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溪古桥(又名:琴溪桥)建于明末清初,位于,离南海浪琴湾500M,桥东头是那琴圩,桥西头是那琴村。桥总长24M,宽2.8M,高6.5M,双拱设计,由本北陡镇琴溪河下游地优质天然花岗岩石材按品字形格式砌成。该桥在1989年4月28日被列为市县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但有着考古研究价值,而且是北陡镇的旅游景点之一。
古桥的特点与建筑年考
琴溪古桥建于明末清初,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双孔石拱桥,桥长24M,宽2.8M,高6.5M(被流沙淹埋部分未计),桥孔跨度9.3M,两旁各砌有10节长2M的护栏,桥面铺上平滑的花岗岩石板,两头砌有十二级石阶,桥东西坐向,整座桥均由本地优质的花岗岩石,开凿加工成长方体形材建筑而成。另在中间桥墩的设计上,加宽了桥墩的肩部,而且两端各伸出1.3M,两端部位筑成正方状,削减流水的阻力,防止凶猛的山洪对桥梁造成的威胁。琴溪河是一道有着13公里、流域面积达100平方公里的长河,一但遇上山洪暴发,其冲击力是非常大的,但它在几百年的风雨考验中,依然屹立,令人赞叹。河道长,水流急,流沙大,久而久之,琴溪河面流砂积聚,自然中改变了河道,变成了如今的没路“孤桥”。另外,设计者对此处的气候、地理环境非常清楚,在设计上拱高能预防百年一遇的山洪通过,还考虑到受南海涨潮时的影响,水位差不多淹没了桥孔,所以,在当时的建筑设计上已考虑得十分周全。由于涨潮时部分河水带有海水(咸的水,带腐蚀性的),桥的采材100%采用当地的优质花岗岩石料(含FE元素量少),不采用容易被河水冲刷或容易氧化的(如石灰、铁等)材料。砌筑石料时并严格按照品字形结构技术进行砌建。在中国桥梁建设史中实属罕见。古桥究竟是何年建筑的?历史资料尚未发现文字记载,有些资料说清代建造,也未能提供准确资料进行核实。据推考,在[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台山建县后,《新宁县志》记载,[明]万历卅十一年(1603年)至[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两任县令相继筑桥(碧溪桥)和建塔(凌云古塔)。正值这个时期,那琴名人容维翰(南厅人(时任教谕、举人、知县、太守等职)。)[明]万历戊寅年(1578年),选贡,授南雄府训导,后升任广西浔州府教授,再升南宁太守。容文烶(维翰次子)知广西永淳县(知县)。在此期间倡议造桥也顺理成章。另据推考,北陡最早开埠的只有寨门和那琴两地领先,寨门逢三、八圩期,那琴逢五、十圩期。据明代的《台山县志》记载,已有文字载入“寨门海”和“那琴海”了。由此证实,这两处圩市在当时是比较繁荣和比较知名的。故此,在此期间筑桥也完全吻合。
琴溪古桥建在那琴圩西面的琴溪河上,说起建造这座古桥时还有一段神话般的故事。那琴圩是渔民和村民物资交流和商品交易的重点场所,久而久之便成了集市(圩),逢五、十圩期。一到圩期,各地商贾云集,周边的渔民和农民一到圩期便成群结队,蜂拥而至趁圩购物。由于圩址居东,与西边的村落一河相隔,这就苦了居住在石山村、那琴旧村和尾角、沙咀一带的河西村民。他们每逢圩期,就只能涉水过河,遇上涨潮,就要靠摆渡过河了。[明]万历年间,在那琴名人容维翰父子的倡议下,民间发起了筹建琴溪桥事宜,经实地勘测商议后,择日兴建。在兴建过程中,刚巧遇上了百年一遇的滂沱大雨,山洪暴发,将刚建好的桥梁基础,冲得一干二净。由于封建社会的沿袭,所以,人们对自然灾害不完全了解,只认为是鬼神作崇。石山村有一位人们最崇拜的智深巫师,也说河中有魔怪,形似一只巨猴,专食少儿。如果找不到“猎物”,它就兴风作浪,毁坏河中物体,残害生灵。夏天,如果儿童到河边玩耍,奏巧遇上魔怪就会被它吃掉。桥梁基础被冲垮,很有可能与这怪物有关。后来,人们按照巫师的说法,从外地买回了一对童男童女,在施工现场的桥东建了一座小屋给这对少儿居住,众人出资雇了一位妇人照料他们,(另一种传说在桥体内筑一小室,提供食物,让其护桥),之后,一直风调雨顺,直至顺利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