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礼乐志》载,每逢农闲时节,或每天晚饭后,“十番队”便聚到“十番间”,先喝喝茶,后吹拉弹,既休闲又娱乐。每年元宵夜和村里的社庙神诞,都要设筵庆祭,请“十番队”来演奏。所邀的“十番队”自晚上八九点至十二点,都可到筵前吹奏几曲。而在中秋之夜,“十番队”泛舟江上,奏乐称庆。
明嘉靖间(公元1522--1566年),莆田县黄石镇重新在后洙村、东洙村建造了“北辰宫”和“谷成宫”。据民间传说,每年农历的三月十五日,均举行游神行傩活动。莆田、仙游、福清、平潭等县群众届时都携带十番班前来请香。据传最多时曾有170多个十番班在溪船上演唱(奏),各十番班还要轮番到两宫的菩萨殿前演唱(奏),并登台比试。优胜者还可得红包奖赏,这种敬神活动一直盛行到1949年。
清中叶莆田“十音"分为南、北洋两个流派,南洋派以黄石为主,东埭村十音师郑表先,擅长琵琶与三弦。清末光绪初年,“十音’’的乐器尚用:琵琶、三黻、笙、筲、笛子、老胡、二胡、文枕琴(即“扎筝”)、拍板、云锣等。《莆田县志》记载:清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莆田县各戏班与民间联合举办“王母十番大赛会”,参加的十番班多达169个,清末,南洋派初以擅弹著称,继以飘笛的单吐、滑音抹奏和拉弦乐器和弓法统一整齐及演唱的顿挫分明见长。北洋派以城郊的吴刀和七步村为代表,以抒情流畅、优美和谐为特点。仙游十音也可分为两派,如林启森为首的东门十番班和以蔡友本为首的会仙十番班两派。他们服装鲜艳,步伐整齐,弓法统一,音调和谐,演唱(奏)讲究情感,曲目新颖。
民国19年(1930年)以后“十音”在奏法、乐器,曲调等方面都有较大的衔变。先后有莆田县的肖祖植、高卧仔、黄九毜、和仙游县的蔡友本、林启森等人做了许多有益的变革,给后来的“十音"发展提供了经验。
民国34年(1945年)8月仙游县在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大游行的队伍中,十音八乐班就有100多班,这段时期,十音八乐的演奏演唱艺术达到鼎盛时期。十音八乐不仅在莆仙地区盛行,而且还流传到外省、国外。如早在1937年,莆田县华亭镇霞皋村的郑天飞与其子郑焕仁等10人,赴台湾省演出,并灌制了大量莆仙“十音”唱片。台湾省兴化会馆的兴安乐府在乐师彭文水淼的教习辅导下,至今还经常演唱(奏)莆仙“十音”。1957年,郑天飞一行乐师又应马来西亚吉隆坡“义合巴士”公司之邀,前往传授“十音”演唱(奏)技艺,并以莆仙民间“筵下”音乐参加新加坡、吉隆坡等地的宗教活动,进一步使莆仙民间音乐在东南亚地区流传。
建国后,在欢送青年参军、慰问军烈属,或节日游行的队伍中,“十番队”常被派上用场,以增添热闹气氛。他们一般排列在队伍的最后头,边走边奏,步履缓慢,故莆田人用“打十番”来形容走路慢吞吞的人。
“十音”俗称“十番”,是一种器乐、声乐和表演的综合艺术用十种乐器合奏而得名,它分为“文十音”与“武十音”两种,因地域不同,所用乐器亦不同。
在莆田县,“文十音”所用的十种乐器是丹皮、檀板、云锣、奚琴、四胡、尺胡、三弦、八角琴、九弦琴、苏笛,在仙游县,“文十音”所用的十种乐器为琵琶、三弦、笙、箫、横笛、老胡、二胡、轧筝、拍板、云锣等。“文十音”流行地区不广,在涵江仅有塘头和哆头两个村,所用曲牌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前,也只有《驻云飞》等25首。1962年,哆头“文十音”队参加晋江地区音乐观摩演唱会,所用的古老乐器轧筝引起音乐界的注目。轧筝状如藤编漆皮枕头,故亦称“枕头琴”,后来经莆田县音乐工作者一番摸索,改造成一种能拉能弹、可捻可拨的乐器,并易名为“文枕琴”。 而“武十音”所用的乐器为横笛、板胡、四胡、二胡、尺胡、中胡、贡胡、三弦、八角琴、云锣。常用曲牌有“北台妆”“荔枝楼”“风和子”“上小楼”“琵琶词”“将军令”“过山虎”“楼台会”等。
“八乐”是一种较古老的民间俗乐。“八乐”是以“十音”为基础,加进唢呐和锣、鼓、钹等打击乐,但不用云锣,其中有掌鼓一人,大小钹各一人,大小锣各一人,大吹二人,除了打击乐器外,另配有八人组成的管弦乐器伴奏队,故称“八乐”,所用乐器有横笛、尺胡、四胡、贡胡、三弦、八角琴等。“八乐队”一般由少年男女组成,也有中老年的“八乐队”。“八乐”吹拉弹唱,但以演唱为主,其特点就是锣鼓点渗透到唱腔中。“八乐”可坐台演奏,亦可边走边演唱,表现出一种轻歌曼舞的情趣。“八乐”曲牌选自莆仙戏曲牌,常唱的有“卖画”“访友”“春江游船”“苏州歌”“江头金桂”等。
十音八乐的曲调风格有悲伤、隆重、喜庆等。不同的曲牌有不同的演奏场合:敬神演奏《进香敬神》,妈祖诞演奏《圣母颂》,祝寿演奏《金辉玉震》,中考演奏《满江风》 。
“十音八乐”既有北方音乐的粗犷,又有南方丝竹的文雅,结合韵味悠远的配唱,为广大社区、乡村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气氛。其“文十音”旋律缓慢,音色古雅;“武十音”音响洪亮,音色尖锐。
