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是中国第二大平原,地势低平,多在海拔50米以下,是典型的冲积平原,是由于黄河、海河、滦河等所带的大量泥沙沉积所致,多数地方的沉积厚达七八百米。部分在渤海—华北盆地。华北平原的面积还在扩大。华北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滦河冲积而成。黄河下游天然地横贯中部,分南北两部分:南面为淮北平原,北面为海河平原。百年来,黄河在这里填海造陆面积2300平方公里。
地势低平,大部分海拔50米以下,东部沿海平原海拔10米以下。自西向东微斜。主要属于新生代的巨大坳陷,沉积厚度1500~5000米左右。平原多低洼地、湖沼。集中分布在黄河冲积扇北面保定与天津大沽之间。由于黄河挟带大量泥沙以致黄河决溢、泛滥、改道频繁。1949年后进行了改造治理。由于春季蒸发量上升,降水量较少,河流径流量较少,加之以人为原因,华北平原常会出现春旱的问题。
华北平原在中生代为隆起区,局部发育了断陷盆地;新生代断块活跃,古近纪形成一系列次级断陷盆地;新近纪、第四纪堆积范围扩大,形成连片的大平原;同时边缘断块山隆起;新生代相对下沉,形成较厚的沉积。
黄河在孟津下形成巨大的冲积扇;冲积扇中轴淤积较高,成为分水脊,将淮、海河分隔南北。
黄河在孟津以下形成了巨大的冲积扇,成为华北平原上的“分水脊。历史时期黄河多次迁徙,北至天津、南至徐州的广大平原遍受黄河影响。黄河冲积扇上尚保留有决口改道所遗留的大量沙岗、洼地、故道等地形。
华北平原地带性土壤为棕壤或褐色土。平原耕作历史悠久,各类自然土壤已熟化为农业土壤。从山麓至海滨,土壤有明显变化。沿燕山、太行山、伏牛山及山东山地边缘的山前洪积-冲积扇或山前倾斜平原,发育有黄土(褐土)或潮黄垆土(草甸褐土),平原中部为黄潮土(浅色草甸土),冲积平原上尚分布有其他土壤,如沿黄河、漳河、滹沱河、永定河等大河的泛道有风沙土;河间洼地、扇前洼地及湖淀周围有盐碱土或沼泽土;黄河冲积扇以南的淮北平原未受黄泛沉积物覆盖的地面,大面积出现黄泛前的古老旱作土壤──沙姜黑土(青黑土);淮河以南、山东南四湖及海河下游一带尚有水稻土。黄潮土为华北平原最主要耕作土壤,耕性良好,矿物养分丰富,在利用、改造上潜力很大。平原东部沿海一带为滨海盐土分布区,经开垦排盐,形成盐潮土。
华北平原是中国开发较早、人为活动影响较大地区。早在距今七、八千年前,在黄河下游洪积冲积扇顶端就出现了颇为发达的原始农牧业生产,从那以来,经历了长期的农业开垦、伐木取材、战火焚毁以及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后重牧轻农等政策改易的影响。
全新世中期是距今8000~3000年这一时期,长约5000年,其中前4000年即为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当时原始农牧业生产颇为发达,但因原始居民人数很少,之后的1000年,这一地区的一部分虽然先后为夏、商两个奴隶制王朝所控制。在距今3000年前后,己进入以西周为先导的奴隶社会后期与封建社会时期,华北平原作为中国古代中原的主体,一直处于中国历史舞台的中心部位,政治斗争与军事征战频繁激烈,对经济发展影响至巨,因此种种社会政治进程与农牧业生产变动。到了春秋后期,这一地区的耕地面积急剧增大,地处中原腹地的郑、宋之间,春秋初年尚有大量荒地,到春秋后期,垦殖殖加速发展,成了农垦区,这一带先后建立了六个邑。
西汉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成熟的时期,社会较为稳定,经济发展迅速,华北平原由于地形平坦,气候湿润,在政府的着力经营下,成为当时主要的农业生产区域。据西汉后期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官方统计,当时中国全国人口共有5959万,而华北平原就有近3000万,占中国人口总数的一半。由此可见,这一地区再西汉时期地位的重要与经济的繁盛。从西汉时期华北平原政区设置与人口分布状况反映,当时这一地区,人烟稠密,经济发达,农田垦殖颇为充分。
东汉末年到南北朝之间,这一地区发生了较长期的战乱和分裂,这一地区处于这种变乱和分裂的要冲,东汉末年,该区在豪强的争夺下已处于分裂状态,加上旱蝗等自然灾害,以至人口大减,不少农田曾经荒芜,变成次生的草地和灌木丛。
西晋末年,发生了永嘉之乱和十六国的长期战乱,引起了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人口南迁,使这一地区人口一再锐减,大片农田荒芜,转变成为次生的草地和灌木丛。
南北朝以后,本区的战乱和灾害虽然不如前一段时期那么频繁和长久,但无疑仍是中国国内战乱较多的地区之一。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封建时代的鼎盛时期。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发展生产的有力措施,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华北平原更是走在中国全国前列。华北平原人口占中国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二,人口数量多,分布密集,表明唐代前期华北平原农田垦殖数高。
