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又称“庙市”,是在寺庙及其附近定期举行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流行于全国各地。一些大型庙会在唐代已有相当规模,至今仍传承不绝,影响广泛。各种庙会都有自己规定的会期,大多为某个传统农历节日或宗教及民间信仰纪念日。庙会具有集中性、群体性、固定性的特征,庙会期间,各种民俗活动、技贸活动得以当众充分展示,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迎神赛会也是庙会的一种形式。在我国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信众普遍的传统庙会都是从大陆传入的,与母体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在海外华人居住区,许多从祖国带去的庙会都香火旺盛,以特殊方式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
详细介绍 PROFILE +

相关项目

1、庙会(妙峰山庙会),编号:Ⅹ-84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

(3)保护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花会协会

2、庙会(东岳庙庙会),编号:Ⅹ-84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朝阳区

(3)保护单位:北京民俗博物馆

3、庙会(晋祠庙会),编号:Ⅹ-84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

(3)保护单位: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晋祠一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

4、庙会(蒲县朝山会),编号:Ⅹ-84

(1)批次/类型:2014年(第四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蒲县

(3)保护单位:蒲县人民文化馆

5、庙会(北山庙会),编号:Ⅹ-84

(1)批次/类型:2011年(第三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吉林省吉林市

(3)保护单位:吉林市艺术研究所(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6、庙会(上海龙华庙会),编号:Ⅹ-84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徐汇区

(3)保护单位: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龙华街道办事处

7、庙会(泰伯庙会),编号:Ⅹ-84

(1)批次/类型:2014年(第四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无锡市

(3)保护单位:无锡市新吴区泰伯庙文物保护所

8、庙会(苏州轧神仙庙会),编号:Ⅹ-84

(1)批次/类型:2014年(第四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

(3)保护单位:苏州市姑苏区文化馆

9、庙会(金村庙会),编号:Ⅹ-84

(1)批次/类型:2014年(第四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

(3)保护单位:张家港市塘桥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塘桥镇党校)

10、庙会(赶茶场),编号:Ⅹ-84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磐安县

(3)保护单位:磐安县文化馆

11、庙会(张山寨七七会),编号:Ⅹ-84

(1)批次/类型:2011年(第三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缙云县

(3)保护单位:缙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12、庙会(方岩庙会),编号:Ⅹ-84

(1)批次/类型:2011年(第三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永康市

(3)保护单位:永康市方岩风景区投资经营有限公司

13、庙会(九华山庙会),编号:Ⅹ-84

(1)批次/类型:2011年(第三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

(3)保护单位:安徽省九华山文化馆

14、庙会(西山万寿宫庙会),编号:Ⅹ-84

(1)批次/类型:2011年(第三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省新建县

(3)保护单位:南昌市新建区民俗文化协会

15、庙会(泰山东岳庙会),编号:Ⅹ-84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泰安市

(3)保护单位:泰安市旅游协会

16、庙会(浚县正月古庙会),编号:Ⅹ-84

(1)批次/类型:2014年(第四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浚县

(3)保护单位:浚县人民文化馆

17、庙会(武当山庙会),编号:Ⅹ-84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十堰市

(3)保护单位: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文化馆

18、庙会(汉阳归元庙会),编号:Ⅹ-84

(1)批次/类型:2011年(第三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

(3)保护单位:武汉市汉阳区文化馆

19、庙会(当阳关陵庙会),编号:Ⅹ-84

(1)批次/类型:2011年(第三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当阳市

(3)保护单位:当阳市文化馆

20、庙会(火宫殿庙会),编号:Ⅹ-84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长沙市

(3)保护单位:长沙饮食集团长沙火宫殿有限公司

21、庙会(佛山祖庙庙会),编号:Ⅹ-84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佛山市

(3)保护单位:佛山市祖庙博物馆

22、庙会(宝顶架香庙会),编号:Ⅹ-84

(1)批次/类型:2014年(第四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重庆市大足区

(3)保护单位:重庆市大足区美术馆(重庆市大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3、庙会(丰都庙会),编号:Ⅹ-84

