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仓节

#节日# 0 0
填仓节,为每年正月二十五,据说这天是仓王爷的生日,这是中国民间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填仓节”因“填”与“天”谐音亦称为“天仓节”,正月二十五为老天仓。有的说天仓节是祭星之日,有的说是为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填仓节每个地方都有不一样的习俗,比如临县等地在门首燔柴,表示对先亡之人的哀思。陵川等地要用各种饭菜在门外祭奠,俗名送祖先。晋南地区一些乡村,剪彩色纸片,贴于门上,剪彩色纸葫芦,贴于帽上。称此日为太上老君炼丹日,可以除百病,四季平安。洪洞县等地习惯请女婿吃煎饼。老北京习俗正月二十三为“小填仓”,二十五为“大填仓”。
详细介绍 PROFILE +

节日简介

填仓节又称添仓节,是古代民间祈年节俗,在农历正月二十五。《帝京岁时纪胜》,“(正月)念五日为填仓节。”届期,人们或饱食以表示填满了仓,或用灰等围出仓的形状,在其中放些粮食以示仓满,或祭祀仓笼之神,以祈一年粮丰仓满。填仓节分大小,小填仓在农历正月二十,为祭以祈年丰,亦称“小天仓”、“小添仓”;大填仓则在二十五。《介休县志》:“二十日,名‘小天仓’。煮黄米糕,燃灯礼佛。”《大同志》:“二十日,为‘小添仓’;二十五日,为‘大添仓’,添买米面、柴炭等物。” 

添仓,是指农家往仓房囤子里增添粮食。是当年要在原有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增加收成,多多增产,这就寄托了人们对于来年粮食丰收的良好愿望。添仓节,在各地的过节方法也不尽相同。有的地方,添仓节这天,象征性地往粮仓里添加粮食,有的地方则在添仓节这一天吃春饼、煎饼和饺子,并把这些食物投入到粮仓,名曰填仓、添仓。

有的地方添仓节,做“雨灯灯”,灯灯用谷面捏成,共捏十二个,小碗大小,每个灯顶端捏一个灯盏,灯盏边缘捏一个小豁口,每个豁口各代表一年四季中的一个月。灯盏蒸熟后,揭开锅先看哪些月的灯盏里积的汽水最多,则证明那个月雨涝。再根据种装甲在哪个月需雨水最多来推断这一年收什么,作为本年安排种植的依据。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棍编织一匹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

在山西晋中,孝义汾阳一带,早年正月二十的小添仓节,孝义西部山区有舞窗花表演。用纸做成一个妇女手拿簸箕,挂在天窗里面,随着风吹,在外面就看见妇女除糠倾倒的动作。意思是除去秕糠,留下果实,借以庆贺五谷丰登。到正月二十五,孝义的家家户户囤里要添粮,缸里要添水,并用糕面包馅做成素糕,垒成好几层,再用糕面做灯瓜瓜,即灯展。有的把灯盏做成各种动物、植物等形状。灯盏盛麻油,谷子裹棉做捻,到晚上点燃祭祀,院中灯盏四布、香火缭绕,十分壮观。民谣云:“点遍灯,烧遍香,家家粮食填满仓。”“灯”和“登”谐音,“糕”和“高”谐音,寓意五谷丰登,粮仓升高。如今,添仓节的祭祀活动早已销声匿迹了,但仍保留了吃糕的习俗,只不过吃素糕变为吃油炸糕了。

背景简介

填仓节,英文名称:The Tiancangjie Festival ,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载道:“正月二十五,人家市羊彘肉,客至苦留,毕竟而去,名曰填仓。”“填仓”意即填满谷仓。相传北方曾连续大旱三年,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可是,皇帝不顾人民死活,照样强征皇粮,以致连年饥荒,饿殍遍野,尤其在年关,穷人走投无路。这样,给皇帝看粮的仓官毅然打开皇仓,救济灾民,并在正月二十五这天放火烧仓自焚。后人为了纪念这名仓官,每年这天清晨,就用草木灰撒成圆圆的囤形的粮仓,有的还镶上花边、吉庆字样,并在囤中撒以五谷,象征五谷丰登,来表达人们填满仓谷救仓官的深情厚意。这些习俗已经消失,但填仓佳话却世世代代流传下来,提醒人们从这天起清仓扫囤,晾晒种子,整修农具,准备春耕。

农历正月二十五日为填仓。是日,粮商米贩,致祭仓神。农民用柴灰洒圆圈于地,内放各种作物种籽,用瓦盖上,祈求风调雨顺,五谷满仓。也有正月二十为小填仓的习俗。

填仓节填仓节分为小填仓、大填仓两个节日。小填仓为正月二十日,大填仓为正月二十五日。不少地方,如今不分大小,在正月二十三日一并过填仓节。

正月二十五这一天黎明,家家户户都在自己的院子里或打谷场上,用筛过的炊灰,撤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粮囤形状,并在里面放一些五谷杂粮,象征五谷丰登。按照民间传说,正月二十五填仓,是为了纪念一位好心的无名氏仓官。正月二十五,俗称填仓节,这是汉族民间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

节日由来

在古代,填仓节(The Tiancangjie Festival)是一个隆重的节日.每当节日到来,民间亲朋往来,佳肴盛餐,醉饱方归。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这样记载:“正月二十五日,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飨竟日.客至苦留,必尽而去,名曰填仓。”每年正月二十五日,我国北方民间都要过填仓节。在华北农村.还流传这样一句谚语;“填仓填仓、小米干饭杂面汤。”这一天要吃香喷喷的小米饭,细丝滑韧的杂面汤,庆贺节日。可见北方人民生活的俭朴了。

