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是中亚和南亚山地的特产,分部为斑状分布,分布面积广达123万平方公里,跨越中亚的12个国家,历史上也曾在缅甸有分布。具体而言,其分布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前苏联的中亚各国、蒙古、阿富汗、印度北部、尼泊尔、巴基斯坦、克什米尔等地,以及中国的西藏、四川、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等省区的高山地区,如喜马拉雅山、可可西里山、冈底斯山、天山、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唐古拉山、阿尔泰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阴山、乌拉尔山等等。在平原地区偶尔也有踪迹。
雪豹,体长110~130厘米;尾长90~100厘米,体重一般50~80公斤之间。
全身灰白色,布满黑斑。头部黑斑小而密,背部、体侧及四肢外缘形成不规则的黑环,越往体后黑环越大,背部及体侧黑环中有几个小黑点,四肢外缘黑环内灰白色,无黑点,在背部由肩部开始,黑斑形成三条线直至尾根,后部的黑环边宽而大,至尾端最为明显,尾尖黑色。
眼虹膜呈黄绿色,强光照射下,瞳孔所为圆状。舌面长有许多端部为角质化的倒刺,舌尖和舌缘的刺形成许多肉状小突。前足5趾、后4趾。前足比后足宽大,趾端具角质化硬爪、略弯,尖端锋利。趾间、掌垫与趾间均具有较浓而长的粗毛。腹下有4对乳头。肛门部有一对乳腺孔。
颅形稍宽而圆近于形。脑室较大。额骨宽突与眶后颧骨眶均较长且尖锐。鼻骨短宽,其前端尤为宽大。颧弓粗大。上颌骨额突呈三角形,且超过鼻骨的后端。眶间较宽。成兽的人字嵴高耸,尤老体更为显著。异状骨的突起向后伸出,尖而细直。鼓室扁而低,副枕突较长,在下方超出听泡。下颌骨骨体宽厚,下缘平直。
牙齿:上、下门齿均呈一横列,中央的一对门齿较小,外侧门齿最大。犬齿发达,其内侧刃部锐利。上颌前臼齿左右各3枚第二枚前臼齿形小,仅具一个齿尖。第三枚前臼齿侧扁,呈三角形,在主尖之后有一不甚明显的低尖。上裂齿外侧具4个齿尖。第二尖峰(前尖)最大,高而尖,内缘前端仅具一个低小齿尖(原尖)。臼齿形小似横列。下前臼齿左右仅具2枚,第一、二前臼齿缺如,第三四前臼齿均发达,第三前臼齿侧扁呈山字形,主尖位中央,前后各有一小齿尖。第四下前臼齿主尖高大,位于中央,前有一小齿尖,后有二小齿尖。下臼齿形大。后齿尖峰略高于前尖峰。
幼兽通体带有浅玫瑰紫色。身上的黑色环斑轮廓不清、黑灰相杂。
雪豹具有夜行性,昼伏夜出,每日清晨及黄昏为捕食、活动的高峰。其行动敏捷机警,动作灵活,善于跳跃,3~4米的高崖可纵身而下。白天很少出来,有时会躺在高山裸岩上晒太阳。其上下山有一定的路线,喜走山脊和溪谷,经常沿着踩出的小径行走。雪豹一年换一次毛。
平时独栖,仅在发情期前后才成对居住,一般有固定的巢穴,设在岩石洞中、乱石凹处、石缝里或岩石下面的灌木丛中,大多在阳坡上,往往好几年都不离开一个巢穴,窝内常常有很多雪豹脱落的体毛。巡猎时也以灌丛或石岩上作临时的休息场所。
雪豹以岩羊、北山羊、盘羊等高原动物为主食,也捕食高原兔、旱獭、鼠类等小动物以及雪鸡、马鸡、虹雉等鸟类,在食物缺乏时也盗食家畜、家禽。其猎食往往采取伏击或偷袭的方法,常在野羊活动地区附近隐藏,其进食时一般先食腹部、内脏,然后再吃肌肉,最后食头。食时用前爪抓肉,类似小猫,并以臼齿撕裂咬食。为了猎食,雪豹往往出去很远,常按一定的路线绕行于一个地区。雪豹饱食后可以一个星期不进食。雪豹在袭击牧民的羊群时,总是先悄悄地潜伏在岩石峭壁的缝隙里,而且一次只猎杀一只。雪豹在食物短缺时也吃植物。
雪豹的配偶期多在冬末1~3月。此时,它们的食欲不振,经常嘶叫相互寻找,若两只雄兽相遇必有一番恶斗。雌兽的发情期每次都将持续5~7天,它们每次交配约十余次,每次时间都较短。仅数秒或十余秒。交配姿态与虎、豹相同。交配时,雄豹发出特有的呜叫声。若没有怀孕,雌兽则过一、二月后再继续发情。
配偶期过后,雌性各自回到自己的领域。妊娠期98~103天,一般在4月中旬或6月初产仔,每胎3~5仔,大多在清晨生产。
刚出生的幼仔体重300~700克,体长约24厘米,尾长16~18厘米,通体带有浅玫瑰紫色,身上的黑色环斑轮廓不清、黑灰相杂,体质很弱,叫声似小猪。闭着眼睛,到7~9天才睁眼。10天后开始爬。前半个月雌豹精心护理哺育它的幼崽,很少离开。一个月后幼崽体重可达1~1.5千克,一个半月后幼兽能开始吃一点碎肉。幼兽2个月时体重可达4千克,体长800毫米,可以跟随母豹外出活动。3、4个月后可参与捕食,约在18~22个月后离开母亲,独立生活。一旦独立,它们将会离开故土,长途跋涉,穿越广袤的地带以寻求新的栖息地。这可能有助于减少近亲繁殖现象的发生。雪豹约2~3岁时性成熟。雪豹在野外的寿命一般8~13年。
