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毗邻省政府,环境优雅,交通便利,校园面积1388亩,拥有一个占地7万多亩的实验林场(湖南北罗霄国家森林公园),校内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办学前身之一是1958年在长沙成立的湖南林学院。1963年,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的亲切关怀下,湖南林学院迁至广州与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林学系合并,成立中南林学院。陶铸同志亲自为学校确定校址,勾画蓝图,并题写了校名。1970年,中南林学院与华南农学院合并,成立广东农林学院。1974年,学校从广州搬迁到湖南省溆浦县并更名为湖南林学院。1978年学校恢复中南林学院校名,直属原国家林业部管理。1981年学校迁往湖南省株洲市。2000年,原湖南林业学校和湖南林业技工学校并入中南林学院,学校转为湖南省和原国家林业部共建。2003年,湖南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并入中南林学院,学校办学主体迁往长沙,实现了历史性回归。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与原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截至2023年6月,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2万余人,其中本、专科学生2.7余万人,研究生5500余人。6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了25万余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校友,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截至2023年6月,学校拥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建有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65个。图书馆建筑面积4.12万平方米,实体馆藏总量248.6万册(件);各类数据库总库60个,电子期刊5.1万种累计96.3万册,电子图书累计206.5万册。
学校前身
湖南林学院
1941年创建湖南省立农业专科学校。
1947年省农、工、商三校合并成立克强学院。
1950年克强学院与有关学校合并成立省立修业农业专科学校。
1951年湖南大学农学院和省立修业农业专科学校合并成立湖南农学院。
1958年7月成立湖南林学院,校址在长沙南门外烂泥冲,原林业部长沙林校校址。
华南农学院林学系
1917年秋,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成立。
1924年,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与其他学校合并成立广东大学。
1926年,广东大学改名为中山大学,同时设立农学院林学系。
1952年院系调整后,成立华南农学院。
1958年原华南农学院林学系划出,成立广东林学院,校址设在广州北郊黄婆洞。
1962年广东林学院并回华南农学院,改为林学系,校址设在广东林学院原址。
合并建校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前身之一是成立于1958年的本科院校湖南林学院,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47年成立的克强学院。该校的另一个前身是华南农学院林学系,它的历史可追溯到1917年成立的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
1963年,湖南林学院迁往广州与华南农学院林学系合并成立中南林学院,直属国家林业部管理。
1970年10月,中南林学院与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合并,成立广东农林学院,国家重点建设。
1974年,学校从广州搬迁到湖南溆浦县并更名为湖南林学院。
1978年恢复中南林学院校名,学校直属国家林业部管理。
2000年11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原湖南林业学校和湖南林业技工学校并入中南林学院。
2003年6月,省政府批准将湖南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并入中南林学院。
2005年12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6年4月,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年,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
2011年底,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2012年,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2014年1月,学校整体接收平江县国有芦头林场,更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芦头实验林场,作为学校教学、科研、实习基地。
2016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与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签署老校区划拨补偿协议,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老校区正式划拨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年10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加入长沙市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发展联盟。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