立春以后北方还有填仓节。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正月二十五,人家市羊彘肉,客至苦留,必竟而去,名曰填仓。”关于此节又一传说,相传在很早以前,中国北方遇到连年旱灾,赤地千里,颗粒未收。可是封建帝王不顾黎民百姓死活,同往年一样,横征暴敛,弄得怨声载道,饿殍遍野。却说有个看守粮仓的官吏,目睹这一惨景,于心不忍,便将粮仓打开,救济了百姓。他知道这触犯了王法,皇帝绝不会饶恕他,于是他让百姓把粮食运走后,就放把大火把仓库烧了,自己也活活烧死。这件事发生在正月二十五日。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好心的官吏,重补被烧坏的“天仓”,于是相沿成俗,这一天便成为“天仓节”,后来成为填仓节。

不过,后来填仓的意义扩大了,人们又赋予了其它各种不同的含义。在北京,正月二十三是“小填仓”,“大填仓”是在正月二十五日。此俗曾流行于全国各地,尤以北方地区盛行。关于填仓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这一天要吃饱吃足,这样一年都不会挨饿,会很顺心。实际是以酒食饱腹为填仓。清朝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引明朝陆启宏《北京岁华记》说:“二十五日人家市豕牛羊肉,恣餐竟日,客至苦留,必尽饱而去。谓之填仓。”第二种说在这一天要籴米积薪,收贮煤炭,把这叫做“填仓”。

清朝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说:“京师之民不事耕凿,素少盖藏,日用之需,恒出市易。当此新正节过,仓廪为虚,应复置而实之,故名其曰为填仓。”实际是提醒人们,居家过日子实属不易,要时时注意积攒过日子的必需之物,不要过了今天不顾明天。这正是中国人特有的勤俭节约的美德。第三种说法,是在农村,这一天把少许灰撒在场院的地上,画成粮囤的形状,在其中放少许谷物,象征围仓,叫做“填仓”。这是一种企盼丰收的仪式。这三种说法老百姓更喜欢第一种,它更实际。填仓节民俗讲究喜进厌出,这一天,囤里要添粮,缸里要添水,门口放些煤炭以镇宅,以便求得一年顺当富足。农民也忌在此日卖粮食,但是粮店却喜欢在这一天收购粮食,为的是讨个喜兆。为了吸引卖粮食的主顾,粮店特意摆酒设宴,对前来卖粮者热情款待。一些被生活所迫的农民,就选择在此日卖粮了,先不管吉利不吉利,反正能赚顿好饭。至今,一些上年纪的城市居民,仍习惯在填仓日购米买面。

填仓节填仓节,民间有许多填仓活动,皆与饮食习惯紧密相连。特别是山西,晋北地区习惯蒸莜面窝,取其形如粮囤。用荞面作丸,置莜面窝中空处,是谓填仓。晋东南地区用黍米面作团,置于粮仓,晋中地区又是用谷面作团填仓。吕梁地区喜吃糕。文水县将粮仓内灯熏的墙土取一些谓之填仓。晋南地区要用稀面摊极薄饼,中裹以菜肴,卷而食之。如果民家娶有新媳妇,新媳妇要亲手将煎饼置放粮仓。全省大部分地区晚间点灯以祀仓神。凡是与饮食有关的地方均要置灯。俗称“点遍灯,烧遍香,家家粮食填满仓”。吕梁地区最为典型。按照家庭人口数,各人属相,用面捏成相应的本命灯。然后再捏上两条狗、一只鸡、一条鱼,以及人口盘子、仓官老爷,酒盅、酒壶、银钱、元宝、驮炭毛驴等等。夜晚,再将这些面灯注油点燃。本命灯置家中炕上,狗置大门口,鸡放院中,鱼浮水缸、驴站畜圈,仓官老爷挂在天窗,其余均在家中。置放面灯时,口中还要高呼相应的吉利发财语言,如“仓官老爷送粮来”!“鸡娃鸡娃多下蛋”等等。

与填仓相类似的风俗叫“填穷坑”,这种风俗主要流行于陕西。在铜川一带。夏历正月初五这一天,人们吃早饭时要吃得特别饱,相传这样可以填平穷坑,引来富源。在关中,正月初五陇县是全县都吃搅团,说是要把一切不如意的东西都用这糨糊般的食物粘住粘掉。在渭河河谷一些地方,过年也吃搅团,但不是破五,而是腊月三十,如三原县和武功县。这和陇县也一样。陇县是过年期间吃三顿搅团,腊月三十,正月初五,还有正月初七。彬县在正月初五这一天也吃搅团,说是“吃穷饭,除穷根”,又说“糊穷坑”、“填穷坑”。用搅团这样的食物来糊来填倒也适当。彬县人说,反正不能吃酒肉。地处渭北高原的淳化县,这一天也吃搅团,也说是用来填穷坑,并且这一天不能出门串亲戚,说是不能让亲戚沾着了穷气。

相关传说

填仓节是为了纪念一个仓官。仓官是谁?在民间有两种传说:一说西汉淳于衍曾做过粮仓官,为人正直,遭人陷害,判死刑入狱,经女儿上诉赦免,后人为了纪念他,定正月二十五为天仓节。另一种传说是,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国北方遇到连年旱灾,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可是,皇家不管黎民百姓的死活。照样征收皇粮,弄得民间怨声载道。看守李家粮仓的仓官,目睹这一惨景;于心不忍,便毅然打开皇仓,救济灾民。他知道,这样做是触犯了王法,皇帝绝不会饶恕他。于是,他让百姓把粮食运走了以后,就一把火把皇仓烧了,连同自己也活活烧死。这一天正好是农历正月二十五日,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放粮救灾民的无名氏仓官,每到这一天,就用细炊灰在院内外打囤填仓,以示对仓官的怀念,也祈盼新年有好收成。这样,填仓节的习俗就世代流传下来。