(1)批次/类型:2014年(第四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重庆市丰都县

(3)保护单位:丰都县文化馆

24、庙会(药王山庙会),编号:Ⅹ-84

(1)批次/类型:2008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铜川市

(3)保护单位:药王山管理局

25、庙会(绍兴舜王庙会),编号:Ⅹ-84

(1)批次/类型:2021年(第五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绍兴市

26、庙会(贵德六月庙会),编号:Ⅹ-84

(1)批次/类型:2021年(第五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

27、庙会(天成观庙会),编号:Ⅹ-84

(1)批次/类型:2021年(第五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朝阳市

28、庙会(圣堂庙会),编号:Ⅹ-84

(1)批次/类型:2021年(第五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

29、庙会(南岳庙会),编号:Ⅹ-84

(1)批次/类型:2021年(第五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

30、庙会(商丘火神台庙会),编号:Ⅹ-84

(1)批次/类型:2021年(第五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

31、庙会(茶园游会),编号:Ⅹ-84

(1)批次/类型:2021年(第五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东莞市

32、庙会(丫髻山庙会),编号:Ⅹ-84

(1)批次/类型:2021年(第五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平谷区

历史渊源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辞海》这样解释:“庙会亦称‘庙市’。中国的市集形式之一。唐代已经存在。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一般设在寺庙内或其附近,故称‘庙会’。《北京风俗类征·市肆》引《妙香室丛话》:‘京师隆福寺,每月九日,百货云集,谓之庙会。’这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市集形式,解放后在有些地区仍被利用,对交流城乡物资,满足人民需要,有一定的作用。”庙会的源泉在于远古时期的宗庙社郊制度——祭祀。在远古时期,祭祀是人们生活中一件经常而又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所以《左传·成公十三年》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说祭祀和战争一样,都是国家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早期的祭祀主要是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神。在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神的过程中,人们聚集在一起,集体开展一些活动,如进献供品、演奏音乐、举行仪式等,这种为祭祀神灵而产生的集会可以看作是后世民间庙会的雏形。实际上,从“庙会”两个汉字本身也可以看出这点,“庙”最初就是指供奉神灵尤其是祖先神灵的建筑。

庙会起源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庙”;又由于小商小贩们看到烧香拜佛者多,在庙外摆起各式小摊赚钱,渐渐地成为定期活动,所以叫“会”。久而久之,“庙会”演变成了如今人们节日期间,特别是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

庙会是中国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也是我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其形成与发展和地庙的宗教活动有关,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多设在庙内及其附近,故名。流行于全国广大地区。古代,“日中为市”,进行集市贸易。至南北朝时,统治者信仰佛教,大造寺庙,菩萨诞辰、佛像开光之类盛会乃应运而生,商贩为供应游人信徒,百货云集,遂成庙市。北宋时开封大相国寺庙会极有名,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女词人李清照曾与其夫赵明诚相偕至庙会!

远古时期

最初的庙会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宗庙社郊制度。为了求得祖先及神灵的保佑,先民们选择了在宫殿或房舍里通过供奉与祭祀的方式,与之进行对话。每逢祭祀之日,为渲染气氛,人们还会演出一些精彩的歌舞,即社戏,也称庙会戏,庙会便由此形成。

秦汉时期

与其它民俗一样,庙会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能够体现出时代的色彩。在秦代时期,庙会的内容仍然单一而稳定,即祭祀祖先与神灵。在西汉时期,道教开始初步形成。庙会受到了宗教信仰的影响,内容开始出现了多元化的色彩,各种习俗也开始初步形成。如《西京杂记》一书中,描述了当时的祠庙祭祀习俗:“汉制宗庙,八月饮酎,用九酝,太牢”、“京师大水,祭山川以止雨,丞相御史二千石,祷祠如求雨法”。书中京师是指长安一地,从中可以管窥中原地区庙会文化的基本内容。

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同时,这一时期的道教也逐渐形成。它们互相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生存竞争,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如圣诞庆典、坛醮斋戎、水陆道场等等。佛道二教竞争的焦点,一是寺庙、道观的修建。二是争取信徒,招徕群众。为此在其宗教仪式上均增加了媚众的娱乐内容,如舞蹈、戏剧、出巡等等。这样,不仅善男信女们乐此不疲的来庙会游玩,而且许多凡夫俗子亦多愿意随喜添趣。为了争取群众,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庙观的方式扩大影响。

北魏时期

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迁都洛阳后,除了佛、道二教的“行像”,即把神佛塑像装上彩车。他们还在寺、观中举办道场,定期进行一些法事或佛事活动,坐等信徒俗众前往斋戒听讲,顶礼膜拜。

两晋南北朝

两晋时期,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使得原本较为兴盛的儒教开始衰落。饱经战乱和欺压的百姓,与政治遭受压抑的名士纷纷皈依佛教或道教。而佛教又有了水路传经,随着理论的相关深化,佛道二教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开始系统化。在南北朝时各自都已站稳脚跟。

六朝以后,佛教寺院,道教宫观日渐增多,于是附于佛寺、道观的庙会也就逐渐兴盛了起来。北魏时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动就是如此。所谓“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装上彩车,在城乡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迁都洛阳后,每年释迦牟尼诞日都要举行佛像出行大会。佛像出行前夕,洛阳城内各寺院都将千余尊佛像送至景明寺。沿途宝盖幡幢,音乐百戏,诸般杂耍,非常热闹。

唐宋时期

到唐宋时期,两教均达到了全盛时期,对社会产生了空前的影响。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出现了,如圣诞庆典、坛醮斋戒、水陆道场等等。其后在宗教仪式上慢慢加了娱乐内容,如舞蹈、戏剧、出巡等等。这样,不仅吸引了信众,更让其他非信徒愿意参观。

