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永新县志记载,唱号音约产生于乾隆年间(1740)。那时,在永新县城的北门有座“对恩堂”,在这个堂内专门供养了一些无依无靠的盲、聋、哑残疾人,小鼓艺人就出自于这“圣恩堂”内的盲人。 永新小鼓的祖师爷欧阳承相生于(1722年)是永新南乡烟阁青岭村人,他年幼时读了些诗书;略通文字,一场大病后又目失明,被送入“圣恩堂”供养,他不愿坐享其成、便发挥自己的才华,把蛇皮制作的渔鼓改用牛皮制作小鼓,用红绳子系在腰间,这样,小鼓音色浑厚宏亮,又经久耐用,携带演唱都十分方便,随后又在左手配上一根小竹捧,右手配上一副小竹板,打得有板有眼,唱得有声有色。欧阳承相凭着自己的记忆,把年轻时读过的民间故事,戏文等改成小鼓词,他十分主重当时当地广大群众的胃口(喜爱)编成段子,发展成别具一格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永新号音.永新号凌晨从欧阳承相创始至1953年一直都是这个名字,至今当地群从仍有叫这个名字的,特别是远游海外的永新籍人一回家乡都会问起永新号音。
1953年4月,永新文化馆举办第一期育艺人学习班,原任永新县委宣传部长,后任江西省文联副主席的张涛同志在观察时指示:“永新唱号音很有特色,要很好地挖掘整理……在全解说词(画外音)国都是大鼓,唯独永新是面小鼓,就叫永新小鼓吧。”从此,水新号音便命名为永新小鼓了。
小鼓原名“唱号音”,是盲艺人谋生度日的曲艺。早期只流行于永新县境,以后,在吉安市数县流行。据考证,它约产生于清朝乾隆年间(1740年前后)。那时,湖北遭到特大洪灾,一批渔鼓 艺人流落到了永新,住在北门“圣恩堂”里。“圣恩堂”是专门供养无依无靠的盲、聋、哑等残疾人的场所。有位叫葫芦麻子的湖北渔鼓艺人常在大街小巷演唱,“圣恩堂”的盲艺人也跟他学唱。接受能力最快的是欧阳承相,他幼年读了些诗书,略通文字。一场大病后双目失明,父母又相继去世,被送人“圣恩堂”,他努力仿效葫芦麻子,又潜心发挥自己的才华,把蛇皮制作的长筒、渔鼓,改用牛皮制作的扁形双面小鼓,用红绳系在腰间,不仅携带演唱方便,而且音色浑厚宏亮,经久耐用。欧阳承相与其他盲人一道,把幼年读过的诗书、听过的民间故事、戏文编成小鼓曲目,采用自己熟悉、群众也喜爱的拉纤号子、伐木号子、劳动号子及山歌小调融化加工,配成小鼓音乐,所以叫“唱号音”。
永新小鼓原名“唱号音”,是流传于永新的一种以说唱为主的传统戏曲艺术。据永新县志记载:“唱号音”约产生于清朝乾隆年间(1740年),其祖师爷欧阳承相生于1722年。他将渔鼓改制成牛皮制作的小鼓自敲自唱,自谋生计。后世代单传盲人不传他人。传了十代盲人,至解放初已二百六十多年。1953年四月,永新县文化馆举办了第一期盲人艺术学习班,改名为“永新小鼓”。并启用业余艺人朱有生登台说唱,改坐唱为站唱,并伴有小乐队。
小鼓说唱由单个盲人自敲自唱,一人多角,没有乐队,只能是坐唱,说唱者,左手指间夹两块小竹板,右手持一根小竹杆敲鼓,胸前用红布挂一小鼓至腰间,用诙谐幽默的方言和带着永新山歌、号音的唱腔,讲述民间故事、戏文等周边发生的事情,直接反映人民生活社会状况、伦理观念及风土人情,语言朴实,唱词简练,语句可长可短,讥讽调侃,粗短通俗,妙趣横生。小鼓说唱的场地简易,随处可行,深受民众喜爱。