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鳗(学名:muraenesox cinereus)是海鳗科、海鳗属鱼类。体延长,躯干部近圆筒状,尾部侧扁。头大,锥状。吻尖长。体长为体高之17.8倍,头长的6.5倍;尾长为头与躯干之1.4倍;头长为吻长之3.3倍;吻长为眼径之3.1倍;头长为眶间区之8.2-8.7倍;肛门前之侧线孔40-47。头大,锥状。吻尖长。眼大,长椭圆形。口大、稍斜裂,口裂伸达眼后方,上颌突出。两颌齿均为3列,中列最大,前上颌骨前部具4-5个大犬齿;下颌骨齿外列不向外突出,前部具2个大犬齿;锄骨齿3列,中列最大,且前后的最大齿皆具尖头。肛门位于体中部前方。体无鳞。背鳍、臀鳍与尾鳍均发达,并相连。背鳍起点在胸鳍基部稍前上方,肛门上方之前的背鳍鳍条数为66-78。胸鳍发达、尖长。体背及两侧银灰色,大型个体暗褐色,腹部乳白色。背鳍、臀鳍和尾鳍边缘黑色,胸鳍淡褐色。
海鳗为凶猛的底层鱼类,游泳迅速,常栖息在水深50-80米底质为沙泥或岩礁的海区。肉食性,以虾、蟹、鱼类、乌贼、章鱼等为食,摄食强度在7-9月份较高,食物组成随鱼体体长增加而有不同,虾蟹类所占的比例随体长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反之头足类则增加。分布于印度洋至西太平洋,由红海、波斯湾、印度西岸及斯里兰卡至斐济及图瓦卢、北至日本与韩国、南至阿拉弗拉海及澳大利亚北部等。在中国广泛分布于各海区。
百吉海鳗全长2米,身体褐色,无任何斑纹。下颌骨牙的外列向外突出,它的中列于犁骨牙之后,有尖头。分布于我国东海、南海,台湾,少数入黄、渤海,也分布于日本濑户内海。为凶猛的底层鱼类,栖息于泥沙底质或岩礁区,有时亦会进入河口区摄食。有季节性洄游习性,每年春夏季时北上进行生殖洄游,秋冬季南下越冬洄游。游泳迅速,性贪食,摄食虾、蟹、鱼类等生物。山口海鳗为本种的同物异名。
台湾丝尾海鳗全长43.5厘米。隶属丝尾属。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为暖水性的底层鱼类,一般喜栖息于水深50~80米泥沙底海区,有季节性洄游。主要以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等为食。性凶猛,贪食。晴天,风平浪静,海水透明度大时,多栖居于泥质洞穴内而减少取食活动。每当风浪大,水质混浊时,多四处觅食,尤以日落黄昏至凌晨时更加活跃,游动迅速。食物以虾、蟹、小鱼、章鱼为主。产卵期一般在春季或夏季,怀卵量约18~120万粒,产卵场多在泥或泥沙处。肉质细嫩,含脂肪量高;鳔可作鱼肚,为名贵食品。海鳗产卵广泛。南海夏初为产卵期,绝对生殖力为18万~120万粒。
常栖息于底质为沙泥或岩礁的海区,一般水深50-80m。食性贪,常以虾、蟹、鱼类及头足类为食。产卵期在4-7月;南海于6-7月,怀卵量100万-200万粒,卵球形,径1.6-1.7mm。仔、稚鱼发育过程中能变态。有季节性洄游,如福建、浙江沿海的海鳗于春夏北上生殖;秋冬南下越冬。
分布于印度洋至西太平洋,由红海、波斯湾、印度西岸及斯里兰卡至斐济及图瓦卢、北至日本与韩国、南至阿拉弗拉海及澳大利亚北部等。在中国广泛分布于各海区。
体长为体高的15.5-24.8倍(鳃孔处)和18-23.8倍(肛门处),为头长的6.39-7.43倍。头长为吻长的3.67-3.97倍,为眼径的8.25-11.73倍,为眼间距的6.69-10.0倍。尾部长为头与躯干合长的1.47-1.71倍。