佛教文化出现空前的大影响,甚至成为统治阶级文化及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佛教庙寺林立,石窟大兴,佛事盛行,崇佛成为民间信仰的主流,佛事渗入庙会,使庙会文化呈现出更大的宗教特征。唐宋时代的经济高度发展,中原地区居于全国的领先地位,保持着中心位置。道教文化经过帝王们的倡导更迅速地繁盛起来。尤其是北宋时期,中原地区一度出现了经济大繁荣和文化大繁荣,以东京开封为中心的城镇经济迅速发展,庙会亦应运而兴。

元朝时期

元朝以喇嘛教为国教,其他宗教均受到打压,佛道之间矛盾激化并引发辩论,行像之风开始衰落。

明代时期

明代时期,许多庙会已经开始向市集的性质上转变。大多数是游玩观光或购买商品,真正进行祭祀或拜谒的人并不多。明代庙会有—重要的特点,就是“行会”或者称为“会馆”、“公所”的大量兴起,使庙会更加秩序化。中原地区出现许多“山陕会馆”,他们敬祀关羽,立祠建庙,特别是建造戏楼等祭祀场所,使庙会的影响和作用进一步扩大化。

清代时期

到了清代,庙会已经分为所谓的“多内涵型庙会”与“迎神赛会”。前者在宗教、娱神的同时有游乐等活动,而后者则是把神像抬出庙外巡行,是没有集市但有表演的庙会,如北京妙峰山庙会。同时也有部分地方无庙有市而也称庙会,如北京著名的厂甸庙会,这些也统称之为庙会。

庙会特征

民间的庙会有自己的核心特征,即在经济技术方面是百货交易;在社会组织方面是“社”或“会”;在意识形成方面是礼神娱神。这便是我国庙会能够长期传承的经济基础和民俗惯制。

庙会是把寺庙的节日变成了地方性的节日,把宗教的节日变成了世俗的节日。所以,那些独特的地方性求神活动、非宗教性的娱乐休息活动及集市活动才得以自然而然的融入庙会。因此,与其说庙会是宗教活动倒不如说庙会是地方性民众节日活动,更能准确地反映庙会的本质属性。所以说准确地讲这种多内涵型庙会可称为节日型庙会。

庙会还是一种综合性的民俗活动,关系到宗教信仰、商业民俗、文艺娱乐等诸多方面。这是由各地的历史地理物质条件、民俗传统和人们的审美标准决定的。各地的庙会又各有其特点,在几个方面各有所侧重,这就形成了各种庙会互不相同的生活美,但都分别表现了当时当地条件下人们认为是最美好的生活方式。

主要内容

在庙会上,有不少民俗活动,诸如:摸石猴、窝风桥打金钱眼等。在白云观庙门内的弧形石雕下方,有一石猴浮雕,老百姓认为摸一下石猴可以去病消灾、延年益寿,于是竞相触摸;窝风桥下的桥洞里吊着一枚大铜钱,铜钱孔中有一只小铜钟,上书“钟响兆福”四字,你若是能用手中的硬币投中铜钟,就能心想事成,这两项是庙会上最热闹的活动。

随着时代变化,古老的庙会亦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如借庙会之时洽谈生意等,但展示民俗一直是庙会最主要的特色。内容有舞狮、传统民族花会、现代舞、北京民俗人物造型、传统商业“幌子”展、老北京老照片展、民间手工艺展、特价书市和京剧、武术、杂技专场等。庙会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购物餐饮为一体,具有鲜明的传统民族特色。

祭神仪式

庙会风俗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往往需要举行祭神仪式。例如“行像”活动。“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装上彩车,在城乡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所以又称“行城”、“巡城”等。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迁都洛阳后,大兴佛事,每年释迦牟尼诞日都要举行佛像出行大会。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阳城各寺都将佛像送至景明寺。多时,佛像有千余尊。出行时的队伍中以避邪的狮子为前导,宝盖幡幢等随后,音乐百戏,诸般杂耍,热闹非凡。唐宋以后庙会的迎神、出巡大都是这一时期行像活动的沿袭和发展。并渐次推广到四川、湖广、西夏各地。元、明以后,行像之风才衰落,很少见于记载。

祈子活动

庙会一开,八方来拜,敬神上香,祈愿还家。这是围绕“庙”和“会”祭之神而展开的活动,是传统庙会的主题。其中带有巫术意味的祈子活动,最典型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这是由中国农业社会的性质决定的。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人们的生存环境基本上没有发生改变,子孙后代的繁衍成为千百年来的头等大事。所以,祈子这种远古的巫术形式,便会附着于各种集会形式展现出来。这方面比较典型的庙会有河南淮阳的人祖庙会、天津的妈祖(天后宫)庙会、山西平遥的双林寺庙会、北京的妙峰山和白云观走会等。

