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正定县图书馆建于1955年,由当初文化馆的一个阅览室发展为现在的两个馆:一个是综合图书馆,一个是和石家庄市图书馆合办的“农业分馆”。
正定县图书馆新馆坐落于1995年竣工于恒山西路的“正定县文化中心”,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据馆长韩素盘介绍,1997年正定县文化局筹款18万元为图书馆购买了新书、书架、期刊架、阅览桌椅等资料、设备,新馆开始启用,同时粉刷装修了旧馆,两馆一并对读者开放。新旧两馆均设有图书外借室、报刊阅览室、儿童阅览室、图书采编室、咨询服务室、地方文献专柜、书库等。2001年正定县图书馆自筹资金对旧馆大门进行修缮,重现了清末民初的四合院建筑风格。2003年,他们又两次对新馆进行装修,安装了红外线防盗系统。现在图书馆整个馆舍夏有空调、电扇,冬有暖气,并为读者配备了饮水机,为读者创造了安全、舒适的读书环境。
图书馆自从1998年以来,每年在征求读者意见的基础上征订报纸80余种,期刊380种,内容涵盖农业养殖种植、工业技术、市场经济管理、文学文化、体育、日常生活、美容、医疗卫生保健等;此外,还先后收到国家图书馆、新闻出版总署、河北省新华书店、河北省图书馆、河北省社科院、人民教育出版社、市委讲师团等单位和个人捐赠图书5万余册。目前馆藏图书总量达12万册。2002年又吸引社会力量联合开办了电子阅览室,室内设微机30台;2003年在市县财政支持下购买微机12台,省文化厅赠送了卫星接发系统,筹建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正定中心”,并被河北省文化厅命名为“全省公共图书馆规范服务达标活动示范馆”。同时,积极引入现代的微机分录系统,使图书分编、登录、借阅实现了微机管理,改变了陈旧的图书管理模式。
根据当地是农业大县的特点,2000年正定县图书馆与石家庄市图书馆联合开办了“农业分馆”,馆内藏有农业科技图书万余册。2004年又与正定县档案局签订了“图书资源共享协议”,搭建了更广阔的资源共享平台,形成了更大的信息资源优势。几年来,该馆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拓宽办馆思路,突出办馆特色,完善服务体系,立足农业,服务农业,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服务。他们积极开拓服务领域,打破坐等上门的服务方式,送书上门、科技到户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正定县农业分馆在加快馆藏资源开发、充实馆藏内容、优化馆藏结构中,建立了适应正定县农业发展优势的馆藏保障体系。他们提出了富有创新的图书馆共建、共享思路,自从与石家庄市馆联合建馆以来,经过多方努力,农业分馆已发展成为设备齐全、规模适中、馆藏完整、种类多样、内容充实、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布局独特、功能完整的新型图书馆。图书馆全部实行开架借阅,图书利用率达95%,两馆每年平均流通158000人次,年借阅书刊177000册次,解答咨询800次,阵地服务20次,向读者推荐图书400册次。在服务上实行了文明服务,承诺服务,节假日不闭馆、每周开馆时间累计60个小时。
韩素盘馆长表示,图书馆要取得发展,就要突破传统的服务方式,改变过去那种开开大门、 坐等守门,办办手续、借借还还的被动服务方式,要走出馆门,送书上门,进村串户,将科技信息送到基地、园区、用户手中。该馆自开展“送科技图书下乡”以来,读者不但掌握了科技知识,更尝到了致富甜头。图书馆设立了远程咨询专线,搭建图书馆与读者互动的桥梁,为读者办理预约借书、图书续借、文献代查、科技查新、解答疑难、传递致富信息,建立由30台电脑组成的电子阅览室,为读者提供科技信息场地,搭桥铺路。
正定县图书馆自1998年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二级馆”后,几年来图书馆不断发展壮大,各项工作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和各级领导的表彰。图书馆多次被省市县文化部门授予名誉称号,在社会和广大读者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知名度和信誉度越来越高,在当地的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馆内设有图书外借室2个、阅览室2个、儿童阅览室1个、电子阅览室1个,还设有资料室、分编目录室、档案资料室、保卫值班室。
两馆建筑面积共2500平方米,藏书12万册,现有工作人员12人。现有书架3200延长米,阅览室座位210个,微机46台,其中分编管理微机4台,还有电视机2台。
正定县图书馆位于常山西路56-1号,您可以坐车到物资大厦、成德常山路口等站点,经过该站点的线路有143路、空143路、139路、空139路、164路、空164路、192路、空192路、141路、空141路;附近标志性建筑有尚客优快捷酒店(正定常山西路店)、正定县人民检察院、爱慕造型、淳曲古筝培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