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琴鸡是落叶松和混交林带的林栖鸟类,在纯针叶林、森林草原、草甸、森林沟谷中均能见到。主要栖息于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或森林草原地区,栖息的海拔高度一般在600-900米,有时也到1500米左右的高度。特别喜欢在落叶松林、樟子松林,以及与白桦林、山杨林及其他阔叶林组成的混交林中活动,时常出没在林边的空地、林间草甸、森林草原及溪边灌丛附近。也见于幼林及被林间空地(漫生灌丛的采伐地、朽木、倒木)所分割的岛屿状小片林地。以及有茂密灌丛的沿河地带。
为定居性鸟类。冬季因觅食而有游荡,尤其是栖住在山地的。大兴安岭黑琴鸡冬季常进行数百公里的季节性觅食游荡,游荡路线不定。在大兴安岭西侧的牙克石和海拉尔附近,冬季主要栖息在桦树林、沟谷及河流两岸,这些地方阳光充足,气温较高,又有阔叶树的芽和嫩枝。在收割后麦田中亦常见到。
分布于阿尔巴尼亚、奥地利、白俄罗斯、比利时、中国、捷克共和国、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意大利、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蒙古、荷兰、挪威、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乌克兰、英国。
可能灭绝:黑山、塞尔维亚;区域灭绝:克罗地亚、匈牙利、土耳其;引进:加拿大、美国。
游荡: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丹麦、法罗群岛、韩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马其顿。
体羽几乎全为黑褐色;头、颈、下背及腰等的羽毛宽缘以金属光泽,在颈部更显辉亮;翅上覆羽大都黑褐,大覆羽和初级覆羽的基部白,形成白色翼镜,大覆羽的羽端亦白,内侧大覆羽的两翈具棕褐色虫蠹状细斑;飞羽暗褐,羽干白色,其外翈具白色云石状边缘;内侧初级飞羽及次级飞羽基部亦白,但不外露。尾亦黑褐色,中央尾羽的末端微沾灰白色,外侧三对尾羽长而呈镰刀状,并向外弯曲。尾上覆羽黑褐,微杂以淡棕褐色虫蠹斑。腹部黑褐;肛周羽具白色先端;尾下覆羽、腋羽及翼下覆羽均白。覆腿羽前后不同,前半面褐而具白色点斑和端斑,后半面白色较多。
上体包括尾及两翼的覆羽大都呈棕褐与宽阔的黑褐色横斑相间,头和颈部黑褐色斑纹较细,羽色较淡;自腰至尾的羽端黑白,而散缀以黑点。翅上中覆羽的羽端白而缀以黑点,大覆羽基部和先端亦白,构成小翼镜;飞羽暗褐,外翈有灰白色云石状斑,羽端微白;次级飞羽基部白色,但不外露。颏和喉几纯棕白色;胸棕褐具黑褐横斑,羽端灰白;两胁亦然,但黑斑较宽,羽缘灰白部分缀以黑点;腹部黑褐,密杂以淡棕色横斑,羽端灰白;尾下覆羽白,具稀疏而宽阔的黑褐横斑,黑斑前缘沾棕;尾呈叉状,但外侧尾羽不向外弯曲: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
黑琴鸡常成群活动,每群由几只,几十只,甚至上百只组成,随季节、食物多少和周围环境的不同而变化。春季活动范围较大,多在地面取食。夏季多在巢区附近的地面活动,有时也到树上,只是活动范围较小。秋季离开繁殖区域,结成数目不等的群体向四处游荡。冬季来临,大雪封山,气候寒冷,林海中的最低温度达零下40℃以下,而黑琴鸡仍然游荡在河畔和山谷之间。它们黑色的羽毛能大量地吸收太阳的光热,增加御寒能力。平时它们也很少活动,只在下午二、三时阳光充足时到食物丰盛的山谷地带觅食。黄昏时刻便在雪地上用爪子扒出一个直径为30-40厘米的雪窝,挡住了凛冽的寒风入睡,以适应恶劣的环境。黑琴鸡善跑,飞翔力也强,在树上取食有各种各样姿势。警觉性不高,在树上时有人走到树下也不飞走。