淮阳祭祀女娲和太昊伏羲的人祖庙会可以说是最具有原始宗教和巫术意味的庙会了。淮阳城北的人祖庙,是传说中埋藏太昊伏羲头骨的地方,因此也称太昊陵。每年的农历二月二日至三月二日举办为期一个月的人祖庙会,其主要活动是祭拜人祖和“拴娃娃”。已婚未育的妇女,都要在庙会期间掏象征生育之门的“子孙窑”,并买回一些当地的泥玩具“泥泥狗”,以求早日得子。这些用黄土捏成的泥玩具,有造型各异的“人面猴”,当地人称为“人祖猴”,也有各种怪异有趣的动物玩具如兜肚猴、猴头燕、双头虎、牛、猪、马、羊等。妇女们除了用它们供祭人祖外,还将它们拿回家给孩子们当玩具。

民间演出

庙会是与文化娱乐有关的节日活动,有各类民间艺人进行表演营生。

其中主要有:秦腔戏、扁担戏(即木偶戏)、相声、双簧、魔术(中国古称“幻术”,俗称“变戏法”)、数来宝、耍中幡、秧歌、高跷等。

民间玩具

北京庙会上的面塑民间庙会以其特殊的魅力,深深吸引了市井百姓。庙会上的玩具市场最为花哨。在民间儿童玩具摊上,摆满了假面、戏剧木人、小车、刀矛、竹龙。庙会中的民间玩具种类繁多,制作精巧,件件都称得上是手工艺品。

主要有:空竹、扑扑登、走马灯、鬃人、吹糖人、画糖人、塑糖人、面塑、九连环、拨浪鼓。

卖玩具的方法有多种,例如:套圈、摇彩、打枪。

名称

庙会的名称,一般以庙的名称命名,如城隍庙庙会、关帝庙庙会,等。但是也有例外,如华县高塘镇每年农历十月一日庙会,由于出售的古衣特别多,故名“赛古会”。又如该县城东南福成山,每年二月初八有祭祀少华山山神的庙会。当地农副产品,如耙杖、锨把等均集中在此销售,号曰“杖把会”。

时间

庙会有的是一年一度,有的一个月内就有数天,会期除固定的,还有不定天数的。比如清末民初的会期:每月逢九、十、一、二是隆福寺,逢三是土地庙,逢五、六是白塔寺,逢七、八是护国寺。再加上正月初一开庙的东岳庙和大钟寺(一般开庙10天到半月),初二的财神庙,十七、十八的白云观,三月初三的蟠桃宫等等。各类庙会几乎天天有,有时一天还不只一处,所以说北京又是庙会的天下.想把所有的庙会详尽地统计起来实在是不太容易。

庙会的日期,在寺庙节日举行。例如,相传药王孙思邈生于二月初二,耀县药王山便从此日起举行为期10天的庙会。又如相传太上老君生于二月十五日,西岳大帝生于三月十八日、东岳大帝生于三月二十八日,各地的老君庙、西岳庙、东岳庙便分别在这些日子举行庙会。我们的祖先,把这些神佛的“生日”有意安排在农闲时间,或年初,或年终,或春播夏种之间,或秋收冬藏之后,其目的,除了祈祷吉庆之外,就是为了便于开展贸易活动。庙会的庆祝时间最初是在举行各种宗教节日(佛道二教为主)庆典时,后来发展为某些固定日期,现代举办时间则多为春节、元宵节等节日。

地点

主要分布在古时的各个寺庙周围,如北京的隆福寺(已被拆除)和白云观,京都的贺茂御祖神社。也有无庙而会的地方,北京的龙潭湖、厂甸以及大部分唐人街状况都是如此。

原来属于民间信仰的报赛酬神活动,纷纷与佛道神灵相结合。其活动也由乡间里社逐渐转移到了佛寺和道观中进行。在佛、道二教举行各种节日庆典时,民间的各种社、会组织也主动前往集会助兴。这样,寺庙、道观场所便逐渐成了以宗教活动为依托的群众聚会的场所了。

经费

古代时,除由平时的香油钱收入作为支出,地方上还会依每户男丁数认捐,俗称收丁钱,由炉主或头家挨家挨户收取。在中国大陆,现代的庙会由于已发展成为一种集市,所以会有专门的管理者来组织和管理各个经营者及其商铺,并收取一定的费用。春节前的摊位招商,据报道有的摊位拍卖经营权卖到数万元。在唐人街,各种庙会是由当地华团组织。

土产市场

土产品市场,是庙会贸易的主体市场。

解放前时的庙会,在开展贸易活动之前,要举行祭神仪式。例如,蒲城县永丰镇每年六月初六的后稷庙会,使用的是宫廷仪式,庄严肃穆。会时清晨,从地方官员到有身份的乡绅,都要沐浴更衣,穿戴整齐,进入后稷庙,跪拜农神——后稷的塑像。大家共唱《永丰之章》:“先农播谷,克配彼天。粒我蒸民,于斯万年。农祥神正,协风满坛。日子小子,宜稼于田。”有乐班和歌班配合。祭神仪式之后,贸易活动才能自由展开。

