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年,即年节。前清时按农历称元旦。辛亥革命(1911年)推翻清朝统治后,从“行夏历,所以顺农时”,改为“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把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湘西民间俗称年节为过年。过年,起源于远古时期腊祭。“五谷皆熟,为有年也。”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年”字,均为果子丰收、谷穗成熟的形象。可见过年既是辞旧岁迎新年的日子,又含丰收之意。这个古老的乃岁之始、时之始、日之始和月之始的“四始之节”,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其庆祝仪礼也最为热烈、隆重。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自治州一些土家族地区的年节有种特别的形式,形成了当地独有的土家年。
土家年除了腊月二十九(或二十八)“过赶年”而外,有少数地区还有农历六月二十五过“六月年”和十月初一过“十月年”。但具有普遍代表性的还是只有“过赶年”。
过了冬至,土家人(土家语:毕兹卡)会选一个红煞日杀年猪,据说来年可以养大猪。土家族聚居区杀年猪的气氛也是热热闹闹的,屠夫这家出了那家进。绿树掩映的村庄,那一栋栋木楼前的平场,就成了人与猪在冬月里最激烈的战场。
当人们把猪放进一个大木桶里烫好修好,提起来,挂在梯子上或放在案板上,然后,屠夫会将肉按其部位砍成一块块的,分猪头(土家语:自扩巴)、猪腿(土家语:自己琶)、猪屁股和块子肉等。猪腿多用于给岳父岳母拜年时用。主人就把杀猪人砍好的猪肉(土家语:自死),分几块给邻居、亲戚和杀猪的人,让他们分享一下一年辛苦的殷实和温情。杀年猪时主人还会请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一起撮一顿,被请的人家也不会客气。在土家族里俗有“鱼吃跳,猪吃叫”,就是说刚刚杀的年猪比其他什么时候的肉吃起来都要香。土家族每家每年都会养猪,一般每户养二、三头,多的也有养七、八头的。这些所养的猪除了用于卖肉挣钱,还会留一、两头用于自家过年时用。
杀了猪,就是熏腊肉了。腊肉熏制的过程特别复杂,特别原生态。首先把猪肉、羊肉或者牛肉、狗肉,先抹上盐,再抹上胡椒粉、花椒粉,然后,放在木桶里放上十天左右,让盐、胡椒、花椒的味道渗进肉里。然后,一块一块挂在火炕上方,每天用柴火熏。一熏,就是好几个月。湘西多各种各样的杂木,各种各样的杂木含有各种各样的营养素,这些营养素随着烟火熏到肉上,腊肉就有一种特别特别的香味了。特别是那些松枝、翠柏、檀木、桂皮、橘子皮、秕谷等有特殊香味的材料熏制出来的腊肉,就更香了。
由于熏的时间长,湘西的腊肉没有一点水分,放上几年都不会变质,不会馊臭。吃的时候,用火把皮子烧烂烧焦,用热水洗净,那颜色就漂亮极了。炒也行,蒸也行,全都肥而不腻,油而爽口。
湘西人过年还要灌香肠。一副猪肠子(土家语:自必拉)要用盐洗上两个小时才放手。洗好了肠子,把剁成肉泥的瘦肉伴上一点点盐,喜欢吃辣的人,还会拌一点辣椒粉。然后一点点灌进肠子。灌好了,挂在火炕上,跟腊肉一样在火炕上熏。烟熏过的香肠,可蒸来吃,也可炒来吃。无论蒸炒,都名副其实的香!
