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讲述一个生存在“爱我的人我不爱,我爱的人不爱我”的情感矛盾与红色历史双重困境中的女性——田苏菲,以其挚爱一生的经历表现了一个女人在爱情中的无奈及不甘。小菲是个活泼纯净的美丽少女,在文工团里深受都汉首长的宠爱。当她遇到出身于上海世家、有着艺术家气质的老革命兼文人欧阳萸时,一种近乎着魔的爱情攫住了她的心。尔后三十多年,小菲从她最灿烂的青春,到渐归于平淡的中年,始终如一地痴爱着不断出轨、意欲寻求红颜知己的丈夫欧阳萸。从解放前夕至“文革”结束,历史风云变幻,小菲在舞台上演着各种各样的时代人物,而她自己却始终置身于大历史之外,在一个女人的小格局里左冲右突,演绎着无怨无悔的情感史。
第一部分
第1节 田苏菲要去革命
第2节 一颗好心满脑糊涂
第3节 寡妇门前无是非
第4节 红黑的云彩
第5节 革命很残酷
第6节 革命节节胜利
第7节 慈祥的老爹
第8节 革命就是厉害
第9节 明人不做暗事
第10节 新时代演员
第11节 大美人加女才子
第12节 出去投奔革命
第二部分
第13节 自己的救星
第14节 成立话剧团
第15节 天生的地下党
第16节 自相残杀
第17节 老地主就属虎
第18节 做革命叛徒
第19节 最后一线希望
第20节 天花板上猫打架
第21节 结婚第三天
第22节 犯男女错误
第23节 母女缘分尽了
第24节 无产阶级的写照
第三部分
第25节 光荣历史
第26节 第一幕结束
第27节 士为知己者死
第28节 一个女人的影响
第29节 葬送年轻生命
第30节 物价一天一个样
第31节 舞会之星
第32节 唱一出好戏
第33节 与恋人擦肩而过
第34节 女儿是敏感的
第35节 无产阶级老战士
第36节 理想主义者
第四部分
第37节 断绝父子关系
第38节 一个大男孩
第39节 最后一次谈话
第40节 集体陷入恋情
第41节 幸福末日
第42节 主人家要开饭
第43节 是悲剧是苦果
第44节 暴力母爱
第45节 实在没事干
第46节 革命的人道主义
第47节 情感探戈
第48节 青春的过失
第五部分
第49节 私人生活安排
第50节 企图转移话题
第51节 众叛亲离
第52节 落个恶婆娘名声
第53节 要犯大错误
第54节 学会疼老婆
第55节 巨大蝴蝶结
第56节 情妇的闺房
第57节 痛苦得疯狂了
第58节 中国文学家
本书源于严歌苓至为熟悉与伤感的童年记忆,塑造了一个生存在“爱我的人我不爱,我爱的人不爱我”的情感矛盾与红色历史双重困境中的女人——田苏菲,以其挚爱一生的经历表现一段红色历史中的浪漫情史,大时代里小人物的生存轨迹。
田苏菲
主人公田苏菲,一个参加过中国革命战争的话剧演员,纯洁与率真,简单而朴质,对美丽的爱情充满向往又敢于追求爱情。她厌恶城市的欺诈、阴暗和市侩,渴望浪漫而更有激情的生活,见到自己喜欢的男性不顾一切大胆的追求,不顾及对方的现实条件,不顾及会不会得到丈夫的爱,不顾及自己以后会不会幸福,反正觉得自己就是喜欢他就追求。一如她懵懵懂懂的投身革命,却偶然的契合了她追求浪漫的朴质个性——革命就是要荡涤一切污秽。
田苏菲用飞蛾扑火般的决绝、执拗憨笨的拙劲、掏心掏肺的真诚谱写了一首女性爱的史诗。她不是传统意义上等待男性拯救的小鸟依人,也不是跟随精神导师引领的乖学生,她听从自己本心、本性的召唤,拒绝了首长宠爱的目光,打破了母亲的围剿,面对爱情,主动出击,大胆争取。在婚姻中,她以自己的生存智慧和母性的奉献、宽容、博大支撑起了全家的生活。她明白丈夫的价值,知道自己的差距,拼尽全力拯救自己的婚姻,在丈夫落难时,她不离不弃,不辞辛苦,探望照顾丈夫,成为欧阳萸的精神支柱和心灵慰藉。在爱情与婚姻中,她出奇地卖力,爱得亢奋,爱得不遗余力,哪怕,她永远也成不了丈夫的谈话对手。田苏菲,是一位在爱的征途中不断挣扎奋斗的悲情英雄。
