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食粮》是一部散文集,描述的是纪德在阿尔及利亚旅行期间,身处北非清新的自然环境中身心所发生的变化。他主张摒弃基督教的原罪观念,品尝大地上的一切果实。
1893至1894年间,年轻的纪德与青年画家洛朗前往北非游历,纪德不幸在埃及染上了当时的绝症肺结核,万分绝望的他自以为命不久矣,结果竟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在纪德看来自己等于是获得了第二次生命。《人间食粮》是纪德游历北非和意大利之后,以抒情方式,糅合传统的短诗、颂歌、旋曲等形式写成的一连串富有诗意的断想。
安德烈·纪德(Andre Gide,1869—1951)是法国20世纪重要作家。他著作甚丰,体裁多样,小说主要有《背德者》、《窄门》、《浪子归来》;散文主要有《人间食粮》、《新食粮》;回忆录主要有《如果种子不死》;游记主要有《苏联归本》、《漫游土耳其》;戏剧主要有《萨乌尔》、《康多尔王》、《俄狄浦斯》等,此外还有大量文论和日记。
《人间食粮》充斥着一种原始的、本能的冲动,记录了本能追求快乐是那种冲动的原始状态;而这种原生状态的冲动,给人以原生的质感,具有粗糙、天真、鲜滔、自然的特性。这些特性得到了青年们的广泛认可。纪德明确写道:“人长出牙齿,能咬食咀嚼了,就应当到现实生活中寻求食粮。勇敢点儿,赤条条地挺立起来,你只需要自身汁液的冲腾和阳光的召唤,就能挺立地生长。”在生活中寻求食粮,就是寻求快乐。这部《人间食粮》,也就是追求生话快乐的宣言。
纪德的《人间食粮》是主张从书本“返回”到大地上的。因为它反对从“观念”出发看人、看事,而是一切听从“感性”的呼唤。他说:“要行动,就不要考虑这行为是好是坏;要爱,就不必顾忌这爱是善是恶……我要教会你热情奔放……我希望在人世间,内心的期望能够尽情表达,真正心满意足,然后才完全绝望地死去”。
在《人间食粮》的扉页上,纪德引用了《可兰经》中的一句箴言:“这就是我们在人间所吃的食粮。”很明显这是相对于《圣经》中的“天粮”或“神粮”而言的。因此,“人间食粮”象征人类在人间谋求幸福快乐的食粮。在纪德的眼中,幸福快乐已无需依靠上帝与外界获取了,它回归自我与个体。在当时,尼采站在世界之巅呼告“上帝已死“,人类由此陷入迷茫与混乱之中,纪德正是于此刻对“上帝死后,人类何去何从”的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上帝存在时,灵与肉分离,灵作为完美而高尚的寄托象征而存在,禁欲主义风行;上帝死后,灵与肉合一,人类成为自己的上帝,须重新认识自我、接纳与满足自身的欲望与需求。纪德努力追寻真实,以剖析自我快乐为最高原则,对个人主义的狂热追求必然会导致对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反叛,因为伦理逻辑是对人性的一种约束,而家庭与社会正是伦理道德规则的化身,这种反叛即是一种对立,这构成了纪德思想的第一层矛盾。同时,纪德对于真实的追求是不顾一切的,他探寻人性的真实,他的作品充满自我剖白,然而人性却是神性与魔性并存的。其矛盾与复杂程度至深至广,因此探寻人性的作品必定也充满了矛盾与复杂,深不可测。“我是个充满对话的人;我内心的一切都在争论,相互辩驳”“复杂性,我根本不去追寻,它就在我的内心。”纪德的这番自白直接道出了其作品矛盾性的根源——人性本身的矛盾,这是纪德思想的第二层矛盾。他宣扬欲望的满足,但这种欲望并非纸醉金迷的欲望,而欲望的满足也并不以占有为实现形式与目的。他倡导我们重新用身体去感知,来寻回人生的快乐,寻回对这个世界的“饥饿感”,这种“饥饿感”产生之时即是欲望满足之时。除此之外,纪德还提出了从生与死的对立中寻找到支点:“死亡只不过是让其他生命得以诞生,使万物不断更新,使任何生命形式对‘此生'的据有都不超过它自我表现所需的时间。”在这种生死观下,纪德眼中的瞬间便成了永恒,因而他告诫读者“永远不要试图去未来中寻求过去,要抓住每一瞬间互不相同的新东西”。
书中,无论是意象、意境、语言都具有很高的文学审美价值。“散乱的意象按不同的形式聚集,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形成一股更强烈的感情,产生诗的意境。”作品中大量的用了诗传统的复叠手法,一唱三叹,具有韵律感,音乐美。这给予作品一种内在张力,使之读来令人回味无穷。这种张力即是内容之刚——若投枪匕首,与形式之柔——若行云流水所带来的。
美国杜克大学法语文学教授华莱士·弗利:全书可说是没有人物,但确是一本讨论爱情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