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宜昌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高等职业院校。由原宜昌市农业学校、市电子工业学校、市工业学校、市财经学校、宜昌卫校等10所中专学校先后合并组建,2002年7月正式挂牌成立,到2010年完成合并。办学历史可上溯到1949年8月成立的宜昌专署财经学校。学校座落在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所在地、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湖北省宜昌市中心城区,水、陆、空交通便利。校园依山傍水,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
截至2023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1447.9亩,建筑面积53.7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藏书196.09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42亿元。建有69个校内实训基地、589个校外实践基地,拥有4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
近年来,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在全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4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8项,在全省名列前茅。学生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5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2项;在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40项、二等奖54项、三等奖38项,在全省名列前茅。三职创客中心获评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宜昌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创业学院被省人社厅认定为“省级创业学院”。学校成立20年来,已累计向社会培养输送全日制高职毕业生6.3万人,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高职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更好地贯彻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要求,规范招生工作,提高生源质量,保证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和教育部相关规定,并结合我校招生工作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概况
学校名称: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英文名称:Hubei Three Gorges Polytechnic
湖北省招生代码:C538
注册地址:湖北省宜昌市体育场路31号
邮政编码:443000
第三条 学校是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宜昌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公立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是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湖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学校2024年设置有高职招生专业44个,拥有6个国家骨干(示范)专业、2个教育部财政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8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3个“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专业。
第四条 本章程适用于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
第五条 学校招生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六条 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学校成立招生委员会,设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招生的工作政策,执行学校招生委员会有关招生工作的决议,领导、监督招生工作的具体实施,决策、审议本校招生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七条 学校招生就业处是学校组织和实施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
第八条 学校招生工作在学校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下进行,并接受考生和社会各界监督(监督电话:0717-8853805)。
学校实行招生信息公开,通过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https://zs.tgc.edu.cn)、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咨询电话(0717-8853388、8853399)、“三职招生就业”微信服务号、微信小程序“三峡职院招生”等渠道发布招生有关信息、公示录取结果等。
第三章 录取规则
第九条 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条件等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各省(区、市)考生人数、生源质量、区域协调发展及重点支持政策、历年计划安排等因素,确定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报学校招生委员会及湖北省教育厅审批后由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详细招生专业、计划以各省(区、市)招生考试主管部门公布为准。
第十条 普通高考类考生(含艺术类、体育类)须参加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湖北省中职技能高考类考生须参加湖北省统一组织的技能高考。
第十一条 我校设置的村镇建设与管理专业,是受宜昌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委托,培养面向宜昌市农村基础一线服务的人才,限宜昌考生填报。
第十二条 考生电子档案按规定投入学校后,学校根据考生电子档案信息、填报的院校专业组专业志愿,结合其思想政治表现、体检等各方面情况办理录取。专业志愿录取以“分数优先”为原则,先按高分到低分排队,依次按照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顺序录取。专业志愿不设分数级差。如考生分数未达到第一专业志愿录取分数,即看是否达到第二专业志愿录取分数,依次类推,直至最后一个专业志愿。在考生所报专业志愿均未被录取情况下,对服从专业调剂者,可调整到未录满专业;对不服从调剂者,作退档处理。
第十三条 凡填报我校志愿的投档考生,按规定原则上录取后不退档。
第十四条 学校招生体检标准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并补充如下:
1.考生患有色盲、色弱者,我校医学院和康养与护理学院所有专业、学前教育、早期教育、茶艺与茶文化、动物医学、畜牧兽医、室内艺术设计等专业不予录取;考生患有色盲者,我校电子信息学院所有专业不予录取。
2.考生患有口吃、步态异常、驼背,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白癜风者,我校学前教育、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国际邮轮乘务管理、医学美容技术等专业不予录取。
3.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医学美容技术专业,要求考生身体健康,五官端正,且男性身高168cm及以上、女性身高158cm及以上。
新生进校后均安排体检复查,复查不合格者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及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四章 其他