土产品种类很多:农具、日用品、家禽家畜等。有些地方,将庙会称作“骡马大会”。

饮食市场

庙会具有明显的游乐性质,和平时集市相比,饮食市场特别发达。

庙会期间,临时建成的饭馆、酒馆、茶馆林立。从前,农民赶会时,为了省钱,一般自带干粮。他们进了这种饭馆后,将干粮掰成小块,由对方加工。农民们说,到这种馆馆吃饭,“花钱不多,吃得煎火,”(“煎火”是关中方言,即热火。)

民俗现状

内地

在中国大陆,庙会主要在春节期间举行,主要内容是大量的各色小吃,各种小商品和游乐项目。庙会在中国北方保留的较为完好,在南方则在1949年后逐渐消逝,似乎仅南昌、苏州、武汉、成都等地尚存。以北京为例,庙会中典型的小吃、商品以及娱乐主要有糖葫芦、爆肚、风车、兔爷、套圈和射击等。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吃也都融入庙会。如羊肉串和牛丸等小吃也十分受欢迎。表演则为旱船、秧歌、舞龙舞狮。部分庙会还有与其相关的表演,如北京地坛庙会上会有皇帝祭地的演出,北京大观园庙会会有元春省亲的表演。每逢春节,游园人数极多,乃至一天有数十万人。至于庙会形式上改不改革、上不上新项目,主办者似乎并不特别在意。当然,也有一些庙会着手进行改革与创新,多以展示各民族风情为主。

台湾

台湾的庙会非常之盛,大小庙宇逢神明诞辰、成道日,一年到头都有不同规模的绕境、进香、刈香等祈福活动。庙会绕境的区域,往往呈现该庙宇的祭祀圈或信仰圈,而分灵庙回祖庙或庄庙前往人群庙进香,则代表不同庙宇的互动关系。

在庙会活动中、除各庙宇神轿外,会有仪仗、艺阁、阵头,常绵延数公里之长。各艺阁、阵头除职业表演团体外,仍有相当数量由各地方民众组织而成。亦有各阵头资深艺师前往国中、国小、大学或社区传授宋江阵、十二婆姐、牛犁阵、官将首、八家将等传统民俗阵头。

在台湾南部盛行王爷信仰,庙会常结合王船醮仪举行,如著名的南瀛五大香、东港王船祭,南鲲鯓代天府逢王爷诞辰则有连月的进香热潮。台湾中部则以大甲妈祖绕境进香活动最为著名,北部则以艋舺青山王诞辰、霞海城隍庙庙会最为著名。

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和华人社区在春节期间均有大型活动,以文艺游行为主,庙市为辅。文艺表演主要为锣鼓腰鼓、张灯结彩、舞龙舞狮、古装游行等。由于远离故土,春节这一古老而鼎盛的节日能带来归依感,唐人街庙会上的节日气氛相比大中华显得更为浓烈。

马新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在春节期间有新春花市和灯会。

欧洲

法国巴黎市13区、3区及4区和19区等唐人街均有由华团组织的文艺游行。表演包含锣鼓腰鼓、舞龙舞狮队、秧歌旱船、跑驴龙舟等。英国的伦敦、爱丁堡和曼城等地亦有春节庙会,其中以伦敦规模最为庞大。举办地从最初的唐人街扩大到娱乐中心莱斯特广场,2002年起更是进入大型活动中心特拉法加广场举办。2008年参与人数约30万,涵盖艺术表演及群众演出、特色工艺品小商品、各种小吃等。

美洲

每逢新春,美国纽约的三大华人区(包括曼哈顿中国城、皇后区法拉盛和布鲁克林区第八大道)都会举行活动,但主要为花车游行。其中法拉盛的韩裔因同贺春节亦会加入到活动中来。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和洛杉矶除游行以外有庙会街市,出售小吃和其他小工艺品。拉美墨西哥城和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在节日期间也有庙会。

大洋洲

在澳大利亚这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都可以尽情庆祝自己的节日,中国的春节也是必不可少的。悉尼、堪培拉、昆士兰以及达尔文等城市都建有大规模的面积唐人街。每逢春节,这些地区将举行大型的庙会,其中包括表演京剧民歌、舞龙舞狮、民俗小吃、燃放爆竹和龙舟赛等,欢庆新年的到来。深受亚洲文化影响的达尔文则确实存在着中国寺庙,华人在新年到来之时会去那里祈福许愿。春节时期,在南半球实际是夏季,所以别有一番情致。

南非

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有春节庙会。1990年代之前的华人在很大程度上已接纳了当地习俗,对华人传统的春节不怎么重视。而庆祝活动,则是由于南非华侨的不断增多和影响增大才变得愈发热闹。

泰国

在泰国曼谷,有由华社举行的隆重盛大的闹新春活动。各种节庆物品沿街兜售,各族人民蜂拥而来。泰国国家电视台甚至进行电视直播,连泰国的王室也会出席这一庆祝活动。诗琳通公主殿下曾前往唐人街恭贺新年。