另一说填仓节又叫天穿节。宋代以前,以正月二十三为天穿节,相传这一天为女娲补天日。在远古时期,天崩地裂火山爆发洪水浩荡,猛兽巨鹰横行扑食难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中。这时被称为人类始祖的女娲氏,采来五色彩石日夜冶炼,炼了七七四十九天后,正是正月廿五这一天,终于把破裂的天空修补好。女娲氏又斩断巨龟的四条腿,用来支撑天的四方,并且杀死猛兽巨鹰,治退洪水,使百姓安居乐业。为了纪念女娲氏,人们就在正月廿五这天吃烙饼、煎饼,并要用红丝线系饼投在房屋顶上,谓之“补天穿”。苏轼曾有:“一枚煎饼补天穿”的诗句,故正月廿五又称为“天穿节”、“天仓节”。

关于这个节日,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节日时间有所不同,节俗也不一样。清人俞正燮《癸巳存麓》记载:“《拾遗记》曰,江东俗正月二十四日为天穿。……池阳以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缕系饼投屋上,谓之补天。”又载“《荆楚岁时记》曰,江南俗正月三十日为补天日,以红丝缕系煎饼置屋上,谓之补天穿。苏轼诗曰:“一枚煎饼补天穿。”说明这个节日由来已久。

节日活动

蒸制食品

介休用糕面捏成元宝、包袱、锅、鸡、狗等各种形状的灯盏,盛满食油,到晚上点燃放置室内各处,次日吃油炸或油煎食品,祝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和顺、榆社蒸谷面团。祁县是家家户户蒸一种包有豆、枣或糖馅的口袋状面食。左权是蒸制一种叫“仓谷连”的面食埋入粮囤内。昔阳县是用黄米面蒸成五谷(谷穗、高粱穗、玉茭、瓜果等)、碾、磨等形状食品,并要蒸一个人形仓官。平遥县是用白面包红糖蒸成口袋状或元宝状的面饼,俗称“布袋袋”。蒸制食品方法不同,目的一致,都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粮食满囤,丰衣足食,人丁兴旺。

搬运填仓

在天仓之日,各县居民都要采用担煤、担土、担水等形式,寓意添仓,企盼丰年。民间有许多填仓活动,皆与饮食习惯紧密相连。晋北地区习惯蒸莜面窝,取其形如粮囤。用荞面作丸,置莜面窝中空处,是谓填仓。晋东南地区用黍米面作团,置于粮仓。晋中地区又是用谷面作团填仓。吕梁地区喜吃糕。文水县将粮仓内灯熏的墙土取一些谓之填仓。晋南地区要用稀面摊极薄饼,中裹以菜肴,卷而食之。如果民家娶有新媳妇,新媳妇要亲手将煎饼置放粮仓。山西境内旧有民谣:“过了年,二十二,填仓米面作灯盏。拿箕帚,扫东墙,拾到昆虫验丰年。”讲的是填仓的民俗。

城镇里的平民百姓虽不举行祀祭,但在这一天都要到庙会或粮油铺购买些米面油盐煤柴等生活必需品,作为生活储备比喻添仓。当天天津地区必吃米饭熬鱼汤,吃鱼比喻连年富裕有余(鱼)之意;山西地区吃黄米糕,“糕”谐音“高”,有生活步步高吉庆之意;老北京人则全家要吃烙饼,吃薄饼卷“盒子菜”。吃饼有饱腹胀满填仓之意。盒子菜是老北京时传统吃食,由熟肉铺或猪肉杠子(猪肉铺)制作出售。那时四九城里最盛名的是西单天福号酱肉铺、前门外粮食店的福云楼等。将酱好的清酱肉、酱肘子、猪头肉、猪肚、猪肝、酱口条等京味酱肉,分别放入雕漆食盘内,然后装进有九个格子的食盒内,顾客订购时,用带手提梁的笼盒负责送至家中供食用,吃薄饼时抹些甜面酱夹些大葱丝一起服食。

地画仓囤

寿阳在老天仓之日,要在地上画一个粮食囤,放置五谷,用石头压住,象征粮盈食满。民俗要在院内或场面打灰窖。用簸箕盛草木灰,用棍棒均匀敲打,在地上撒出三环套或五环套圆圈,意为粮仓或者粮囤。讲究的人家还要在灰窖旁边撒画出耙子、扫帚、甚至扇车等图案。小填仓日的灰窖,象征夏粮丰收,要在圆圈中心放置少许夏粮;大填仓日的灰窖,象征秋粮丰收,圆圈内则放秋粮。然后用砖石将粮食盖住,称为压仓。再将鞭炮点燃,在圈内爆响,取意粮食爆满粮仓。

打扫院落

祁县等县在天仓节这一天,要用笤帚打扫院落墙壁,扫除昆虫以防虫害,并烧纸焚香祭奠,以消灾除难,祈祷丰收和人财兴旺。

禁止外借

天仓节这一天,各家各户均不向别人家借东西,即使有人来家里借东西也必须拒绝,在民间已成为古老的习俗。讲究喜进厌出。囤里要添粮,缸里要添水,门口放些煤炭以镇宅。旧俗农民卖粮,忌在此日。粮店收购粮食却喜欢在此日。是日,粮店要摆酒设宴,对前来卖粮者热情款待。

