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烈士陵园始建于1955年,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承担着河南省重大革命历史事件、河南省著名革命烈士和郑州地区烈士的褒扬、烈士骨灰存放管理、烈士纪念设施维护管理工作,是省会各界群众悼念革命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每年接待参观、祭扫等社会各界群众30余万人次。
郑州烈士陵园位于郑州市丹青路11号,占地面积413亩,主要纪念设施有革命先烈纪念碑、浮雕影壁墙、吉鸿昌、吴焕先、彭雪枫、杨靖宇纪念碑亭、中原英烈纪念馆、吉鸿昌烈士墓、解放郑州纪念碑亭、烈士墓区、凌云堂、郑州国防园、烈士诗抄碑林等。
郑州烈士陵园始终秉承“褒扬先烈 教育后人”的宗旨,以现有红色文化资源为载体,积极探索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宣传教育主阵地功能,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精心打造党史资源研究高地、红色文化传播高地和思想理论创新高地,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发展活力、教育内涵、生态智慧的综合性文化阵地、城市形象窗口。
位于陵园南园区的中心位置,碑高27米,寓意着“二七精神”永远发扬光大。顶端有一个巨大的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碑的底座雕刻有万年青花卉图案,象征着革命事业万古长青,碑体正面是周恩来总理的题词:“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纪念碑平台面积2080平方米,其水平高度与郑州市中心的二七塔顶高度相同。纪念碑广场面积4888平方米,可同时容纳上万人进行悼念活动。
位于烈士墓区最南端,1988年解放郑州40周年时修建,亭中的纪念碑正面有薄一波的题字:“解放郑州纪念碑”,侧面分别由郑州市第一任市委书记谷景生和参加解放郑州战役的中原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秦基伟题字,纪念碑的后面是由郑州市委市政府撰写的碑文。
位于将军广场的两侧共有四座纪念碑亭,是为了纪念河南籍的四位著名革命将领所修建的,自东向西分别是:鸿昌亭、雪枫亭、靖宇亭、焕先亭,鸿昌亭是1984年建成的,其余三座均为1985年建成,四座碑亭风格、结构完全相同。所有纪念碑正面和左右两个侧面都镌刻领导人的题词,碑体后面均镌刻河南省委省政府撰写的碑文。
鸿昌亭,正面胡耀邦题词:“吉鸿昌烈士纪念碑”,左侧薄一波题词:“慷慨赴死 从容就义”,右侧聂荣臻题词:“民族英雄吉鸿昌烈士永垂不朽”。
靖宇亭,正面朱德题词:“人民英雄杨靖宇同志永垂不朽”,左侧谢觉哉题词:“丹心贯日”,右侧郭沫若题词:“头颅可断腹可剖 烈忾难消志不磨 碧血青蒿两千古 於今赤旆满山河”。
雪枫亭,正面李先念题词:“学习彭雪枫同志的革命精神,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奋斗”,左侧是张震题词:“向共产党员好榜样彭雪枫同志学习,为建设一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军队而奋斗”,右侧是张爱萍题词:“功垂祖国 泽被长淮 患难与共 千古远爱”。
焕先亭,正面邓小平题词:“吴焕先烈士纪念碑”,左侧程子华题词:“吴焕先同志永垂不朽”,右侧徐向前题词:“赤胆忠心 英勇善战”。
位于将军广场南侧,共有烈士墓138座,前三排安葬的主要是解放郑州战役中牺牲的烈士,共88位,其中有55位是无名烈士。
1964年4月吉鸿昌烈士墓由扶沟县吕潭镇迁到郑州烈士陵园。
凌云堂,建成于1979年,1980年5月正式启用,建筑面积2302平方米,烈士骨灰存放室安放着139位烈士骨灰盒,分为南北两室和一个展厅,厅内制作了所有骨灰存放烈士遗像及事迹陈列版面,以供社会各界群众悼念和瞻仰。
位于陵园东南侧,1997年经郑州市委、市政府、军分区批准建立,园内陈展1架飞机、1辆坦克、6门大炮。2002年郑州烈士陵园被命名为河南省首批国防教育基地,2009年被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授予首批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称号。
解放战争是中国革命战争取得胜利的大决战。中原突围是这场战争的第一个重要战役。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河南是突破口和前进阵地。创造了新的中原解放区;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挺进中原,与敌逐鹿中原,河南是重要战场。名震中外的淮海战役,其第三阶段就在豫东永城一带进行;渡江战役,这里是重要的路径。在中国人民的伟大解放战争中,河南的地位举足轻重。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者以制造卢沟桥事变为起点,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抗战爆发后,中共中央先后派遣刘少奇、朱理治等大批领导干部,到河南加强党的领导。中共河南省委及各边区党的组织,带领全省人民在八年抗战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输送了10多万子弟兵,创建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民主政权,使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在中原地区发展壮大,为抗日战争做出了突出贡献。
大革命遭到失败。革命面临严重危机的关头,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审查和纠正了党在大革命后期的严重错误,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从1927年7月至1937年7月,在10年土地革命战争中,党领导河南工农群众进行了50余次武装暴动,创建了鄂豫皖等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红四方面军,为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和推动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河南工人运动在党的领导下蓬勃兴起。1921年11月陇海铁路举行大罢工,它的胜利震撼了军阀统治,影响深入全国工人群众。1923年的京汉铁路大罢工,是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显示了工人阶级主力军的力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郑州作为京汉铁路的重要枢纽,成为这次工人运动的中心。罢工虽然遭到失败,但却以工人的生命和鲜血进一步唤醒了中国人民,使他们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中国各族人民不共戴天的敌人。1924年至1927年,在国共两党共同努力下,河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大革命运动。
