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开发区前身是原盖县鲅鱼圈乡。1984年5月国家“六五”计划在这里建设营口鲅鱼圈新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营口市鲅鱼圈区。1988年3月,辽宁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此兴建营口出口加工区;1990年8月,更名为营口新经济区;1992年10月,国务院批准在鲅鱼圈区设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998年底,省、市委调整和理顺了营口开发区的管理体制,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鲅鱼圈区人民政府合署办公,党工委、管委会分别作为营口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对开发区(鲅鱼圈区)的党、政工作实行全面领导;鲅鱼圈区政府主要为开发建设和港口发展提供社会保障服务。2004年1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将原盖州市的熊岳、红旗、芦屯三镇成建制划入鲅鱼圈区。现下辖熊岳、红旗、芦屯3个镇,海星、海东、红海、望海4个办事处,行政区划面积268平方公里,人口52万。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先后到营口开发区视察工作,使这里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和投资的热点。
营口开发区位于辽东半岛中部、辽东湾东岸,坐落在营口市南52公里处,地处北纬40°15ˊ—40°20ˊ,东经121°8ˊ—122°15ˊ。北距沈阳180公里,南距大连140公里。营口开发区区位优势明显,投资宜居环境优越。这里交通运输四通八达,长大铁路、哈(尔滨)大(连)公路、沈(阳)大(连)高速公路、哈大高速铁路均从区内穿过,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驱车1.5小时可达。全国十大港口、全国第十大港口、东北第二大港、东北最近的出海口——营口港,坐落在开发区境内,有营口、鲅鱼圈、仙人岛三个港区,拥有14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
营口开发区属华北植物区系,兼有长白植物系的成分,地带性植物群落为油松、刺槐为主的针阔混交林,主要代表树种有油松、樟子松、落叶松、柞树、榆树等。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杏;重点保护植物红瑞木、天女木兰、灯台树、黄檗、核桃楸等。以及生长期临界树种龙柏、雪松、玉兰、法国梧桐等一大批乔灌木树种。此外,尚有车前草、枸杞、穿龙骨、苦参等中草药植物;无污染的天然食用植物蕨菜、刺龙牙等。
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野鸡、野兔、狐狸、黄鼬、獾子、刺猬等十多种。野生留鸟主要有麻雀、啄木鸟、云雀、猎隼、海鸥、灰喜鹊、雀鹰、猫头鹰等几十种国家二级或省重点保护动物。另外,开发区的地理位置正处在候鸟的迁徒通道上,春秋两季有大量的野生候鸟途经我区。
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9.1亿元,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231.5亿元,增长-20.9%。外贸出口18.7亿美元,增长-12.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2.7亿元,增长-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1亿元,增长1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651元,增长7.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15元,增长11.5%。各项主要指标继续保持营口地区首位、全省100个县区前列。
充分利用国家级开发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国家“一带一路”、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韩、中澳自贸协定、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等政策,积极发挥沿海、临港、区位优势,实施“港区联动”、“港城联动”发展战略,坚持以城市品牌吸引项目、以产业链条牵动项目、以优质服务留住项目,实施“一、二、三产业”全面招商。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围绕世界500强和行业100强、产业集群、港口经济开展针对性招商。加强与沈阳经济区、东北腹地对接,做好项目承接准备,形成了多种产业、多个地区项目流、资金流的共同涌入。
按照“临港布局、向海发展”的原则,实施城市开发生态化、产业发展园区化,积极打造外向型港前加工基地,规划建设了七大产业园区,吸引国内外大企业来区建设临海生产基地,促进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与高端服务业协同发展,加速壮大钢铁及深加工产业集群、新兴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新型材料产业集群、健康食品产业集群,成为助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高标准规划建设了54平方公里的临港、滨海两大工业园区,一次性完成“七通一平”配套,打造项目载体,形成集聚效应。临港工业区主要发展装备制造、钢材精深加工及港前现代物流产业。滨海工业区主要发展以轻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兼顾发展服务、金融、贸易、研发等第三产业。两大工业区已经被列入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支持发展区域。同时,以新东北电气为龙头,以输变电上下游产品为重点,加速形成了输变电产业园。
