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沟又称弥高,位于广东省普宁市腹地燎原街道、距市区流沙约5.4公里,为燎原镇政府驻地,与果陇、光南、乌石、夏地、大员、白坑等乡毗邻。
乡中有由北偏西、向南偏东走势的崎头山、虎地山、凤髻山、鹅地山,山连岭接,横卧于后岭溪与练江之滨,白坑湖之畔。乡中居民住屋,依山临水,各依地势朝向,有“倒地梅”(节节开花)之美称。乡旁四周有土地肥沃平原,主产粮食。1956年普宁兴修水利,引榕江水入后岭溪,蜿蜒流注乡中各地,再汇集牛水路沟与下栅沟入白坑湖。
乡北以白坑湖为中心,西南有凤髻山、崎头山,越西北有大林山,转东北有小石山,组成一个巨大山字形,山环而气聚。其间有无数细流,宛如苍龙聚首于湖心,水涌而浪复。山环口,承东南之紫气;水凝重,作练江之源头。泥沟选址。意涵深远,英才辈出,与得天独厚之自然地理条件息息相关。
泥沟属南亚热带温湿性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受海洋性气候影响,空气温和湿润,夏热时间较长,冬寒时间稍短,终年无雪少霜,宜农作物生长。
泥沟乡地处广东省练江上游,东北有白坑湖斜卧、西南有后岭溪绕流,其间沟渠纵横交错、池塘星罗棋布,耕地面积6000多亩,农业得天独厚,但由于小农经济的局限与较多的自然灾害,农业长期停滞不前,许多农民求温饱而不可得。然而泥沟人勤奋、聪明、守信,深明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之理, 深谙工商之道,海内外泥沟人努力工作,成功的工商巨子也不乏其人。
在本村之北,湖光潋滟,雪浪银涛,故名银湖。时有小艇,举网施罾,依稀如画。渔歌互答,响遏行云,聊咏一绝,以答沧浪。
泥沟胜迹数银湖,举网施罾有钓徒。
款乃一声凫雁起,烟波满眼曜云衢。
泥沟白坑湖,又称银湖、玉湖,与东面不远处的铁山,一直被认为是普宁的象征。白坑湖位于泥沟乡北端,是练江上游的发源地。在维持附近地区的生态平衡方面,泥沟白坑湖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为农田提供了灌溉的水源,为周围村民提供鲜美的鱼类等等。
在本村西南隅,荔枝熟时,日光斜照,绿阴楚楚,红实累累,且不独霞作衣裳,编就王生之谱,玉为肌骨,可掷潘子之车,又有茂林修竹,稠叠阴农,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当夫流金烁石之时,不可无潇洒清凉之处。盏斟雀舌,席设芳茵。沉李浮瓜,寻凉避暑,此其地也。附诗一首,以绝清飚。
挈伴纳凉到荔园,修篁一品绿阴繁。
骄阳卓午堪消夏,煮茗围棋笑语喧。
荔园,即后领山下果园。
山势突兀,如虎负隅,故名虎山。山势既高,景色遂觉淡远。登其巅,远近胜概,一览无遗。尤可玩者,时当曙色初开,朝曦甫现。霞晖陇亩,日落银湖,有如地迎黄金,湖浮铜镜。北苑之画难工,右丞之诗莫状,聊附一首以壮大观。
山势崔嵬积翠铺,遥瞻曦影照银湖。
黄金一片匝敷地,奇丽纷华胜画图。
虎山,因山中有风水虎地而得名,也即俗称的“公山”。
在本村之西南隅,距村咫尺,芳菲春日,灿烂朝霞,绿草平铺,菁苍欲滴,依稀玉蕴含辉,仿佛飞花点翠,灿然一锦屏绣幛,诚山灵淑气之所钟也。特附一截,以答山灵。
葱茏烂熳敷丹青,绿草茵铺列画屏。
曙色清辉金匝地,彩霞凝紫幻奇形。
“龙阜”俗称鹅地山。
在本村之西,甘泉之上,有怪石岿然,窍穴逶邃,如注玉跳珠,甘浆琼丑,不亚平泠之水,无殊玉女之泉,雅士烹茶,幽人酿酒,争相挹取焉。咏诗一阕,以拟调符。
汩汩甘泉石罅流,琼浆银乳一槽收。
