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沼泽地、河流保护地段中水流缓慢的区域、湖泊等淡水水域,以及咸淡水水域等。
原产地: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爪哇-可能绝灭、加里曼丹岛)、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和泰国。
再引进:越南。
暹罗鳄属中型鳄,成体最长可达400厘米,常见成体长250-300厘米,孵出雏鳄长越25厘米。体长3-4米。成体吻部宽,喉部鳞甲横排。前颌齿4,上颌齿13-14,颌齿15,齿总数64-66。幼体金褐色,尾部有黑色条纹。
吻中等长,稍凹,长度约为吻基宽度的1.5-1.6倍。两眼眶前端有一对短的尖锐的棱嵴,额上介于两眼眶之间有一明显的眶间纵骨嵴,鳞骨突出成一高嵴。口闭合时第四下颌齿嵌入上颌的一个外刻痕内,该齿外露。下颌骨联合延伸到第四或第五齿水平面。所有齿均植入牙床上分离的窝内。齿式:5+13-14/15。
前肢指基部有微蹼。后枕鳞由4块稍大的鳞片组成,排成一横排,左右对称,鳞片彼此分开。项鳞6块排列成群,中间4块排成一正方形,正方形外侧各附1鳞,项鳞与后枕鳞及背鳞彼此分开,距离较大。背鳞16-18横排,每排6鳞,背鳞被限制在背中部,不伸向体侧。体侧每边有2纵列稍大且略突起的鳞片。腹领由稍扩大的鳞排成一横排。腹鳞有皮肤感官,30-34横排。尾背有双列鬣鳞19-20对,单列鬣鳞17-19个。尾下鳞环列,泄殖腔孔周围为许多小鳞所环绕,后缘与小磷插入较大的环状尾下鳞之间,向后延伸5-7圈,因此,看上去泄殖腔孔后缘有一条细线向尾后延伸,这一特征是暹罗鳄的鉴别特征。
上体呈暗橄榄绿色或浅棕绿色,带有黑色斑点,尾和背上有暗横带斑,腹部呈白色或淡黄白色。
原产地: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爪哇-可能绝灭、加里曼丹岛)、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和泰国。
再引进:越南。
每年4-5月繁殖,雄性以身躯压在雌性背上,前肢抓紧雌鳄不放,用尾绕着雌性后段,进行交配,持续数小时之久。
雌鳄在交配后两个月开始寻找产卵的地方。它们产卵每年都回到同一个巢穴,这种产卵的“家”是它们最初就看好的,有时,它难免受到破坏,因此,要么另觅新“家”,要么得多花精力修补一下。雌鳄必须动用口中的腮腺发出的气味来标明所选择的这个地点,一般说来,鳄的气味也即是它们的身份证明。
雌性利用堆筑腐草作为巢穴,在巢中产卵20-50枚,孵化期约80天。有着一身粗糙厚皮的鳄其实也很精细,在小鳄出壳很费劲时,雌鳄便把蛋拾起来,放在牙齿间轻轻滚动,而且用的力要恰到好处,既要使蛋壳破裂开来,又不能伤害到小鳄。10岁左右达到性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