日本海区的生殖鱼群的胴长,雌鱼一般在400毫米,雄鱼在300毫米左右,首次性成熟个体雌鱼约300毫米,雄鱼210毫米。中国东海一般渔获物的胴长为350-430毫米,体重约1000克,大者约610毫米以上。体延长,躯干部近呈圆柱状,尾部较侧扁。体较高。头细长,呈锥状。吻长而尖,尖端圆扁膨大,其后有一凹刻。眼呈长椭圆形。眼间隔微凸。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位于吻前部1/3处吻端凹刻的稍后方,具一短管;后鼻孔位于吻侧后1/3处,不具短管。口大,呈水平状,口裂后伸到眼后下方。上颌较下颌略突出。上下颌齿均为3行,上颌齿以中间1行较大,侧扁,略呈三角形,内外侧者细小,近锥状。内侧的1行排列不规则,在中后部往往形成不规则的2-3行,腭骨部外方周围具一行5-10个大形犬齿,中部无齿,与两颌齿及犁骨齿之间有一段无齿区。犁骨齿3行,中间1行最大,均呈三角形。下颌前方外行齿细小,不向外倾斜,内行具4-7个大形犬齿。鳃孔宽大。肛门位于体1/2前方的腹面。
体无鳞,皮肤光滑。侧线孔明显,侧线孔140-153个,肛门前侧线孔40-44个。侧线管为开放式管型,其胶质侧线小管并不完整,呈半壁开放,相连的小管依靠皮肤覆盖,不形成完整侧线管。鳔管位于鳔左侧位,距鳔前端较近,鳔长为鳔管前长4.6-9.8倍。
背、臀鳍发达,后部均与尾鳍连续。背鳍始点在胸鳍起点稍前方。臀鳍始点在肛门的紧后方。胸鳍位于体侧中部、鳃孔的紧后方。
体侧背方银灰色或褐色,体侧下方及腹部近乳白色,背、尾鳍边缘黑色,胸鳍无色。
前上颌与中筛骨及犁骨愈合而成为一块前上颌筛犁骨。侧筛骨还是软骨,没有骨质化。左、右额骨愈合而成为单块的骨骼。没有基蝶骨、后耳骨、眶上骨及眶下骨。眶蝶骨成对,但其前端已合并成为一缩小的棒形骨骼。关节骨和隅骨愈合而成为关节隅骨。腭骨和翼骨愈合而成为腭翼骨。
海鳗为凶猛的底层鱼类,游泳迅速,常栖息在水深50-80米底质为沙泥或岩礁的海区。肉食性,以虾、蟹、鱼类、乌贼、章鱼等为食,摄食强度在7-9月份较高,食物组成随鱼体体长增加而有不同,虾蟹类所占的比例随体长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反之头足类则增加。
海鳗洄游可能分2个群体,第一群体主要是做南北洄游,自台湾北部海域直达东海北部、济州岛西部海域,春季北上,秋季南下,约在2-3月在黑山列岛到东引岛处越冬。第二群体是在济州岛西南方海域越冬的鱼群,5-6月间进入海州湾,10月以后南下至济州岛西南方的越冬海域和第一群混合。
中国东海、黄海产卵期为7-11月。产卵场范围很广,主要在浙江中南部海区,冬季产卵场水深在20-40米,底质为沙泥,平均水温为13.5℃,盐度29-34‰。长江口近海11月中旬曾发现即有性腺成熟度为Ⅵ-Ⅴ期的个体,也有已产过卵的个体。鱼卵、仔鱼分布面很广,由吕四到画东均有分布,长江口出现的时间,卵为8月,仔鱼为7-11月。怀卵量为18-120万粒。卵球形,卵径1.5-2.2毫米(一般为1.6-1.8毫米),为浮性卵,具40-60个油球。围卵腔大。卵黄为龟裂状。受精卵在水温20-22℃时经63-69小时可孵化。刚孵化仔鱼全长3.1-3.4毫米,卵黄长度约2.35毫米。卵黄吸收后的叶状仔鱼(柳叶鳗),初期头部较大,具向前倾斜的长针状齿,消化管末端为向体外突出的外肠状态。肛门位于80-85体节下。全长15毫米以上的叶状仔鱼,肛门位于91-98体节下。全长84毫米叶状仔鱼上颌较下颌稍长。齿尖锐,上颌具16齿,下颌具18齿。第一垂直血管位于15体节。叶状仔鱼变态前最大体长为100-115毫米,水温20℃左右经约15天完成变态,缩小为74毫米的稚鱼,变态期在8-10月。
种群状态:由于捕捞强度过大,生态环境失衡(渔业水域环境污染、拖网、有害渔具等)等影响,出现了单产下降,资源种群变化,使南海包括海鳗为首的15种经济鱼类1992-1993年的总渔获率较1962年下降为35%。
保护措施:中国渤海(1988)、黄海(1995)和南海(1999)相继制订了休渔制度,伏季休渔是为保护我国海洋渔业资源而规定的每年在一定海域、一定作业时间,某些捕捞作业不得进行生产,休渔时间一般正处于每年的三伏季节。
海鳗肉细嫩鲜美,含脂量高,为上等食用鱼类,干制的海鳗鳔可作鱼肚。除鲜销外,还可制罐头或加工成鳗鱼鲞,畅销国内外市场。海鳗鳔、脑、卵巢、血、卵籽可入药,对胃病、风湿病等有疗效作用,还可用于病后、产后体虚,遗精,贫血,神经衰弱,气管炎,面神经麻痹,骨节疼痛,急性结膜炎,疮疖,痔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