县教育系统将卡拉角勒哈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一个亮点来抓。在大课间,伴随着哈萨克族器乐欢快流畅、铿锵明快的旋律,各族学生翩翩起舞。那庞大的阵容、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舞技、优美的舞姿,将“黑走马”粗犷、剽悍、雄健、豪放的风格演绎得活灵活现、淋漓尽致,令人震撼。
1月26日,自治州举办卡拉角勒哈研讨会。会上,7名专家宣读了相关论文,新疆社会科学院的亚森·库马尔宣读的论文《2000年历史的舞蹈》引起很大反响。卡热木·阿不都热合曼等老专家对哈萨克族舞蹈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呼吁大家对以卡拉角勒哈为代表的哈萨克族民间舞蹈进行挖掘,从民间吸收养分,创作出符合哈萨克族人审美习惯和生活情趣的舞蹈,进一步丰富卡拉角勒哈的舞蹈语汇、乐曲和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