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蝠鲼一般在海面以下120米范围内活动,双吻前口蝠鲼不同,它们更贴近温暖的岸边或稍远一些的地方,那里有丰富的食物来源。分布于热带和温带的沿海水域,大致在南北纬35°之间。
原产地(海域):澳大利亚、伯利兹、百慕大群岛、巴西、开曼群岛、圣诞岛、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库拉索岛、吉布提、多米尼加、厄瓜多尔、埃及、萨尔瓦多、法属圭亚那、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印度、印度尼西亚、牙买加、日本、肯尼亚、马来西亚、马尔代夫、墨西哥、莫桑比克、缅甸、荷属安的列斯、新西兰、尼加拉瓜、尼日利亚、北马里亚纳群岛、巴拿马、秘鲁、菲律宾、葡萄牙、塞内加尔、塞舌尔群岛、南非、西班牙、斯里兰卡、苏丹、中国台湾、坦桑尼亚、泰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美国、乌拉圭、委内瑞拉。吻前口蝠鲼不同,它们更贴近温暖的岸边或稍远一些的地方,那里有丰富的食物来源。
体盘极宽且角尖,体盘宽为体盘长的2.2~2.4倍。头前具有一对像喇叭状的鳍状肢。眼睛位于侧边,微向腹面倾斜;眼球大,较出水孔宽约2倍;眼间隔很宽,比出水孔后缘之头鳍前端距离为大,出水口小,横椭圆型,宽比长约大2倍;鼻间距离等于口宽。
尾短如鞭子,无棘刺。皮肤粗糙。嘴裂于头部的两鳍状肢中间,嘴型平坦宽广,下颚具有小型牙齿,牙齿细小,纵列约100颗以上,前列牙排列不齐,后面则较整齐紧密。鳃裂很宽,前后距离约相等,第三鳃裂宽比第五鳃裂距离大1.9倍。表皮上面呈橄榄色或黑色,偶具白色肩纹;下面呈白色。体盘有灰色边缘。最大体长910cm;平均长450cm;平均重1200~1400公斤,最重可达3吨。
独栖性,活动时无固定领域,以灵活的胸鳍在大洋中遨游。交配季最为活跃。有记录显示,它们能跃出海面7英尺再回击入水,借此摆脱庞大躯体上的死皮和附着寄生物。会定期造访“清理站”,在那里,濑鱼会帮它们清理身上的寄生虫和死皮。双吻前口蝠鲼与鮣鱼合作,形成了另一种共生互作关系,鮣鱼附着在蝠鲼身体上,以寄生虫和浮游生物为食。除了坚硬的皮肤,双吻前口蝠鲼并无其它专门防范天敌的措施,庞大躯体使其免遭多数肉食者的袭击,而大型鲨鱼是已知为数不多的猎食者之一,滤食性动物,以小型鱼类、甲壳类以及浮游生物为食。
两性5龄左右性成熟,雄性成熟有4米长,雌性5米长。交配期在10月初至次年4月末。交配时大量聚集成群,一般在水温26~29℃,水下10~20米的岩礁周围进行交配。雌性妊娠期13个月,随后产仔1~2头。初生幼仔长1.1~1.4米,重11公斤,被双亲的胸鳍包裹环护,但很快能自主游动。双吻前口蝠鲼平均寿命在20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