点灯祀神

大部分地区晚间点灯以祀仓神。凡是与饮食有关的地方均要置灯。俗称“点遍灯、烧遍香,家家粮食填满仓”。

祭奠仓官

是填仓节一项重要的习俗。人为了纪念仓官,每到这一天都要进行祭奠、纪念仪式,有的是用细炭灰或柴草灰在院内外打囤添仓,有的是向仓官画像焚香、点灯。平遥的居民是在天仓节夜晚,点灯烧香供奉天仓官,并大声喊“天仓爷填仓来,粮食元宝填到咱家来”,“黑小子,赶车来,元宝粮食赶到俺家来”,意在祈祷丰收,希望生活富裕。

各地习俗

北京地区

老北京时,农历正月里几乎每天都是“节”,都有好些典故、传说与民俗。正月里过了“破五”后,初六是各商铺开市之日,初七是古老的“人胜节”(即人日,这天祈福全家平安子孙满堂),初八是“顺星日”(祭祀诸星君,以获星君保佑),初九祭祀玉皇大帝……正月十五前后七天欢庆灯节。到正月廿五日,则是填仓节。北京有民谚道:“过了年,廿三,填仓米面做灯盏。拿簸帚,扫东墙,捡到昆虫验丰年。”又说:“天仓,天仓,大米干饭杂面汤。”“点遍灯,烧遍香,家家粮食填满仓。”这些谚语流传至今。

这天的早饭,要吃当时最好的,吃小米干饭杂面条,比喻饮食丰富腹中饱食填满粮,有“填仓”之意。吃饭前要先放鞭炮焚香祭神,饭后把压粮食的砖拿开,任自家的鸡狗等动物去啄吃,表示粮满仓囤不怕鸡狗吃。那时家家粮囤要添些粮,缸里添满水,门口放些煤炭以镇宅。晚间农院里要点满灯烛以祭仓神,并且还打着灯笼或电筒在院屋内外找各种已复苏的小昆虫,发现越多兆头越好,那时称为“填仓虫”,有些人家还剪些彩纸小葫芦,贴在门窗或毡帽上,称此日为太上老君炼丹日,可除百病保一家平安。这个习俗,一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仍很盛行,至今我记忆犹新。正像一些县志上所记载:“正月廿五日……用柴灰摊院落中为图形,或方或圆,中置爆竹以震之,谓之涨囤,又谓之填仓。”

在老北京的东直门内曾建有很多粮仓,清代时最多达十五座粮仓,至今北京仍保留有禄米仓、海运仓、南新仓、北新仓等地名,而南新仓的遗址仍像六百年前原样保存着。当年每逢正月廿五这天,粮仓及粮商们都要张灯结彩,设供致祭,焚香叩拜仓神——附会敬仰的韩信神像。清韶公的《燕京旧俗志》云:“相传仓神为西汉开国元勋韩信,俗称之曰韩王爷。”韩信的第一任官职就是仓官,并曾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后来被民间奉为仓神,将韩信定为粮仓的祖师爷。在北京的东岳庙里,就供有韩信的神像供人们拜祭,旧时还曾有过很多民间香会活动。

填仓节晚上,晋北地区民间习惯打着灯笼,在院内各处找“填仓虫”(即各种复苏的小虫蚁),发现的越多,兆头越好。

天津地区

到了正月二十五的时候,也是正月的尾声了,但是还是有浓郁的年味儿,在这天老人们都会有“填仓,填仓,吃米饭,熬鱼汤”的说法,以图五谷丰登,年年有余的好兆头。在大年三十所帖的吊钱也会在填仓这天撕掉,并且把撕下的吊钱叠整齐后放在柜子里或压在床下保存一年(但是所帖的窗花、福字却不在收藏的范围,因为他们没有像“掉钱”那么好的兆头),这样也有钱满柜的意思。

风俗习惯

填仓节晚上,晋北地区民间习惯打着灯笼,在院内各处找“填仓虫”(即各种复苏的小虫蚁),发现的越多,兆头越好填仓节,临汾地区的一些县、市,又传说为老鼠娶亲日。是日夜晚不点灯,称为鼠忌。

填仓节(Fillpositions insection),临县等地在门首燔柴,表示对先亡之人的哀思。陵川等地要用各种饭菜在门外祭奠,俗名送祖先。晋南地区一些乡村,剪彩色纸片,贴于门上,剪彩色纸葫芦,贴于帽上。称此日为太上老君炼丹日,可以除百病,四季平安。填仓日,洪洞县等地习惯请女婿吃煎饼。老北京习俗正月二十三为“小填仓”,二十五为“大填仓”。

老北京时,农历正月里几乎每天都是“节”,都有好些典故、传说与民俗。正月里过了“破五”后,初六是各商铺开市之日,初七是古老的“人胜节”(即人日,这天祈福全家平安子孙满堂)。

填仓节是民间祀祭仓神祈望来年五谷丰收的古老节日。相传在很多年以前,连年大旱,地里颗粒无收,可是朝廷不管百姓死活,照样催税收租,恶霸地主乘机横行,老百姓民不聊生。这时有个给皇家看粮仓的仓官,看到父老乡亲的悲惨情景,毅然开仓放粮救济一方百姓。人们取得救命的粮食,非常感谢这个仓官。皇上知道后要派人来拿他问罪,他放火烧了空粮仓,自己也投入火中而死,这一天正是正月廿五,从此,后人为纪念这个粮仓官吏,每逢这一天人们就用细炭灰或柴草灰在院内外画(垒)个粮囤状样,以示补仓,并对仓官的怀念,意喻填满粮仓,故这天称为“填仓节”。

在中国北方的农村和北京郊区,都盛行过这个填仓节。北京的习俗是正月廿三为“小填仓”,廿五日为“大填仓”。北京有民谚道:“过了年,廿三,填仓米面做灯盏。拿簸帚,扫东墙,捡到昆虫验丰年。”又说:“天仓,天仓,大米干饭杂面汤”,“点遍灯,烧遍香,家家粮食填满仓。”这些谚语流传至今。