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幼名恒立,字世五,1895年10月出生在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1913年入伍,因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从普通士兵逐步递升为冯玉祥部的一名高级将领。吉鸿昌一生自始至终怀抱着救国救民的火热情怀,不断地探索真理,追求光明。最终从一名旧军人成长为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在抵御外敌侵略的战斗中,他英勇顽强,舍身报国;在敌人的法庭上,他大义凛然,宁死不屈,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追求真理,坚定信念的崇高理想;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爱国思想;一身正气、公正廉洁的高尚情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吴焕先,1907年生于湖北省黄安县箭厂河乡(今河南新县箭厂河乡)竹林村。他从一个剥削阶级家庭投身到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他热爱祖国,忠于党、忠于人民,表现出对共产主义的无比忠贞。作为红四方面军和鄂豫皖根据地创始人之一,红25军北上抗日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他表现出高尚的革命品质,坚强的斗争意志,卓越的战略远见和领导才能,他与战士同甘共苦,深受全体指战员爱戴和崇敬。他无私无畏、英勇机智、指挥若定,在多次恶战中率领部队转危为安、转败为胜。由于在革命斗争中的赤胆忠心、英勇善战,他被誉为红25军的“军魂”。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著名军事将领叶成焕,1914年生,河南新县人。1929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鄂豫皖红军,先后任指导员、营政委、团政委、师长、师政委等职,在创建川陕苏区和红四方面军长征中,他率部屡挑重担,战功卓著。1937年,叶成焕任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第772团团长。10月,叶成焕率第772团在山西平定县重叠设伏,仅以伤亡30余人的代价,取得了歼敌400余人的重大胜利。11月2日,他率部参加黄崖底战斗,和兄弟部队共同歼灭日军300余人。1938年二三月间,率部参加了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3次著名战斗。同年4月16日,叶成焕率部在长乐村参与对东撤日军的截击战中不幸中弹,于18日凌晨壮烈牺牲,年仅24岁。
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杨靖宇,1905年2月出生在河南省确山县古城乡李湾村的农民家庭。他把自己的一生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都为中国革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的缔造者、指挥者之一。面对占有绝对优势的敌人,他带领部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长期在冰天雪地、崇山峻岭中忍饥挨冻,与侵略者喋血奋战,取得了骄人的战绩,唤醒着千千万万民众为争取民族解放的觉悟,成为一面永远闪烁着民族气节的光辉旗帜。
著名的军事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的高级指挥员彭雪枫,1907年9月出生在河南省镇平县七里庄的农民家庭。他18岁投身革命,23岁进入中国工农红军,驰骋疆场,征战南北,廿载如一日,对党忠贞,为民族,为人民献身。他德才兼备、文武双全、军政并茂,留下了不朽的功绩,英名永垂,是共产党人的好榜样。
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样—焦裕禄。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哺育下,在人民的怀抱里,他迅速成长。1962年冬天,他来到当时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肆虐的兰考担任县委书记,带领全县人民战天斗地,奋力改变兰考贫困面貌。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勤俭节约、艰苦创业,实事求是、不惧风险,迎难而上,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964年5月14日,因积劳成疾、肝病不治不幸逝世,年仅42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想的仍然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风范。
2004年4月14日,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任长霞,因公殉职。年仅40岁,在人生最壮美的季节,猝然倒在了为之奋斗不息的公安事业上。以自己的忠诚、才干和毕生心血忠实地履行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神圣诺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维护祖国统一,保卫祖国的安宁,勇敢战斗、勇于牺牲;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为了履行公民的社会义务,面对危害公共安全和人民利益的行为,挺身而出、见义勇为;为了保护国家财产,奋不顾身、勇往直前。全国涌现了大批这样的典范,河南也涌现了许许多多这样的模范。他们每人的背后都有一个英勇的故事,一段壮丽的篇章。他们的辉煌业迹、光辉风范,已经成为伟大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南北园开园时间:
8:30~17:30(17:00停止入园,17:30清场)
中原英烈纪念馆开馆时间:
9:00~17:00(16:00停止进馆,周一闭馆检修)
免费
B11、B3、84、82、49、38、217、211、179、S123路等均可以到达
