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的上海。这里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也是蒋介石勾结日寇搞卖国活动的秘密接头点。我党地下组织的电台被敌人破坏了,延安解放区我军电台政委李侠奉命前往上海,加强秘密电台的工作。地下党组织同时还派何兰芬与李侠假扮成夫妻,协助李侠工作。李侠白天的身份是湘绣商人,晚上就到阁楼上去收发电报。 何兰芬本是纱厂女工,扮成太太很不习惯。李侠耐心的说服她上海是更危险的前线,并把她带到阁楼上,向她讲明自己的工作岗位对革命的重要意义。在战斗中,李侠与何兰芬产生了感情,二人经过组织批准,结成了真正的夫妻。
李侠通过电波揭露国民党右派的投降阴谋、传播我党抗日主张,使敌人深感恐慌。上海被日军全面占领后,日寇通过分区停电等方式发现了秘密电台并逮捕了李侠。李侠在敌人的酷刑下,严守党的秘密,不卑不亢从容应对,自始至终只说“我是中国人”。敌人无奈将他释放。而与李侠同牢的国民党特务姚苇误以为李侠是重庆派来的人,在出狱后力邀李侠参与传递密谈降日情报的活动。李侠借机将这些情报转送到延安。
日本投降后,李侠夫妇继续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斗争。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时,李侠的电台被发现了。党组织通知李侠撤回根据地去。就在撤离前夕,李侠得到两份重要情报。他为将两份情报发送出去,让妻子带着儿子转移,自己则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姚苇测出了李侠的电台所传出的信号并带人包围了他所在的地方。在敌人即将到来的危急时刻,李侠争分夺秒坚持将情报发完。敌人的枪口对准了李侠,李侠镇定地将电报稿吞进肚里,向战友们深情地发出最后的话:“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
孙道临 饰 李侠
袁霞 饰 何兰芬
邢吉田 饰 孙明仁
黄婉苏 饰 白丽君
陆丽珠 饰 柳尼娜
王心刚 饰 姚苇
王孝忠 饰 中村
盂庆芳 饰 小仓
刘江 饰 国民党厅长
里坡 饰 八路军首长
李侠
演员 孙道临
八路军的电报专家,被上级派到上海从事地下工作。面对陌生的斗争环境,他信任和听从领导指挥,很快就适应了环境,积极展开工作,工作起来废寝忘食。感情丰富,外柔内刚,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待同志亲切、平易过人,在敌人的严刑面前则从容镇定、坚忍不屈。
何兰芬
演员 袁霞
朴实无华的缫丝厂女工,共产党员。奉命令李侠假扮夫妇。一开始对自己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在李侠的耐心开导下,她理解了地下工作的重要性,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成为李侠的好助手和志同道合的生活伴侣。
柳尼娜
演员 陆丽珠
上海交际花,汉奸特务。打扮花哨,浓妆艳抹,举止轻浮傲慢,狡猾精明。她软硬兼施劝诱军统特务姚苇投降了日本人。日本投降后,她摇身一变,又成为国民党高官的秘书。
姚苇
演员 王心刚
军统派驻上海的谍报人员,被捕后见到日本特务对同牢的李侠施加酷刑便吓破了胆,投降了日寇。他误以为李侠是重庆方面派来的人,在出狱后力邀李侠参与传递密谈降日情报的活动。
中村
演员 王孝忠
上海日本宪兵队特高科的科长,心狠手辣,诡计多端。日蒋私下勾结的秘密频频被中共曝光,令他焦头烂额,因此,他利用阴谋手段要挖出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电台。
施祥宝
演员 吴凡