填仓节几十年前,曾在农村老家度过春节,亲眼见到并参与过填仓节的活动。每逢正月廿五这天,各个农户在早晨没出太阳前,全家就忙碌起来,在农院或场院内用草木灰画几个不同的像粮囤样的圆囤状。当时人们都先将草木灰放在簸箕里,一手端着簸箕,一手拿个小木棍边敲打边撒灰,逐渐撒出画成一个个圆囤,并在中间画个十字形,圆边再画个梯子状图。在每个格里撒进些麦粒、高粱粒、谷子、豆子或玉米粒等粮食,然后用砖将粮食压住,比喻压仓压囤。在十字的中心,放些面条和铜钱,意喻五谷丰登、富富有余。画个梯子意喻粮囤高高,即大囤满,小囤流,吉祥如意,好日子步步高。

祭祀仓神更是那时城乡粮仓和粮商们的习俗。《晋书?天文志》云:“天仓六星,在娄南,谷新藏也。”清人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也载:“当此新正节过,仓廪为虚,应复置而实之,故名其日曰填仓。”

填仓的方式,各地也有所不同。在河南新乡,十九日“添仓”,家家祭仓神。在阳武,十九日添仓,届时,在存放粮食的地方燃灯设祭,祈求一个好年成。这天,屋内、门外、槽头、鸡窝、石碓、水缸等处,都要点灯。而新婚夫妇屋里的箱柜、几案、床上床下都要点上灯,祝愿他们能早早生育。在陕西绥德,二十日为小填仓,二十五日为大填仓。在辽宁新民,二十五日为填仓日。二十四日早晨,人们用灶内柴灰在院里撒圈,叫“作囤”。并盛一盂米饭,在上面插以高粱秸做成的种种农具模型,送到仓房中,叫“填仓”。这是“填小仓”。到二十五日,再往盂中续添新饭,叫做“填老仓”。到二十六日才撤去。又辽宁义县,曾经在二十日夜,以谷、黍、麦、豆等面蒸丸,祀仓、箱、井、臼之神,叫做“填仓”或“添仓”。后来此俗渐衰。二十五日为“填仓日”,也叫“老填仓”。用灶内柴灰在地上划出粮囤的形状,中间放一些五谷杂粮,叫做“填仓”。并且用黍团供仓囤,焚香拜祝,以求丰年。如果新嫁的女子回了娘家,一定要赶回来,到夫家行填仓礼,而娘家人纷纷送她一些蒸熟的食物,叫做“蒸斗”,让她带回去,而夫家则要准备好酒肴来款待她。在辽宁锦西,二十五日为填老仓日,这天一大早,就要从园场沿道撒灰,直到院内的粮仓处,俗称“引仓龙”。在辽宁铁岭,二十三日为“新仓日”。这天,新出嫁的女子娘家要给女儿送来馒头,叫做“填仓”。二十五日为“母仓日”,农家在这天祭祀仓神。

填仓节在山西,填仓节要在院内或场面用草木灰打灰窖。讲究的人家还要在灰窖旁边撒画出耙子、扫帚、扇车等图案。小填仓日的灰窖象征夏粮丰收,要在仓内放入一些夏粮;大填仓日的灰窖象征秋粮丰收,放入一些秋粮。然后用砖石将粮食盖住,称为“压仓”。并点燃鞭炮,在圈内炸响,取意粮食爆满仓。晚间则要祭祀仓神,凡是与饮食有关的地方均要置灯,俗称“点遍灯,烧遍香,家家粮食填满仓”。其中山西吕梁地区最为典型。要先给家庭成员每个人用面捏一盏本命灯,再捏两条狗、一只鸡、一条鱼,再捏人口盘子、仓官老爷、银钱、元宝、驮炭毛驴以及酒盅、酒壶等。夜晚,将面灯注油点燃,放置各处,放置面灯时还要大声说些吉利语如“仓官老爷送粮来”、“鸡娃娃多下蛋”等。

在山东德州,前一夜用灰画地,叫做“打囤”,里面放上一撮五俗,上面盖上砖或瓦。等到二十五日,掀开砖瓦,将五谷拿到太阳下去晒。如果这天没有大风,就叫“收囤”。这天,农家吃糕,叫做“扬风糕”。也有二十五日当天在院中撒灰的,比如在山东潍坊,称二十五日为“天仓日”,当天“妇女早起布灰于庭,均层叠画作圆形”,叫做“安囤”。到二月二龙抬头日,重新布灰于庭,并撒五谷于中,叫做“收囤”。

填仓日往往有一些节日饮食习惯,山东潍坊甚至将“天仓日”音转为“填嗓日”,认为这天应该让美食填嗓,所以这天的食物比平时要丰盛。这天晋北地区习惯蒸莜面窝,因其形如囤。晋南地区则要用稀面摊薄饼,中裹以菜肴,卷而食之。在山东,以吃水饺的为多,亦有吃糕的。即墨称这天为龙凤日,要用豆面和地瓜面做成起馏,即窝窝头。在山东武城,早晨吃黄米饽饽,谓“不打滑”;吃干饭,叫做“谷穗坚实”;吃枣糕,叫做“扬风糕”;也有吃面条的,叫做“钱绳子”,里面放些白菜叶,意味着棉花丰收。