欧阳萸
欧阳萸,16岁参加革命,可以说是一个老革命,优雅与忧郁,含蓄而成熟,对虚渺的浪漫与爱情充满了无尽的想象;出生于书香门第,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冷漠而帅气,有着天生的风流倜傥的贵族气质。也许是因为他的种种,因为他曾经在战场上救过自己一命,小菲在自己第一眼看见他的时候就喜欢上他了。欧阳萸教导小菲:“一个独立思考的女性,才是完整的人格”,但他终没有将小菲从世俗的市井生活中淬炼出来,反而是小菲在欧阳萸每一次落难时,都以母性的坚韧博大去包裹维护他落难的灵魂,并凭借自己的生存智慧与无畏勇气支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给予他生活下去的勇气与信心。
都汉
都汉,一个军长,在都汉眼中,小菲是他的宝贝,怎么看怎么喜欢,手里拿着怕压着,嘴里含着伯化了,心里喜欢的不得了。心疼的不得了,但造化有时候却如此弄人,小菲对欧阳情有独钟。
作品主题
《一个女人的史诗》以“田苏菲要去革命了”一句展开全书,接着交代田苏菲参加革命的理由及经过。从十六岁到五十岁,田苏菲这个主角的生活都与革命纠缠不清。她终生为之奋斗的爱情,亦在革命的风风雨雨下茁壮成熟。田苏菲一生与革命结下不解之缘,然而,她投身革命,却是出于偶然。十六岁时,田苏菲在学校给人骗去毛衣,为了逃避母亲的责难,便顺应邻居少女伍善贞的建议,革命去了。革命的意图,既不宏大,亦非高尚;而伍善贞找上田苏菲,也只因原来的伙伴未能成行,要临时找人顶替。
田苏菲正是从生活出发,在不带高超的政治理想下,踏上革命之途。而行动的偶然性,更一再背离了该有的深邃意义。从另一角度来看,正因为摆脱了政治的公共视野,她更能从自身的情感出发,去诠释革命的“私人”意蕴。
田苏菲投身革命后,很快见证了以下事例:革命队伍之间因为自身利益而放弃伙伴。田苏菲目睹事情的经过,本欲拯救受伤战友,却反被其他同伴威吓。经过这次事件,田苏菲有所顿悟:田苏菲明白革命行动的背后,隐藏了人为了自保而置他人于不顾的私心。“革命”一词成了冠冕堂皇的遁词,为种种自私的行为找到理据。
革命的残酷性,反过来催生了爱情。恶劣的政治环境,让田苏菲发挥了她保护爱人的女性特质。欧阳萸在受到政治打压时,对田苏菲产生了强烈的依恋。两人的爱情达到前所未有的浪漫。
革命讲求集体性,与强调个人主义的爱欲观念背道而驰。田苏菲与欧阳萸却反而在革命洪流中找到爱情安身立命的空间。两人固有的性格矛盾、生活小节的嫌隙,在残酷革命的大前提下得以缓冲、化解。屡受政治打击的欧阳萸终于感受到妻子家常照顾的可贵。田苏菲在困难的政治环境下,亦更能发挥她的实用生活哲学。
严酷的下乡劳改,在作者刻意营造的抒情气氛下,成了田苏菲夫妻爱情展现的场景。超越了亲人被迫分离的痛苦层面后,一月难得一见的机会,成了爱情孕育萌发的温床。二人聚首,细说家事,点点滴滴,充满温馨和喜悦。
爱情在革命的大前提下,注定无立足之地。爱情是手段,革命才是目的所在。主从关系,清楚明白。《一个女人的史诗》却一反以上的叙述模式。田苏菲在革命洪流中,不但没有放弃个人的情感追求,而且更以革命为媒介,培育自己的爱情。本来充满政治意味的话语,一再沦为小女子爱情命运的解读。遥遥几十年,革命的大历史不经意间被置换成走过中年的女性的自我情感叙述。