1987年9月经省政府批准为“河南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1992年被市政府命名为“郑州市青少年德育基地”。
1993年被团省委命名为“河南省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
1995年被民政部授予“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1996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1999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2001年被市政府命名为“市级花园式单位”。
2002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 市委市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03年被郑州市命名为“军(警)民共建活动先进单位”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内部单位”、“公文处理工作先进集体”。二七区区委、区政府命名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公共单位”,郑州市烟草轻化工会“先进工会”和“五一”文明岗、“五一”文明号。
2004年被郑州市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进单位”、“职业道德建设优秀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被郑州市档案局授予“档案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被省民政厅授予“行风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05年再次荣获“省级文明单位”、“郑州市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工作先进集体”、“郑州市机关工会系统企事业单位工会工作先进集体”、郑州市公安局“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先进集体”。
2006被省委、省教育厅列为“河南省大中小学生德育基地”。
2007年市总工会表彰为“2007年度郑州市机关工会系统先进集体”,被市民政局表彰为“2007年度档案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2008年被市人事局表彰为“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工作先进集体”。
2009年被国防教育办公室命名为“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被市人事局命名为“全市民政工作先进集体”,被市公安局表彰为“全市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先进集体”,被市委命名为“2009年度市级文明单位”。
2010年被郑州市委表彰为“平安建设先进集体”,被市总工会表彰为“全市工会保障工作先进单位”,被市民政局表彰为“全市民政工作先进单位”。
2011年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民政“群众满意窗口”、“优质服务品牌”和“优质服务标兵”,颁发“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奖牌,并被省民政厅表彰。被郑州市委宣传部表彰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主题教育年活动先进单位”。
2012年被河南省委评为“省级文明单位”,被市民政局表彰为“民政宣传报道工作先进单位”,被市妇女联合会表彰为“郑州市三八红旗集体”,被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表彰为“市民政工作先进单位”。
2013年被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评为“第二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2013年被评为“民政宣传报道工作先进单位”。
2013年被省委评为“爱国拥军模范单位”。
2014年8月被市纪委评为“郑州市廉政教育基地”。
2014年9月被市爱委会评为“郑州市无烟单位”。
2014年被市民政局评为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
2015年被民政部评为“全国文明优抚事业单位”。
2015年被市文明办评为郑州市“温暖回乡路共铸留守情--2015年春运期间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志愿服务活动”优秀志愿服务组织。
2016年在市文物局举办的郑州市第七届讲解员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2016年度卫生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
2016年度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2017年被河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评为双拥模范单位。
2017年被郑州市教育局命名为“郑州市中小学校外教育基地”。
2017年10月被郑州市直机关工委命名为“郑州市市直机关党员教育基地”。
2018年3月被市机关工会评为2017年度先进工会。
2018年2月省文明委复查确认继续保留河南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18年10月被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中小学专项性社会实践教育基地。
2019年1月获得郑州市第十二届关心支持国防建设十佳单位表彰。
2019年2月获得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全市民政工作先进集体表彰。
2019年获得河南省绿化委关于河南省绿化模范单位表彰并授予河南省绿化奖章。
2020被郑州市委宣传部命名为郑州市第三批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
2020年被河南省委直属机关工委命名为第二批省直机关主题党日活动基地。
2020年被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评为先进工作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