其说唱特色颇具艺术研究价值;其历史价值主要是一种浅显易懂、让人民大众容易接受、且影响大、互动性强的教育方式,它把伦理道德寓教于乐之中,起到了一定的潜移默化不可思量的教育作用,是一种根植于民众之中,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在永新几乎家喻户晓的娱乐方式,弥补了当时群众文化生活的贫乏。80年代中期,我县文化馆组织收集整理了永新小鼓资料,并入选《中国曲艺志》,做了一些抢救工作。但随着盲人的减少,盲人生活的妥善安置,人们文化生活的日新月异,加上文革后禁演,小鼓艺术面临失传的濒危状态,只剩下第十代传人盲人黄华花和业余艺人朱有生。抢救和保护永新小鼓这一民间曲艺艺术迫在眉睫。
永新小鼓从欧阳承相创始至今已有十一代历史,它经历了近300年的风雨而仍残存人间,其间可分为四个阶段:
A:清朝期间(1840一一1910年)
在这期间,永新有12个盲人学会唱小鼓,当时基本上是纯唱无白、中间夹些衬词的口语化。主要是以娱乐为主,解化丑恶、劝人为善。那时流行一时的《懒婆娘》一直深受群众喜爱。
B:民国时期(1911一一1989年)
由于地方戏曲的发展,大型节目的演出,永新小鼓的小段子不能适宜和满足群众的需求。于是,他们开始创作了大批大的连本曲目段子,在这些日子中,不但有唱,中间还夹有道白,道白时拉腔拉调,与戏剧之白融为一体,有声有色,有空有调,成了一种独特的风味。
C:苏区时期(1928——1934年)
1928年毛主席三湾改编创建井冈山根据地之后,永新等地相继成立了苏维矣政府、禾川镇苏维埃政府组织了盲人集训,把永新小鼓改造过来,为当时的革命服务,那时派了一位姓刘的同志专门为小鼓艺人创作节目,让盲艺人到全县各地去演唱、宣传。
当时新编的小鼓节目有《打壕分田地》、《欢迎白年返水》、《红军打了胜仗》等。
D:建国以后(1950——)
建国以后,永新小鼓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出人、出书、走正路的方针指导下,得到了党的重视和关怀。
永新文化馆于53—54年举办了两期学习班,组建了小鼓位唱队,从永新采茶剧团中委派了学员学唱永新小鼓。
从此,永新小鼓由盲人改为专业演员演唱,改编了不被盲人去世后绝种的现象。由于不是盲人演唱,永新小鼓进行了大胆地改革,由原来的坐唱发展为站唱,由原来的一人表演发展到多人表演,由原来的田头地角,村巷街口发展为配有乐器伴奏、配有灯光布景。从此,永新小鼓登上了大雅之堂。
1957年,手工业工人朱友生首次在永新台上表演了永新小鼓《懒婆娘》,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1965年,朱友生代表吉安地区首次赴省参加第三届职工业余文艺汇演,受到省地文艺界赞赏。
1976年刘动同志参加全国曲艺调演,受到北京人们的好评。
永新小鼓一人坐唱,有说有唱,以唱为主,演唱者左手指间夹两块小竹板,右手持一根7寸长的小竹棒,敲打胸前挂的小鼓,自敲自唱,没有乐器伴奏,它的唱腔有平腔(包括小快板)、高腔两种。平腔平和深沉,善于表现诙谐、讽刺的题材,平腔后的小快板用较快速度,重复唱词,加强语气,渲染气氛。高腔热情高昂,富有力度,音域比平腔活跃起伏,跌宕多姿,可长可短,能刚能柔。曲目的语言朴实,唱词简练,既不讲究文采,也不讲究韵律,多为七言四句,每段末尾有一拖腔,而且充分适用当地的群众通用语、习惯语、谚语,土音押韵,为群众喜闻乐见。
(号音)是一人坐唱,有说有唱,以唱为主,演唱者左手指闻夹着两块小竹板,右手持一根七寸长的小竹杆(形似筷子)自敲自唱,没有乐器伴奏。它的唱腔跳跃起伏,跌宕多姿,既幽默诙谐,又温柔抒情,可长可短,能刚能柔,有时带些口语化。它的曲目语言朴实,唱词简练,充分利用当地的大众语言、通用语言、习惯语、述语、谚语等。