天津卫旧俗“填仓节”,“填仓”,意思就是填满谷仓。相传北方曾连续大旱三年。赤地千里,颗粒不收,可是,皇家不管人民的死活,照样征收皇粮。因此连年饥荒,饿殍遍地,尤其在年关,穷人更是走投无路,冻饿而死的不计其数。这时,给皇家看粮的仓官守着大囤的粮食,看着父老兄弟们饿死,实在无法忍受,他毅然自作主张,打开皇仓,救济灾民,把皇家的粮食让人们抢运一空,救了一方灾民。但他向皇家不好交差,就在正月廿五日这天放火烧仓,连同他自己也烧死了。后人为了纪念这个无名氏仓官,每到这一天,就用细炭灰或柴草灰在院内外打囤填仓,以示对仓官的怀念。据有关史籍记载:正月二十五日为填仓日,作面汤蒸饭食之,平明以细灰散布门庭内外诸处,作囤形,谓之打囤。分置五谷少许于囤中,覆以甄瓦等物,谓之填仓。

因此,旧时北方民间人家,每当填仓之日,清晨,上年纪的人用簸箕或木锹铲上筛过的炭灰、柴草细灰,在门前用木棒敲打,撒成一个圆圆的囤形相粮仓,有的还镶上花边、吉庆字样,以及上粮囤的梯子,并在囤中撒以五谷,象征五谷丰登、粮食满囤,来表达人们填满谷仓救仓官的深情厚意。这样,填仓佳话就世世代代地流传了下来。

各个地方在庆祝这一节日上的习俗不尽相同,但都与饮食相关,只是各地的食物不同。其他地方了解得不多,就只讲讲天津的习俗。

在天津,填仓又称打囤。天津过春节有在门窗上粘贴“吊钱儿”的习俗(即一种用红纸刻画的类似窗花样的东西)。在正月二十五这天清早,各家要把贴在门窗上的吊钱儿揭下来,用它包裹着一些五谷杂粮放在头一天画好的小圆圈内,再压上一块砖,象征粮仓已经填满,就这样保存一个白天的时间,最后把吊钱集中在一起烧掉。也有的将揭下来的吊钱儿直接包好了,并在里面夹裹一些零钱,然后放置在柜角、床下等不经常会碰到的地方,存放一年的时间,等到来年填仓,再用新揭下来的吊钱儿替换。

并且,在这一天要吃用新鲜鲫鱼熬的汤,配以米饭,取其鱼米满仓,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还要蒸一大锅的馒头,馒头内佐以豆沙、山楂等不同的馅料,外形则捏成刺猬、老鼠等可爱的造型,还要用绿豆、红豆给它们加上一双小眼睛,蒸好的馒头生动鲜灵,不亚于一件工艺品。