黑琴鸡主要吃植物性食物,夏季兼食昆虫。一般说来,乔灌木的嫩枝、叶、芽、花序(桦、赤杨、柳等)、果实和浆果(如越桔)等是主要食料;昆虫(主要为蚂蚁和鳞翅目幼虫)及杂草种子、谷粒等为辅助食料。
黑琴鸡的主要食物为各种树芽及枝条。植物性食物占全年食物的89.33%,以桦树芽及枝条为最多。动物性食物,主要在夏季3个月捕食,占全年食物的10.67%。食物随着植物的季节生长而异。春季食柳树及杨树芽条较多,占食物总量的70-85%,其他为浆果及杂草种籽。夏季以植物的绿色部分为主,6月份几占食物总量的一半,另一半为动物性食物,7、8月份食植物的绿色部分及昆虫的量稍减,各占食物总量的1/3以上,浆果和杂草种子占20一35%。秋时以食浆果为主,尤以9、10月份为多,占食物总量的50%和70%。11月份又以柳树、榛树的嫩芽和枝条为食。冬季主要食桦树芽条,占食物总量的70-85%。
黑琴鸡约一年性成熟,繁殖时一雄配多雌。大兴安岭多在4月初到中旬发情,个别的有在3月末。发情时鸟群拆散,交尾的地点一般选择杨、桦的疏林地或森林边缘,树林的绿荫处,林中旷地、有零星树木和灌丛的林间空地、伐迹地、森林沟谷,有时也在离林较近的田野和草地、沿河的有林地带或草甸上。早晚发情,黎明时较多,雄鸟几只或十几只飞到交尾地点后,开始鸣叫,发出求偶时特殊而高吭的叫声。尾羽垂直向上展开呈扇状,翅膀下垂,头颈下俯靠近地面,直冲前跑,有时左右摆动头部,不时地跳起来与其他雄鸟搏斗。由于觅偶相斗,互相追逐跑成一圈,俗称“跑圈”。跑圈时雄鸟“咕噜噜、咕噜噜、咕噜噜”地叫,并由口内吐出白沫,时而雌鸟跟随其后,发出“沙一沙一”之声,雌鸟的尾往下扣,尾尖拖地,挺胸前进,并啄食雄鸟吐出的白沫。
交尾后雄鸟离开,5月上旬至5月底雌鸟在交尾地点附近营巢产卵。巢筑在白桦、山杨、松林或是椴树林附近有隐蔽的地方,直接置于树下或灌丛下地面上;也有在倒木旁或草丛中。巢很简陋,为不大的坑穴,穴深30厘米,巢深5-10厘米,巢径15-25厘米,巢内铺有枯枝、落叶、干草和羽毛等。卵数4-13枚,8-10枚居多。卵呈淡赭色,具大小不等的深褐色斑点,也有无斑的。卵重27.6-36克,卵的大小:34-38×45-50毫米。孵卵期19-25天。刚孵出的雏鸟黄色,与雌鸟相似,肩羽与背羽有宽阔的中央纵纹,1-2天后幼鸟即能到处奔跑觅食,10天后幼鸟已能拍动双翅,一月后能短距离飞行。
黑琴鸡在欧洲,估计数量在2,500,000-3,200,000个繁殖对之间,等同于7,500,000-9,600,000只(2004年国际鸟盟)。欧洲在全球范围内占25-49%,因此全球数量规模非常大,初步的估计在15,000,000-40,000,000只。在中国的繁殖对数为10,000,韩国繁殖对数为100,00个,在俄罗斯2009年的繁殖对数是100,000个。
黑琴鸡分布范围虽然很大,但栖息地都呈不连续的孤岛型,在中国也是如此,各地的种群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主要原因是过度滥猎。大兴安岭地区的种群密度仅有每公顷0.00035只。可喜的是,在河北围场县,这个黑琴鸡分布的一块“飞地”上,还栖息着数量较大的种群,总数在4000只以上。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 生效年代: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易危 生效年代: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