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结合、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1958年开办本科教育,1995年由原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和华南建设学院(东院)合并组建而成。2022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401—500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排名位列中国大陆高校第49—65名。
截至2023年4月,学校本部坐落于中国南方名城广州,拥有大学城、东风路、龙洞、番禺、沙河、揭阳等多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5300余亩,环境优美。目前,学校共设有25个学院、2个公共课教学部(中心)、2个研究院。目前全日制在校生近50000人,其中本科生近39000人、研究生近11000人,并招有不同层次的成人学历教育学生、港澳台学生、国际学生。
前身溯源
广东工学院
1.广东水利电力学院
1952年,广州高工、北江高农、兴宁高工、海南农校、广西第六工校合并组建广州水利土木工程学校。
1953年,更名为珠江水利学校。
1954年,并入武汉长江水利学校。
1955年,更名为广东省广州水利学校。
1959年1月,广东电力学校、广东省水利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广州水利学校、广东省电业局广州中心试验所合并组建广东水利电力学院。
2.中南科学技术学院
1954年,创办广州市基建交通班。
1957年,更名为广州市技术学校。
1958年,广州业余工学院并入,更名广州高等工业学校;10月23日,升格为广州工学院。
1961年6月,湖北科技大学、广东科技学院、广州工学院合并组建中南科学技术学院。
3.广东工学院
1962年9月,广东水利电力学院、中南科学技术学院合并组建广东工学院。
1970年11月,更名为广东矿冶学院。
1982年6月,复名广东工学院。
广东机械学院
1956年,创办广东省机械学校。
1968年,学校停办。
1978年12月,学校复办,升格为广东机械学院。
华南建设学院
1956年9月,创办广东省城市建设局干部培训班。
1957年,更名广东省土木工程学校。
1958年8月,升格为广东省建筑工程专科学校。
1963年秋,学校停办。
1965年9月,复办为广东省土木工程专科学校。
1968年,学校再次停办。
1973年,更名为广东省工程建筑学校。
1985年9月,更名为广东省建筑工程专科学校。
1991年7月,并入华南建设学院。
合并重组
1995年6月,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华南建设学院(东院)合并组建广东工业大学。
1998年,获博士学位授权。
1999年,入选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4年,学校进驻大学城。
2009年,进入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行列。
2013年,通过广东省“211工程”三期建设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检查验收。
2014年,成为“世界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成员。
2015年,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2016年,入选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同年,成为首批粤港澳高校联盟入盟高校。
2017年,入选教育部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同年,成为“大学通识教育联盟”成员。
2018年,进入广东省“冲补强”重点建设高校。
2020年10月,被认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