同时,围绕港口和钢厂的发展,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建设12.9平方公里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积极引进国际知名争取一批实力雄厚、知名度高、牵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尽快落户,打造东北乃至全国一流的新兴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带动制造业做大做强。
充分利用国家级开发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国家“一带一路”、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韩、中澳自贸协定、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等政策,积极发挥沿海、临港、区位优势,实施“港区联动”、“港城联动”发展战略,坚持以城市品牌吸引项目、以产业链条牵动项目、以优质服务留住项目,实施“一、二、三产业”全面招商。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围绕世界500强和行业100强、产业集群、港口经济开展针对性招商。加强与沈阳经济区、东北腹地对接,做好项目承接准备,形成了多种产业、多个地区项目流、资金流的共同涌入。
按照“临港布局、向海发展”的原则,实施城市开发生态化、产业发展园区化,积极打造外向型港前加工基地,规划建设了七大产业园区,吸引国内外大企业来区建设临海生产基地,促进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与高端服务业协同发展,加速壮大钢铁及深加工产业集群、新兴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新型材料产业集群、健康食品产业集群,成为助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高标准规划建设了54平方公里的临港、滨海两大工业园区,一次性完成“七通一平”配套,打造项目载体,形成集聚效应。临港工业区主要发展装备制造、钢材精深加工及港前现代物流产业。滨海工业区主要发展以轻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兼顾发展服务、金融、贸易、研发等第三产业。两大工业区已经被列入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支持发展区域。同时,以新东北电气为龙头,以输变电上下游产品为重点,加速形成了输变电产业园。
同时,围绕港口和钢厂的发展,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建设12.9平方公里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积极引进国际知名争取一批实力雄厚、知名度高、牵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尽快落户,打造东北乃至全国一流的新兴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带动制造业做大做强。立足“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的现代化、生态化港口城市”的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在做精、做美环境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城市品牌,着力发挥环境对项目引进和经济发展的牵动作用,使开发区环境的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吸引力日益显现。
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立足开发区268平方公里的区域,聘请新加坡裕廊公司、中国规划设计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设计单位,高标准编制了涵盖城乡全部区域的城市规划。在此基础上,积极实施“五区、三带、四廊”开发战略。“五区”:即现有主城区、南部滨海新区、熊岳区域、芦屯红旗区域和北部望海新区。“三带”:即西部海滨旅游带、中部城市旅游带和东部特色旅游带。“四廊”:即熊岳河、二道河、红海河、沙河四条绿色生态走廊。
在五区开发建设上,南部滨海新区开发,主要体现现代、生态、滨海特色,建成了大剧院、图书馆、高铁客运站、金泰海景酒店、区中心医院等一批精品工程,正在建设还有香格里拉酒店、红星美凯龙、区中心医院二期等项目,全面树立了海滨城市的新形象。老城区改造,围绕“两街一路”改造,“退二进三”步伐不断加快,老城区功能进一步完善。在熊岳区域建设上,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采用现代理念,高标准规划建设,形成由东部温泉小镇、中部熊岳古城、西部入海口组成的“三点一线”发展格局,打造独具特色的东北名镇。在芦屯红旗区域建设上,充分发挥临城、沿路、沿河等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开发建设,着力打造开发区的东城区。在望海区域建设上,充分利用临近港口、鞍钢新厂和工业区的地理位置,正在开发珍珠湾、望海渔港等工程,精心打造开发区的北大门。
在“三带”开发上,充分利用开发区独特的“山、海、林、泉”资源,深度挖掘,高档次开发,积极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和旅游品牌。一是做好“山”的文章。高标准举办了中国•营口望儿山母亲节,积极推出望儿山的主打旅游品牌。开发建设了墩台山公园、青龙山公园、碧霞山儿童公园,正在着手进行望儿山、馒首山风景区的开发。二是做好“海”的文章。围绕南部新区3公里长的海岸线,建设了月亮湖公园、海滨浴场、山海广场、金泰海景酒店等重点项目。三是做好“林”的文章。以亚洲最早的熊岳植物标本园为依托,扩大规模,增加树种,使之成为集科研和旅游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基地。四是做好“泉”的文章。利用熊岳丰富的温泉资源,高标准建设了熊岳温泉度假村、天沐海滨温泉城等,充分体现海滨温泉特色。同时,不断丰富和完善旅游功能,建设了何家沟滑雪场,正在开发工业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着力打造西部海滨风光、中部城市风貌、东部特色风情三条旅游带,逐步实现旅游资源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梯次开发,发展成为沈、大黄金旅游线上的必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