烹茶香洌堪留客,剖竹调符自可求。
在本村郊外,高峦山根,轸石崔嵬,面方如席,状若猎碣,铿之鼓然,且细剔苍苔,上留仙武,乃本村一胜迹奇景。足以写心时存支筇之兴,爰纪一绝,藉留鸿爪。
仙人足迹此间过,猎碣冬冬音韵和。
鹤去影空留巨武,壶天蓬海复如何。
仙埕山,于乡南与乌石村交界处一山,由有仙锣鼓而得名。
在龙阜之西,时当余霞散彩,暮霭横空,天末留红,峰头带紫,各处樵归,多方罢牧,几度遥瞻,一番回顾,不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之感。怀斯关念,可无品题?诗云:
谁将暮霭罩山峰,一望川原落照中。
断续烟村生紫色,高低禾黍映残红。
狮山,亦称狮牙山,又称崎头山。山因样貌崎倒、状似狮牙而得名。
在本村北面,近接银湖,远通练水,轻舠依岸,画桨匝汀。当时余晖深远,残影空明,晚景朦胧,长天淡沱,旅客思归,指乌轮之欲坠,商人将归,恐白兔之将升,一时麇集,踵接肩摩,百声唤渡,语杂音嘶,亦一奇观也,聊纪一绝,以破僭眉。
莲潭津渡远通流,上下轻舠不少休。
日落崦嵫生暝色,行人纷集呼声愁。
即莲潭,潭边有三山国王庙,又称莲潭宫。莲潭下游为下栅桥,故又称此段水系为下栅沟。
明清两代,有潮州城通省府广州的驿道经过泥沟东部。除此,至民国19年(1930),乡内外道路皆为羊肠小道。穷人出行徒步,运物肩挑。富人出行坐轿,运物雇挑夫。乡里有轿铺和专供雇佣的轿夫。民国19年(1930)开始有归侨从国外引进自行车代步、运货。
民国19年(1930)1月,池尾至揭阳公路建成。普揭公路从北向南纵贯乡东部。乡归侨张声器、张声运等向广东省政府公路处申请得到行车权,创立普益长途汽车公司。普宁汽车运输业即发端于此。
解放后,泥沟人高度重视并一贯致力于筑路造桥。1958年,改造拓宽了民国35年(1946)修筑的以砖埕为中点、向东西延伸的冯文汉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海内外乡亲共捐款480万元,先后建成总长11480米、有桥梁12座的民明大道等22条段水泥路,乡道基本上实现了硬底化。1995年,纵贯乡东的池揭公路改造完成升级为1级公路。2004年,穿过乡西南、在乡南设有出口的揭普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从此,泥沟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泥沟位于练江上游,练江对泥沟有灌溉和航行之利。
泥沟东北的白坑湖是练江上游的重要水源,清末,白坑湖湖面约2000亩。建国后整治练江,水位下降,湖面缩小,1970年湖面缩小为800亩。1970—1972年大坝公社组织沿湖农民填湖造田,湖面消失,仅留下承排 环山来水的排水渠。
1957年前,从白坑湖出发,载重1吨的木船可下行22公里至桥柱,抗日战争时期曾为县内货运重要通道。
1958年后,因白坑湖日渐淤塞,至大员3公里段断航。
1977年11月拆除玉溪水闸建湖六水闸,水位降低1.40米,白坑湖至晖含段断航。
1988年后,此段水道只可分段通行载重1吨以下农船。
普宁是一个革命老区,从大革命时代普宁就曾建立过苏维埃政权,在“七·七芦沟桥事变”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抗日救亡运动就已经在普宁展开,因此普宁便成为潮汕地区的抗战摇篮。在这一历程中,泥沟乡既是革命老区,又是新区中的一个重要工作据点。这些都是有历史事实可考的。
普宁英歌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沟英歌便是普宁英歌的杰出代表。