“十音”在曲调上的变化其基本特点是旋律的润色加花和强调停声待拍;在演奏上的基本特点是笛子的单吐和滑音奏法、拉弦乐器的短弓顿音奏法、弹拨乐器强调“三,五、七”节奏型的奏法。另一种特点就是既可坐奏又可行奏。在行奏时往往是弓法统一、步伐整齐,节奏明快。
“八乐”的演奏形式也有坐奏与行奏二种,锣鼓点以“四平草”、“三不和’’、“起鼓”、“七下”、“分槌”为主,主要特色是锣鼓点渗透到唱腔中,有时突出文乐,有时突出武乐,有时文、武乐齐动。它特别擅长于演奏“江头金桂”“苏州歌”“集贤宾”“白鹤子”“太子游四门”“采莲歌”之类的曲牌。
十音八乐班是一种业余的或半职业性的民间社团,其成员绝大多数是农民、店员、手工业工人、自由职业者,也有知识分子参加。传统的学艺方法一般是由学艺者自愿集资办馆,聘请师父传授技艺,每馆以四十天为期,教习两三首曲牌。也有连续学习两三馆的,学了一两馆之后,即可参加各种民俗活动。每逢迎神赛会、婚丧喜庆或农事之余,均可见到十音八乐班的演唱演奏活动,各乡镇、街道老年协会、农村俱乐部、文化站都成立了有少儿、青年或老年人组成的各十音八乐班。1988年后,民间还有自发组成的十音八乐兼西洋吹管乐的专业性班社,专为婚丧喜庆演奏,仅仙游县就有30多班。
从2003年至2006年,福建省莆田市“快活林”乐队负责人发挥自己曾为音乐教师的优势,创作了《和平女神颂》等8曲莆田传统乐曲,用“十音八乐”的形式传颂妈祖事迹。
莆田秀屿区埭头淇沪小学成立了校“十音八乐”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演出,2006年5月31日还组织了一场“庆六一‘十音八乐’”汇报演出。
2006年暑假,黄石镇惠洋村的陈元霖、陈阿往等6位老艺人举办了“十音八乐”免费培训班,有150来名学生参加,年龄最大的13岁,最小的只有6岁。经过老艺人们一个多月的精心培训,有50多人能够独立演奏“十音八乐”。
仙游县政法委组织于2005年11月创建第一支平安说唱队,截至2010年,这支由该县龙华镇16位退休干部组成的说唱队共巡回演出2000多场,受教育观众达10万多人次。而全县也已有平安说唱队近百支,遍及全县18个乡镇(街道)、4个管委会。
截至2010年12月,黄石镇惠洋村里有30多人组成的“八乐”队和15人组成的“十音”队,还有十多个孩子组成的“少儿十音队”,他们当中,年纪最小的只有9岁,年纪最大的已经83岁。每天下午都有乐队在此切磋技艺,最高峰的时候有上百名村民聚集演奏。
2013年,莆田市实验小学成立小学生民乐团,校方专门开辟了一间教室作为民乐团训练场,且为学生们购买了统一的服装和大部分乐器。老艺人利用学生下午放学后的时间进行一个小时的培训,每周三次。
2014年10月9日,莆田市首届老年教育系统“风雅颂”十音八乐展赛在市老年文化教育中心礼堂举行,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引领带动秀屿区老年人积极参与传承十音八乐传统文化。
林开树作为“莆仙十音八乐”第三批省级遗产传承人,先后带头或协助,组建了八乐班、“古店八乐”传习所和郊尾社区“十音八乐队”,截至2016年已培养出200余名后继人才。为了让“古店八乐”在新时期传递正能量,林开树还自编《计划生育是国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科学发展观》等节目,以八乐形式在全县演出。
2003年,莆田市涵江区政协组织音乐专家深入塘头、哆头实地调研挖掘,撰写论文,抢救“文十音”。
2006年,涵江区文化馆上报涵江“文十音”为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2005年,黄石惠洋十音作为民间音乐类入选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8年,涵江区文化馆经多方努力,以原集友民乐团老艺人为骨干,组建了集友“文十音”乐团,所用乐器文堘、碗胡、四弦胡、苏笛、苏箫、檀板等乐器均已凭古样复制。集友“文十音”乐团聘请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民间文化十大优秀传承人之一黄文栋先生教习古“文堘”演奏及“文十音”乐团排练,恢复了5首曲目:《西厢记》插曲《琴弹有十分》、《走过只西厢》、《春江》插曲《风送长江一叶帆》、《百花亭》插曲《更深寂静》、《仙姑探病》插曲《勿的是·寒露相侵》。
2011年,莆田市涵江区、仙游县申报的莆仙十音八乐入选福建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林开树被评为“莆仙十音八乐”第三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莆仙十音八乐是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种传统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