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动物,鱼纲,鲭科。体呈纺锤形,长达20~60厘米,头大,前端尖细,呈圆锥形。眼大,具有发达的脂脍。上下颌都有1列细齿。侧线明显。尾柄细。背部青色,腹部白色,体侧上部具深蓝色波状条纹。背鳍2个,第1背鳍有棘9~10条;第2背鳍和臀鳍后方各具有5个小鳍;尾鳍叉形。为暖水性远洋中上层洄游性鱼类。以浮游甲壳类中的端足类、磷虾类和桡足类,以及其它鱼类等为食。我国沿海均有分布。鱼肉结实,含脂肪较多,可供鲜食、腌制、熏制或制罐头食品;肝油内含较高的维生素,可制鱼肝油。
鲐鱼体粗壮微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20~40厘米,体重150~400克。头大、前端细尖似圆锥形,眼大位高,
口大,上下颌等长,各具一行细牙,犁骨和胯骨有牙。体被细小圆鳞,体背呈青黑色或深蓝色,体两侧胸鳍水平线以上有不规则的深蓝色虫蚀纹。腹部白而略带黄色。背鳍2个,相距较远,第一背鳍鳍棘9~10根,第二背鳍和臀鳍相对,其后方上下各有5个小鳍;尾鳍深叉形、基部两侧有两个隆起脊;胸鳍浅黑色,臀鳍浅粉红色,其他各鳍为淡黄色。
鲐鱼分布于太平洋西部。近海均产之。主要有海洋岛、连青石、钓鱼岛、大沙及沙外,等渔场,渔期一般春汛为4~7月份;秋汛为9~12月份。南海沿海全年都可捕捞。
鲐鱼为远洋,暖水性鱼类,不进入淡水,每年进行远距离回游,游泳能力强,速度大。春夏时多栖息于中上层,活动在温跃层以上,在生殖季节中常结成大群到水面活动。捕捞适宜水温在8-24摄氏度之间,以14-16摄氏度时渔获量最高。有趋光性繁殖习性
鲐鱼是分批产卵的,生殖季节中至少排卵三次。放卵时间主要在半夜到黎明前后。或从傍晚到半夜。怀卵量大约在25~263万粒之间。卵浮性,球形,透明无色,主要分布于10~0米水层中,卵径为0.95~1.25毫米之间,生殖季节初期较大,以后逐渐变小。油球一个,球径为0.25~0.30毫米之间。呈极淡的米黄色。卵黄间隙很小。卵子发育迅速,水温12℃时越需要1.6小时孵化,15℃时约需80小时,20℃时约需50小时。但在10℃时发育不正常。出孵子鱼全长为3.25~3.36毫米之间;油球的位置在卵黄囊后端。卵黄囊在第三天就接近于吸收完毕。当年生幼鱼生长很快,7月初在青岛出现的30~40毫米叉长的幼鱼,10月间能长到200毫米左右。
鲐鱼为我国重要的中上层经济鱼类之一。此种鱼类分布广、生长快、产量高、鱼肉每百克含蛋白质21.4克、脂肪7.4克,肉质坚实,除鲜食外还可晒制和做罐头,其肝可提炼鱼肝油。
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肺痨虚损;神经衰弱
功效:滋补强壮。
鲐鱼的营养价值很高,鲐鱼经济价值颇高,是一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食用鱼。据测定,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21.4克,脂肪7.4克,钙20毫克,磷226毫克,铁2.0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29毫克,尼克酸9.7毫克。鲐鱼除供鲜食外,还可加工茄汁鱼罐头和五香鱼罐头等,还可分别炼制人造白脱和鱼肝油。 据有关资料介绍,鲐鱼体内还含有两种营养价值较高的物质:一种叫二十碳五烯酸(EPA),另一种叫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这两种物质在鲐鱼脂质中含量较高。据日本有关部门测试,EPA含量达到8%~10%,而DHA的含量较EPA为高。
EPA和DHA对人体有以下保健作用:(1)防止血管扩张;(2)抑制血小板凝聚;(3)降低血压;(4)降低血液中的中性脂肪;(5)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中的胆固醇;(6)降低血液粘稠度;(7)防止心肌梗塞;(8)防止脑梗塞,最终防止成人病。
孕妇及青少年和儿童多食鲐鱼,有助于生长发育、提高智力。
富含铜,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富含磷,构成骨骼和牙齿,促进成长及身体组织器官的修复,供给能量与活力,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
富含蛋白质,维持钾钠平衡,消除水肿。提高免疫力。调低血压,缓冲贫血,有利于生长发育。
鲐鱼属暖水性中上层鱼类。游泳力强,能作远距离回游,有趋光性。
体重体长:一般为30-50CM,体重为0.5-1.5KG
钓场:深水海域、岛屿附近。
钓法:船钓拖钓法、远投竿远抛拖钓法、叽浮钓法。
饵料:小鱼、鱼肉片、小鱿鱼片、小活虾。
钓期:1-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