五代辽宋金元时期,为了发展生产,还下诏募民垦荒。但宋代的靖康之乱引起中国人口的第二次南迁,这使得在历史战乱的间隙中恢复的农田又一次大荒芜。元初人口减至北宋的十分之一,不少农田变为牧地。
元代承北、南宋与辽、金、蒙元长期对峙之后,各政权之间相互不断攻守,战斗十分酷烈,华北平原更是争夺的重点所在,战争死亡率高,形成了居民南迁高潮,使元代华北平原人口空前稀少。加之元代统治者,受自身生产生活习惯影响,对农业生产极不重视,大面积的耕地变为牧场或沦为荒地。
明清时期黄河改道湖泊沼泽的大量淤塞消亡,其原因主要是因黄河与海河泥沙的淤积及河流改道后水源减少甚至断绝;当然人工围垦垦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从十八世纪以后到二十世纪中叶解放前夕,本地区遭受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多次战乱,加以旱涝碱蝗等自然灾害的严重,使得本地区人口多次减少,广大农田多次荒芜。
新中国成立后,华北平原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平原及其邻近地区拥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藏,煤炭、电力、石油、化工、钢铁、纺织、食品等工业在中国占重要地位。有开滦、峰峰、徐州、淮北等大煤矿。山东的胜利油田年产原油仅次于大庆油田。
华北平原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网与中国各地沟通。平原城镇密布,除京、津两市外,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城市有20多座。华北平原粮食、棉花的产量已分别占中国总产量的18.4%和40%,油料作用在中国也占很大比重。
华北平原大部分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原生植被早被农作物所取代,仅在太行山、燕山山麓边缘生长旱生、半旱生灌丛或灌草丛,局部沟谷或山麓丘陵阴坡出现小片落叶阔叶林;南部接近亚热带,散生马尾松、朴、柘、化香树等乔木。广大平原的田间路旁,以禾本科、菊科、蓼科、藜科等组成的草甸植被为主。未开垦的黄河及海河一些支流泛滥淤积的沙地、沙丘上,生长有沙蓬、虫实、蒺藜等沙生植物。平原上的湖淀洼地,不少低湿沼泽生长芦苇,局部水域生长荆三棱、湖瓜草、莲、芡实、菱等水生植物。在内陆盐碱地和滨海盐碱地上生长各种耐盐碱植物,如蒲草、珊瑚菜、盐蓬、碱蓬、莳罗蒿、剪刀股等。
华北平原土层深厚,土质肥沃。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高粱、谷子和甘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大豆和烟草等。华北平原是中国的重要粮棉油生产基地。
华北平原是以旱作为主的农业区。黄河以北原以二年三熟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和花生。随灌溉事业发展,一年两熟制面积不断扩大。黄河以南大部分地区可一年两熟,以两年三熟和三年五熟为主,复种指数居华北地区首位。粮食作物也以小麦、玉米为主,20世纪70年代以来沿河及湖洼地区扩大了水稻种植面积,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芝麻、棉花、大豆等。
华北平原还盛产苹果、梨、柿、枣等。河流改造的成就 、农业用水提供了水源保证,特别是跨流域的引滦入津工程,缓和了天津市用水紧张的状况;中、下游平原区开挖、疏浚了数千条大、小河道,使666.67万公顷低洼易涝耕地基本解除洪、涝威胁,盐碱化的土地也显著减少。漳卫新河、子牙新河、独流减河、永定新河的治理或开挖,使海河五大水系分流入海的泄洪能力由4600立方米/秒提高到2.47万立方米/秒。
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石油、铁矿等,有中国的大港油田和胜利油田。东部渤海、黄海沿岸,地面平坦,宜晒海盐,有长芦盐区,以及重要的盐碱工业基地。
华北平原周边富产煤炭,又在平原发现丰富的石油资源,已建成大港、胜利、华北、中原等油田。
华北平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即为中国人口、城市高度密集和工农业较发达的地区,华夏历史文化的中心,当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华北平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有许多古老城市,如北京、开封、安阳、郑州、商丘、许昌、邯郸、徐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