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5月,同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0年与株洲市天元区进行职能合并,构筑株洲新区,形成株洲国家高新区河西示范园,辖河西示范园、田心高科园、董家塅高科园、金山科技工业园。总面积328平方公里,人口31万。
近年来,在株洲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株洲高新区取得长足的发展,已建成为一座美丽、繁荣、文明的科技现代新城,先后获得了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等18项国家级称号和50余项省级荣誉,2015年天元区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在科技部的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28位。
2013年,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株洲高新区基于轨道交通、航空、汽车等特色动力产业优势,提出了打造中国动力谷的战略构想,得到了科技部、湖南省委、省政府、株洲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2016年5月, “中国动力谷上升国家战略”课题研究得到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审批立项,并于同年10月正式开题启动,株洲·中国动力谷影响力、凝聚力、竞争力不断增强。
株洲高新区是一座宜产宜业之城。轨道交通产业实力雄厚。株洲轨道交通是国家首批十个创新型产业集群之一,以中低速磁悬浮、轻轨车、动车组等为主体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处于高端地位。中车株机及研究所生产的电力机车、城轨车辆、铁路货车以及城市轨道交通产品,已出口北美、南美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电力机车的市场份额全球第一,株洲是国内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通用航空产业全面提升。株洲是新中国“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六大航空工业基地之一,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是中国唯一的中小微航空发动机生产基地,占全国90%以上的市场份额。随着山河科技阿若拉、北航小蜜蜂等一批整机制造项目的相继落户,以及通用机场的全面建成,将会形成较为完备的“航空发动机 通用飞机整机制造 通航运营 配套产业 衍生产业”的航空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壮大。株洲是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的先行者和领跑者,是全国首个实现公交电动化的城市,中车时代电动的混合动力客车和纯电动汽车成功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和巴西世界杯等大型体育赛事提供了完善可靠的新能源车辆通勤服务。目前,以北京汽车株洲分公司、中车时代电动、南方宇航等公司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正快速形成。同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健康食品、新材料能源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株洲高新区是一座宜创宜新之城。高精尖科技成果不断涌现。近年来,先后实施“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项目75项,国家火炬计划74项。国内首条8英寸IGBT专业芯片批量生产线在株洲建成,打破了国外的垄断。中国首条中低速磁浮铁路—长沙磁浮快线,使用的就是中车株洲电力机车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中低速磁浮列车。目前,株洲高新区有4个项目入围国家首批93个智能制造专项。高端科技人才不断聚集。以注重高端引领、注重校企共建、注重专业集聚的“三注重”方式着力壮大和发展科技人才队伍,目前,拥有各类专业人才12万余人,突出贡献专家39名,10位院士设立常驻工作室。全区共建立各类创新基地86个,其中国家级研发平台15个。产业发展政策日臻完善。为加快中国动力谷建设,近年来,株洲高新区密集研究出台了10多项政策与办法。先后制订《5211人才计划》、《创业苗圃暂行办法》、《瞪羚企业扶持办法》等,建立从创业苗圃到孵化器、加速器,再到产业化的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孵化链条。出台《企业管理创新奖励办法》,《鼓励和扶持企业上市的若干政策的补充规定》,设立中国动力谷发展专项资金等。2015年,财政对科技直接投入经费超过4亿元,一个涵盖科技创新、产业扶持、人才引进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不断建立。
株洲高新区是一座宜居宜乐之城。区位优势明显。株洲是全国重要交通枢纽,物流辐射能力强,贯穿我国东西、南北方向的京港高铁、沪昆高铁、京港澳高速、沪昆高速等铁路、公路交通大动脉均交汇于此。文化开放包容。作为移民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五湖四海、开放包容”、“同在一方热土,共创美好明天”是最鲜明的城市特色,海内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前来投资置业,外资企业数量稳居全省第二。生活环境宜人。株洲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全国文明城市”等多个国家荣誉称号,城市品位不断提升,生活配套日益完善。在株洲、在高新区,人们可以登上神农铁塔,瞭望日新月异的宜居新城;可以驻足神龙湖畔,欣赏美轮美奂的绚丽水秀;也可以漫步湘江风光带,感受“东方莱茵河”的美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