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也有庙会这一节日活动。在其庙会的发展历程中融入朝鲜自身的文化,成为较为与众不同的朝鲜庙会。韩国人在春节时主要是拜年送礼,没有庙会。但其他节日会有庙会,韩国人称之为乱场。

日本

日本原来也是同中国一样庆祝农历春节并举办庙会。日本明治维新五年后的1873年弃用农历,改用格里历,元日随之改为格里历1月1日。虽然如此,除了日期的改变外,日本仍然依照传统方式庆祝传统节日。节日的庆祝活动称之为“祭”。每逢节日,均有各种庙会。但日本的庙会相对于中国的传统庙会在形式上略有不同。较大的庙会有京都三大祭(葵祭、祇园祭、时代祭)。因最初均为神道教节日,所以举办地都在神社。三大祭较为隆重,规模庞大。人们着旧时装束,有巡游、骑马、舞蹈等表演。

越南

越南各地街头、公园和公共娱乐场所,在新春期间都会举行各种文娱活动,演出越南传统戏剧、歌舞、杂技、武术、摔跤等,还有荡秋千、下人棋、斗鸡、斗鸟等民间活动。

传承创新

广府庙会既有传承也有创新。9日,非遗展区在北京路展出,46个参展项目荟萃一堂,在传统文化中融进了现代元素,大力助推了非遗的保护与商品流通融合。同日,在五仙观广场举办的青年庙会则是在创新中传承,青年在现场进行动漫涂鸦展示,用现代的漫画涂鸦方式来演绎传统文化。

地坛、龙潭和厂甸等庙会推出百场非遗展演;吹糖人、拉洋片、剪纸、毛猴等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现绝活。

地坛庙会除了7档传统民间花会表演和川剧变脸、天桥中幡、摔跤等上百场非遗展演外,庙会还专门在方泽坛北侧的公园核心地带,设置了民俗精品文化广场,20余摊位邀请全国非遗传承人坐镇。其中北京木雕门楼、河北剪纸、天津泥人、山东木板年画,庆阳香包、麦秆画和安阳吉祥鼓等,来自各地的民间艺人们在这里展示祖传绝活。

本届龙潭庙会的重点则突出文化主题,除了传统民间花会表演外,也专门在公园内设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棚,精选剪纸、毛猴、雕漆、糖画、脸谱等2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展示,技艺精湛的代表性传人,一边制作自己的作品,一边与游客交流。

厂甸庙会除了此前开辟的幡鼓齐动十三档以及老北京吆喝等非遗舞台展演,今年还特别增加了北京毛猴、吹糖人、雕漆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展示台。

“重要的还是给他们讲文化,讲产品的来历,这样才会有人记得住,也才会有回头客,才便于非遗文化传播。”王忠强为非遗传播支招。

第三届港城民俗文化庙会在人民广场拉开帷幕。在庙会众多精彩活动中,非遗展示和民俗展演成为本届庙会一大亮点。

2015年1月28日,沈阳市盛京庙会上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亮相。虎头鞋、捏泥人、糖人、剪纸等民间高手汇聚在这里,吸引了很多市民的眼球,给春节前逛街的消费者增添了一个好去处。

文化历史价值

庙会文化价值

庙会文化是我国民族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一种极其复杂、古老而又新鲜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既是宗教的,又是世俗的,充分反映了农民群众长期积淀形成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心理态势。它世代延续、传承和发展,历久不衰,屡禁不止。随着改革开放和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实,城乡各地庙会兴起,规模可观,值得研究。

庙会祭祀神仙的种类繁多。根据已经调查到的资料来看:

一是祖先崇拜对象。如三皇、伏羲、女娲等。

二是道教神灵崇拜。玉皇、王母、太上老君、真武大帝、王灵官、天地水三官、火神、文昌、奎星等。

三是佛教神灵崇拜。如来(释迦牟尼),大肚弥勒佛、观音、文殊、普贤、十八罗汉等。

四是英雄崇拜。孙悟空(齐天大圣)、关云长等。

五是祈子庙会。送子娘娘、骊山老母、尧山圣母、石婆等。

六是祈安求富。城隍、妈祖、药王孙思邈、财神等。

庙会文化内涵体现的是原始信仰、民间信仰、宗教信仰,最本质的是祈求生命和健康,最根本的价值取向是“倡孝扬善、祛灾避凶。”农耕文化从根本上讲是小生产者文化,是落后的、弱势的经济文化。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普通民众将希望寄托在对自然神、图腾、祖先的崇拜上。在“天人合一”和“万物有灵”的思想观念支配下,出现的有关神灵的崇拜和仪式,构成了原始信仰、民间信仰和宗教信仰。先民们在“生命与健康”、“倡孝扬善、祛灾避凶”等观念的支配下,善待一切、关爱一切。比如“中元节”是道教的倡善日、佛教的倡孝日;“腊八节”人们用腊八粥不仅要敬献祖先、神灵、动植物、甚至自家门前的一块石头。中华民族是博爱宽厚、最重情感的一个民族,从庙会节庆文化活动中就能充分体现出来。

