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脸城遗址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白山乡岫岩村白山咀子山岗南坡。距梨树县城四公里,南临昭苏太河,北依白山丘陵。在辽代叫奚营或九百奚营,在金代叫韩州,是辽金时期的重要城镇和南北交通要道。
偏脸城,蒙古语阿拉木图城,汉译为有梨树的城,即梨树城。形如偏歪的人面,故称偏脸城。城墙为夯土垒成。此处曾幽囚过大宋的两朝君主:徽宗,钦宗两年之久,在历史上留下重要一笔。遗存有造型别致做工精巧的金制树叶、蜻蜓等;大片建筑遗址散布着大量琉璃瓦、青砖、铜器等。还发现一个较大的辽代古墓群。1961年4月13日被吉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四平市梨树县城向北望去,天边有一道山岗,东西走向,绵延十余公里。在城北田间穿行三四公里。过招苏太河,一座古城遗址即在目前。古城顺山坡横下,四面高墙清晰可辨。全城地势不平,西北高而东南低,方向东斜,有如偏歪的人面。故人称偏脸城。偏脸城的城墙为土墙,东墙与西墙,南墙与北墙,大体平行。每面长约千米,宽一米,高五六米左右。四墙有门,门外有瓮城,南北门与东西门,皆成对应。城墙四角,都有突出墙外,高于墙顶的圆形高台。这是角楼,站在上面可以瞭望全城。西墙与北墙外,都有护城壕遗址。偏脸古城在辽金时代最早叫九百奚营,归临津县管辖。统归于韩州统邻。因九百奚营地处交通要道,为南北往来的必经之地。故在辽金时代,九百奚营是相当重要的城镇。在此,曾幽囚过大宋的两朝君主:徽宗,钦宗两年之久。在历史上留下重要一笔。
现在的偏脸城遗址,向城内远望,是一片玉米农田、几个村庄和北东南西四个方向由高到低隆起的土垒(古城墙),这四趟土垒就是当年环绕古城的城墙,城墙清晰可辨,城墙两侧的梯形坡上全是蒿草和山榆,紧挨城墙的外侧是壕沟(古护城河),壕沟外是一片半尺高绿油油的农田。城墙上有马车宽,走在上面,脚下仍可踢到少量的残砖碎瓦。
金末时,元蒙古大军攻下韩州城后,一把火烧掉了偏脸城,转年蒙古人把这里当作牧场放牧,看到偏脸城变成了一片残垣断壁,只有西北角长着一棵大梨树,枝繁果茂,就叫这座城为梨树城。此后数百年间,古城一直沉睡在旷野中。
因为偏脸城城墙的西北角楼顶端,其实整个偏脸城城墙,夯土垒成,因城内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方向东斜,平面略呈方形,就像人的一张偏歪的脸,俗称‘偏脸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