女性价值观
严歌苓以现实的态度正视她笔下女性的情感世界可以说一个女人的情感史就是她的史诗。国家的命运很多时候反而是在陪衬她的史诗。特别是田小菲这样重感情的人,其它的东西在她眼睛里模糊一片,她不清楚外部的历史发生了什么。这就表明了小说独特的思想价值所在。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严歌苓将女性的情感史提升到女人的“史诗”层面上。实质上,严歌苓在这部小说里表达了属于田小菲个人独特的女性价值观。
只有客观地认识《一个女人的史诗》所表述的关于田小菲个人的女性价值观,才能更充分地领会其文本意义和价值,也才能真正地解读小说关于女人的历史书写。小菲的历史就是一部情感的历史,她的爱情史是和她的革命史同时起步的,由此作者让历史已进入她的生命,化为她情感的起伏发展和喜怒哀乐的不同体验。爱情激发了她的生命和情感能量,也是她体验生命价值的唯一尺度,她的幸福、欢乐、哀伤、愤怒,她的理想、幻想以及妄想和妒忌、猜疑甚至失去理智的一切心理和行为,都来自于她对欧阳萸的爱。每一次政治运动就是小菲情感的风向标,她的情感随着欧阳萸的得意和失意而起落变化。正如前文所引述小说结尾处的一段描述所示,不仅历史之于男人和女人有着不同的意义,而且由历史所联结的爱情对于男人和女人更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一个女人的史诗》所书写的仅是关于女人的历史和爱情。
艺术特色
女性主义
在传统的叙事里,史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它记叙神话传说,塑造英雄人物,属于宏大叙事。而在《一个女人的史诗》里,作者严歌苓沿袭了她对女性、对女性情感问题的持续关注和思考,把一个平凡女性爱恨纠结的人生置于波澜壮阔、纵横捭阖的历史沧桑下,以漫卷城楼的红色(代表革命)为背景和基调,写女人与革命并行的至死无悔的执爱,赋予其史诗的品格。其全女性的叙事视角带来了对传统史诗的颠覆。
作者把更多的笔墨和篇幅给予她的女主人们,而有意无意把男人放到了幕后甚至不给其扬名显姓的机会。作品中的女性除了主人公田苏菲,还有表面刻薄、虚荣,实际勤劳、实惠,刀子嘴豆腐心的田母,她是田苏菲的原型,她的争强好胜和勤劳务实维持了做寡妇的她在男权社会的尊严和体面,她在市井生活里磨炼的生存本领使田苏菲一家度过了饥馑灾年。她是市井社会的精英,她对是非忠奸的判断极其原始而准确,她看到“解放军扫大马路,通臭下水道,封妓院,除掉了把男人引坏把女人弄脏的地方”那就是共产党的功德,她的极富个性化的语言简直就是对市井人生的生动概括。伍善贞是作为田苏菲的对立面塑造的,这个左派青年早熟而世故,她革命起来不认亲爹娘,“打老虎”第一个拿自己的亲爹开刀,她的婚姻是利益权衡的产物,面对田苏菲的痴情和浪漫她不屑一顾。优雅脱俗、神秘辽远的孙百合和冰雪聪明、桀骜不驯的欧阳雪则是田苏菲形象的终极,她俩一虚一实成为田苏菲自我否定、自我完成的参照。其他如老革命方大姐、因伤掉队被遗弃的吴大姐,伍善贞的母亲伍老板娘等诸人,尽管是配角但都有光彩。
与宏大叙事的英雄史诗不同,男性在书中基本上是观念的产物,是为了陪衬女主人公而设置的符号,欧阳萸、都汉都是女人想象中的理想男人,尤其都汉,爱与不爱都是一条汉子,是作者和大多数读者心目中理想的男子汉,其他如白头刘翁、三弦懂、胡琴张,作者连名都懒得给一个,乃至省长都是个影子式的人物,是作为方大姐的丈夫而出现的。
女人历史