土音押韵,用通各易懂、幽默诙谐、明快的节奏,使曲目演唱得妙趣横生。小鼓演唱到处都是舞台,春夏两季,白天在街头巷尾或晒太阳的空地,夏秋两季不但在厅堂,更多的是在晚上纳凉的广场.街巷、甚至屋檐百,既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不受听众多少的制约,可多可少,随时随地,这样反而会吸引许多群众击观摩演唱。有时唱到深夜及至天亮,中演唱。很快,永新小鼓发展到了乡村,而且还播及到永新邻县泰和、井冈山、宁岗、莲花、安福、茶陵,灵县、吉安等地。
①盲人传承下来的谋生手段,表演形式很有盲人特点,一人坐唱,一人多角,自敲自唱,全靠嘴上功夫。
②服装道具简易,不需特定服装,演唱者左手指间夹两块小竹板,右手持一根小竹杆敲鼓,胸前用红布挂一小鼓至腰间,便于携带行走和演唱。
③小鼓内容多为民间故事、戏文等民间发生的事情,编成小段子,反映人民生活社会状况,伦理观念及风土人情,内容简单,便于讲述,通俗易懂。
④语言朴实,唱词简练,多采用永新地方方言,语句可长可短,运用习惯语、述语、谚语,土音押韵,采用永新号子音,山歌调子边说边唱,很有地方特色。
⑤受地理环境影响,朴实、辛辣、打趣,讥讽调侃,柔中兼刚,粗短通俗,妙趣横生,发展至今,更是有神有色有腔有调。
⑥说唱场地简单易行,只要能放只凳子坐下即可。
1、小鼓:牛皮做鼓面,直径11cm,鼓面10cm,厚4cm;
2、小竹杆:长17cm;
3、竹板2块:长8cm,宽5cm(2块);
4、红布1条:系吊小鼓;
5、小凳子1张
传统曲目有《卖花记》、《私访长安》等30多部。第二次国内革 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重视民间艺术,曾组织永新小鼓艺人到各处说唱,鼓动群众参加革命斗争,编唱了《打倒军阀列强》、《劝白军士兵反水》、《闹暴动》等曲目,使永新小鼓流行到泰和、遂川、宁冈、井冈山及安福等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作了《兄妹送粮》等优秀曲目,永新小鼓流行的地区也日益扩大。
《永新小鼓》她被作为全国独一无二的一种曲艺品种而入选《中国曲艺志》。就她表现的内容,她能密切配合政策和政治进行宣传而表演形式又灵活机动,更能劝人为善,鞭挞丑恶。该小鼓从其历史渊源丰富来看,是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的一中艺术,而且她已深入人心,又扩展到永新周边众多县市。众多海外永新籍侨胞,一回到永新就会要求听首永新号音,是永新的一种土特产,是家乡一种定盘菜,它已根本在永新这块红土地上。
随着时代的进步,盲人的生活得到了改善,解放后又打破了“号音只有传盲人”的规矩。于是,盲人鼓、学小鼓基本终止。而改革后由专业人员表演也随着人们娱乐方式的日新月异,逐渐取代了她的活力。在这样的环境和气候中,这门曲艺艺术,多半也只是文化工作者的一点关注,在经济上就根本没有去扶持她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
由此种种,曾经家喻户晓的永新小鼓面临的是濒危状态。如今应该进行的是“十万火急大营救”。是雪中送炭,而不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