庙会发展演变

庙会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一般设在寺庙内或其附近。后来也有把神像抬出庙外巡行,谓之迎神赛会。是人们敬祀神灵、愉悦身心的产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到集市交易活动,这时的庙会又得名为“庙市”,成为中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庙会和集市交易融为一体,成为人们敬祀神灵、交流感情和贸易往来的综合性社会活动。随着人们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了娱乐性活动。

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同时,道教也逐渐形成。民间信仰的报赛酬神活动,纷纷与佛道神灵相结合,其活动也由乡间里社逐渐转移到了佛寺和道观中进行。在佛、道二教举行各种节日庆典时,民间的各种组织也主动前往集会、助兴。于是寺庙、道观场所便逐渐成了以宗教活动为依托的群众聚会的场所了。庙会活动中,佛与道或分庭抗礼,或相互渗透,使庙会文化更加丰富。

南北朝时期,寺庙与市场已经发生联系,但是这时的寺庙与市场的关系还不密切。

唐宋毕竟是我国历史上最开放的时期,尤其是胡人文化的大量介入,儒释道三教并立,进入全盛时期。庙会活动逐渐由祀神、娱神向娱人发展,增加了娱乐内容,如舞蹈、戏剧等等。佛道二教大量修建寺庙、道观,争取信徒,招徕群众,从而促进了庙会活动的繁荣。此时,庙、台、祠、宫、观、庵等宗教建筑十分密集,龙王庙、天爷庙、祖师庙、娘娘庙、火神庙、土地庙、城隍庙、关爷庙、山神庙、河神庙、禹王庙、圣母庙、二郎神庙等数不胜数。这些为日后庙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庙会亦应运而兴,虽然这一时期的庙会不论从其数量还是规模,在全国都已形成蔚为壮观的局面,但就庙会的活动内容来说,仍偏重于祭神赛会,而在民间商业贸易方面相对薄弱。

明清以至于近代是庙会真正定型、完善时期。明代庙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行会”(“会馆”、“公所”)的大量兴起,使庙会更加秩序化,如山西、陕西两省工商业人士在全国各地所建的“山、陕会馆”。

现今,庙会又重新成为百姓一项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除了在寺庙进行,也有在公园和广场等开阔的地方举行,主要是进行文化、贸易和娱乐活动,宗教活动已经很少了。全国各地的庙会活动随处可见,比较典型的有:北京地坛庙会、上海城隍庙庙会、南京蒋王庙会、山东泰山东岳庙会、天津皇会、福建妈祖庙会等。丰富多彩的地方庙会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庙会文化。

