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截至2022年9月,学校校园占地7000余亩,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绿化覆盖率72%,被誉为“森林式大学”。学校教学科研支撑体系完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学校学科齐全、结构合理,基本构建起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体系。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大学科门类;设有112个本科专业,4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计),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共有44个学科参评,全部上榜,其中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4个学科进入A+,A类学科14个,B+及以上学科33个。9个学科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学校贯彻建设“学生、学者与学术的大学”的教育思想,秉承“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坚持“一流教学一流本科”的建设目标,采取多种举措,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完善充满活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952年,由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的机械系全部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以及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的热能动力部分、电机系的电力部分合并组成华中工学院。
1960年,华中工学院被批准成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
1988年1月,国家教委批准华中工学院改名为“华中理工大学”。
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创办上海德文医学堂,1908年定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1927年,改名为同济大学。
1952年前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内迁武汉,与原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组建中南同济医学院。
1955年8月,中南同济医学院更名为武汉医学院。
1985年7月,学校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
1952年,国家合并中南地区四所工程类专科学校成立了中南建筑工程学校,后更名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2000年5月26日,原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与华中理工大学合并,组建华中科技大学。
2021年1月,加入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联盟。5月,获批教育部首批未来技术学院。7月14日,华中科技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在武汉同时揭牌成立。 7月15日,华中科技大学与东软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华中科技大学-东软集团智慧校园联合实验室”揭牌成立。
2022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8月,被列入实施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名单。10月,发起成立中德医学教育联盟。10月4日,华中科技大学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成立。
2023年2月9日,华中科技大学霍普克罗夫特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启动。3月,加入武昌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4月1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华中科技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框架协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中科技大学网络安全联合研究中心”揭牌。5月9日,湖北省教育厅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组建的湖北高等教育研究院成立并揭牌。 5月22日,华中科技大学国际教育科技创新园区(军山校区)在武汉经开区正式开工。5月26日,华中科技大学数字空天技术研究所揭牌。9月12日,牵头成立湖北省航空航天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10月22日,华中科技大学医疗装备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揭牌成立 ;10月,华中科技大学成立“新人文”研究中心;12月20日,牵头成立数字产业与智能计算产教融合共同体、湖北省模具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2024年3月21日,华中科技大学—百度飞桨AI教育创新中心正式成立;4月11日,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安全研究中心成立;5月21日,华中科技大学新增机器人工程、供应链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计算金融本科专业,新增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项目。
以上数据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