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群故居位于兴义市下五屯街道办事处景家屯,始建于清光绪初年,坐东向西,硬山穿斗式青瓦木结构,由前厅、两厢及正厅构成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建筑占地736.88平方米。后又在四合院东南面建有门楼一个,西北、东北和东南面各建瞭望台一个,门楼和瞭望台之间有五面石堆砌的围墙相连占地面积增至2837平方米,也使故居建筑特色从民居增至军事防御功能。兴义王伯群故居现为黔西南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无数块砌成整个四合院院墙的巨石,如今随着墙壁的倾塌而凌乱地堆积。房子原来的木质结构已经全然不见踪影,但地面上精心雕琢的台阶和房梁基座仍然保持着原先的奢华,虽然没了原来的气派,但有些残破的门楣仍然彰显着当时王家的显赫地位。
位于兴义景家屯的王伯群故居是王伯群先生及其胞弟王文华的出生地,王伯群,原名王文选,又名荫泰,1855年生于兴义城郊景家屯,在兴义笔山书院毕业后,公费留学日本,先入宏文学院,后入中央大学,主修政治经济,适逢孙中山先生在日本倡导革命,遂与章太炎等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参加革命活动,并与梁启超结实;1915年,伯群先生参加策划护国运动,后任国民政府首任交通部长等职;1924年,先生在上海创办大厦大学,1927年至1933年,担任国民政府委员、交通部长;1944年,王伯群因患胃溃疡病逝于重庆陆军医院。
王伯群一生著有《交通事业改革方案》《电政设施三年计划》《航政建设纲要》《伯群文集》等著作。
王伯群先生胞弟王文华,陆军上将,字电轮,号果严,1889年生于兴义景家屯。毕业于兴义笔山书院。20世纪初,曾任黔军总司令的王文华,早年就参加了革命党,跟随国父孙中山、蔡锷将军等发起“护国运动”,征战于黔、川、湘三省之间,并迫使袁世凯倒台。孙中山曾称王文华为“西南后起之秀”。从院墙凸出来的石烛台,整整齐齐的房屋布局,占地颇广的四合大院,无一不显露出王氏故居曾经的尊贵气象。
兴义市文体广电旅游局经过充分准备,在2016年6月30日正式启动兴义王伯群故居修缮工程。
王氏兄弟的丰功伟绩,奠定了兴义近代人文历史的坚实基础,也是兴义市文体广电旅游部门申报立项修缮其故居的重大原因。
保护并修缮王伯群故居,不仅仅是对历史文物的保护,也是对本土历史文化的传承。修缮后,将在故居里举行王氏文物展陈,让兴义人更加深入地了解兴义本土的厚重历史,增加文化自信。同时,也让更多的外来游客知晓兴义那段精彩的人文历史,促进兴义与全国各地的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