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晴隆二十四道拐,“中国最美公路”之一。公路雄险,设计精巧,依山筑造,工程艰险,虽山势陡峭,弯道频急,但行驶者却无惊恐之感,且是许多自行车爱好者骑行的理想场地,被誉为世界公路设计史上的里程碑。这条盘旋曲行于雄峻陡峭的睛隆山脉和磨盘山之间陡坡上的公路又称史迪威公路,古代称鸦关,当地人又称之为半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二十四道拐建于1935年,在建造之初就名噪滇黔。二战时期,美国的援华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以后,必须经过含二十四道拐在内的滇黔线才能到达前线和重庆,于是这里就成了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承担着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任务。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陆军准将约瑟夫·史迪威出任美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兼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加强对二十四道拐的维护。因此,二十四道拐被誉为“抗战生命线”,成为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识载入史册,是中美盟军团结抗战的象征和中美人民友谊、文化交流互动的历史见证。时至今日,历经风风雨雨的二十四道拐仍完好如初,既可见西方的先进建筑技术,又可见当地民工的精工巧琢,不失为罕见之历史珍宝。充分利用原有资源开发的旅游景区,既保留了原始风光,也为游客提供方便,是感受祖国奇观的最佳之地。
晴隆古城位于晴隆县城南面,其拥有500多年的历史,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90年),设安南卫,卫治莲城(今晴隆县连城镇)。清康熙十六年(1687年)以安定南方的形式更改为安南县。随着人口数量剧增,加之与越南发音相似,民国30年(1941年)国民政府将安南县改名为晴隆县。
古城按照原安南(今晴隆)历史面貌进行了恢复重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晴隆古城服务区、古城核心区以及古城风情街三大部分,总建筑面积37440.7平方米。
观景台位于晴隆山,被誉为晴隆最高的一颗璀璨明珠。观景台由一个四层主体建筑加观景旋转楼梯及观光步道组成。观景台利用圆形动态元素,产生虚实结合效果,突出未来与历史的交融。
位于晴隆县塘边寨,小镇设置了老镇商业街、生态酒店、疗养中心;美式乡村教堂、酒吧、酒庄、咖啡厅、剧院;美军指挥部、射击场、跑马场、直升机机场;水上娱乐世界等景点。运用美国文化元素反映了抗战期间,美国军人在此驻军生活的实景以及他们和晴隆人民并肩为抗战前线做贡献的场景。
美军加油站位于晴隆县沙子镇普晴林场内。美军加油站是二战时期美国人所修建的加油站,故而得名美军加油站。由美国陆军准将兼中国战区总参谋长约瑟夫·史迪威负责驻守。抗战期间,潜伏在晴隆的日本间谍曾多次企图炸毁该加油站均未得逞。美军加油站是抗战时期美军军事所在地,也是二战期间中美联军重要的补给战区之一,从滇缅路上来来往往的军车都要在此补给油料,为二战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处地势平坦,森林环绕,并保存有二战时期援华美军驻晴隆1880工兵营地,实地场景,富民气息,不禁令人回归抗战实景。它是《二十四道拐》电视剧拍摄的场景之一。为了让大家能在此体验到不同的感受而建造了很多活动场地。有:野外露营、烧烤屋、青少年户外运动场地等;让游客们有一种远离城市喧闹的轻松释怀。
位于晴林场内,山寨以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别具一格的自然特色,民族风情,森林繁密相构造。走进山寨,一间间木质结构的楼层古朴别致,仿佛在讲述二战期间晴隆小县梅刘两大家族明争暗斗的往事。刀光剑影,鼓角争鸣。寨门,吊楼等建筑回归剿匪的真实战景,不禁让人心想缅怀先人,祭奠英雄的状景。
沪昆高速公路从从晴隆/G320出口离开,经黄庄大道—双桥路至晴隆县城,沿远征路/G320行驶即可。
晴隆属温凉湿润的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