由于雪豹生活于高海拔地区。国际上许多动物园都试图进行饲养繁殖,但成功例子不多。1983年7月,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青海省西宁市人民公园,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优势,通过几年的努力,解决了人工饲养条件下雪豹的繁殖问题。但至今未形成饲养繁殖种群。由于雪豹很难适应低海拔地区的湿度、温度、气压和日照变化,所以在世界各地动物园中,能繁殖雪豹的数量很少。北京动物园1955年开始饲养展出,1995年繁殖雪豹成功。
动物园中的雪豹经常患有体内寄生虫,有蛔虫、蛲虫等。易患肺炎、结核病和猫类肠炎、传染性腹炎及腹水病等。
雪豹在动物园的寿命可超过15年,雪豹在饲养条件下生活的时间都比较短,容易患病,往往饲养一、二年就死去。可能是山区动物难以适应海拔高度、湿度、温度和气压的一系列变化。
雪豹在中国西安动物园中已成功进行繁殖。在国外已有一些动物园成功地繁殖了雪豹。
雪豹处于高原生态食物链的顶端,亦被人们称为“高海拔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而由于非法捕猎等多种人为因素,雪豹的数量正急剧减少,现已成为濒危物种。在中国,雪豹的数量甚至少于大熊猫。
雪豹是亚洲高山高原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物种,国际上正在实施一个保护雪豹行动计划,期待使雪豹得到很好的保护,进而能够保护整个高山地区的动物区系和生态系统。
2018年10月,北京大学、世界自然基金会、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19家保护组织、科研单位及保护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雪豹调查与保护现状2018》报告显示,全球雪豹60%的栖息地位于中国。
致危因素
人为活动及经济开发致使其生境缩小,栖息地呈零星斑块状。过度放牧导致草场严重退化,作为雪豹食物资源的有蹄类数量显著下降。
非法偷猎直接影响并危及雪豹种群的发展。如1990年,青海省湟中县5位农民用携带的45套铁踩夹,捕猎雪豹14只。70~80年代,青海仅报道偷猎雪豹的数量就达60只。1972~1984年间,青海省天峻县12名矿工,共偷猎雪豹28只。1983年春,青海都兰县少数民族8人,2~5月间偷猎了19只雪豹。
动物园从野外的活捕,对种群下降也不可忽视。1968年到1984年,仅西宁市动物园在青海5州11县就收购雪豹73只。仅1982~1984年西宁动物园从天峻县疏勒硫磺前后沟收购到21只雪豹,多数是成体。但是,很少见到在动物园中成功繁殖的统计报道。可以肯定,繁殖的数量远远少于野外捕得的数量。
非法贸易业曾经是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之一。雪豹骨代替虎骨入药,以及雪豹皮毛本身作为昂贵的裘皮制品,其价格高昂。80年代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外蒙都曾有过销售。
保护级别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评估等级:极危 CR A1cd
依据标准:生境严酷和脆弱、人类的过度干扰和放牧、食物资源下降、存在偷猎及非法贸易
中国红皮书等级:濒危
中国红皮书等级生效年代:1996
CITES附录:附录I
CITES附录生效年代:1997
国家保护级别生效年代:1989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际濒危动物。
保护措施
濒危物种公约(CITES)将雪豹列为附录I物种,禁止其进入国际贸易。1980年,中国政府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条例》(草案)将雪豹列为二类保护动物,至1988年正式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提为I级保护对象。相继在有雪豹分布的地区建立或筹建了一批自然保护区,如:东大山保护区(甘肃)、塔什库尔干保护区(新疆)。1992年,中国承办了第七届国际雪豹学术讨论会,对中国保护和科学研究雪豹,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