豆腐(土家语:跌hi)是土家族人过年时必备的一道菜。土家族人多聚于山区,丰富而甜美的山泉水为土家人制作的豆腐创造了特别优质的自然条件,用来自于大山之中的山泉水制作的豆腐口感特别香甜,吃起来更是回味无穷。 豆腐的制作过程是:先天晚上将黄豆用山泉水浸泡,第二天早上将水滤出,用一小勺将黄豆一点一点地投进特制的小石磨中推磨。黄豆被推磨成黄豆浆后,放进吊在灶上大锅上的包袱里摇晃,黄豆浆经过包袱过滤后进入锅中,用一瓢瓜(土家族人对一种舀水工具的称呼)盛约一升的冷浆待用。随后将锅子里过滤后的浆烧开。在烧锅子的过程中,将在火中烧好的石膏磨成粉,放入待用的冷浆里搅拌均匀备用。待锅里的浆烧开后,将其倒入大桶内,冷却至表面形成豆衣,适时拿掉豆衣。再将渗入石膏粉的冷浆沿着大桶内沿底倒入。(放石膏粉时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会豆腐很少,味道很差;少了,就会全是网眼,捻不起来。)盖上盖子约五分钟后,取一筷子竖着插入桶内的浆中,看筷子能否脱离人手后直立在桶中,若筷子能直立(若不能直立,则仍需要用盖子盖住几分钟)。即可将其倒入专用于制作豆腐的豆腐箱里的包袱内,用包袱将其稍稍包住,再将木箱的盖子盖上,上面放上一些重物,比如石头。待过几个小时后,豆腐就制作完成。
制作好的豆腐可煎、可煮、可炸,其味道特别香美。在过年前一天,土家人会将这些豆腐用油炸成或三角形、或小长方形、或小正方形、或立方体的各种形状的油豆腐,这样炸成的油豆腐香味无比。
做好了豆腐,吃一餐新鲜,留着做油豆腐后,人们就把豆腐也放在火炕上熏成豆腐干。或者找来一个木桶,铺一层稻草,放一层豆腐,再铺一层稻草,再铺一层豆腐,火炕边捂着,让火的热气把豆腐加温、发霉,做成霉豆腐。发好霉,伴上辣椒粉、花椒粉、姜丝,在油汤里泡上一个月,霉豆腐的颜色灿烂而干净,食之胃口大开。
过滤出的豆渣,一般人会把豆渣立刻处理掉。土家人吃了一餐新鲜的豆渣后,会把豆渣捏成一个个团子,装进一个篮子,跟腊肉一起熏。十天半月后,熏过的豆渣干黄而浓香,土家人称之为“茄弄”。跟蔬菜炒吃更为可口。
粑粑是土家人过年时节必须准备的食品。
打粑粑是个大活,一般是左邻右舍几家人合在一起来打,或者兄弟哥嫂至亲合在一起打,男女老少齐上阵,分工有序,有负责用甑子蒸的、有负责烧火的、有负责打粑粑的、有负责制作粑粑的,打粑粑的人一般都是几个家中身强力壮之人,妇女主要负责制作粑粑,打粑粑的人和制作粑粑的妇女人数要多,其他的程序一般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完成。
土家人打的粑粑主要有糯米粑粑、高粱粑粑、小米粑粑。其做法是先天晚上将糯米、高粱、小米分别洗净,泡上一个夜晚,第二天早上将其分别滤干,用甑子将其分别蒸熟,然后,放在粑粑槽内用一丁字形的棒槌你来我往地打揉,将糯米、高粱、小米分别打得不见了颗粒、粘成一团糯米团时,打粑粑的男人用棒槌将其弄起来,做粑粑的妇女则伸出擦过熟油的手将其接住,一起放到擦洗干净的四方大桌上,由手巧的媳妇将糯米团扭成大小合适的球形小团,分给其他制作粑粑的人。制作粑粑的人将这些球形小团放在一块特制的木板下均匀地用力压成圆饼,其大小一般有三种,经常用于食用的普通粑粑其直径两三寸左右,厚1厘米。大一点的直径约为一尺,最大的约需要糯米三、五斤,甚至十余斤的,此种粑粑一般用于婚庆之类的喜庆日子。在粑粑快做完时,由心灵手巧、最会做粑粑的的妇女做几个大粑粑,这种粑粑被称为“破拢粑粑”,它既象征“五谷丰登”,又显示土家人的大方,并且,这种粑粑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传说田姓土家族人祖先原有九兄弟和一个妹妹,妹妹嫁了后又多了一个女婿,由于他们强大的力量,皇帝担心他们独霸一方影响朝廷的统治地位,便派来官兵试图将其斩尽杀绝,官兵来时正逢腊月二十八他们打粑粑的时候,看到来势汹汹的官兵,弟兄们急忙将槽中打的粑粑分成几坨用簸箕端上山。官兵走后,几弟兄端着已经变硬而难以分开的粑粑回到家里,吃时只有用刀子切成小块烧起来吃和煎起来吃。后来,这九弟兄各居一方,生养后代,他们都没忘记当年的苦难,为了纪念当年之事,此后过年时他们都制作几个这样大的粑粑用来分食,这种习惯也被他们的子孙后代承袭了下来,并渐渐变成了一种习俗。后来,这种粑粑一般都要留到正月十五,有的甚至留到过清明节时才吃。
粑粑制成之后,五个一叠放在案板上冷却,干冷后在家中一干净的器具里放上七、八天,然后再用山泉水浸泡,隔个十天半月换一次水。
土家族人打的粑粑有易存放、不易变质、易食用等特点,在土家人的生活中,粑粑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春天是农忙时节,粑粑便被派上了很好的用处,火烤或者油炸既简便实在又好吃,甚至可以带进山中,随便弄来一些干柴,燃起一堆火便可烧起粑粑来。家中来客,围着火塘拉了一段家常后,也能很快地用火塘三脚上鼎罐里烧的开水和着甜酒与粑粑一起煮来招待客人。拜年时,粑粑也有了用处,在土家族地区有“拜年、拜年、粑粑上前”的民谚,言下之意是说粑粑是土家人走亲串门的必备之物。尤其是土家人为儿子定亲拜年时,一对大如明月象征团圆的粑粑是必不可少的。
2010年5月18日,中国国务院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湖南省永顺县申报的“土家年”入选,列入民俗项目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