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九碗三行”,是指宴席上的菜全部用九只大小一样的碗来盛,并要把九只碗摆成每边三碗的正方形,这样从各方向看都成三行。九碗三行宴相传最早起源于明朝开国年间,著名回族大将常玉春在一次胜战之后,在军中支起九口大锅做好饭菜,全军将士围着大锅穿行品尝以此犒赏,后来这种吃法以九碗的形式搬上回族宴席,在新疆九碗三行宴源于光绪末年,流传至今。
“九碗三行宴”在新疆起源于清代光绪末年,是回族群众在宗教节日、婚丧嫁娶活动中的传统宴席。宴席以牛、羊、鸡、鱼为主料,传统特色菜品有丸子、焖子、卷帘子、夹沙、黄焖肉等,以蒸和炖的方式烹饪。
被授予基尼斯纪录的特制九碗三行宴主宴由9个直径约72厘米的瓷碗组成,每个瓷碗中分别盛放了黄焖肉、丸子、甜饭等菜品,摆放主宴的仗盘长宽皆为3米。除主宴外,大仗盘周围还摆放了27类不同风味的九碗三行宴(如上图),共81个中碗、81个小碗、81个袖珍碗,整桌共含252种菜品。
制作方介绍,九碗三行宴所用瓷碗都是景德镇优质瓷器,主宴的每个大碗中盛放的菜品约重60公斤,这个申报基尼斯纪录的九碗三行宴的成本为十几万元,光菜品就制作了半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