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楼(Hejiang Attic)在惠州府的东北部,东江和西枝江的合流处,为广东六大名楼之一,与广州镇海楼、肇庆阅江楼等齐名。苏东坡抵惠后,前后在这里住了一年又一个多月,写下了《寓居合江楼》等脍炙人口的诗篇。合江楼历来是惠州府城的东城门,也称小东门、合江门。
合江楼主体墙面的青灰色花岗岩,体现清雅肃穆的格调。建筑造型为清代官式风格,灰瓦白墙,铁红色柱子,彩画斗拱梁枋,整体建筑逐步向上收窄。顶部采用重檐攒尖顶,造型俊秀,二层以上每层均有挑台环绕。主体建筑8层加基座共9层,占地面积1058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高48.77米。
合江楼一楼进行惠州土特产和工艺品展示销售,市民可免费进入。从锈迹斑驳的古钱币到风华未尽的古玉,从老式的“海鸥”相机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风靡一时的“大哥大”。那些记录了历史和时代进步的展品吸引着广大游客的眼球。
二楼和六楼摆设刻有苏东坡诗词以及名家书写的“合江楼赋”的雕花屏风。二楼以上均为书画展厅。墨韵飘香、古香古色,展厅的墙壁上挂满了诗词、游记、楹联、门联、国画等墨宝,内容多与苏东坡有关,下笔或苍劲、或飘逸、或灵动,风格迥异,却无不清奇脱俗。
香港中华艺术馆进驻四楼,为香港中华艺术馆惠州展厅。
七楼主要展示反映苏东坡寓惠期间的诗文书法作品,八楼则展示楹联文化。
三、五楼布展仍在进行当中,将用于工艺品、旅游产品、茶文化的展示和销售。
合江楼是苏东坡寓惠第一站。
宋代,合江楼原是三司行衙中皇华馆内的一座江楼。皇华馆是朝廷官员的驿馆。皇华之名盖取于诗经“皇皇者华”之意,相当于现代的高级干部招待所或高级宾馆。
按理,苏东坡作为一名贬官,是不能住进合江楼的。但惠州太守詹范对苏东坡敬仰非常敬仰特意安排其入住。
光绪版《惠州府志》第三册卷六记载,明洪武三年重建惠州府城池,“今城为门七,东曰东阳,西曰平湖,南曰横冈,北曰朝京,小东门曰合江,小西门曰东升,水门曰会源。”
张友仁编著《惠州西湖志》卷五记载:“合江楼,在府城东北,当东西二江合流处。宋苏轼尝寓此。《府志》城上楼也。南宋时圮。”
合江楼在清康熙年间重修,至于毁于何时,有报道称,“民国初年拆城”时被毁,陈甫、梁大和、苗庆庚、林晓燕等人在《惠城文史》第二十辑上撰文写道:“‘民国初年拆城’当指1925年10月,东征军攻进惠州城后的拆城,但当时多数城楼未拆,因此,‘1935年12月,成立惠阳电报局,地址在府城小东门城楼,’(见1999年《惠州文史》第9辑、林宽《惠州邮电通信业发展简史》)即合江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