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凉茶(广东省),编号:Ⅷ-89
(1)批次/类型:2006年(第一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文化厅
(3)保护单位: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
2、凉茶(香港特别行政区),编号:Ⅷ-89
(1)批次/类型:2006年(第一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
(3)保护单位: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
3、凉茶(澳门特别行政区),编号:Ⅷ-89
(1)批次/类型:2006年(第一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
(3)保护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
凉茶“既不凉、也不是茶”,它是广东、香港、澳门地区民间常用复方或单味土产草药煎熬而成的饮料。凉茶是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作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凉茶是人们根据当地的气候、水土特征,在长期预防疾病与保健的过程中,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原料,食用、总结出的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湿等功效的饮料。它有特定的术语指导人们日常饮用,既无剂量限制,也无需医生指导。
岭南人饮用凉茶历史悠久、代代流传、相习成俗,与粤剧、粤菜、粤语等,一起体现出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凉茶盛行于两广、港澳地区,与岭南气候和水土有很大关系。在古时,岭南为百越之地,也是中原人称蛮夷戎狄的“南蛮”之地。所谓岭南是指五岭之南,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及大庾岭五岭组成,分布在广西东部至广东东部和湖南、江西地区交界处,是中国江南最大的横向山脉,也是长江和珠江两大流的分水岭。
细看历史渊源,岭南地方(主要是广东和广西),“地湿水温”,水质偏燥热,身体易“聚火”,岭南人从小就耳濡目染,都知道什么时候喝哪种凉茶,习惯上山采药以祛湿解毒,防治感症。淮南王刘安谏汉武帝远征岭南时说:“南方暑湿,近夏瘴热,暴露水居,蝮蛇蠹生,疾病多作;兵未血刃,而病死者十之二三。”公元306年,东晋道学医药家葛洪南来岭南,由于当时瘴疠流行,他得以悉心研究岭南各种温病医药。岭南人通过与自然环境的不断抗争,积累了调理保健、防病治病的宝贵经验。为了除湿去热,适应环境,他们在植被丰富的山川谷地采集一些清热解毒、消暑去湿的草药,经过一些具有中医药知识的人长期实践,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凉茶。
葛洪所遗下的医学专著以及后世岭南温派医家总结劳动人民长期防治疾病过程中的丰富经验,形成了岭南文化底蕴深厚的凉茶,其配方、术语世代相传。由于凉茶有清凉散热、解暑去湿的功能,而且不论盛夏隆冬,四时可服,深受民众喜爱。后来,随着商业的发展,有人在繁华集市的道路旁出售熬制好的各种保健、防病的草药煎剂,形成了岭南凉茶。
关于凉茶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在岭南和海外广为流传,经久不衰。林立于广东、香港、澳门的凉茶铺,形成了一条岭南文化的独特风景线。
凉茶是广东、香港、澳门地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王老吉凉茶、黄振龙凉茶、廿四味凉茶、石岐凉茶、葫芦茶、金银菊五花茶等品种在街头遍地开花,几块钱便换得一杯或苦或甜、配料不同的凉茶,在炎热的气候下换来清凉的愉悦,品尝到他们务实的生活态度和独特的生活情趣。
凉茶配制技艺以家族世袭传承下来,“文革”中,凉茶文化虽遭到了严重破坏,不仅凉茶铺关门,有关凉茶的制作器具、遗址、遗迹、史料、照片等文物也所剩无几,但其在港、澳地区仍经久不衰。王老吉、上清饮、板蓝根凉茶、邓老、白云山、黄振龙、徐其修、春和堂、金葫芦、星群、润心堂、沙溪、李氏、清心堂、杏林春、宝庆堂等16个凉茶品牌的54个配方及其所构成的凉茶文化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可。
凉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广泛的民间性、公认的有效性、严格的传承性及巨大的后发效应,使其成为世界饮料的一匹“黑马”。凉茶销售范围已覆盖全国及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近二十个国家。作为中华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保护和发扬凉茶文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凉茶热饮效果更好,比如板蓝根凉茶,加热后更能起保健作用:一般人认为,凉茶一定是凉着喝,其实不然。广东传统凉茶有很多的种类和配方,分苦和甜两种,但是人们基本上都是热着喝。夏季暑湿当道,广东人习惯喝热的凉茶,一是热茶更能喝完之后浑身出汗、清凉爽快;二是清热解毒、健脾利湿。广东凉茶性味偏寒凉,易损害人体的阳气和津液,如果把凉茶在冰箱里冰镇后饮用的话,不仅丧失了热饮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损伤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