《一个女人的史诗》最重要的叙事策略,是将女人的历史放在时代发展的大历史中书写。然而严歌苓并不是以架构大的历史事件来演绎历史发展为目的,也不仅仅以大历史为背景书写女人的个人历史,而是将大历史内化于个人的生命体验中,写出属于女人个人的历史。《一个女人的史诗》正是以表现女性的生存境遇与自身特性为目的,来构建属于女人自己的历史。而在严歌苓看来: “个人的历史从来都不纯粹是个人的,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从来都属于个人。”这一观点也是我们解读《一个女人的史诗》文本意义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解放战争、土改、建国、反右、“四清”到“文革”,田小菲和丈夫欧阳萸都一一经历了,其命运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但是,田小菲与欧阳萸的感受和体验有很大不同。这里的不同对田小菲来说就是属于女人独特的体验,亦即是个人化的历史记忆。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待国家政治气候的风云变化以及历次运动社会反响等,小菲似乎总是不那么敏感和关注,甚至表现出幼稚和淡漠。历史对她而言已演化为家庭物质生活的变化和欧阳萸的失意和得意,她对历史的介入几近于此。小说中的小菲也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对政治、革命这些字眼似乎从来都是懵懵懂懂的,她参加革命缘起于因借给同学毛衣无法索回,害怕妈妈的打骂才偷跑出家的;而革命把欧阳萸卷到了小菲的命运里,把她和他阴差阳错地结合起来。革命就是这样走进了小菲的生命,开启了田小菲的爱情和由爱情主宰的历史。而当小说将着眼点投射于田小菲个人的历史时,那些大的历史事件和政治运动的书写就显得轻描淡写了,常常在不经意间就完成了历史的一个转折和过渡,而个人化的叙事连贯流畅,笔调从容轻松,作者显然在刻意回避大历史的叙事模式。这就是属于女人的历史记忆,如此淡定地评价和认识历史,是严歌苓小说一贯表现出的特有的女性态度。在《一个女人的史诗》中,属于田小菲的历史就是她对丈夫欧阳萸爱情的历史,这个历史因外在世界的变化而给小菲的心理和精神也带来变化和影响。这种来自情感和精神上的体验远大于小菲现实生活所遭遇的物质化困苦。历史就是这样介入到小菲的生命之中的。
著名评论家贺绍俊:“这是一部从新的视角开掘红色资源的小说。重点写情感,特别是写田苏菲的个人情感,但并不单薄。它以另外一种方式去回望历史。
这是一部让人感到怀旧和凄婉的作品。《一个女人的史诗》对于感情的演绎酣畅淋漓。严歌苓为人物设计了基调,后来他们有了自己的生命和意志,走了自己的路,这种未知是阅读中最有魅力的。(中华读书报)
《一个女人的史诗》被夏钢改编为由赵薇、刘烨主演的历史爱情剧,该剧于2009年1月10日在江苏卫视播出。
严歌苓,著名旅美作家,1958 年生于上海,二十余岁开始发表作品,以中、英双语创作小说,是少数多产、高质、涉猎度广泛的作家,也是海外华人作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有《少女小渔》《小姨多鹤》《赴宴者》《扶桑》《天浴》《寄居者》《金陵十三钗》《铁梨花》等。严歌苓的小说被广泛地拍成电视剧和电影,其作品不仅受到各大导演的喜爱,同时也得到了许多观众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