第十五条 新生应按期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报到者,应在报到日以前办理请假手续。未请假或请假逾期两周不报到者(以录取通知书规定的报到时间为准),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十六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按国家规定进行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复查中发现学生存在弄虚作假等情形的,确定为复查不合格,应当取消入学资格。
第十七条 根据国家规定,新生入学时须缴纳学费、住宿费等,具体收费标准按物价管理部门核定标准执行。
第十八条 学校设有完善的奖励和助学机制,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人成才;为品学兼优的在校学生发放国家奖学金、学校奖学金;为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临时困难补贴,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减免部分学费;对于参军入伍和退役军人学生,学校执行国家退役士兵教育资助政策,给以支持和保障。
第十九条 学生学业期满,成绩合格,颁发国家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学历证书,并在教育部网上进行学历电子注册。
第二十条 招生咨询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717-8853388、8853399
招生网网址:https://zs.tgc.edu.cn
电子邮箱: zjb@tgc.edu.cn
通信地址:湖北省宜昌市体育场路31号
邮政编码:443000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章程若与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招生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招生政策为准。
第二十二条 学校不委托任何社会机构和个人办理招生相关事宜,没有任何派出机构和招生代理。对以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名义进行非法招生宣传等活动的机构或个人,学校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第二十三条 本章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执行,由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负责解释。
本章更新于2024年5月,最新章程以官网为准。
“十三五”以来,建成国家级研究平台2个、市级研究平台22个。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依托单位资格。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鄂西(宜昌)山区猕猴桃丰产优质栽培示范”项目,在学校扶贫联系点五峰苏家河村落地实施,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学校成立有湖北省首个“职业农民学院”,为宜昌区域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近2万人。面向行业企业开展社会培训,年培训量达到6万人次,被省总工会命名为“湖北省产业工人培训示范基地”。
截至2023年3月,学校现设有农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医学院、康养与护理学院、旅游与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开设有畜牧兽医、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大数据与会计、临床医学、护理、旅游管理、学前教育等49个专业,高职在校生2万余人。拥有6个国家骨干(示范)专业、2个教育部财政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8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3个“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专业。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建成2个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成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线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在线精品课程;获批25个1+X证书试点项目、19个考评站点。
学校先后与兴发集团、宜化集团、正大集团、人福药业、广汽集团、峡州集团、安琪生物集团等大型企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形成了“每个二级学院有一个深度合作的企业,每个专业有一个有特色的合作项目”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格局。建有兴发学院、正大农牧食品学院、五峰茶旅学院、安琪学院、烽火特色学院、新型软件(点军)学院等产业学院。牵头成立宜昌化工职教联盟,学校牵头的宜昌三峡职教集团入围教育部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中德老年护理研究院,与丹麦基础医疗护理学院共建“中医理论与技术推广基地”。学校入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人文交流经世项目”首批“经世国际学院”,入选“一带一路”国家院校和企业交流协会中方理事会理事单位。学校与山东莱茵科斯特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挂牌成立“中国特色文化国际传播教育基地”。开发“中文+职业技能”项目,选派教师参加国际汉语师资培训,《中医适宜技术》双语课程成功输出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学校先后获得湖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园林式单位、省级平安校园、湖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单位、湖北省食品卫生A级单位、湖北省高校标准化学生公寓建设单位、湖北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2019年,学校入选全国高职“教学资源50强”,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22年,学校入选湖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A等立项建设单位,健康服务与促进、绿色化工智能制造2个专业群入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前身发展
●宜昌市财经学校
1949年8月,宜昌专署财经学校成立。
1955年,改名为宜昌专区财经干部学校。
1960年,改为宜昌工业财贸干部学校。
1962年,改为宜昌专区财贸干部学校。
1973年,改为宜昌地区财贸学校。
1993年,改名为宜昌市财贸学校。
1999年8月,宜昌市财贸学校、宜昌市粮食学校、宜昌市商业职工中专、宜昌市经贸职业中专合并成立宜昌市财经学校。
●三峡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1952年10月,宜昌农业学校成立。
1958年,经湖北省政府批准,改名为宜昌农业专科学校。
1992年,改名为宜昌农业学校。
1999年,宜昌市农业学校和湖北三峡学院联合办学,改为湖北三峡学院职业技术学院。
2001年,改为三峡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宜昌市工业学校
1975年11月,成立宜昌工业学校。
1979年,经湖北省政府批准,改名为宜昌地区工业学校。
1992年,改名为宜昌市工业学校。
合并建校
2002年7月,宜昌专署财经学校、三峡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宜昌市工业学校和成立于1978年10月的宜昌市电子工业学校合并组建宜昌职业技术学院。
2004年6月,宜昌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2010年1月,宜昌市卫生学校(即三峡大学护理学院)整体并入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2012年,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被授予“湖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称号。
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2019年12月,被教育部确定为“人文交流经世项目” 首批“经世国际学院”院校。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