相关词条推荐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6487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相关知识文章
广东国家级非遗民俗名录大全 广东民俗非遗有哪些项目
广东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岭南人文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有粤剧、醒狮、茶艺、蜈蚣舞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东民俗非遗项目就有瑶族盘王节、小榄菊花会、瑶族耍歌堂、装泥鱼习俗、寮步香市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广东民俗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广东传统舞蹈国家级非遗名录 广东非遗传统舞蹈有哪些
中国是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东方古国,漫长的岁月和丰厚的文化积淀,造就了今日生活在我国广大地域中的56个兄弟民族。不同的民族,因生活环境、生产方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而拥有着数以万计从内容到形式,从韵律到风格各显异彩、斑斓夺目的民族民间舞蹈。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东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就有龙舞、狮舞、英歌、麒麟舞、灯舞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广东省传统舞蹈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广东传统音乐非遗有哪些 广东国家级非遗之传统音乐名单公布
世界遗产是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广东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岭南人文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东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就有梅州客家山歌、广东音乐、潮州音乐、广东汉乐、锣鼓艺术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广东省传统音乐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广东国家级非遗传统技艺名录 广东传统技艺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广东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岭南人文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广东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传统非物质文化,是广东人民社会生活、生产劳动、文化艺术、思想意识的记录和反映,并积淀成为深厚的民间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东传统技艺非遗项目就有端砚制作技艺、凉茶、枫溪瓷烧制技艺、广彩瓷烧制技艺、龙舟制作技艺)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广东传统技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广东国家级非遗传统美术名录 广东传统美术非遗有哪些项目
广东非广东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岭南人文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广东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传统非物质文化,是广东人民社会生活、生产劳动、文化艺术、思想意识的记录和反映,并积淀成为深厚的民间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东传统美术非遗项目就有剪纸、粤绣、灯彩、彩扎、盆景技艺、佛山木版年画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广东传统美术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广东国家级非遗之传统戏剧名单表 广东传统戏剧非遗名录
传统戏剧是广东文化特色之一,既有家喻户晓的粤剧,也有具有特色的潮剧和陆丰皮影戏。传统戏剧是广东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广东人民以艺术的形式审视过去、解剖现实、向往未来的精神追求。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东省传统戏剧名单非遗项目就有潮剧、正字戏、粤剧、西秦戏、木偶戏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广东省传统戏剧名单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广东非遗曲艺名录 广东曲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广东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有粤剧、醒狮、茶艺、蜈蚣舞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东省曲艺非遗项目就有龙舟说唱、歌册、粤曲、木鱼歌、竹板歌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广东省曲艺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广东国家级非遗传统医药名录 广东传统医药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广东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岭南人文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有粤剧、醒狮、茶艺、蜈蚣舞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东传统医药非遗项目就有平乐郭氏正骨法、潘高寿传统中药文化、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保滋堂保婴丹制作技艺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广东传统医药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广东曲艺品种有哪些 广东音乐曲艺种类 广东曲艺文化概述
广东省内的曲艺品种众多,从广义上来说广东省内各个曲艺品种就有龙舟歌、高州八音锣鼓、信宜采茶调、木鱼书、兴宁市竹板歌、粤曲、粤语讲古、潮州歌册、粤曲星腔、花朝戏;粤东北的“二人转”、新兴花灯调、民间曲艺、东莞木鱼歌、龙舟歌、龙舟说唱等。狭义上来说指的就是广东曲艺单指粤曲演唱。下面就随本文一起来详细的了解广东曲艺的品种有哪些吧!
广东非遗民间文学有哪些 广东民间文学国家级非遗名录
民间文学又称口头文学,主要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其形式丰富多样,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史诗、长诗、歌谣、民间笑话、民间谚语、谜语、歇后语等。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东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就有谜语(澄海灯谜)、雷州歌、禅宗祖师传说(六祖传说)、珠矶巷人南迁传说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广东省民间文学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广东传统体育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广东游艺与杂技非遗项目名单
广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岭南人文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遗产的空间分布是以广州、佛山、中山、江门、东莞和深圳等地为中心,粤东、粤北和粤西地区分布零散。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东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名单非遗项目就有蔡李佛拳、赛龙舟、咏春拳(佛山咏春拳)、莫家拳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广东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名单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十大民俗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全国著名传统民俗非遗项目
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那么,中国民俗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MAIGOO小编就为你整理了中国十大民俗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春节、灯会、庙会、端午节、黄帝祭典、抬阁、农历二十四节气、茶艺·茶俗、三月三、婚俗,其中,端午节、农历二十四节气等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汉族传统婚俗、抬阁、庙会、灯会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非遗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之传统民俗项目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民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中国有很多的传统民俗,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让传统民俗得以传承,有很多传统民俗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本文就为大家列举入选中国非遗的传统民俗名单,包括春节等传统节日、泼水节等少数民族节日、黄帝陵祭典、祭孔大典、壮族歌圩、秦淮灯会、回族服饰、蚕桑习俗等。
河北国家级非遗民俗名单公布 河北民俗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河北省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丰富、独特的文化,成为名符其实的文化资源大省。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河北省民俗非遗项目就有太昊伏羲祭典、女娲祭典、民间社火、安国药市、打铁花、灯会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河北省民俗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山西国家级非遗民俗名录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有哪些
山西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的文明,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其中既有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遗产,又有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十分丰富。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西省民俗非遗项目就有太昊伏羲祭典、女娲祭典、民间社火、安国药市、打铁花、灯会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山西省民俗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重庆非遗民俗有哪些 重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名录
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红岩精神”起源地,巴渝文化发祥地,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创造了灿烂文化。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庆市民俗非遗项目就有秀山花灯、庙会、秀山苗族羊马节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重庆市民俗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江西国家级非遗民俗名单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一览表
江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异常丰富,弋阳腔、傩文化、瓷文化、客家文化等在全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江西省民俗非遗项目就有中秋节(吉安中秋烧塔习俗)、全丰花灯、药市习俗(樟树药俗)、灯会(石城灯会)、庙会(西山万寿宫庙会)、稻作习俗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江西省民俗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山东国家级非遗民俗名录大全 山东民俗国家级非遗有哪些
山东省是文化大省,也是非遗大省,非遗资源十分丰富。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等众多种类。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东民俗非遗项目就有祭孔大典、泰山石敢当习俗、胡集书会、元宵节、渔民开洋、谢洋节、灯会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山东民俗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非遗民俗名单表 北京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首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凸显首都历史文化价值,彰显首都风范、古都风韵。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北京民俗非遗项目就有元宵节、厂甸庙会、庙会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北京民俗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广西非遗民俗名单表 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名录
广西是一个具有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的多民族地区,由于广西复杂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民族性、多样性、独特性等几个特点。其中上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西民俗非遗项目就有三月三、瑶族盘王节、壮族歌圩、苗族系列坡会群、瑶族服饰、仫佬族依饭节等。下面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广西民俗非遗项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