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盆地涉及的区域有:长沙市、湘潭市、娄底市、邵阳市、衡阳市、永州市、郴州市。
注意:
涉及并非包括,涉及的地市,其范围里有的地带属于湘中盆地之外的大型山脉,例如邵阳市西部一些地带就在雪峰山上,其中洞口县的西部靠近雪峰山的主峰、绥宁县的县城就在雪峰山的南脚下。
其中包括几个次级盆地:长沙盆地-湘潭盆地、新化-涟源盆地、邵阳盆地、衡阳盆地、永州盆地(零祁盆地)。——永州盆地的相对独立性很强。其中邵阳盆地最大,它的东北向娄底市区方向开口,因此也称娄邵盆地。
内部有不同组合:娄邵盆地与衡阳盆地之间是高崇的衡山山脉,邵阳盆地与新化-涟源盆地之间是天龙山-金龙山,邵阳盆地与永州盆地之间是高崇的越城岭(有的人把它划归于南岭之一)及其余脉。
其中,也有一些中小型大山(所谓中小型是相对于雪峰山、武陵山、罗霄山脉等等绵延数百里的超级大山或山脉而言)。
到本词条创立之时,“湘中盆地_相关论文(共895篇)_百度学术”,可见学术界研究的很多,但面积远小于中国四大盆地,因此普通网民不大了解,以至于没有百度百科的词条。
比较:大小大约相当于南昌盆地,而小于湖北盆地。
长浏盆地(也称长沙盆地)位于湘江和浏阳河交汇的河谷阶地,周围为地势较高的山丘,可谓“环城皆山也”,其地形属于盆地,称长浏盆地、湘浏盆地、长沙盆地,是广义湘中盆地群的北方顶部。
长沙湘浏盆地北方是丘陵(大型山脉的余脉),再北方是两湖盆地。
湘潭盆地是以湘潭市为主的、厚度很薄的长株潭盆地(盆地大体上在湘潭区域),
北部边界是长沙市西部和东北部的两排高地带即丘陵带(是雪峰山的东部低伏带和幕阜山的西南部低伏带),北方属两湖盆地(论主体则称湖北盆地)。
涟源盆地是涟源市所在盆地为主的盆地,西到冷水江市,东到娄底市区,与邵阳盆地有小部分相通,有时称娄邵盆地。
邵阳盆地是娄邵盆地的主体。
邵阳盆地西为雪峰山脉、北方为雪峰山的支脉金龙山—天龙山—大龙山—猪婆大山,南为八十里大南山和越城岭山脉—大云山—九峰山(属衡山山脉)等,东北向娄底市区—双峰县开放,共同构成娄邵盆地(而涟源盆地与之独立,在几个大山之中)。
衡阳盆地南高北低,衡阳盆地南面地1000米以上的山连绵数十公里;衡阳盆地北面相对偏低,衡山山脉虽较高,但各峰呈峰林状屹立于中间,其东西两侧都有较低的向北通道,
其东侧的湘江河谷两岸海拔高度均在100米以下。整个地形由西南向东北复合倾斜,而盆地由四周向中部降低。衡阳盆地四周山丘围绕,中部平岗丘交错。东部为罗霄山余脉天光山、四方山、园明坳;南部为南岭余脉塔山、大义山、天门仙、景峰坳;西部为五岭之一的越城岭的延伸熊罴岭、四明山、腾云岭;西北部、北部为大云山、九峰山和衡山。市境最高点为衡山祝融峰,海拔1300.2米;最低点为衡东的彭陂港,海拔仅39.2米。
山地占总面积的21%,丘陵占27%,岗地占27%,平原占21%,水面占4%。中部大面积分布白垩系和第三系红层,面积3550平方公里,构成衡阳盆地的主体。
衡邵干旱走廊,是衡阳盆地和邵阳盆地的连接带。
永州市区所在的周围的丘陵盆地、零祁盆地,由越城岭山脉、南方的阳明山脉、西方的祁山、东北方的四明山包围,但有几个通道。永州盆地和涟源盆地都比较小。
郴州市盆地是嘉禾县为主的丘陵盆地,面积大于永州盆地,西至于G55国道,北至于阳明山脉,南至于九嶷山脉,东南至于香花岭,东至于骑田岭,东北方有较大通道连接衡阳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