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山又名驼背山、基督山,正式名为科科瓦多山,位于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山丘位于海拔2310尺,山高709米,是观光里约热内卢的理想地方,山顶为世界里约热内卢基督像。
1922 年,巴西独立100 周年时,巴西天主教团和修女们联合签名要求佩索阿总统建一耶稣像。这塑雕像,是巴西雕塑家瓦尔·科斯塔及其同伴们,花费了整整5年的时间精心设计,协力雕塑,于在1931年完成了的一个建筑壮举。
里约热内卢基督像高38米,宽28米,重量超过一千吨,耶稣像面向着碧波荡漾的大西洋,张开着的双臂从远处望去,就像一个巨大的十字架,显得庄重、威严。巨大的耶稣塑像建在这座高山的顶端,无论白天还是夜晚,从市内的大部分地区都能看到,成为巴西名城里约热内卢标志。2007年7月7日,里约热内卢基督像成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在人们心目中,耶稣山就是里约,乃至整个巴西的象征。耶稣山本名科尔科瓦多(Corcovado)山,葡萄牙文意为“驼峰”,它耸立在里约市西面景色秀丽的海岸边,是一座海拔709米的突兀的山丘。
山上古木参天,郁郁葱葱,怪石悬崖,流泉飞瀑,云雾缭绕,景色奇绝。令人惊奇的是,驼峰之巅,巨大岩石上矗立着一尊硕大无比的耶稣像——基督救世主(CristoRedentor)。雕像张开两臂,双目微闭,似在默默为世人祈福,又似展臂迎接八方宾朋。这尊雕像高38米,张开的双臂宽28米,全重1200吨,仅雕像的头部就高达3.7米,重35.6吨,每只手重9.1吨。
游人站在巨像脚下不禁会问:这个庞然大物是怎样搬上这陡峭悬崖的?当地的年轻导游向我们耸耸肩膀,说他们也有同样的疑问。自从有了这尊神像,科尔科瓦多山便得了个新名字:耶稣山。这座标志性的纪念碑是在1922年巴西举国欢庆独立100周年之际决定建造的,采用了本国建筑师席尔瓦·科斯塔的设计方案,由法国波兰裔雕塑师保罗·兰多维斯基制作完成,寓意救世主伸开他宽大的双臂拥抱这座城市,把他的博爱洒向世界,也表示他对人类赢得独立的赞许。
雕像建造和安装历时9年,1931年10月12日最终完成。从里约城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这尊耶稣像,而每一个看到它的人又无不为之震撼,为之赞叹。游人欲登耶稣山顶,可以乘坐三节车厢的齿轮小火车攀缘而上,但我们每次来此,都宁愿乘汽车至山腰停车场,然后弃车步行,沿着山间石路拾级而上,边登高边观赏里约热内卢的全景,别有一番情趣。
夜幕降临,里约的夜景更加美丽迷人。从旅馆楼上推开窗户远望,黑天鹅绒般的夜空映衬出一个巨大而明亮的十字形耶稣像,这一壮丽的景象会让你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呼,原来雕像下面的探照灯照亮了整个耶稣像,远远望去,犹如救世主自天上飘然降临人间。每见此景,不能不由衷钦佩建筑师匠心之巧妙。要知道,巴西人十之八九信奉天主教,巴西是世界上天主教徒较多的国家。科尔科瓦多山上的耶稣像,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时刻在提醒人们:上帝无所不在。
巴西里约热内卢耶稣山教堂2014年1月17日确认,作为里约市名片之一的耶稣雕像16日晚间遭到雷击,雕像右手手指损坏。
里约市16日晚天降暴雨,并伴有大量雷电。教堂神父奥马尔说,虽然雕像上装有避雷装置,但这次雷电的冲击力太大,雕像不幸被击中两次。此外雕像附近的一块大理石指示牌也被击坏。奥马尔神父说,他们将立即着手修复受损部位,并于2月初进行雕像整体修缮。据气象专家儒尼奥尔介绍,耶稣像每年被雷电击中约3至5次,避雷针并不能起到100%的保护作用。
里约主教管区与里约市政府签有合作协议,在强降雨前政府将通知耶稣山的工作人员,以避免雷电造成事故,保证游客安全。奥马尔神父说:“山上经常遭到雷电袭击,我们有时必须立即清空一些区域,保证游客安全。”
经过5 年的施工,1931 年10 月12 日,里约热内卢市有了自己的标志——耶稣像。
耶稣站立着,两手向两旁平伸开,从远方望去,犹如挂在天上的一个巨型十字架;耶稣像下,有一小教堂,供虔诚的教徒来此祈祷。耶稣像线条明朗,呈浅绿色。它的总高度为38 米,头部长为3.75 米,手长3.20 米,两手相距29 米,身上衣袖宽度为5 米;雕像头重30 吨,手重9.1 吨,总重量为1200 吨,是世界上较有名的巨型雕塑珍品之一。
巴西是世界较大的天主教国家,全国90%以上的人信奉天主教,在耶稣像建成50 周年时,巴西朝野和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在此举行了浩大的庆祝活动。耶稣山因耶稣像名闻遐迩,它的景色也秀丽迷人。由于里约热内卢气候湿润,耶稣山上铺锦叠翠,奇花异草,争芳斗艳。登上山巅,举目向上是湛蓝色的天空。一团团云雾从怪石中腾起,飘飘悠悠。脚下,整个里约热内卢城在望,摩天大楼变小了,无数的街道纵横交错,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宛如缓缓蠕动的乌龟。远处,大西洋中的巨轮穿梭往来。每逢节假日或宗教节日,山上游人如织,他们中有的是来朝觐的,有的是来旅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