同时,泥沟也为普宁英歌发源地,英歌之乡。
起源
关于泥沟英歌舞的起源,据载,是先祖从福建南下定居后才有的,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如普宁其他英歌一样,泥沟英歌源于人民群众劳动之余喜习武(学拳头),借以消除疲劳、健身壮体,后又在习武的基础上,根据宋朝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创编了“唱英歌”,后代代相传,发展为南方汉民族优秀民间传统舞蹈。(清乾隆年间旱塘人成技创编“英歌舞”,传教于民。清咸丰年间铁山许亚梅、大长陇陈娘康借唱英雄为名练习武艺,以备义师再起,也是普宁英歌较早的著名传人)。
最初先祖传下来的泥沟英歌舞前棚是八槌八鼓一蛇,虽套路不多,却极为精堪。经过一代代的相传加工,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具有严谨的身法,步法,槌法,阵法。
风格特点
泥沟英歌的特点是:扣槌在下,从下而上,双提臂,单踢腿,幅步大。双槌起落,扣击对舞,手腕转动打
活槌,产生漂亮的槌花。上身和头部左右自然晃动,极富舞蹈感。
套路有:观音坐莲,单锁链,双锁链,钩脚,飞鹰等。
槌法有:推槌,背槌,合槌,搓槌,钊槌等。
阵法有:8字双金钱,双龙摆尾,八卦螺旋、李逵下山、内外重围、洗街、五星闪光、落地梅花、披星戴月等。
套路槌法阵法舞动时候,粗犷豪爽,气势磅礴,刚柔并济,变化多端。环套环,圈套圈,层层交织,队队相应,有如猛虎下山,万马奔腾,让观众百看不厌。
双抛槌
泥沟英歌的双抛槌是种普宁英歌中打法最为独特的。
最典型的是双槌从右胯旁沿一斜线向左上方抛击又甩击回原位,配合其脚下特有的跑跳步反复进行,整个动态非常的轻灵、活跃,柔中显刚,舞蹈性特别强。另外在泥沟英歌中,其步态、图案变化也较丰富,如快速的倒步连接,是泥沟英歌最富特色的队形变化之一,在表演中,舞队以三人一组不断地套换位置,形成环环相扣、循环不息的单向群体运动,表现了英雄们前赴后继奋勇向前的伟大气概。
源流
泥沟灯谜历史悠久,谜风旺盛,谜人辈出。远在清朝时代,村里的盛大节日,如游神赛会等必有灯谜活动。过去灯谜活动皆由科举人才或名儒俊彦者主鼓,创作谜语多深奥典雅,求精不求多。民国以后,灯谜活动日趋兴盛、活跃。建国后的灯谜创作,配合社会主义政治教育,寓教于文化娱乐之中,谜作既有艺术性、又有教育性,富于时代气息,风格多样,题材广泛,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改革开放后,泥沟成立了灯谜小组,由村里的党政领导任组长,组织开展灯谜活动。灯谜小组成立后,每年都举办多次群众性文化活动,收集了大量佳谜,总结了不少创作经验,在灯谜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灯谜组出版了《泥沟灯花》多期。
人物
泥沟灯谜人才辈出。
旅港乡亲张伯人先生,是中华灯谜委员会顾问、北京东方文化馆灯谜学术委员会委员、香港联谜社副主席。1994年他以荣誉代表身份出席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编著有《双虎技法四十式》和《字谜技法四十式》等。
许斯爱先生不仅是泥沟灯谜组组长,而且是普宁市灯谜协会第一届会长,出版有《散花集》和《散花续集》。许斯爱先生逝世后,泥沟灯谜组还与普宁市灯谜协会合编了《一心谜艺遗作》作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