何兰芬在缫丝厂工作时的小姐妹,英勇无畏的共产党员。在剧场里组织抗日义卖公演时,她奋不顾身上台宣传抗日思想,被日伪特务枪杀。
获奖时间 获奖奖项 获奖方
1978年 南斯拉夫第七届索波特“为自由而斗争”国际电影节 最佳女演员 袁霞
剧作上的省略使该片情节发展迅速且充满张力,但关键的时候却又把观众的胃口吊足。剪辑上很有创意,在上海和延安之间通过电波来回呼应的一组镜头蒙太奇的组接,构思相当的精妙。孙道临在塑造高大全角色时不忘加入生活化的片段,极大地增加了李侠这个人物的丰富性。而王心刚的表演颇具诙谐效果,让人们对于这个糊涂的反派有了复杂的情感认知 。(网易娱乐评)
该片是许多优秀的同类型影片中比较突出的一部。它的新颖体现在主题思想、刻画人物和选择事件等方面。影片在刻画李侠这个人物时脱出了同类影片的通病。不去过多渲染地下工作者的神出鬼没,而是用十分朴素的笔触画出一个忠心耿耿、临危不惧的共产党员的坚强性格。李侠的形象亲切、平凡而又使人敬仰。整个影片贯穿着一条非常明显的红线——只要有一颗为党、为共产主义事业、为祖国人民忠贞赤诚的红,在任何狡诈多端的敌人面前,在任何艰难险阻的情况下都能胜利完成任务。英雄人物不是高不可攀而是人人可以学习的。(《电影艺术》评)
该剧的素材由国家安全部一位了解李白生平的人士提供的,经黄钢艺术加工而成,因此影片片头字幕的编剧名字是一个化名。
为了塑造好人物,孙道临随导演王苹一起参观了李白烈士生前居住、工作以及被监禁的地方,探访了李白夫人裘慧英 。
孙道临在体验生活期间,仅用一个月就学会了发报,所以在拍摄时导演特意给他发电报的手拍特写镜头。
在拍摄“义卖公演”时,摄制组每天工作14个小时,用三个晚上拍成了这场大型群众场面。导演王苹带病指挥,三个晚上没有休息,在拍最后几个镜头时她的嗓子已经哑得说不出话来,但还坚持用手势指挥拍摄。有1500名群众演员参与了拍摄,很多人穿的是自家保存的旧式服装,有的妇女特地去理发馆做了1939年的发式。
片中使用的发报机是由涂作潮制作的,他是李白烈士的战友兼无线电老师,当年李白使用的发报机就是由他制作的。但影片完成后,他谢绝了把剧组在片头把他的名字列为顾问,也不同意列出道具制作者的名字。
对于王苹挑选的三个主要人物的扮演者,当时都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孙道临的气质只适合演大户人家的公子,不适合演八路军干部,而在解放前接触过地下工作者的王苹认为,孙道临的眼神有种让人琢磨不透的感觉,这时长时间做地下工作的人特有的眼神。
扮演叛徒姚苇的王心刚长相正气,一直扮演的是正面人物,大家都担心他很难转型,建议找演反派人物比较有经验的演员来演,连王心刚本人都没有把握。王苹凭着天然的导演经验相信王心刚能够演好这个角色,鼓励他抓住这个机会开拓戏路。
在上海拍李侠以湘绣庄写字先生身份出场的戏时,孙道临把角色当成单纯的“生意人”来演,强调了角色的世故圆滑。后来到北京拍摄内景时,他采访了一些从事过地下工作的老同志。他们特别提醒孙道临,当时一些反映地下斗争的影片把地下工作者塑造得平庸卑微,其实地下工作者虽然会以不同社会职业做掩护,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脱离他们正派、诚实的本色。听了这些话,孙道临意识到自己当初只强调人物“装啥像啥”,却冲淡了人物平凡朴素的真实面貌。所以,在后面的拍摄中,他注意表现人物的精神本质 。
另外,在人物形体动作方面,孙道临一开始只想把人物处理得沉稳温和,把自己的生活习惯带入了人物的语调动作中,思索时还会不自觉地显出忧郁的神色。在排练时,经合作者们提醒,他领悟到李侠是个老红军,语调和动作会有鲜明的军人气质,到上海后虽然进行了伪装,但和自己同志在一起应该还会流露出军人姿态。在拍李侠与何兰芬相处的戏时,孙道临就有意识地让语调和形体动作与人物在延安时的形象相呼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