填仓,其实更多的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肚子是人的食府之仓,吃饱了,喝足了,力气足了,精神好了,心气儿也高了。过了“填仓”,出了正月,一切工作就要步入正轨,开始一年的辛勤劳作了,让我们打足精神,一起迎接丰收年吧。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8191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最经典十大春节歌曲 好听的新年歌曲有哪些 过年听什么最喜庆
过年听什么最喜庆?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在欢天喜地的春节自然离不开热闹的过年歌曲,你印象最深刻的过年歌曲是哪首?觉得好听的新年歌曲有哪些呢?本文为大家带来了最经典十大春节歌曲,如财神到、恭喜恭喜、恭喜发财、好日子等等,这些经典的春节歌曲你最喜欢哪首呢?
山东十大春节旅游好去处 山东春节去哪旅游好 过年这些地方有年味
山东春节去哪里玩好呢?山东过年好玩的地方有哪些呢?山东春节旅游大多以逛春节庙会、赏花灯、烧香祈福、滑雪、泡温泉、观候鸟为主,本文就为你整理了山东十大春节旅游好去处及排行榜,你可以去大明湖、沂蒙山旅游区、赤山风景名胜区逛春节庙会,可以去趵突泉、台儿庄古城、泰山天颐湖、方特东方神画、青岛西海岸生态观光园赏春节花灯,可以去泰山、千佛山登高祈福逛庙会,可以去威海天沐温泉、青岛天泰温泉景区泡温泉、滑雪,以及曲阜明故城过孔府大年、潭溪山赏冰瀑、天鹅湖观天鹅等,一起来看看吧。
广东十大春节旅游胜地 广东春节去哪里旅游好 过年这些好去处最有年味
广东春节旅游去哪里玩好?广东过年去哪里旅游好?春节除了访亲拜友外,很多人选择携带家人春节出游,乡村游、主题公园旅游、民俗游、滨海游成为广东人们春节出游的主要选择。本文就为你整理了广东十大春节旅游景点,其中,就包含了广州市长隆旅游度假区、珠海长隆海洋王国、深圳华侨城等广东春节旅游热门主题公园,还包含海陵岛、东莞市观音山、江门古兜温泉小镇、连州地下河旅游景区等广东春节旅游好去处,一起来看看吧。
河南春节旅游十大好玩的景点 河南春节去哪里旅游好 过年去这些地方赏花灯逛庙会
春节河南适合去哪里玩?河南过年去哪里旅游比较好呢?河南春节旅游大多以逛春节庙会、赏花灯、烧香祈福、泡温泉、滑雪、观候鸟为主,本文就为你整理了河南十大春节旅游好去处,你可以去嵩山、郑州绿博园、芒砀山、白云山、中国翰园逛春节庙会,可以去龙亭公园大宋上元灯会、绿博园中原灯会、老乐山新春灯会赏花灯,可以去嵩山少林寺、中原大佛、黄帝故里春节祈福,可以去嵩山滑雪场、尧山、伏牛山滑雪度假乐园、白云山滑雪,可以去鄢陵花都温泉小镇泡温泉、三门峡天鹅湖景区观天鹅等等,一起来看看吧。
福建十大春节旅游最佳去处 福建过年去哪里玩好 春节好玩的地方都在这里
当北方天寒地冻适合,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确是温暖如春,很多人春节选择来这里避寒旅游,尤其是厦门,福建春节旅游大多以避寒度假、赏花灯、逛庙会、烧香祈福、滑雪、泡温泉为主,本文就为你整理了福建十大春节旅游最佳去处,你可以去厦门园博苑赏花灯,可以去福州贵安新天地逛春节庙会、泡温泉,可以去永定·南靖土楼体验客家新年年味,可以去建宁金铙山观雪景、赏雾凇、滑雪,可以去南普陀、湄洲岛春节祈福,可以去日月谷温泉度假村、龙岩连城天一温泉旅游区泡温泉,还包含鼓浪屿、三坊七巷、漳州火山岛等福建春节旅游好玩的地方,一起来看看吧。
四川春节旅游十大好玩的景点 四川过年去哪旅游好 这些地方有年味
四川春节去哪里旅游最好呢?四川过年好玩的地方有哪些呢?四川春节旅游可谓是热闹非凡,逛春节庙会、赏花灯、古镇民俗游、烧香祈福、泡温泉、春节看雪、滑雪、观候鸟成为四川春节出游主题。本文就为你整理了四川春节旅游十大好玩的景点,你可以去阆中古城、黄龙溪古镇体验春节古镇年味,可以去武侯祠、国色天乡、凌云山逛春节庙会,可以去自贡彩灯公园、自贡大佛文化旅游区、塔子山公园、成都欢乐谷赏春节花灯会,春节还可以去西岭雪山、九寨沟看雪,可以去峨眉山、海螺沟赏雪、泡温泉,以及乐山大佛拜大佛祈福、邛海观候鸟等,一起来看看吧。
江苏十大春节好去处 江苏春节去哪旅游好 过年去这些地方赏花灯逛庙会
江苏春节去哪里玩好呢?江苏春节最适合旅游的地方有哪些?江苏春节旅游大多以赏花灯、逛庙会、古镇民俗游、烧香祈福、泡温泉、赏梅花为主,本文就为你整理了江苏十大春节旅游好去处,你可以去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徐州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常州恐龙园赏花灯,可以去周庄古镇、同里古镇体验古镇年味,可以去寒山寺、无锡灵山、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撞钟祈福,可以去无锡梅园、太湖国家湿地公园赏梅花,可以去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天目湖旅游度假区泡温泉,以及督公山滑雪乐园滑雪、溱湖国家湿地公园观候鸟等等,这些江苏过年好玩的地方值得好好去玩玩。
天津春节旅游十大好玩景点 过年天津哪好玩 可去这些地方逛庙会赏花灯
天津春节旅游适合去哪里玩呢?天津过年好玩的地方有哪些呢?天津春节旅游大多以春节庙会、赏花灯、烧香祈福、泡温泉、滑雪等为主,本文maigoo小编就为你整理天津春节旅游十大好玩景点,分别是天津古文化街、盘山、天津欢乐谷、精武门·中华武林园、杨柳青古镇、天津玉龙滑雪场、天津方特欢乐世界、西双塘民俗风景区等等等,一起来看看吧。
济南十大春节旅游景点 济南春节游玩好去处 济南过年可以去哪玩
济南春节去哪里玩最好?济南春节旅游大多以春节灯会、春节庙会、民俗游、冰雪游、温泉养生等为主,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济南十大春节旅游景点,你可以去大明湖、九顶塔中华民俗欢乐园逛春节庙会,可以去趵突泉、方特东方神画、济南园博园赏灯会,可以去千佛山登高祈福逛庙会,可以去红叶谷赏梅、金象山滑雪场滑雪、水帘峡赏冰瀑、商河温泉基地泡温泉、宽厚里逛大集等,济南春节有这么多有年味的地方,快去看看吧。
