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县文化馆建立,馆址设在火神庙,图书室附属于文化馆。1958年,藏书增至万余册,改室为馆。不到一年,又改馆为室。1967年,文化馆迁建设路新址,图书馆随馆迁走。因为新馆未划图书馆专用场所,又值文化大革命高潮,大量图书遭受封闭,图书借阅业务基本停止。1969年,撤销文化馆,图书室工作全部瘫痪。70年代初期,恢复了文化馆,图书室工作逐渐正常,增添了大批新书,又安排两名专职人员管理图书,图书室工作有了新的起色。1976年5月,正式建立花垣县图书馆,省拨建馆专用经费8000元,整修图书阅览室、书库和添置设备。1977年省文化局拨款68000元,县政府出资5000元,修建新馆舍,1979年竣工,于同年10月搬迁建设路新馆。新馆占地总面积为2.2亩,馆舍面积为650平方米。1986年,县政府、县民委各出资15000元,修建儿童借阅楼,1986年10月竣工,面积为400平方米。馆内设有借书处、儿童借书处、普通报刊阅览室、少儿阅览室、科技阅览室、参考咨询室、地方文献室、古籍资料室等。
花垣县图书馆已拥有固定资产近80万元,藏书5万余册。在编职工总数11人,其中大专文化4人,中专文化4人,平均年龄29岁。拥有阅览座席160个,书架总长度为1200米。各种信息报刊130种(册),地方民族文献资料5400余册,古籍线装书4920余册。馆舍总面积1100平方米。所有服务窗口实行全开架借阅,每周开放时间56小时。该馆还在机关、厂矿、学校、农村设立图书流通服务点,简化办证手续,方便读者借阅。
花垣县图书馆充分发挥县馆的龙头作用,注重基层图书馆(室)辅导,以点带面基本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基层图书馆(室)网络。现有乡镇万册馆1个,基层图书室84个,其中农村图书室38个。“星火计划”跟踪服务项目7个,科技联系户5户,编印《致富信息》刊物,无偿为科研生产提供参考咨询,为科技示范户和跟踪服务对象提供科技资料。经常举办各类征文比赛、手抄报赛、故事演讲、春节、中秋节灯谜、图书服务宣传周、书展、送书下乡、图书赶集和业务培训等项活动。花垣县图书馆新馆舍于2007年11月落成,馆舍建设按照国家一级图书馆标准设计,为七层宝塔式仿古裙楼建筑,建筑面积7080平方米,占地面积9900平方米,总投资2370万元。内设期刊阅览室、过报过刊阅览室、少儿借阅室、地方文献/古籍/工具书借阅室、借书处、多媒体电子阅览室、文化共享工程影视厅、中心机房、数据库、多媒体学术报告厅、展览展示厅、文献采编室、办公室、业务辅导部等,是一座集检索、借阅、阅览、网络查询、展览展示、会议与学术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图书馆,也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花垣县支中心及农家书屋工程管理中心,为花垣文化标志性建筑景点之一。
馆内典藏各类珍贵图书8万余册,订阅各类报刊228种,古籍图书100余册,电脑设备72台,日接待读者达200余人次。全馆共有工作人员13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2人,中专1人;副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7人。
花垣县图书馆新馆舍于2007年11月落成,馆舍建设按照国家一级图书馆标准设计,为七层宝塔式仿古裙楼建筑,建筑面积7080平方米,占地面积9900平方米,总投资2370万元。内设期刊阅览室、过报过刊阅览室、少儿借阅室、地方文献/古籍/工具书借阅室、借书处、多媒体电子阅览室、文化共享工程影视厅、中心机房、数据库、多媒体学术报告厅、展览展示厅、文献采编室、办公室、业务辅导部等,是一座集检索、借阅、阅览、网络查询、展览展示、会议与学术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图书馆,也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花垣县支中心及农家书屋工程管理中心,为花垣文化标志性建筑景点之一。
馆内典藏各类珍贵图书8万余册,订阅各类报刊228种,古籍图书100余册,电脑设备72台,日接待读者达200余人次。全馆共有工作人员13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2人,中专1人;副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