过年去武汉哪里好玩 武汉春节旅游10个好去处
春节期间,除了走亲访友外,带上家人一起旅游也是不错选择,春节旅游越来越受人们欢迎,那么武汉春节旅游适合去哪玩?武汉春节旅游景点有哪些呢?武汉春节旅游可以欣赏花灯、逛庙会,体味民俗,或者上香祈福等等,下面maigoo小编就为你整理了武汉春节旅游10个最佳去处,分别是黄鹤楼公园、武汉欢乐谷、武汉园博园、汉口里庙会、东湖磨山景区、黄陂锦里土家风情谷旅游区等等,一起来看看吧!
浙江春节旅游十大好玩景点 浙江春节去哪旅游 过年赏灯会逛庙会好去处
浙江春节去哪里玩好?浙江哪里过年旅游最好呢?浙江春节旅游大多以赏花灯、古镇民俗游、逛庙会、烧香祈福、泡温泉、赏梅花、滑雪为主,本文就为你整理了浙江十大春节旅游好去处,你可以去绍兴安昌古镇、嘉兴乌镇、南浔古镇体验江南古镇水乡年味,可以去普陀山、灵隐寺烧香祈福,可以去西湖风景名胜区、南太湖赏梅,可以去横店影视城、西塘古镇逛春节庙会,可以去江南天池、宁海森林温泉泡温泉,还可以去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乌镇水灯会赏花灯,以及大明山滑雪等,一起来看看吧。
陕西春节旅游十大好玩的景点 陕西过年去哪好 这些好玩的地方年味浓
陕西春节去哪里玩最好?陕西过年好玩的地方有哪些?陕西春节旅游大多以逛春节庙会、赏花灯、滑雪、泡温泉、民俗古镇游、烧香祈福为主,本文就为你整理了陕西春节旅游十大好玩的景点,春节你可以去西安城墙景区、大唐芙蓉园、华清池、西安世博园赏灯会,可以去袁家村、大唐西市逛春节庙会,可以去青木川古镇、韩城古城体验春节民俗,还可以去太白山、牧护关滑雪场滑雪,以及法门寺春节祈福、蓝田汤峪温泉泡温泉、延安黄帝陵谒祖祈福、华山赏雪等,一起来看看吧。
贵州春节旅游十大好玩景点 贵州春节去哪里旅游好 喜欢热闹的不要错过
在贵州还有许多地方,仍然保留着最传统最热闹的新春习俗,有着最有味道的年味儿。那么,贵州春节去哪里旅游好呢?可以去青岩古镇参加民俗活动,传统舞龙、花灯、地戏、苗族“跳花场”、布衣歌舞将轮番上演;来到孔学堂参加春节文化庙会,观看民俗文化表演;去大同古镇吃起长街宴团年饭;下面本文盘点了贵州春节旅游十大好玩景点,来看看这篇文章了解下贵州春节有哪些地方好玩吧!
安徽春节旅游十大热门景点 安徽过年去哪玩 祈福赏灯会看民俗都在这
安徽过年好玩的地方有哪些?安徽人过年有句俗语“过了腊八就是年”。过了腊八,当然少不了各地特色的民俗活动。舞蹈、杂耍、戏剧、唱腔...赏民俗,品年味年味溢满各地。过年期间,你可以来到西递宏村参加各种徽州的民俗活动,品尝徽州传统年味小吃;来到黄山欣赏美景;去天柱山登高祈福;下面本文盘点了安徽春节旅游十大热门景点,来看看这篇文章了解下安徽过年去哪里好玩吧!
江西十大春节最适合过年旅游的地方 赏花赏灯愉悦过新年
江西在春节期间的平均气温大约是6到16℃之间,气候比较温暖,对北方大雪纷飞的天气来说要温暖的多。这时候在江西游玩的过程之中,降雨比较适中,空气比较温和,还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是旅游的好时节。在江西过年,可以去庐山赏雪滑雪;武功山赏梅、登高祈福;天沐温泉度假村泡温泉、逛古镇;婺源篁岭景区、观古乡村、看民俗活,还可以去鹰潭龙虎山逛庙会等江西景点游玩,过个年味浓浓的江西新年。
广西春节旅游十大热门景点 广西春节哪里好玩 这些景点值得一去
广西春节去哪里好玩呢?你可以去青秀山,每年青秀山风景区都会举行规模盛大、喜气洋洋的青秀山新春庙会,还有郁金香花展、兰花展等;还能来到涠洲岛、北海银滩避寒;参加黄姚古镇的传统活动;下面本文盘点了广西春节旅游十大热门景点,来看看这篇文章了解下广西过年去哪里好玩吧!
上海春节旅游十大好玩景点 上海春节去哪好 过年去这些地方赏花灯逛庙会
在流光溢彩的魔都上海,农历新年之际,每个角落都洋溢着浓厚的传统年味与现代都市的时尚气息。上海春节去哪里旅游最好呢?上海春节过年适合去哪里呢?下面maigoo小编就为你整理了上海春节旅游十大好玩景点,你可以去豫园、欢乐谷赏花灯,可以去上海城隍庙逛春节庙会、赏花灯、尝特色美食,可以去上海辰山植物园迎春花展,可以去古猗园赏梅,可以去静安寺撞钟迎新春、烧香祈福,可以去七宝古镇感受古镇浓浓的年味等,一起来看看吧。
山西十大过年好玩的地方 春节去这些地方赏花赏灯看民俗
历史的长河给这片黄土地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遗存,使这片古迹遍地的山西大地上的民俗有着属于自己的神韵,自己的特色。春节期间去山西旅游可以去大同古城赏花灯、平遥古城看特色民俗表演、五台山登山祈福、李家大院景区看年俗景观、太原动物园看动物表演、青龙古镇景区尝美食等等,过一个年味满满的新年。
辽宁春节旅游十大好玩景点 辽宁过年去哪里好玩 辽宁年味最浓的地方
辽宁春节旅游去哪儿好?春节假期除了走亲访友外,春节庙会、逛花灯、赏雪、滑雪、泡温泉成为许多辽宁人假期的新玩法,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辽宁春节旅游十大好玩景点,你可以去棋盘山参加盛京灯会和关东庙会、到沈阳故宫过大年、鞍山千山观雾凇、本溪水洞赏溶洞、金石滩看新春灯会、医巫闾山登山祈福和逛北镇春节庙会、葫芦山庄体验春节民俗、本溪关门山赏冰爆、营口虹溪谷温泉泡温泉、沈阳皇寺逛春节庙会、丹东天桥沟滑雪场滑雪等,一起来看看辽宁过年好玩的地方吧。
新疆春节旅游十大好玩景点 新疆春节去哪里玩好 过年去这些地方年味浓
新疆春节去哪里玩好呢?新疆过年去哪里旅游好呢?新疆春节旅游大多以赏雪滑雪、逛春节庙会、赏花灯、泡温泉、春节民俗游等为主,本文就为你整理了新疆春节旅游十大好玩景点,你可以去乌鲁木齐红山公园逛春节庙会、赏冰灯,可以去喀纳斯体验图瓦族春节,可以去阿瓦提县刀郎部落体验刀郎春节,可以去天山天池、天山大峡谷赏雪,可以去白云国际滑雪场、阿勒泰将军滑雪场滑雪,可以去温泉圣泉景区、五彩湾古海温泉泡温泉等,以及乌伦古湖冬捕节、伊犁天鹅湖观天鹅等,一起来看看吧。